?

民族地區校本課程開發與民族文化傳承的現狀與反思
——以湖南省鳳凰縣三拱橋鄉為例

2015-03-28 18:40
紅河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鳳凰縣拱橋校本

楊 婷

(西南民族大學,成都 610041)

民族地區校本課程開發與民族文化傳承的現狀與反思
——以湖南省鳳凰縣三拱橋鄉為例

楊 婷

(西南民族大學,成都 610041)

自國家推行新一輪教育課改以來,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提出讓校本課程受到廣泛關注,民族地區的學校更是將校本課程的開發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有力支撐,要將校本課程開發與傳承民族文化相結合并取得實質進展,首先要重視課程專家引領,提升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其次是要提升教師素質,組建校本課程開發的行動隊伍,第三是加大資金的投入,以保障校本課程的開發得以順利進行。

鳳凰縣;校本課程開發;民族文化傳承

在中國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生活著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格調迥異的風土人情、個性鮮明的服飾等,這些多彩的民族特色成為中國對外宣傳最有個性的特色“明信片”。但是,處于較為劣勢的各少數民族文化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高速發展的沖擊下隨時有退出歷史舞臺的可能。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性,也就不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民族。為搶救那些瀕危、即將消散的民族文化,文化傳承刻不容緩。民族地區的校本課程開發對民族文化傳承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以鳳凰縣三拱橋特有的苗族文化為研究背景,對苗族文化生態狀況、三拱橋鄉中心完小在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中的實踐、校本課程開發的現狀進行實地調研,并對校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 鳳凰縣三拱橋鄉文化傳承現狀

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體內的社會成員中作接力棒似的縱向交接的過程。這個過程因受生存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約而具有強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終形成文化的傳承機制,使民族文化歷史發展中具有穩定性、完整性、延續性等特征?!保?]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具特色且絢麗多彩的,都是由該民族的成員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鳳凰縣三拱橋鄉的苗家人民也不例外。山川清明、歷史悠久的三拱橋鄉繁衍了一代代勤勞智慧的苗家人民,他們集聚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很多古老的風俗習慣延傳至今,燦爛的苗族文化也因此被稱為“東方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受到世人的廣泛關注。盡管,三拱橋鄉的民族文化至今保存完好,但是,伴隨現代科技文化的沖擊,文化變遷成為不可避免的潮流,它正悄無聲息的“侵蝕”著這個貧困民族地區,呈現解構的痕跡,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生活習慣的改變

民族特色生活習慣是民族文化的載體,特色習慣的保留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積極的作用,反之則不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雖然被采訪的對象都是身處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他們都有著能代表自身身份的民族服飾,但讓人遺憾的是,這些色彩鮮明、風格迥異的服飾除盛大節日外是不會出現在人們平時的生活中。據2012年數據統計,鳳凰縣三拱橋鄉全鄉總人口15186人,全鄉在外打工者達4600多人,占全鄉總人口的30%,這些外出的打工者們大多會選擇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打工,這里的信息傳播快速,不同層次的物質的、精神的“舶來品”沖擊著遠道而來的苗家打工者們的生活,他們效仿城里人,穿起了西裝、連衣裙,他們卷發、染發,回到家鄉后,這些自身顯現出來的時尚元素影響了當地的居民,久而久之本民族的“傳統服飾”逐漸被“時代潮流”取代了!

(二)民族認同感弱化

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是凝聚一個民族、團結一個民族的強大動力,是族群保持自身特色的關鍵,苗族的歌舞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調查,得知三拱橋鄉懂本民族歌舞的人主要是老年人,為進一步了解該地區民族文化傳承現狀,我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拜訪了某校校長,校長嘆惜地說:“苗歌對老一輩來說就像我們現在的必修課,幾乎人人都懂。之所以今天的年輕人知之甚少,一是父母輩無空閑時間教他們,二是他們對此興趣不大。在這個呼吁競爭的年代,大家都在忙于為生計而奔波,無暇兼顧這些瑣碎的事情,久而久之,所謂的傳統就這樣在人們的意識里逐漸被淡化”。

