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研究

2015-10-26 17:44李晶彥
西部金融 2015年9期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李晶彥

摘 ? 要: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推進以利率市場化為核心的農村金融市場機制建設,2013年取消農村信用社貸款2.3倍的上限后,農村信用社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成本和管理能力自主定價??茖W有效的貸款利率定價對于農村信用社發揮支農主力軍的作用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分析近兩年貴州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建設情況,以及影響貸款利率定價的因素,對完善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貸款成本

中圖分類號:F830.3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017-2015(9)-0053-04

推進利率市場化是建立農村金融市場機制的重要條件。繼2004年擴展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浮動上限到2.3倍以后,2013年取消2.3倍的上限,由農村信用社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對客戶的貸款利率,充分體現了農村金融改革市場化的思路。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支持“三農”發展仍為農村信用社拓展業務的主要發展方向,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涉農貸款利率,更好地發揮其價格杠桿作用,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當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情況

(一)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建設情況

針對當前貴州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本文對全省84家農村信用社(含農商行,下同)發出調查問卷,從問卷反饋的情況看,雖然貴州省聯社已經把貸款利率定價的權限全部下放給各家農村信用社,但當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尚未健全,利率制定機制較為僵化,對市場利率敏感度也不強。這是由于農村信用社長期以來在農村金融機構的壟斷性地位造成的。主要表現在:

一是利率定價權限過于集中,不能根據客戶群體的多樣性選擇更為合理的貸款利率,在執行上存在“一刀切”的現象。以貴州省使用支農再貸款的76家農村信用社為例,80%的基層社只有貫徹聯社的利率政策、執行利率定價管理辦法的權限,只有少部分基層社能在聯社貸款利率定價委員會規定的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內進行利率核定。在實際操作中,農信社往往沿襲2004年7月以來,以基準利率為“基價”,為不同風險程度的顧客確定不同水平的浮動幅度的一個操作方法。貸款利率限制放開以后,由于央行出臺的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存在一定差距,如何科學制定加點幅度,量化細化加點幅度,提高貸款靈活性是當前農信社面對的一個難題。

二是農村信用社在貸款利率定價時未充分考慮資金成本、管理成本、風險成本等要素進行靈活定價。超過60%的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定價模式接近為:貸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貸款類別調整點差+市場競爭調整點差+客戶貢獻度調整點差。由于在農村貸款市場中基本處于壟斷地位,農村信用社在不考慮貸款成本的情況下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往往執行較高的貸款利率。

(二)貴州省農信社涉農貸款利率定價水平

1、按貸款對象劃分

2014年貴州省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主要投向于農戶,占比為61.43%;其次為農業企業及組織貸款,占比31.17%;自然人-非農戶貸款、其他企事業單位貸款占比較低。農戶貸款及農業企業及組織貸款利率要低于其他貸款主體利率,加權平均年利率約為9.69%。

2、按貸款發放方式劃分

從貸款擔保方式看,信用貸款占比為最高,為54.69%,其次為抵質押擔保方式貸款,占比34.17%。由于不同的貸款擔保方式對應的風險系數不同,貸款利率存在一定差異。信用貸款利率最高,為9.87%;保證擔保的貸款利率最低,為9.45%。

3、按資金來源劃分

從資金來源看,由于2014年以來,人民銀行總行為進一步發揮支農再貸款引導降低“三農”融資利率的作用,對農村法人金融機構借用支農再貸款后發放涉農貸款的利率做出了規定。2014年農信社使用自有資金發放的涉農貸款加權平均年利率為9.37%,比借用支農再貸款發放的貸款加權利率高0.42個百分點,使用自有資金發放涉農貸款的利率呈現上升趨勢,借用支農再貸款發放貸款的利率呈現下降趨勢。

4、按貸款金額劃分

從貸款金額看,貸款金額越高,其對應的貸款利率越低,但總體相差不大。10萬元以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9.83%,比貸款金額為10萬(含)-100萬元的涉農貸款利率僅高0.094個百分點。

(三)支農再貸款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的影響

在目標利潤率方面,被調查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的平均目標利潤率區間為2.84%-4.74%,由于存在成本費用差距,借用支農再貸款發放涉農貸款的利潤空間大于2個百分點的信用社占比為23%,1-2個百分點之間的占比為49%,小于1個百分點的占比為28%。借用支農再貸款后,涉農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的農村信用社占比為82%,原因是低利率涉農貸款占比增加,涉農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變化不大的農村信用社占比為18%,原因是低利率涉農貸款占比增加,同時高利率涉農貸款占比也會有所增加。在支農再貸款支持對象方面,81%的農村信用社首先用于滿足農業生產經營環節的貸款需求,但也有部分農村信用社會考慮客戶的收入狀況和風險狀況,選擇收入穩定、風險較低的客戶群體。由于支農再貸款發放貸款利率較低,有61%的信用社會相應調低使用自有資金發放的同等級客戶貸款利率,但也有39%的信用社認為支農再貸款的利率要求不會對其使用自有資金發放貸款的利率定價造成影響。

二、影響涉農貸款利率定價的因素分析

影響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利率定價的因素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外部影響因素,二是內部影響因素。

