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醫學模式下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

2015-07-12 07:59杜紅姿黃玉玲康祥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510150
學周刊 2015年31期
關鍵詞:現代醫學醫學教育醫學生

杜紅姿 丁 悅 黃玉玲 康祥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510150)

淺談新醫學模式下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

杜紅姿 丁 悅 黃玉玲 康祥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510150)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培養具備良好人文素養的臨床醫生是我國21世紀醫學教育的重要方向。但如何加強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以滿足社會對現代醫學發展的需求,是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從多角度分析了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方式,探索了適應現代醫學發展需要的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模式。

醫學生醫學模式人文素養

21世紀以來,生命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F代醫學模式在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人文因素的重要性。教育部和衛生部印發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中提出,“臨床醫學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學畢業生”。職業態度和倫理行為已成為醫療實踐的核心,僅僅依靠科學技術的醫學教育已不能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應樹立現代醫學教育理念,加強人文素養教育,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性化健康服務的需要。本文就醫學本科人文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多角度分析了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方式,探索了適應現代醫學發展需要的醫學生培養模式。

一、醫學生人文素養的現況

醫學生人文素養是指醫學生在醫學教育過程中,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和自身實踐等途徑對人文、心理、美學等方面知識進行學習與修養,形成內化與身心的特有學問、涵養、品格及氣質。20世紀50年代,我國學習前蘇聯教育模式實施高等學校教育改革,實施單科辦學的道路,將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離,導致了人文教育與醫學教育的分離。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商品經濟使人們更加注重效率、競爭,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只重視專業知識學習、專業技能訓練,輕視人文素養培養,導致部分醫學生政治素質底下,缺乏對社會歷史、現實的辯證思考能力;道德觀念淡漠、道德底線脆弱;部分學生對病人冷漠、不負責任,對生命缺乏關愛,缺少社會責任感;文史哲知識匱乏,知識面狹窄單一,表達能力差;部分學生精神空虛、生活品位較低、盲目追求物質利益[1]。因此如何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成為培養現代高素質的衛生人才的關鍵,也是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的關鍵。

二、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性

醫學高校是培養醫學專業人才的基地,醫學生的素質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和健康。醫學屬于人文學科、自然學科和社會科學體系范疇,雖然醫學高校培養了大批實用型醫學人才,但傳統培養模式只注重人的生物性,強調專業教育,而忽視人文、社會、心理等其他因素對患者的影響,這樣培養出的醫學人才不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容易造成醫患關系緊張,不斷加劇醫患矛盾,難以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F代醫學治療更重視人的社會屬性,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以盡量削弱治療可能會對患者造成的未知影響。因此,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是培養醫學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和醫學行業發展的現實要求。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學高校必須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同時重視病人的疾病治療和心理治療,會從人文角度去審視醫學,正確處理醫患關系,提升醫療效果。因此,如何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是我國現代醫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對策

(一)轉變思想觀念,構建醫學教育新模式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要求增添了許多新的內涵,醫學者應根據時代的要求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但目前仍有大部分教育者唯“技術至上”,認為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只要學生掌握了扎實的專業技能,勝任未來崗位要求就達到了職業教育的目的。落后的思想觀念導致在醫學教育中盲目追求科學技術教育,只重視醫學生科學技能的培養,忽視了人文素質教育。因此,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要,高校醫學教育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理念。在對醫學生的培養過程重視人文素養的滲透,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不僅具有全面醫學技能知識,而且具備高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人文科學的新時代醫學生。

(二)深化教學改革,科學設置醫學人文教育課程

傳統的醫學教育實施單科辦學的道路,將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離,注重自然科學忽視人文教育,致使我國醫學院校人文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模式不合理。因此,要培養高人文素養的醫學生,必須對目前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實現醫學專業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的融合。在美國的高等醫學教育標準中,60個標準里僅有約1/3是醫學基礎和臨床的概念,而近2/3是醫學倫理、醫學道德、人際交流、衛生保健、管理與成本、效率與效益。這樣的醫學相關概念,美國、德國的人文課時多達20%-25%,英國、日本約為10%-15%[2]。而目前我國醫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課程只占所有課程的1.71%,人文課時占總課時的8%[3]。因此,高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課程體系改革與調整,注重人文課程的體系建設,修訂教學計劃,消減課程中重復內容,增大人文課程比例,借鑒國內外醫學院校的經驗,增設人文課程,如行為學、社會學、法學、哲學、邏輯學、藝術等課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具有醫學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體系。在教授醫學生科學技能的同時,分析和研究其相對應的人文社會問題,全面培養醫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格品質。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在醫學生的課程學習中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人文思維與興趣,如采用啟發式教學、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的人文培養,讓學生在教學中主動學習知識并找到答案,實現醫學專業教育和人文素養教育的全面結合,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養能力。

(三)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教師人文教學水平

傳統的醫學教育是針對性很強的專業教育。學科的分離導致我國目前高校醫學教育學科建設單一,專業劃分過于明確,醫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脫節,師資結構不合理,學科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低下。優良的師資隊伍是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而目前我國教授人文課程的教師或由文科學校畢業不具備醫學知識,或由醫學院校畢業對人文社科了解不深,不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故在教師的授課過程中很少能全面教授人文知識,造成了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偏低。因此,重新定位人文素養教育的位置,聘請專職的人文教師加強人文教學,提高人文學科力量已迫在眉睫。醫學院校應通過各種渠道引進校內外人文素質教育人才組建具備高人文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的教師隊伍。對在職人文社科教師,鼓勵其外出進修、留學、集體備課、跟班聽課等途徑提高人文教育業務水平。

(四)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搭建醫學人文素質實踐平臺

校園環境是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必須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確保校園人文環境的導向性和有效性。但長久以來,“分裂”的醫學教育模式只注重醫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忽略了校園人文環境的建設。良好的校園氛圍對構建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醫學高校應加強校園人文環境的建設,營造濃厚的人文素質教育環境氛圍,如定期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或者結合醫療行業熱點,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知識講座、辯論賽、討論會等深入剖析人文素養對社會的影響。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使學生在每日的熏陶中逐漸領略人文素養的內涵,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要有與之適應的人文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體檢義診、科普宣傳、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多種實踐活動,既可以增長學生的社會經驗,也可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進知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

四、結語

加強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是當今醫學模式轉變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醫學人才的基本要求。醫學院校應轉變醫學教育理念,通過各種途徑切實培養具備良好醫學技能及人文素養的新型醫學人才,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現代醫學發展的時代需求。

[1]谷昊,白磊,常浩生,吐爾洪·吐遜.對醫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及改善對策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59-261.

[2]連婕,燕娟,王洪奇.哈佛醫學院醫學人文課程體系設置探析[J].醫學與哲學,2013(8A):26-29.

[3]趙書峰,滕志香,景學安,郝崗平,韓子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J].衛生政策與管理,2012(25):130-133.

備注:本文的通訊作者為康祥錦。

(責編 張翼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401254);廣州市教育局資助項目(1201430205)。

杜紅姿(1972-),女,碩士,主要從事輔助生殖技術的臨床及實驗室研究。

猜你喜歡
現代醫學醫學教育醫學生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溫膽湯在現代醫學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提升醫學教育能級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鼠疫促進現代醫學
評方小平《赤腳醫生與現代醫學在中國》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明代醫學教育縱橫談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醫學生心肺復蘇課程設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