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DI、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

2015-05-29 15:00梁蘭蘭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人力資本經濟增長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資本流動較快的今天,我國對FDI的利用表現出了良好的態勢,利用FDI所表現出來的產業結構的升級,技術的轉移等已被人們普遍認同。然而FDI所產生的效應是需要以人力資本的存量為基礎的,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水平對吸引FDI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FDI;人力資本;經濟增長

一、引言

經濟學研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經濟增長,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技術進步在推進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因為中國目前正處于經濟發展初級階段,國情也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所以技術進步機制也和其他的發達國家有著很大的差異。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的水平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相對來說比較落后,自主研發的水平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現階段我們國家的技術發展主要依靠的是國外的技術溢出,而國際間技術能進行擴散的管道就是FDI。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對FDI以及外資的使用數量就表現出隨著時間增加的趨勢。截至2013年,我們實際上使用的FDI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175.862億美元。由此可見FDI在我國的經濟的增長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FDI在經濟的增長中所發揮的作用體現在可以增加資金的來源等方面。FDI所產生的技術的外溢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FDI所產生的技術的溢出效應指的是那些廣義的FDI資本所包含的人力資本以及科研投入等一些因素通過某些管道而使得技術非自愿擴散的產生,并且因此而促進當地生產率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就能對東道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做出相應的貢獻,但是此時那些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又不能收到全部的收益的情況。因為由外商的直接投資而導致的那些技術外溢是不可能自發產生的,而是需要受到那些東道國的相關因素的影響,如對技術的吸收能力,東道國人力資本就是這些因素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力資本的相關理論指出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高能力的技術工人以及管理人員都非常稀缺。因此物資資本以及人力資本都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Benhabib和Spiegel(1994)采用了C-D生產函數所推到出來的簡化的公式對人力資本對經濟的增長所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并且把解釋變量設定為實體資本還有人力資本,通過研究分析得出人力資本的變動會對經濟的增長產生一定的影響的結論。人力資本會通過對一個國家技術創新或者是對這個國家的居民的學習能力的影響來對經濟增長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個國家能吸收多少那些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這種能力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取決于這個國家存在多少人力資本存量。所以對于我們這樣的沒有充足的人力資本存量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接收跨國公司的投資以及技術轉移的能力必然會降低,因此所產生的效果也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Keller(1996)提出了東道國必須在自身人力資本的積累與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的類型相匹配時才會對經濟的增長產生影響。因此獲取新技術時是否處于有利的地位收到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的影響。某個國家實施的經濟政策是外向型的政策時,只有在人力資本水平提高的基礎之上才會實現該國的技術進步以及經濟的增長。在他的這篇文章中還把韓國在1965-1967年間的經濟發展和巴西1965~1973年間的經濟發展為例,指出這兩個國家雖然同時都采用相同的經濟政策,但是他們之間所獲得的結果卻有著很大的區別。原因就是因為韓國的人力資本水平不僅初始值較高而且后期還加大了對其的投資力度。這也就使得這兩個國家間的技術的吸收效果和經濟的增長率存在很大的差別。代謙、別朝霞(2006)建立了一個兩國增長的模型,這個模型是以人力資本為基礎對FDI進行的研究做了進一步的擴展,這就為很多的計量分析做了理論的鋪墊。通過他們的研究表明了發達國家主要通過發展中國家的技術水平還有競爭能力進行FDI的產業選擇。經濟的增長依靠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本的積累,只有在人力資本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上時,外商的直接投資才會給發展中的國家帶來一定的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的增長。

