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倫理深蘊及其現實啟示研究

2015-08-15 00:51彭月英賀漢魂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強國倫理道德

彭月英,賀漢魂

(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湖南 長沙 410205)

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競爭與演進,必然發生作為文化主體的人、文化本身與聯結二者的環境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互動,由此必然產生種種復雜的人倫道德關系和不同的文化倫理態度。文化的重要性決定了人們往往會提出諸如應形成什么文化,文化應發揮什么功能及應如何發揮功能的倫理追問??梢?,文化活動必然是具有倫理性的活動。人類文化活動的倫理性決定了文化思想的倫理性。毛澤東文化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和核心內容,其發展脈絡,大致可以描述為:始于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探索;成熟于1940年 《新民主主義論》的發表;完善于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文化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在毛澤東文化思想中,強國既是根本倫理指向,也是根本倫理動力。毛澤東強調強國是文化道德性的本質功能,但只有合道德的文化才具有強國功能,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文化強國的核心實際是道德強國?,F今的中國,建設強國文化,實施文化強國戰略已成為時代重大而緊迫的命題。在此背景下,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上深入探討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倫理深蘊,由此對文化強國戰略進行全面的倫理闡析,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強國是毛澤東文化思想的根本倫理指向

毛澤東文化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分析文化現象、指導文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基本觀點構成的體系。以毛澤東個人文化思想的歷史演變而論,這種思想大致經歷了三個基本發展階段,此三階段文化思想,實際上也是毛澤東文化思想三大基本構成。

第一階段是毛澤東早期文化思想。毛澤東早期文化思想可追溯至其接受的家庭教育及傳統私塾教育。但毛澤東創新性文化思想基本形成,則應溯至毛澤東入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期。這一時期,毛澤東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時代大背景下,廣泛吸收儒法墨思想、康梁維新思想、孫中山三民主義、西方的科學民主、進化論、康德主義、杜威主義、無政府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在廣泛學習的同時,毛澤東以客觀的分析態度和理性的批判精神對中西文化進行深入的比較研究,并進行了救亡圖存、改造舊文化和建設新文化的努力。

第二階段是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形成、發展階段。此階段起始于辛亥革命失敗。辛亥革命失敗催生了以深刻揭露、批判中國封建舊文化黑暗和缺陷為根本目的的新文化運動。與此同時,在國際上,資本主義世界諸多矛盾、沖突因一戰得以充分暴露,資本主義文化因此受到嚴重的打擊。與此不同的是,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送來了當時最新、最具有科學性和革命精神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中國人耳目一新,此時的毛澤東積極接受五四新文運動的洗禮,在反復思考、比較研究各種西方思潮,并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拯救中國的唯一出路。

第三階段是毛澤東社會主義文化思想形成、發展階段。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指出,我國文化發展方向必然隨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發生根本轉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毛澤東多次強調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且充分論述了建設文化強國的設想,主要包括:發掘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優秀成果,“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保?]5以中國人熟悉的語言文化形式,促使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中國化;堅持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 “雙百方針”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發展基本方針。

由毛澤東文化思想歷史演變可見強國既是毛澤東文化思想的根本指向,也是其文化思想形成、發展的根本動力。這種指向與動力也可稱其為倫理指向與動力。何謂文化?“文化”一詞,在我國古代,基本含義是 “人化”,即 “以文教化”,《易賁·卦象傳》就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拔幕币辉~,馬克思沒有專門的定義,但其關于 “類存在物”的闡析實際也是對文化本質的說明,“有意識的生命活動 (指勞動——引者注)把人與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正是由于這一點,人才是類存在物?!保?]46可見,雖然人們對文化概念的定義不同,但均承認 “使人強”是文化的本質功能。文化這種本質功能也是合道德的功能。道德實質是對人的本能的限制與否定,是一種 “惡”,但這種 “惡”卻能給人帶來更大的善,“所謂善是指我們確知對我們有用的東西而言。反之,所謂惡是指我們確知那阻礙我們占有任何善的東西而言?!保?]157所以,道德的本質即以 “小惡”換 “大善”。文化即 “化人”,也即對人的某些本能的限制與否定,是一種 “惡”,但正因為有了這種 “惡”,人才越來越強,越來越成其為人,所以文化又是合道德的善。文化 “使人強”的本性決定了文化應該使國強,雖然現實的文化未必具備此功能,因為國乃人的集合體,而人之所以愿意成其國,重要原因就在于國能保護人,強大人。強國是毛澤東文化思想的根本倫理指向,也是其文化思想形成、發展的根本倫理動力。就此而言,當然完全可以稱文化強國是毛澤東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與精神實質。

