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人文性滲透策略

2015-05-30 19:56朱敏
新課程學習·上 2015年4期
關鍵詞:本土文化人文精神情境

朱敏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人文性滲透是切實可行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境激發中滲透人文性情感,美術欣賞與人文背景有機結合,在美術教學之中滲透入本土文化,讓小學美術教學更具光彩。提出了美術教學之中滲透人文性的理論,從情境激發、美術欣賞和本土教學三方面進行了策略分析,從而更好地促進新課標下美術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發展。

關鍵詞:人文精神;情境;本土文化

美術作為一門傳統的藝術學科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任何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都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所有造物或繪畫都屬于美術范疇,我們人類所知的歷史就是由文字和古人所遺留的美術作品所組成??梢?,美術教育中的人文性質的確定和實施無論對教育者、被教育者或是美術學科而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如何進行人文教育感到困惑,從情境激發、美術欣賞和本土教學三方面進行了策略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一、在情境激發中滲透人文性情感

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性的情感要依靠情境創設環節,首先教師要創設充滿審美感覺的課堂,讓這種審美感受來打動學生,激發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例如:在進行“貼畫”教學時,教師就要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來欣賞更多、更好的貼畫作品,讓學生看到,通過簡單的創作,就能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然后,讓學生分小組自由排座,在桌子上擺好樹葉、布條、花生、瓜子等材料,讓學生發揮創造力,讓生活中的小物件變成藝術品,感染學生,并以此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并將情感內化為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動力,使學生感受到“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美術欣賞與人文背景有機結合

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欣賞課的內容,這些欣賞課就是與人文背景相結合的有效契機,也是更好地發揮小學美術教學中人文性的關鍵。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美術作品之中的美與丑、喜與樂,讓學生用自己最純真的感情去體會美術作品。例如:通過對面具這種藝術形式的欣賞來感知其中善良、忠勇、溫柔、喜悅、滑稽、奸詐、驚恐的展示。其次,我們解讀每一件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都可以從歷史學、文學、美學、風俗學、地理學、心理學等等任何人文學科的角度去揭示一種客觀存在,它與周圍一切構成了一個文化生態系統。美術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深刻地揭示美術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懷。例如:在欣賞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教師可以適當地揭示這幅畫背后的故事,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美術作品能夠展現出作者對暴力的控訴,對和平的祈求。

三、在美術教學之中滲透本土文化

小學美術教學中人文性的滲透還要重視本土文化的教學,首先,教師必須要有活用教材的能力,美術活動的組織要依循教材的教學目標,但是也要重視在其中滲透本土文化的特點,為了形成活用教材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探索小組,一起來完成本土美術文化教學的校本培訓活動。其次,教師要做好本土文化資源的收集工作。例如:各地區的優美自然風光、名勝古跡、老街、名人故居、寺廟、遺址等;現代廣場、品牌小吃、繁華街道、民俗活動等。最后,組織學生觀察這些本土文化內容,探究其背后的故事,然后通過素描、水彩畫、貼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來展現文化內容,展示家鄉的風采,這樣的教學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會讓學生為自己的家鄉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總而言之,美術學科人文性的提出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小學美術教學之中進行人文性滲透是切實可行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境激發中滲透人文性情感,美術欣賞與人文背景有機結合,在美術教學之中滲透本土文化,讓小學美術教學更具光彩。

參考文獻:

杜飛.新課標下小學美術課程課堂教學的人文性教學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2).

猜你喜歡
本土文化人文精神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護患情境會話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資源提升語文綜合課的教學效果
管窺高中英語教學問題及解決措施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反觀中國電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活用教材,讓學生成為本土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者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