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2015-05-30 10:48向成芬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主體地位小學數學教學

向成芬

摘 要:小學生處于形成獨立性格的階段,也是嚴謹思維形成的開始時期。數學學科的學習則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重要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形成“我要學”的想法。同時更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來進行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主體地位

在傳統教育中,老師占據教學的主導,而學生只是一味地被灌輸。但是,在學習小學數學這一學科時,我們應該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權轉交給學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開發自己的思維,不受傳統教學的束縛。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主體地位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獨立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一門要求學生具有綜合能力并根據所學知識才能解出答案的學科。傳統教學只是教師指導學生用固定思維去解題,這就對學生形成獨立性格和發散思維設立了屏障。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助其形成獨立品格。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1.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授時,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給予課題。小組完成課題任務后讓其進行報告。例如,小明一共需要做10道數學題,今天已經做了3道數學題,明天計劃做2道,如果小明想在第三天全部完成習題任務,請問小明需要做多少道題?讓每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將正確答案以及步驟10-3-2=5陳列在黑板上,詳細說明解題過程。通過以上實踐我們可知,只有親自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充分理解其內涵概念。

2.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可以更生動、更形象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所以,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新知識。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往往都是抽象并難以被理解的。所以,對學生薄弱的知識點進行多媒體演示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內容。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進行“商不變的性質”訓練題復習,并在此基礎上播放“松鼠分核桃”的視頻短片。松鼠媽媽把核桃平均分成四份,分給一只松鼠寶寶一份。另一只松鼠寶寶說一份太少,需要兩份,隨即松鼠媽媽就把其中的一份又平均分成兩份給了第二只松鼠寶寶。此時教師問學生兩只松鼠寶寶哪只分得多呢?這樣一來,其生動的短片就能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并解出答案。

傳統小學數學的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被動的學習,這樣做只會有弊無利。只要教師讓學生主動學習,一定會培養其形成嚴謹開闊的思維。所以,重點突出在小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陳玉.新課改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結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9).

猜你喜歡
主體地位小學數學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講究糾錯藝術,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尊重主體地位,彰顯人文關懷
淺析參與式教學法的運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