事實上,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是晚清以來先進中國人文化自覺的突出表現:晚清以降,先進中國人逐步認識到近代以來的中華民族危機既是政治危機,也是文化危機,“列強若一旦瓜分我國,吾人以為不久能同化他人,成更大之中華民族集團者,此不辨文化程度今昔懸殊故也”;[4]與此同時,人們對科學與民主的理解更加深入,追求也更為熱烈而自覺,至 “五四”時期,民主與科學成為進步知識分子的普遍追求,“國人而欲擺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保?]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也應視為源于其個人社會化生活累積的產物,是具有鮮明毛澤東特色的思想:少年時期接受的傳統私塾啟蒙教育使毛澤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青少年時期接受新式學校教育使毛澤東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并受康有為、梁啟超改良主義和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 “五四”期間,經受中國新文化運動洗禮的毛澤東最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從這個角度,可以認為,無 “中、西、馬”文化底蘊深厚的積淀,無救國存亡浪潮對心靈的深刻撞擊,無強國夢的深情召喚,毛澤東是不可能提出系統性的文化強國思想。

那么,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的基本內涵是什么呢?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基本內涵之一是建設現代化文化強國是建設強大國家的重要目標。早在1940年1月,毛澤東在分析中國革命前途時就提出 “我們共產黨人,多年來,不但為中國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而奮斗,而且也為中國的文化革命而奮斗”,“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成一個政治上相對自由和經濟繁榮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保?]663在1949年9月21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毛澤東對我國現代文化的發展作了恢宏地描述,“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保?]3451957年,毛澤東在黨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毛澤東把 “科學文化現代化”列為 “四化”大業之一。1965年6月15日,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講話,把恢復和發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業作為 “中國民主聯合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這些言論無不表明,毛澤東一直把建設文化強國納入強國夢的整體框架之中進行討論。

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基本內涵之二是強調建設強大國家必須充分實現文化的強國功能。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受新思潮的啟發,1919年成立 “新民學會”,創辦 《湘江論壇》,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激發人民群眾與舊習慣舊勢力作斗爭。在領導蘇區政治斗爭和經濟建設時,毛澤東強調文化斗爭是 “為著蘇維埃政權的鞏固和發展,為著動員民眾的的一切力量,加入偉大的革命斗爭,為著創造革命的新時代”。[8]54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在一切為這戰爭的原則下,一切文化教育應當適合戰爭的需要,要廣泛發展大眾的文化教育,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覺悟?!保?]333解放戰爭時期,為了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迎接全中國解放,建設新中國,毛澤東提出創辦各類干部學校,培養大批勝任管理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項工作的干部。這些都表明毛澤東充分認識到文化在革命與建設實踐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建設強大國家必須努力實行文化的強國功能。

二、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倫理深蘊的基本內涵

如果說文化強國是毛澤東文化思想的根本倫理指向與發展的根本倫理動力的話,那么強調強國是文化的道德性功能,強國文化應是合道德的文化,文化強國的核心是道德強國則是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的倫理深蘊所在。

在毛澤東看來,文化之所以應具備強國功能從根本上講由文化的本質決定。毛澤東首次揭示文化本質的內涵是在 《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一定的文化 (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6]663-664毛澤東的文化定義實際是采用 “政治——經濟——文化”三維分析框架,從社會發展的整體視域對政治、經濟、文化進行把握。這說明在毛澤東看來,文化本身是國家力量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關于政治、經濟和文化三者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之論則說明文化發展需要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政治發展提供政治保障,經濟與政治發展需要文化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保?]708