(一)外部影響因素

該部分分析在數據處理方面采取了根據不同影響因素分類平均的處理方法(由于對部分無效數據進行了剔除,導致各組樣本總數存在差異),從分類比較的結果看,規模經濟(農村信用社貸款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程度)、貸款客戶承受力(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場競爭(貸款市場份額占比)對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利率有一定影響。

1、貸款規模

貸款規模越大的機構發放的涉農貸款利率相對較低。

2、城鎮化程度

這里選擇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作為城鎮化程度的計算指標(農業人口占比與城鎮化程度負相關)。

城鎮化程度越高的地區的農村信用社,其各類涉農貸款利率普遍較低,可能由于城鎮化程度越高的地區市場競爭越為激烈,導致利率相對較低。

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隨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除其他企事業單位貸款利率外其他各類涉農貸款利率呈現上升趨勢。

4、市場競爭

這里取2014年末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在其所屬轄區的貸款總量中的占比作為衡量貸款市場競爭的指標,占比越低,市場競爭越大。

競爭越大,涉農貸款利率越低。分貸款對象看,貸款市場競爭最激烈的一組樣本中除其他企事業單位涉農貸款利率外,其余貸款對象的利率均為各個組中最低值。

(二)內部影響因素

成本加成定價是不成熟的信貸市場較為通行的辦法,也比較符合當前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實際情況,現按照成本加成定價模式,設定影響貸款利率的四個主要變量:

資金成本率=存款利息支出/貸款平均余額

營業成本率=營業費用/貸款平均余額;

風險成本率=當年新提取貸款損失準備金/貸款平均余額

營業稅費率=營業稅金及附加/貸款平均余額

對四類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L1、L2、L3、L4)與貸款利率的成本影響因素(CZ、YY、FX、SF)之間的相關關系采用Eview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考慮到樣本數據可能存在異方差,故采用OLS估計方法時Newey-West進行調整。

從回歸結果看,營業稅費率僅對農村企業及組織涉農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存在顯著影響。資金成本率未對各類涉農貸款利率產生顯著影響,從資金成本率相關統計指標情況看,該組樣本數據均值僅為1.26%,遠遠小于涉農貸款平均利率,并且標準差僅為0.27%,說明籌資成本在各信用社間偏離度非常小,因此可能因為存貸款利差過大,并且各地區籌資成本差異不大,導致農村信用社在進行涉農貸款定價時對籌資成本因素并不敏感。風險成本率對各類涉農貸款利率影響均不顯著,原因可能為農村信用社對貸款損失準備的計提更多出于對監管要求的考慮,而未在貸款定價時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影響各類涉農貸款利率的成本因素主要為營業費用率。

三、結論及建議

從以上對貴州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影響因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我們得到以下結論:一是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仍然較為隨意和主觀,資金成本和風險成本基本不影響貸款利率,但營業費用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具有明顯約束作用。二是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行為的有效性與外部市場競爭條件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在經濟發達地區,由于規模經濟和外部競爭的存在,農村信用社能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在缺乏競爭的信貸市場,農村信用社更加尋求壟斷定價行為,貸款利率更高。三是由于當前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中仍處于壟斷地位,目標客戶的承受能力(收入水平)決定了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定價上限。四是支農再貸款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引導涉農貸款利率下降的作用。

綜上所述,要實現農村信用社涉農貸款利率合理定價,提高農村金融市場資金配置效率,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貸款利率定價體系,用好支農再貸款政策工具,加強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工作的指導和評估,引導農村信用社形成綜合考慮資金成本、業務費用、目標利潤、風險程度等在內的貸款利率定價體系。另一方面是要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市場競爭,使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在考慮農戶等市場主體的資金可獲得性及其資金成本的可承受能力的同時,提高農村信用社成本約束的效率,推進其財務可持續。

參考文獻

[1]馮宗憲、郭建偉.銀行利率定價原理和方法[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2]張明恒、沈宏斌.小型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定價的多因素模型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9,(4):15-25。

[3]賈麗均.對支農再貸款利率形成機制的構想[J].青海金融.2013,(2):55-59。

[4]謝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影響因素分析——以海南省為例[J].特區經濟.2011,(6)80-85。

[5]劉桂寶.利率市場化下農村信用社績效和成本管理探析[J].吉林金融研究. 2014,(4)54-57。

The Research on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the Loan

Interest Rat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LI Jingyan

(Guiyang Provincial Sub-branch PBC,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mechanism centered around th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has been promoted. After canceling the ceiling of 2.3 time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loan interest rate in 2013,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an independently make a pric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operating costs and management ability.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ricing of the loan interest ra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play their role in supporting the agri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the loan interest rat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nearly two years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oan interest rate prici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ow to improve the loan interest rate pricing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Key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terest rate pricing; loan cost

責任編輯、校對:張宏亮

猜你喜歡
農村信用社
淺談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及防范措施
農村信用社信貸業務中的操作風險與防范措施
淺談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在電商大趨勢下的融合策略
農村信用社支農能力策略研究
以市場化方式實現農信社改革目標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
農村信用社堅守合規強化內控的具體措施
“營改增”視角下的農村信用社管理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