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子女社會規范行為的探討

2015-05-30 02:53梁永新李慧貞
學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社會工作

梁永新 李慧貞

摘 要:農民工子女是社會轉型中出現的新群體,由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社區居民的污名化和排斥、社會支持網絡的缺位與乏力等,農民工子女不良的社會規范行為問題容易出現和凸顯,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又會影響他們的社區適應和社區融入。此研究以在某城中村的實踐經歷為基礎,從能力建設、心理調適、社會支持三個維度的綜合發展策略介入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規范行為問題,社工在能力建設中發掘促進農民工子女行為改變的積極因素,在心理調適中強化他們改變的愿望和意識,在社會支持中鞏固他們改變了的效果。這能增強農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及自信心,順利地融入社區,健康成長。

關鍵詞:社會工作;農民工子女;社會規范行為

中圖分類號:C9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028-02

20世紀80年代中期,現代化、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加速,城鄉二元壁壘逐步松動,大量農村勞動力為了生存和發展,涌入城市務工就業,形成一股“民工潮”?!稗r民流動的家庭化”衍生了農民工子女這一新興群體。農民工子女從農村到城市后,他們往往渴望得到像城市孩子一樣的良好教育和社會關懷,而由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社區居民的污名化和排斥、社會支持網絡的缺位與乏力,農民工子女的不良社會規范問題容易出現和凸顯,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又會影響他們的社區適應和社區融入。而從農民工子女的主體性出發,發現他們難以被居民接納、難以融入社區的重要原因在于,他們存在著不良的社會規范行為。

一、農民工子女不良社會規范行為的表現

在生活行為規范方面,調查發現,農民工子女有飯前不洗手、不勤剪指甲、不勤洗頭發、不勤洗澡、作息時間無規律、生活用品擺放雜亂等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在學習行為習慣方面,他們大多是“后轉生”(在老家留守幾年再到廣州學習生活的),中斷了受教育的連續性,孩子需要承受變換著的教育要求、學會去適應身邊的同輩群體、不同教師的教學習慣,這不但影響他們的學習狀態,也在社交上面臨壓力,老師跟駐校的社工反映到,三年級以上的農民工子女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常不求甚解;在交往行為規范方面,我們發現有些孩子會取笑對方,用一些諸如“賤人”“騷貨”等貶義詞去罵人,甚至用一些難聽的粗言穢語。

二、社會工作介入培養農民工子女良好社會規范行為的策略探討

要幫助農民工子女改變不良的社會規范行為問題需明確三個主要問題:如何評估服務對象的需求,如何影響服務對象以及如何維持服務對象的改變。

如何評估服務對象即農民工子女的需求,讓社工能夠認識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所具備的能力,分析哪些能力能發揮功能,這是介入策略中能力建設的部分。能力建設規定了社工專業服務的范圍,它是專業服務的服務寬度;如何影響農民工子女,是為了在他們內部心理的各個層面影響他們,促使他們的意識覺醒,發生某些行為改變,這是介入策略中心理調適的部分,它是專業服務的服務深度;如何維持農民工子女良好的行為改變,甚至在專業服務結束之后,服務介入的效果仍舊發揮作用,我們需讓他們的改變與周圍系統的改變連接一起,這是介入策略中社會支持的部分,這是專業服務的服務廣度。

介入策略要求社工把自己置身于農民工子女以及他們的日常生活處境中,把能力建設、心理調適、社會支持三個方面有機地整合起來,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保持三者的平衡。

(一)能力建設——介入策略的寬度

1.從不良行為的問題中尋找能力

社工的目標不是停留在“問題”解決的層面,而是通過“問題”引導農民工子女面對壓力和挑戰,在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尋找“問題”中的能力。如社工介入小江的個案,小江流浪在社區,有偷盜、打架的行為。在建立信任關系后,社工發現在他“打架、偷盜”的行為背后是受朋友的唆使,是小江眼中的“義氣”,而這種“義氣”讓他甘愿為朋友去冒險偷盜。我們投入小江的處境體會他在群體中所承受的壓力,鼓勵他多留在社工站,參與“認識你自己”的小組活動,讓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勇敢”和“非法的行為”的區別。這個案例中,我們在小江的“偷盜”行為中尋找到他“勇于承擔責任”的能力,幫助他認識自己,建立新的朋友圈子。

2.從日常生活的安排中發掘能力

在農民工子女的各種能力中最容易忽視的,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安排中的能力。農民工子女在父母忙碌中更能理解生活的不容易,更能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艱辛,他們往往更愿意去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些日常生活安排的能力以及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品格對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規范起著關鍵作用。如我們的服務對象小穎是家中的大姐姐,經常幫奶奶買菜,從中可以看出她獨立、懂得去照顧別人。我們給予小穎積極的稱贊,幫助小穎連接生活中類似的“大姐姐”榜樣作用的經驗,幫助小穎鞏固和加強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品質,再回歸小穎“不刷牙不洗臉”的問題上,讓她明白應當學會刷牙洗臉。

(二)心理調適——介入策略的深度

1.強化“自我管理”的意識

社工為強化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一同和社工站的孩子建立“社工站行為規范”和“社工站管理制度”。通過開展“小管理員”領袖訓練小組、“我是小主人”自立小組等小組活動,增強農民工子女在社工站、社區的主人翁意識以及自我管理的意識。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是一個從被管理到自己管理,從低級到高級,從不自覺到自覺的發展過程。孩子在社工站里樹立了正確的觀念,并將其轉化為約束自己行為的規范,自我管理的意識逐步成熟。