文化應該具有強國的功能不等于現實的文化真的或必然具備這種功能。在毛澤東看來,一切舊文化均是不能強國的文化。在中國,舊文化的基本形態是封建的文化、“自周秦以來,中國是一個封建社會,其政治是封建政治,其經濟是封建經濟。而為這種政治和經濟之反映的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則是封建文化?!保?]665“在中國,有帝國主義文化,這是反映帝國主義在政治經濟上統治或半統治中國的東西?!谥袊?,又有半封建文化,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經濟的東西,凡是主張尊孔讀經、提倡舊禮教舊思想、反對新文化新思想的人們,都是這類文化的代表?!保?]695舊文化之所以不能強國,根本原因在于這些文化均不以強國為目標,均是不道德的文化。帝國主義文化以滅亡中國為目的,自然不可能使中國強大,如當時 “日本在東方正在用盡一切氣力在確定的步驟上準備一舉滅亡中國的條件——國內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思想的條件,國際外交條件,中國親日勢力的扶植?!保?0]256其它如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封建、半封建文化也是不能強國的文化,“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于帝國主義的”[10]4;封建、半封建文化,只能束縛人民的思想,“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保?0]31對于這些不道德的舊文化,毛澤東的態度非常鮮明,那就是打倒,“不把這種東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來的?!保?]695

那么,什么樣的文化才是合道德的強國文化呢?毛澤東指出,合道德的強國的文化應該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保?]709其中 “民族的”的基本含義是這種文化 “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保?]707強調 “民族的”就是強調文化應該是強國的文化?!翱茖W的”的基本含義是這種文化是 “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保?]707強調 “科學的”,是因為只有科學的文化才能對強國實踐進行正確的指導,“惟有科學的態度和負責的精神,能夠引導我們民族到解放之路?!保?]663“大眾的”,即民主的,其基本含義是 “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保?]708強調文化是 “大眾的”,是因為只有大眾化才能使文化的強國功能廣泛而深刻地實現,文化本身才能有效發展,“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眾,就是 ‘無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敵人?!保?]708

文化即人化,人化過程的核心即人的道德化,就文化此含義而言,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道德本身又是一種特殊文化,其特殊性就在于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自律。關于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為文化的特殊性,毛澤東并沒有明確說明,但對 “五四”運動的道德革命意義,及對道德教育作用的強調至少證明毛澤東對此有所認識和認同,“以共產主義的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動人民,在于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階級斗爭服務?!保?1]10隨著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全黨和全國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確立,毛澤東多次撰文或通過詩詞表達他對于塑造新中國道德理想,如知識分子應 “又紅又?!奔?“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強烈愿望。

文化應該強國,但未必強國。同理,道德應該強國,也未必強國。究其根本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實現道德強國功能的社會條件不具備,二是道德本身是不合道德本質的道德。道德的本質是以小 “惡”換大 “善”,判斷一種行為或一種規范是否道德,根本的是看其能否保障社會存在與發展,最終增進每個人利益,實現每個人幸福。這一標準我們不妨稱之為功利總標準。對此,西方功利主義者有過較充分的論述,例如邊沁說:功利原則指的就是 “當我們對任何一種行為予以贊同或不贊同的時候,我們是看該行為是增加還是減少當事者的幸福?!保?2]211只不過他們立足于個人的出發點不正確。毛澤東是贊同功利主義的,“唯物主義者并不一般地反對功利主義,但是反對封建階級的、資產階級的、小資產階級的功利主義,反對那種口頭上反對功利主義,實際上抱著最自私最短視的功利主義的偽善者?!保?]865毛澤東主張的功利主義是 “無產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其所謂的功利即公利,即人民大眾和國家的利益,“我們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功利主義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狹隘的功利主義者?!保?]865毛澤東 “無產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在精神上契合功利總標準,又克服了西方學者個人主義的缺陷,這種功利主義貫穿于其文化思想的根本表現就是文化應為人民大眾服務,“我們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須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度熱忱,必須聯系群眾”。[6]1012按照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原則, “對于中國和外國過去時代留下來的文學藝術遺產和優良的文學藝術傳統,我們是要繼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為了人民大眾?!保?]855至于那些堅持個人主義的小資產階級立場的作家,他們的興趣主要是放在少數小資產階級分子上面,“他們有時也愛這些東西,那是為了獵奇,為著裝飾自己的作品,甚至是為了追求其中落后的東西而愛的?!保?]857這樣的人也是講功利主義的,但他們的基本講法是:“以求個人的或狹隘集團的功利,還要責備群眾的功利主義?!保?]865