二 三拱橋鄉民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現狀

少數民族文化校本課程是學校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盎诿褡逦幕蛡鹘y的少數民族文化校本課程,是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為基礎,以滿足民族地區學生的實際需求為目標,以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為旨歸,充分挖掘少數民族的文化內涵及各種表現,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中形成和開發出來的課程?!保?]鳳凰縣三拱橋中心完小自2008年開始,加大力度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活動的開展是為更好的保護與傳承三拱橋鄉的民族文化,該校民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現狀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課程內容。從課程內容來看,三拱橋中心完小民族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主要集中在歌舞方面(如“苗家花鼓操”在全校已全面鋪開,學校規定每周一、三、五做花鼓操,二、四做廣播體操,使少兒廣播體操和花鼓操交替進行),其次是苗族體育和苗族美術(如美術課上以剪紙和刺繡代替傳統課堂里的水彩和顏料,體育課上以苗拳作為課前十分鐘的熱身訓練)??梢?,課程內容的選擇是讓孩子們更多的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體會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課程內容的選擇比較單一,未把本民族的語言、歷史、地理、科學等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二)課程類型。三拱橋中心完小民族文化課程類型的設置同課程內容的選擇一樣,都較為單一,主要以活動課的形式為主。具體原因在調查中得知,授課教師們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開展這方面的課程教學,學校教學的重點依舊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升學考試。一般情況下,此類型課程的課時一周只有一至兩次,如果遇到湘西州兩年一次的“民族文化節”等活動,此類校本課程的課時才會有所增加。在孩子們看來,此類課程和必修課有很大的區別,與自己的考試并無多大關系。

(三)教師態度。1990年,與國家課程開發相對應的校本課程開發策略在中國受到越來越多學者們的關注,而對于地處我國西部貧困地區的鳳凰縣三拱橋鄉中心完小來說,校本課程的開發無疑是一次新鮮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起初該校對于“鄉土民族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的興趣很大,從廣搜資料到小組討論再到試圖進行教材編寫,但進展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缺少專家指導、缺少學生參與、更缺少經費的支持,漸漸地,教師們的積極性減弱,據調查得知,首先教師們認為此類民族文化課與學生的考試分數沒有多大關系,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考核主要還是學校的升學率或期末考試的平均分,其次家長們依舊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考上大學,而校本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并無太大幫助,促使教師們不得不將自己的視角轉移到與升學考試息息相關的考分上。

三 三拱橋鄉民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理論或專家指導,教師開發能力不強

校本課程的開發給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它要求教師不僅會“教”書,還要學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及特長去“編”書。通過調查發現,三拱橋鄉盡管有絕大多數老師都具有較強的開發意識,但他們表現出對自己的開發能力缺乏自信。由于地域上的限制、經費的不足,湖南鳳凰縣三拱橋完小去聘請資深專家指導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不現實的。有的老師認為通過參觀、觀摩別校的幾節校本課程公開課,甚至認為可以模仿、照搬別校的校本課程,就能夠獲得校本課程開發的全部真義,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都不利于校本課程的開發。試想若沒有理論與技術的支持,僅靠經驗型摸索,必然影響到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和水平。

(二)缺少足夠的經費

三拱橋鄉位于鳳凰縣東北部,是一個偏遠落后的貧困地區,對于校本課程開發,學校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主要依靠美國“蒲公英行動”教育基金的支持,但是,單純依靠這種經費的支持畢竟是有限的。經費的不足,導致民族文化課程門類的設置不得不縮減,而且一旦失去此類經費的支持,課程的開展也就不能順利的進行。

(三)缺乏學生及家長的積極參與

校本課程開發不是由校長和教師們共同編制就可以完成的,它還需要課程專家、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共同參與研究、審議和探索。當前,鳳凰縣三拱橋中心完小的大部分學生對于校本課程開發的參與度不夠,許多學生還沒有跨出“上學就是為了考大學”這道門檻,他們關注的重點在與學習相關的考分上,因而對校本課程的開發不敢興趣。作為教育伙伴的學生家長,是能夠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參與者,他們可根據自己的閱歷和儲備的知識向學校及教師提供更多利于課程開發的信息和素材。但是,鳳凰縣三拱橋鄉許多學生家長文化水平不高,他們大多只是監督孩子學習,扮演著陪讀的角色,對學校的建設與發展較少過問且難有時間參與其中,他們大多為了生計而奔波,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認為課程問題應是政府和學校的事,因而對學校開設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校本特色課程并不感興趣。

(四)認識不足,片面追求升學率,影響校本課程開發的進程

當下,升學率的高低成為衡量學校的重要指標,老師們根本無暇顧及校本課程開發,民族文化的傳承及校本課程的開發勢必會受到影響,鳳凰縣三拱橋中心完小也不例外。該校雖是一所民族學校,但學校的科目設置與民族文化相關的課程較少,占據課時最多的依舊是國家課程語文和數學。正如老師們所言:“我們是民族地區,貧窮落后,山大溝深,像我們這種三流小學,若沒有一定的升學率和可觀的排名,有哪位家長愿意把自己孩子送到這里來學習?校本課程開發,我們也想過,但立足當前的情況來說,我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可見,校本課程的開發在該校教師的觀念里是有的,但因條件的限制不得不將其擱置一旁,因為它與學校的升學率毫無關系。

