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

2015-05-30 14:30陳永德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陳永德

摘 要:近年來,在廣大農村,大批青壯年男子紛紛外出打工,留下兒童、老人、婦女守在家里。這樣,就產生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他們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社會的幫助,生活和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成績較之其他兒童均有很大的差異,成了問題中的問題。了解這一部分群體的生活狀況、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況,分析其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迫在眉睫。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原因;對策

學校教育的目標不僅在于為學生傳授各種知識、技能,發展學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出身心健康、能面對未來社會種種挑戰、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堅強自信、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但大量的事實資料證明,當前孩子中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現就自己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多年的經驗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如下:

一、現狀分析及其原因

1.個人因素

通過觀察,我發現許多兒童也抱有許多幻想,希望將其變為現實,也會付出種種努力甚至刻意去追求。當這種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或部分滿足時,就產生了挫折,多表現在學習、吃穿、玩玩具等方面。還有的孩子長期受自卑、羞怯、焦慮和恐懼等負面影響,過重的心理負擔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中,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人們最早生活在家庭之中,兒童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基礎是由家庭奠定的。但不良的家庭因素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不同的危害。一部分家長的過分“溺愛”使孩子養成自高自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F在的家庭多半是三口之家,全家托著一個“太陽”,整天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侍奉著,恐有閃失。洗腳水有奶奶端送,書包有父母整理,吃飯有人端,被子有人疊,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另一部分家長管教過嚴,期望過高,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家長總覺得一個孩子,一定要讓他學好,想方設法為孩子請家教,找補習班,制訂各種培訓計劃,購買各種教輔資料,制訂過高的目標。還有個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容易使孩子有對抗情緒或自卑心理,養成不好的品性。

3.教師因素

首先,教師不正確的教育思想,不端正的教學態度,不健全的人格,不良的情緒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其次,教師教育教學方法不得當,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疲勞,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最后,教師心理不健康,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學校采取的對策

1.建章立制,明確責任,使學校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井然有序

留守兒童本身就是一個“三缺”群體——生活上缺少照顧、行為上缺乏管理、學習上缺少指導,再加上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的影響,對他們的管理極其困難,往往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進行思想教育,卻收獲無幾。久而久之,教師就會失去信心。因此,一開始學校就把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提高了教師對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大力開展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學校通過“六一、國慶、元旦”等節日開展大型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有效地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夠促成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適應多種需求。

3.開展特色活動,使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豐富多彩

(1)開展“親子”活動,享受家庭溫暖。①為了補償親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庭的關愛,我們設計了模擬家庭活動。即每位參研教師認領幾個留守兒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給予照料和關心,并在節假日、學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們帶回家,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照顧他們,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得到親情般的關懷。②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品德較好的學生與一名留守學生結成對子,視為兄弟姐妹,在生活學習中互相幫助。③為了讓留守兒童每周至少有一次與外出父母交流的機會,學校安排每班每周上一節親情教育課,并將親情課的具體時間通知給家長。留守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利用校訊通分批給家長打電話,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的工作、生活和身體狀況,與家長親切交流。

(2)舉辦家長學校。祖輩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主力軍,可他們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難以適應現代孩子的教育。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學校每學期舉辦家長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引導家長逐步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能夠了解和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教育,從而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責任。

(3)開展班隊活動。定期開展以親情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活動,通過真情體驗,感悟親情,激發學生愛的情感,豐富情感積淀,把親情回報付諸實踐。如:利用母親節、父親節和教師節有意識地進行感恩教育。我們要多渠道引導留守兒童去理解父母的艱辛,去感受家庭、學校、社會給予他們的關愛,讓他們用感恩的心去過濾許多浮躁與不安、消融許多抱怨與不快、抵制許多毒害和侵蝕,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覺糾正自己在思想、行為和心理上的偏差,懂得知恩圖報,與其他孩子同在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

(4)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學校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配備心理健康咨詢室專兼職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及時發現和矯正留守兒童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培養留守兒童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總之,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尤其是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祖國的未來棟梁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奉獻出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吧!

參考文獻:

何少霞.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J].知識窗:教師版,2011(1).

猜你喜歡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簡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情感需求的農村留守兒童產品設計研究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淺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目前的狀況成因及策略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