當然,道德強國的特殊功能往往融于文化,主要是通過使文化成為道德的文化來實現。就以毛澤東關于合道德的文化三條標準而言,每條標準實際上均內涵了重要的道德原則。其中文化的民族性主要內涵了愛國主義原則。愛國主義集中體現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毛澤東在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自豪地寫道:“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土地之上”;[6]621“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而著稱于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有革命傳統的民族?!保?]623文化的大眾性主要內涵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倫理原則,“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利益工作的?!保?]1004文化的科學性實際論證了科學精神也是重要的倫理精神,突出的是實踐精神,“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保?]663

三、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及其倫理深蘊的現實啟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毛澤東文化強國思想及其倫理深蘊對于當代中國實踐文化強國戰略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其一,實現強國夢必須積極建設強國文化、高度重視文化的強國功能。在當代中國,必須通過建設文化強國以更好地推動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發展,全面實現現代化目標:當代中國的思想文化的新特點需要通過強國文化建設以整合社會各階層力量,以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化解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難關與社會新矛盾需要強大的精神動與和智力支持;建設文化強國,可在在全世界面前樹立一種全新中國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還是繼承、發展中華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

毛澤東在強調文化應該強國的同時概括分析了并非一切文化均能強國:其一,文化本身不道德。如封建的、帝國主義的文化,這樣的文化不可能強國。其二,整個國家文化體系缺乏創新活力與動力。如清朝康乾年間,我國國民財富甲于天下,堪稱經濟大國,又遺存著大量優秀傳統文化和文化遺產,堪稱文化大國,但國勢在嘉慶以后迅速衰落。其重要的原因在于長期實行的文化專制與文化鎖國政策嚴重削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能力。深察此段歷史的毛澤東堅決反對鎖國,“關門主義的策略則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力主創新。在繼承傳統方面,毛澤東主張 “推陳出新”,在學習外國文化方面,毛澤東主張創新出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東西。其三,文化實現其強國功能的經濟與政治條件不充分。毛澤東指出,“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經濟?!保?]664這實際是告訴人們新經濟、政治條件的成長總是需要一定時間,當舊經濟、政治條件存在時,舊文化也必然存在且發揮作用。其四,文化沒有指向強國目標。毛澤東指出在階級社會,文化是有階級性的,反動階級的文化不僅不會以強國為目標,相反可能以賣國以求榮為目標,如大土豪、大劣紳、大軍閥、大官僚、大買辦們 “在他們面前沒有什么當不當賣國賊的問題,他們已經撤去了民族的界線,他們的利益同帝國主義的利益是不可分離的?!保?0]144其五,文化力不足以抵擋外來文化入侵略。如資產階級文化有同中國封建思想作斗爭的革命作用,但當世界進入帝國主義時代,“這種資產階級思想只能上陣打幾個回合,就被外國帝國主義的奴化思想和中國封建主義的復古思想的反動同盟所打退了?!保?]697其六,文化隊伍力量不強。所以毛澤東總是強調,“為了掃除民族壓迫和封建壓迫,為著建立新民主義的國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著作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保?]1082毛澤東這些思想啟示我們:文化的強國功能不能脫離經濟、政治與社會孤立地實現,不能從 “經濟烏托邦”走向 “文化烏托邦”;應該根據經濟、政治的發展變化進行文化變革,加強創新文化的培育、發展和應用;應把文化人才作為實現文化強國的著力點,既要努力造就文化領域高層次領軍人物和高素質專業人才,又要大力加強基層及普通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并努力使這些人才互為補充,共同促進文化強國戰略實施。

