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員式政治”“日常政治”與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中的探索和實踐

2015-07-25 15:26葉本乾
黨政研究 2015年4期

葉本乾

〔摘要〕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探索與實踐是在國內外歷史環境與當今政治生態雙重交錯中逐步展開。傳統中國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只有“君主”而沒有“民主”,中華帝國與西方封建制的社會結構、權力結構等有很大的區隔。近代以降,在“沖擊-反應”的模式下傳統中國被迫拉入到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激進主義傾向的“五四運動”成為當今中國民主進程的濫觴,處于轉型期的中國政治運作機制“動員式政治”一直沿襲到1980年代末,中國民主遭受挫折、困頓。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公民民主意識增強,中國政治生活逐漸向“日常政治”轉型,通過基層民主和黨內民主等民主途徑的探索和創新實踐,逐步推動和實現人民民主和國家民主。

〔關鍵詞〕動員式政治;日常政治;政治民主化;基層民主政治;開會政治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15)04-0074-08

民主是個好東西。民主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個新鮮的外生事物,民主制度不是內生的而是被中國知識精英灌輸引進的。自近代以降,中華民族仁人志士為了實現政治民主化的目標,不斷探索和追尋西方的政治發展路徑和道路,中西方不斷碰撞和交融,中國學者開始真正意識到人之所以為人的緣由和民主的重要性,梁啟超曾說過:“人之所以為人者有二大要件:一曰生命,一曰權利;二者缺一,實乃非人?!边@些探索的結果既帶來中國人民的些許振奮,也帶來中國人民的彷徨及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矢志不渝奮力追求現代國家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代以來一百多年里,中國人民對政治民主化的探索及實踐勾畫了一幅引人深思的圖景和畫卷,如何看待和評價這個進程?它的特點有哪些?有哪些成果及局限性?今后的路徑選擇和實踐取向、存在的問題和困境有哪些?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對傳統中國和西方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權威結構進行梳理和比較,探討和追尋中國缺失民主因子緣由。第二部分主要挖掘近代以降中國主要政治運作機制“動員式政治”,總結和探討動員式政治的特點、成就及局限性。第三部分主要論述當今中國政治運作機制“日常政治”,探尋中國實現政治民主化的路徑選擇和政策走向。最后主要討論實現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價值取向、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困境。

一、有“君主”無“民主”: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

歷史中國對近代中國影響深遠。兩千多年傳統中國歷史文化對中國政治民主化之路打下深深烙印?!坝绊懼袊F狀的首要根源是其傳統政治體制的恒久性和至高無上的大中華中心主義。像這樣一個持續如此長久并具如此高度自主性的體系,其影響力不可能僅限于自身制度在形式上存在的那段時期。甚至在新體制超出舊類型時,傳統價值和行為也可無限長久地持續下去?!薄?〕因此,要追尋和探究傳統中國政治有什么特點?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權威結構與西方封建社會有哪些分野和區別?

自秦朝定于一統后,中國一直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兩千多年中雖然有間斷性的權力分封制和割據局面,但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程度不斷加強?!爸袊?000年或更多的時間里,一直是一個賡續無間的概念明確的國家,世上其他任何國家在這點上皆無法與之相比。從公元前221年奠定英文中稱為中華帝國的統一王朝時起,就一直存在著適于治理統一中國的特殊政府形式?!薄?〕東方式的專制主義由此產生,中國民眾沒有權利意識,也無從談起權利,更沒有經濟產權和政治主權意識。傳統中國注重家庭本位和倫理本位,國是家的放大,家是國的縮影,即費孝通所說的“差序格局”和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職業分立之交相為用”?!盁o論是公民權的擴大和官僚機構形成這一組過程,還是戰爭與征稅這一組過程,似乎與明清中國都無關。在中國,權威關系未有改變,公民權完全是個外來概念,而大規模的官僚機構則已存在了上千年?!薄?〕中國不僅一直維持著統一帝國的形象,而且不斷地再創統一帝國的實體。然而在西方世界,自羅馬帝國后一直沒有形成龐大與有效的帝國統治,“羅馬帝國衰落后,歐洲的政治權威在許多世紀中一直支離破碎,再也未能在一個帝國的范圍內得到行使”?!?〕中世紀歐洲政治形態典型特征是眾多諸侯形成“土圍子”,形成封建割據局面,軍事、經濟力量分布不均,各個諸侯國構成世界上獨有的“封建主義”現象,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則,他們相互競爭、相互制約,形成了是一種非常松散的政治結構,始終無法形成真正意義的中央集權。雖然到中世紀后期出現過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傾向,由于西方海洋文明的商業平等意識一直存在,西方民眾自羅馬時代產生的權利意識一直延續,“上帝之城”與“世俗之城”相互制衡的傳統保存完好,自由民主精神代代相傳,西方的“絕對主義”的專制程度根本無法與東方式專制主義相比。各個政治實體由于宗教因素、世俗利益等原因,紛紛卷入激烈的軍事競爭和戰爭烽火中。第一,軍事競爭持續時間之久、歷時之長非常罕見。歐洲軍事競爭從5世紀到20世紀的“二戰”結束,整個歐洲陷入了巨大軍事競爭的漩渦,最具代表性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起源于歐洲;“二戰”后,蘇聯、美國兩大軍事集團對峙主要是以歐洲為主要競爭點。第二,持久的軍事競爭異常殘酷,國家之間優勝劣汰。歐洲從公元990年的幾千個類似國家的政治實體到1500年中世紀結束時只剩下了500個,到1780年還剩100個,到2000年僅剩下27個左右;軍事競爭的殘酷性導致大量的財政資源投放到戰爭中,如英國從1000年到1760年的七個世紀里總共有大約70%-90%的國家財富都用于軍事用途?!?〕吉登斯認為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與暴力機器的使用、戰爭的持續性有很大的相關性?!?〕“在一方面,戰爭是國家對外擴張的驅動力;在另一方面,戰爭也創造了一種直接的政治環境,來挑戰國家與精英及民眾的關系?!薄?〕軍事暴力與民族國家生成具有密切相關性,制造戰爭與制造國家是一個循環過程,國家在戰爭中學會怎樣使自己運作的更有效率,更有效率的國家再反過來發動新的戰爭?!?〕在戰爭中,國家財政汲取能力和官僚管治能力不斷提升,中央權力逐漸上收并集權,國家建設逐步推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