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空間視野下不通普通話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的研究
——以云南省少數民族兒童為例

2015-07-12 07:59羅華玲云南師范大學650500云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研究院650223
學周刊 2015年31期
關鍵詞:民族語言入學普通話

羅華玲(云南師范大學650500;云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研究院650223)

李勁松(云南師范大學650500)

地理空間視野下不通普通話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的研究
——以云南省少數民族兒童為例

羅華玲(云南師范大學650500;云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研究院650223)

李勁松(云南師范大學650500)

基于地理空間視野下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的語言使用概況,調查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的現狀,客觀分析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解析導致問題的成因,針對性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

云南省不通普通話民族少數民族學齡前兒童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

一、地理空間視野下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的語言使用概況

云南是多民族、多語種、多文字的邊疆省域,人口數超過6000人的民族有26個,除漢、回、滿3個民族使用漢語普通話外,其他23個少數民族使用26種語言,14個民族使用22種文字。云南省不通普通話民族兒童主要是少數民族兒童,除漢、回、滿族使用漢語外,其他少數民族,如彝、白、哈尼、壯、傣、苗、傈僳、拉祜、佤、納西、瑤、藏、景頗、布朗、普米、怒、阿昌、基諾、德昂、蒙古、獨龍和布依族的兒童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有些少數民族不只有一種語言。大多數少數民族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也有些屬于南亞、南島和印歐語系。[1]地理空間分別分布于云南各州市的彝族兒童、大理的白族兒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普洱市的哈尼族兒童、怒江州、麗江市和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兒童、普洱市和臨滄市的拉祜族兒童、麗江市和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納西族兒童、迪慶藏族自治州和麗江市的藏族兒童,德宏州的景頗族、阿昌族兒童、麗江市和怒江州的普米族兒童、西雙版納州的基諾族兒童以及分布于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流域的獨龍族兒童,其民族語言都屬于藏緬語族;地理空間上分布于德宏州和西雙版納州的傣族兒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壯族兒童、曲靖市東部的布依族和水族兒童、怒江州的怒族兒童,其民族語言屬于侗臺語族;分布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昭通市的苗族兒童以及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瑤族兒童,民族語言都屬于苗瑤語族;分布于臨滄市和普洱市的佤族兒童、西雙版納州的布朗族兒童以及德宏州潞西市三臺山鄉和臨滄市鎮康縣軍弄鄉的德昂族兒童,其民族語言屬于孟高棉語族(南亞語系);而分布于玉溪市通??h的蒙古族兒童,民族語言則屬于蒙古語族(阿爾泰語系);分布于云南省各地的漢族、回族以及集中在昆明市、曲靖市和玉溪市等地,有少量滿族兒童通用漢語普通話。

二、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的現狀

據“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信息顯示,云南省能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的人口比例僅為37.84%,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云南省有23個民族使用26種語言,在云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母語仍是少數民族的日常用語,云南省少數民族人口中約有650萬人的地區不通或基本不通漢語,少數民族真正掌握漢語普通話的只占12%。在云南不通或基本不通漢語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多數聽不懂漢語普通話。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云南各民族間跨地區交流日益頻繁,少數民族兒童對學習掌握漢語普通話的要求日益迫切。但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情況堪憂。鑒于此,云南省多年來堅持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農村小學低年級開展“雙語”教學。2012年云南省已有46個縣19個語種9651所學校進行雙語單文教學;有22個縣11個民族14種文字在707所學校開展民漢雙語教學。僅2006-2012年期間,云南省新增實現普通話成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含幼兒園)3800多所,并創建56所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和15所國家級示范學校。

三、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云南省由于民族種類多,方言復雜,加之地理空間山川阻隔,推廣漢語普通話的工作難度較大,其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普遍較差,不容樂觀。實地訪談獲悉,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很少使用漢語普通話,主要采用母語或當地方言與家人及外界溝通交流,這與前期研究有關信息相互佐證。接觸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是到學齡期,分為幼兒教育學齡期和義務教育學齡期,主要集中于義務教育學齡期。通過參與式觀察及使用普通話溝通交流的即時反應,驗證被調查對象的普通話聽說能力,以四級評估分級(流利交流、基本交流、輔助交流、難以交流)確定被調查對象的普通話聽說能力水平。調查結果顯示,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地區的成人世界中的日常溝通交流仍集中于少數民族母語,其次是方言,最后才是漢語普通話。云南民族語口音識別聲學建模的相關研究發現:民族語言口音問題嚴重影響語音識別的性能,在不帶調、無語言模型的識別測試中,48個民族口音發音人,31,200個句子,字平均正確率僅34%;而句子正確率幾乎為零。[2]在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地區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家庭教育無力狀態下的放任、社會教育無專項支持的漠視及其學校教育尚無相關規定行動力的實施等一系列問題。