三、FDI、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的理論研究

1.人力資本和FDI的引進

隨著知識的傳播,經濟的發展及各國勞動力成本的遞增,外資企業對東道國的人力資本存在情況也就是一般人力資本密切關注,并且會根據東道國人力資本質量尤其是人力資本的結構和能力水平選擇他們所運用或者轉移的技術。就此得知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的水平越高就體現著此國家技術水平越高,致使跨國公司轉移更多的高新技術并為技術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樣會使本來就有著高新技術的東道國得到更多的技術的外溢。如此可知對于那些人力資本質量較低,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的東道國的下屬分公司,跨國公司就會缺少競爭壓力和轉移高新技術的動力,因此東道國也就只能獲得少量的技術的外溢。綜上所述,東道國人力資本的水平是那些跨國公司FDI投入和轉移高新技術的關鍵性要素。

2.人力資本和技術吸收

由于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具有諸多的不確定性以及互動性,因此只有東道國達到相應的對高新的技術吸收轉化的能力才有產生技術的溢出的可能性。Cohen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指出強調吸收不只是簡易的模仿,而是明確在對外部知識與技術的吸收轉化并且與內部的結構融合,在外部知識的吸收轉化成自身適合的前提下所創造出新知識的能力。由此可以得出企業技術能力的越強大,就會產生對于外部技術和知識的掌握和轉化更強的結論。因此除了本國的經濟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其他的一部分宏觀因素影響之外,一個國家的吸收能力還會取決于本國國內企業的勞動人員本身的技術水平和研究和開發創新的能力。在那些企業里的主要動力來源是肩負著吸收、創新的人力資本,而那些從事企業的運營和提升生產效率的企業管理的人力資本,這些人絕大部分通過智力和具有創造性的勞動為主。這些人力資本在區域的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快了對新技術的吸收轉換的速度,對東道國的吸收能力的高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的水平的作用不單單局限于能決定跨國公司的FDI的投入和轉移,并且還是可以決定這些東道國的吸收轉化技術的外溢能力的重中之重。

四、政策建議

認識到FDI、人力資本在中國經濟上的積極影響,不局限在中國制定相應針對性的外資策略上有一定幫助,而且能提高外資的利用效率以及人力資本水平的發揮,同時也有助于中國找到利用FDI、人力資本和經濟增長的相關作用的模式,進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指引外資的投入方向,改善投資環境

我們應結合中國的產業發展的需要,將外資的投向引導到符合中國產業發展的方向的領域。對于那些投資的強度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達到要求的投資項目,我們應綜合使用財政以及土地等相關的政策,以便確保項目的及時落地以及按期進行投產,更好的形成標準的市場準入制度。于此同時應該建立并且完善各類市場體系,其中對科技、人才服務市場進行重點的培育完善,以便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

2.抓住外資的優勢,從而調動產業結構的轉變升級

我們務必抓住外商直接投資的機會,積極的引導外商資本的投入方向,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轉變升級。例如在保持一定的引資規?;A之上,利用外資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發展。支持和鼓勵外商把資本投入環保、高新技術等產業。與此同時增強國內企業與跨國公司間前前后后的聯系,努力在全球化價值鏈中占據主導、有利的位置。

3.進一步對人才體制進行完善,積極推動儲備戰略的實施

一是要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完善人才的管理機制,完善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加大職業技能和技術的培訓力度,能夠為用人單位提供專業的技術人才。二是將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的人員逐步流動起來,通過人員轉移,增加跨國公司技術的溢出效應。優化工作環境,為人力資本作用的發揮奠定強有力的基礎。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也在引進外商資本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應該加大勞動力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勞動技能以及熟練的程度,這樣就可以為外資的進入提供優質的人力。

參考文獻:

[1]Benhabib.J,M.Spiegel.The Roles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4(34): 143-173.

[2]Ke11er,W.Absorptive capacity:On the cre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J]. Develop.Econ, 1996(49):199-227.

[3]代謙,別朝霞.FDI、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6(4):15-26.

作者簡介:梁蘭蘭(1991.09- ),女,河南省項城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人力資本經濟增長
企業人力資本會計計量方法的新探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貴州經濟發展的研究
淺析人力資本的經濟權利與企業剩余分配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反腐與經濟增長
人口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的經濟分析
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