2.強化“成功經驗”的感受

成功經驗是服務對象的重要資源,在成功經驗中服務對象可以遠離“問題”的困擾,看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獲得自信和尊嚴,體驗生命中的愉快。在非結構訪談中,我們的服務對象農民工子女大都有改變不良行為規范的意愿,但他們沒有采取具體行動的決心和行為。我們需通過強化他們過去“成功經驗”的感受,強化他們改變的意愿。如我們跟進的個案,小亮,因打老師、打架、遲到等原因被學校開除,存在夜不歸宿、打架、偷盜等問題,使用暴力打架、以偷盜自行車和電動車維持生活,多次被派出所抓獲。我們發現他過去讀小學的時候,曾經畫畫得獎、在表演中扮演“孫悟空”一角色贏得同學們的贊許。我們便從小亮“畫畫得獎”的成功經驗中入手,讓其畫出“自畫像”,我們詢問其對自身的看法和評價,發現其對自己的身材、長相等自卑,承認自己的偷盜行為也有改變的意向。

(三)社會支持——介入策略的廣度

1.從對各系統容易做的切入,激勵不良社會規范行為的改變

僅僅找到愿意合作的資源系統還是不夠,我們社工仍需要尋找辦法確定具體一個成效大的啟動點。一個好的服務介入啟動點,無論對服務對象、服務對象周圍他人以及社工來說都是容易做的,并且把服務對象的復雜問題化解為一個個容易做的事情的過程。

我們的服務對象小城,五年級,經常講粗口,習慣性地用粗俗的詞語去評論事情和指點別人,有時候更是仗勢欺人,欺負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先從小城“講粗口”的不良行為出發,讓社工站的同輩群體擔任小城的“文明使者”,當小城在社工站中講粗口時,就有其他農民工孩子立即指出來,在“積分表”上記錄講粗口的次數,并讓小城馬上轉化表達方式來代替粗口。這個介入的啟動點對小城來說是容易做到的;對他身邊的同輩群體來說,也容易配合和幫助小城做出改變。由此看出,我們尋找的介入啟動點是對服務對象及身邊的人都是容易做得到的,這能激勵服務對象更積極地改變,身邊的人更加配合。

2.從多個互動系統拓展,鞏固良好社會規范行為的改變

在生態系統理論下,每個系統都直接或間接與其他系統以復雜的方式影響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規范行為。我們如何在介入問題中發掘和調動農民工子女及家庭、學校、同輩群體、社區的能力和資源呢?將這些系統進行一個良好的連接,社工對農民工子女微觀、中觀、宏觀系統的介入進行一個整合,讓各系統良好互動,對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規范起到預防的作用,并且能夠鞏固社會規范行為的改變效果。

社工不但從農民工子女自身的社會規范行為介入,也在學校系統中跟學校建立合作關系,開展“文明有禮”的主題班會和素質拓展訓練等;在家庭系統中通過家庭劇扮演和一些言簡意賅的方法讓家長們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技巧和完善親子關系等。

即使有些資源系統是淺層介入,有些資源系統是深層介入,但對農民工子女不良的社會規范行為的介入來說是個整體的服務,多個資源系統是逐步推進、聯動、融合的。在這些層面介入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規范行為問題強調的是預防性和發展性,使農民工子女的行為和社會環境達致適應性平衡。

三、結論

本文總結分析農民工子女不良行為規范的表現,摸索出一套整合能力建設、心理調適、社會支持綜合發展的專業化介入策略。

若單從農民工子女存在的不良社會規范行為出發,急于求成地規范約束他們的不良行為,會出現農民工子女被動和抗拒、服務活動內容松散、社會支持缺乏等難題。根源在于,運用了“問題”視角規劃和設計介入服務活動,使該群體成為被動的參與者。在MG社區里,我們轉變服務介入的視角,以農民工子女的能力和發展為核心,通過尊重、合作的方式挖掘和調動孩子的能力,加強孩子家人以及其他人之間的社會支持。我們在能力的原則、全人的原則、社會人的原則下,提出整合能力建設、心理調適、社會支持三個方面平衡發展的專業化策略介入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規范養成問題。這個介入策略能清晰評估服務對象需求、有效影響服務對象、有效啟動和維持服務對象的行為改變,強化他們的身份認同和自信心,更好地適應社區,融入社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董明偉.優勢視角下的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區矯正初探[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5).

[2]胡進.流動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干預[J].教育科學究,2002(11).

[3]李蕾.農民工子女社會適應狀況的障礙分析及對策[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5).

[4]李超海.農民工群體行為規范缺失的成因及應對策略[J].廣東農業科學,2006(6).

[5]盧昌文.城市農民工剝奪問題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6.

[6]石紅春.城市農民工子女社會化問題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6.

[7]童敏.社會工作實務基礎——專業服務技巧的綜合與運用[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8]姚進忠.農民工子女社會適應的社會工作介入探討[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0(1).

[9]周皓,章寧.流動兒童與社會的整合[J].中國人口科學,2003(4).

猜你喜歡
農民工子女社會工作
農民工子女英語學習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學校環境對農民工子女信任行為的影響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警惕農民工隨遷子女遭遇教育“隱性不公”
媒介使用與文化適應之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