當前,云南省對雙語教育重視程度仍亟待進一步加強,全省至今仍有650多萬人口的地區不通漢語普通話,要普及義務教育就需要一大批懂少數民族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師,但在云南艱難推進“兩基”的過程中,這種投入遠遠超過普通教育的雙語教育因受經費的制約而被邊緣化,雙語教學并未受到足夠重視。雙語管理、研究人才和雙語教師極其匱乏。學校開展雙語教學沒有專門人員編制和專業教師隊伍,很多學校教師不懂民族語言和文字,不能有效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教學效果受到極大的影響。2009年相關數據顯示,西雙版納在任的傣漢雙語教師僅136位,而且其中能任高段傣文教學的只有20%。云南省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情況亦然如此,散雜居區的雙語教學更是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少數民族人口有153.57萬的普洱市僅有38名雙語教師,少數民族有54.5萬人口的昭通市及少數民族有44.4萬人口的曲靖市,數年來一直都沒有受過專門培訓的雙語教師,也無法開展雙語教學,給散雜居區少數民族的義務教育的普及和學校教育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3]。

四、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問題的成因

實證調查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的培養現狀,發現上述存在的問題,分析導致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四點:第一是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地區少數民族語言及方言使用對兒童語言習得行為的強勢影響;第二是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地區少數民族家庭教育中的成人普通話使用失范;第三就兒童入學前的普通話學習和口音矯正環節,無論社會教育、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多方教育力量均未就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地區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的普通話學習及使用的口音矯正實現合力教育;第四則是針對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地區少數民族入學前兒童在普通話口音訓練上缺乏結合人文地理環境現實生活的有效方法。

五、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的對策建議

(一)抓好語言學習關鍵期

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促進語言和諧發展,適度弱化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語言及方言對入學前兒童口語的強勢影響,為入學前兒童創設良好的漢語普通話語言環境。入學前的兒童正處于幼兒期,正是學習普通話、形成普通話標準口語的關鍵期。綜合Lenneberg(1967)、Krashen(1973)和Bates(1993)等研究觀點可知,語言習得的關鍵期一般是指從出生到青春期前,其中1-5歲較關鍵。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正處于語言習得關鍵期的高峰,通過接觸較多的普通話語言環境以及與普通話語言環境的相互作用,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則能順其自然得到提高,而錯過關鍵期,普通話語言學習的效率會大大降低。因此為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創設良好的漢語普通話語言環境應是當務之急。

(二)成人世界加強普通話語言修養

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務必關注到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性,許多少數民族家庭成員營造的成人世界中,習慣使用本民族語言或方言與兒童溝通交流,人為消除兒童普通話習得與使用的自然途徑。鑒于此,鼓勵家長在家庭內、外多用普通話與兒童溝通交流。兒童最初的學習都是對成人世界的無意識模仿。成人與兒童在溝通交流時需注意:一不說口頭禪,不說不文明的話,不說不規范的語言,避免給兒童帶來負面影響;二不說殘缺的話、倒裝句以及民族混搭語言;三提倡、鼓勵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學習漢語普通話的同時,也要學好自己本民族語言,既保護各民族語言多元發展,又促進民族語言和諧共存。

(三)做好普通話發音矯正

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前普通話聽說能力培養可考慮在入學前一年為兒童提供系統的普通話學習機會,配備普通話標準的教師,教師用普通話與兒童溝通交流,做到發音正確、說話完整清晰,語速適中,以便兒童模仿、觀察學習。鼓勵兒童積極參與普通話的發音練習,對個別兒童不正確的發音和不到位的發音進行重復訓練,從發音部位、口形、語感到語義都應找出弊病,加以糾正。家庭教育中成人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隨機糾正,培養兒童辨音能力。鼓勵家庭、社會及學校教育等多方教育力量能夠合力構筑一個自由、寬松的普通話語境,相互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兒童普通話聽說能力的提高。

(四)結合區域人文地理在生活教育中踐行普通話口音有效的訓練方法

針對云南省不通普通話少數民族入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特征和學習準備狀態,密切結合所生活的人文地理環境,在生活教育中通過看看說說、玩玩說說、做做說說、復述故事、看圖講述以及自主創編等普通話口音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加以培養。

[1](美)白杰瑞(Gerard A.Postiglione)主編.騰星,馬效義等譯.文化·教育與發展——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9.

[2]李慧勤主編.為了共同的期盼——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M].昆明:云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1:171.

[3]吳佩珊,楊鑒.云南民族語口音漢語普通話語音識別中的聲學建模[J].Proceedings of the 2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July 16-18,2008,Kunming,Yunnan,China.

[4]云南省統計局人口普查辦公室云南省第六次全國人口主要數據公報[S].2011-5-10.

羅華玲(1976-),云南昆明人,云南師范大學教育地理學博士研究生,云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教育地理學、教育學原理研究。

李勁松(1964-),云南昆明人,云南師范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民族教育、教育地理學研究。

(責編 張敬亞)

云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單位資助課題“教育地理學視野下云南省基礎教育現代教研員隊伍建設研究”(立項編號:BE14004);云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單位資助課題“云南省基礎教育現代教研制度建設研究”(立項編號:BE14002)。

猜你喜歡
民族語言入學普通話
三元互動下的德宏民族語言輿情探究
中國民族語言的標準與數字化
入學面試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入學第一天
如果古人也說普通話
論新中國廣西各民族語言和諧的社會成因
古代新疆漢族學習其他民族語言現象說略
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