四 三拱橋鄉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對策及建議

(一)重視課程專家引領,提升教師課程開發能力

課程專家的理論指導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關鍵。教育主管部門可定期派課程專家到學校進行指導,并在指導中為學校培養一兩名帶頭人,然后,由他們帶領其他教師開展課程研討和開發活動。從調查中得知,缺少帶頭人,教師開發能力有限阻礙了該校民族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如果有課程專家的引領,教師們就可將自己的特長和自身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提出新穎且利于民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觀點,在課程專家們的從旁協助下,有助于教師們拓展思維,互相增進交流,取長補短,這些都利于校本課程的開發。

(二)提升教師素質,組建校本課程開發的行動隊伍

民族地區制約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關鍵性因素在于教師素質普遍偏低,對校本課程開發理解存在多種誤區,筆者認為,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綜合素質、轉變教師的“校本觀念”,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學校應鼓勵教師開展“校本研究”活動,以“研究”促“發展”。校本研究是教師在學校工作中展開的教改探究活動,是教師通過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地反思、修改及總結。[3]學校中的教師都處在相同的教育環境下、面對著同樣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務,盡管教師個體間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不同,但在教學過程中勢必會遇到相似的問題,教師可通過校本研究將遇到的問題作為一個案例與同事分享,這對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民族地區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2、學校應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校本理念。針對鳳凰縣三拱橋鄉各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專業培訓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是一個亟待發展的薄弱環節。長此以往,不但會影響教學質量,搞不好會影響該地區校本課程的開發。若該地區學校能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教師培訓的力度,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使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角色有新的認識,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新的理解,從而更好的更新自己的校本理念。

(三)加大資金投入

三拱橋鄉民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中,面臨的最大阻力就是資金不足的問題。就三拱橋完小來說,公用經費捉襟見附,能保證正常的運轉已是不易,而對于校本課程的開發,學校難以拿出專項資金予以支持,資金匱乏,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就難乎為繼。學校自身不能解決資金緊缺的問題,唯有向外尋求幫助,但學校因繁重的教學任務難有時間和精力去吸引“外資”,因此,作為支持學校發展的“領頭軍”教育行政部門,應成立專項管理小組,匹配專門的校本課程開發基金,??顚S?,為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四)大力開發豐富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開發服務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支撐校本課程開發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鳳凰縣三拱橋鄉具有獨特的資源,寬廣的河流清澈見底,巍峨的山川美輪美奐,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熠熠生輝,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注意開發民族文化資源。鳳凰縣三拱橋鄉是一個以苗族人口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這里的苗家人民勤勞樸實,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詮釋了對本民族的愛,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風格獨特,富有情感的苗族語言;有雕龍畫鳳、鳥語花香的苗裝刺繡;有情感細膩、優美動聽的苗族民歌;有步法穩健、氣勢剛烈的苗族武術;有寓意豐富、歡快靈動的苗族鼓舞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素材。另外,民族博物館、苗家節日慶典、等都是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

2、注意開發獨特的自然景觀資源。鳳凰縣三拱橋鄉有優美的生態環境,巧奪天工的奇山怪石,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清澈透明的大川小溪等構成了別具一格的自然景觀,試想,若將這些景觀用精美的語言匯編成文,編進書本,成為校本課程開發可利用的重要課程資源,讓孩子們更全面了解自己的家鄉,這樣的校本課程開發才有意義。

[1]趙世林.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論綱[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2]馬志穎.少數民族文化校本課程的內涵解讀與功能探析[J].教育評論,2012:1 .

[3]王守恒. 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 [M].姚運標譯.安微:安微教育出版社,2007:125.

[責任編輯 魯海菊]

Reflect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Regions and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Three arch bridge in Fenghua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township as an example

YANG T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du 610041,china)

Since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ound ofeducation reform policy,Three level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 mad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ttention,The schools in minority areas i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of national cultureis the combination of substantial progress,Firs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urriculum experts leading, promoting teachers' abilit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second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et up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ction team,The last is to increase capital input, in order to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moothly.

Three Arch Bridge Township;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G4

A

1008-9128(2015)01-0112-03

2014-04-27

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 CX2014SP105)

楊婷(1988—),女(苗),湖南吉首人,碩士,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學。

猜你喜歡
鳳凰縣拱橋校本
鳳凰:閱讀,從筑夢開始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遺失聲明
鳳凰縣: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鳳凰縣暴雨氣候特征分析
水里的“小拱橋”
水里的“小拱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