其二,實現文化強國應走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基本道路。毛澤東所謂 “民族的”既表現為文化的民族特征,也表現為吸收外來文化的主體選擇性及消化外來文化的主體能力,“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所謂 “科學的”落實到發展文化的根本方法,就是以辯證唯物論為指導。由此出發,毛澤東主張對中國傳統文化應以 “批判繼承”態度對待之,“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保?]707-708所謂 “大眾的”則強調新文化必須高揚群體的價值,超越資產階級個體自由的價值目標,“堅持個人主義的小資產階級立場的作家是不可能真正為革命的工農兵群眾服務的?!保?]856

毛澤東這些文化發展思想啟示我們在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時,應著力踐履如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壯大民族文化。當前全球化向著縱深發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借機推行 “文化霸權主義”和 “文化帝國主義”。此種陰謀,毛澤東早就洞若觀火地指出,帝國主義 “對于麻醉中國人民精神的一個方面,也不放松,這就是它們的文化侵略。傳教、辦醫院、辦學校、辦報紙和吸引留學生等,就是這個侵略的實施。其目的,在于造就服從它們的知識干部和愚弄廣大中國人民?!保?]630欲壯大民族文化,則必須秉持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精神,開拓出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文化發展道路。二是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努力塑造創新實踐的文化品格?!翱茖W”既指科學知識、先進的技術設備,也指不迷信、不盲從,敢創新的精神狀態。當前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依然滯后,創新能力仍然不強。此種情況使得追求科學精神、培育創新能力對于實現文化強國的意義更重要,任務更迫切。三是正視文化需求個性化,追求文化功能大眾化,反對文化發展庸俗化。隨市場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深化,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更加多樣化,更趨個性化。文化建設應正視這種趨勢,在努力滿足個性化文化需要的同時,積極推進文化大眾化,堅決反對文化庸俗化。為此既要努力解決當前老百姓讀不懂,看不懂,從而不愛看,不愛讀的現象,更要大力反對文化領域庸俗、低俗、媚俗之風盛行的現象。

其三,文化強國的核心是道德強國,在實施文化強國戰略中,應切實做到道德自覺、自信、自強。首先,道德應自覺承擔文化強國的引領作用,應自覺成為社會良心與民族精神的守護者,時代難題的解剖刀,而不能只滿足于抽象的倫理玄談和干癟的思想說教。當今中國人正在努力實現強國夢,追夢既培育著,也考量著人們的道德自覺。其次,相信并堅守民族道德的優越性、積極擴大民族道德的實力和魅力。關于中華民族的道德優越性,羅素曾經稱贊說,“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對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種品質 “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保?3]167西方人士尚且有此種認識,作為中國人更應該樹立充分的民族道德自信。民族道德自信還表現為通過擴大民族道德的實力和魅力,自信地將其普遍化地推向世界,以影響世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再次,充分發揮道德強國的特殊文化功能。文化并不僅僅意味 “知識”和 “學歷”,其主要內容是促成社會公序良俗的道德規范。另一方面,任何國家,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是該社會 “以文化之”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國民道德狀況,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文化的性質與強弱。從道德作為特殊文化看,道德是人類精神自律,是人類自由的根本體現、象征和保障,道德律作為自律是出于主體的自我強制,因而較之于法律約束,道德力量是強而無形,大而無疆,理應在強國中發揮比其它文化更大的作用。

[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斯賓諾莎.倫理學[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

[4]盧于道.為樹立科學文化告國人書[J].國風月刊,1936,8 (7).

[5]陳獨秀.敬告青年 [M]//陳獨秀文章選編 (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6]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瞿定一,唐振南.毛澤東農村教育思想[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9]毛澤東.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0]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澤東 周恩來 劉少奇 鄧小平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13][英]羅素.中國問題[M].秦悅,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強國倫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強國有我
秦晉爭霸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