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兒結構游戲指導要點

2015-07-05 06:00譚樂文
教育管理與藝術 2015年1期
關鍵詞:大班教師應建構

譚樂文

游戲是歡樂的,因為它具有娛樂功能,具有挖掘人創造的自由特性,也是人認識真理的一個手段。因此,游戲是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幼兒園教育實施的游戲主要分為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等。其中,結構游戲在4-6歲兒童全部游戲中大約占50%。結構游戲也稱建構游戲,是一種兒童利用各種建筑、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沙、土、金屬部件等,進行建筑、構造的游戲。

結構游戲在大班幼兒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了幼兒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但這一切離不開幼兒教師的指導。但教師的指導不等于包辦代替,指導要適可而止,及時退出。在指導大班的結構游戲時,教師應先了解大班幼兒在身體、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特點。

在認知能力的發展方面,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迅速提高,他們會積極、勇敢地參加各種語言活動,語匯量也逐漸增加,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有表情地描述事物。另外,大班幼兒好學好問,求知欲強,喜歡追根究底,同時也期待成人的答案,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能主動地觀察,進行初步的比較分析。在數學方面也掌握了初步的讀寫和計算前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在社會性發展方面,幼兒在5歲左右開始了分工。他們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一起游戲,他們逐漸明白各種規則,也能向其它同伴解釋游戲規則。大班幼兒重視成人同伴對自己的評價,也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和接納。

根據大班幼兒的以上特點,教師在指導大班幼兒結構游戲時,可以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指導大班幼兒深入觀察

(一)引導幼兒有目的地進行觀察

教師的目的越明確,幼兒的觀察效果就越好。

例如,我們可在結構游戲“連接”中讓幼兒試一試回形針、牙簽、繩子、珠子、夾子、訂書機等東西哪些能連接別的物品,哪些不能,并且說說為什么不能。有了這樣明確的目的后,幼兒就會聚精會神地觀察。

(二)觀察形式與方法的多樣化

大班幼兒已能對照圖片搭構出許多作品,在指導幼兒進行觀察時,除了讓其直接觀察外,還要為其提供各種圖片、錄相帶等供其觀賞,以豐富觀察形式與觀察內容。

幼兒在結構游戲中主要采用的觀察方法有空間觀察法、時間觀察法、比較觀察等。

(三)表達觀察結果,加深觀察印象,引起整體構思

大班幼兒的記憶有了一些發展,記憶水平也較高。在觀察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能過講述、繪畫的方式將所見所聞“復習”一遍,以此來加深其印象,同時也為今后開展條理性的建造活動做準備。

大班幼兒已建立了初步的畫面概念,觀察結束后,每個幼兒在心中都會形成一個建構的藍圖,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將心中的設想大膽畫出來,引導幼兒嘗試并體驗先平面設計再立體建構的設計過程,增強他們對觀察的興趣,同時也使建造過程變得井然有序,有圖可依。

二、提供充足的材料、時間、空間

(一)大班幼兒的創造潛力大,創造欲望強,游戲應多樣化

大班幼兒的創造潛力大,創造欲望強,因此提供給幼兒游戲的材料應是半成品,這能激發幼兒創新靈感。半成品的游戲材料最大的優點在于能重新組合,拼裝新物體,可供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創新的空間余地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斷激發出靈感,閃現創新的火花,從而使幼兒敢于創新、樂于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有目的地分階段投放新鮮的材料,或對現有材料進行調整,使幼兒繼續保持活動興趣。

(二)充足的時間、空間保證游戲質量

場地是幼兒游戲的空間,場地的大小、規模、位置等會影響幼兒開展游戲,也會影響幼兒的游戲方式。合作性的游戲適宜在較大的空間開展,而單人游戲一般可以在比較有限的空間里開展。

充足的時間能夠提高幼兒建構的質量。據了解,5歲左右的幼兒在長時間的游戲中,更多地表現為積木游戲、表演游戲等。對于大班幼兒來講,時間長一點才能更好地選擇材料、伙伴,修改建筑的內容。如果每次幼兒都無法把自己的作品堆砌完,那么這將很不利于幼兒建構的積極性。因此,對于大班幼兒來講,結構游戲的時間應不少于1個小時。

三、指導掌握建構的技能技巧

(一)完善建造技能,完善建構造型

大班的幼兒已經能識別上下、左右等方向,而且對建構的各種動作也已熟練地掌握。這時在建造技能上,教師應要求它們建造的物體比中小班更精細、整齊、勻稱,物體的結構更加復雜和富有創造性,會使用輔助材料裝飾建造物體以及合作建造物體。

(二)以引導、點撥的方式進行指導

教師指導幼兒建構時的方式有示范、講解、引導、點撥等。小中班的幼兒多以示范講解為主,但對于大班幼兒來講,如果只是單純地模仿,那么孩子就會沒有興趣。因此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教師在指導時,應以引導和點撥為主。

四、在建構過程中發展幼兒相互交往和協助合作的能力

(一)分組操作,培養合作意識

大班幼兒在搭建技能及知識經驗上,都有相當豐厚的儲備,并且具備了很強的分工合作意識,有很明確的建構目的。在建構過程中,同一組的幼兒共同使用材料,共同設計,共同解決遇到的難題,學會了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了怎樣處理人際關系,怎樣解決矛盾等。

(二)展示合作成果

當建構結束后,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展示成果,分享喜悅,對幼兒鞏固、強化合作行為極為重要。因為這能使幼兒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對于一些好的作品,教師也可以將其保留一些時間,這也是對幼兒合作行為的一種強化。因此,教師應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指導結構游戲以促進大班幼兒的全面發展。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既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又讓他們在娛樂中習得一生中最寶貴的人生課程。結構游戲是一種手腦并用、促進身心健康的活動,它所占的比例幾乎是大班游戲的一半。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結構游戲不失為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對其的指導意義則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遵循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幼兒的腦、手、眼睛、嘴、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適宜的游戲環境中自由構建、創造,從而在結構游戲中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猜你喜歡
大班教師應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想要一個家》
我是一顆閃亮的小星星——大班繪本閱讀活動《高個子皮皮》
建構游戲玩不夠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從大班閱讀活動“七只瞎老鼠”說說課堂提問這點事兒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