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活的歷史 不盡的滄桑

2015-11-14 03:42本刊編輯部
傳記文學 2015年8期
關鍵詞:滄桑京劇傳統

本刊編輯部

鮮活的歷史 不盡的滄桑

本刊編輯部

京劇被稱為國粹,以其二百余年的歷程承載了一段輝煌的中國藝術歷史。作為一百余年前的大眾文化,京劇曾經是當年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響了無數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如今令大眾趨之若鶩的電影,在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也不得不借助京劇才能站穩腳跟。夕陽西下之時,大小戲園車水馬龍,管弦絲竹聲聲入耳,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典型畫面。

作為京劇藝術載體的京劇演員,時至今日也是社會中一個獨特的群體。當年的名伶也曾經向當今的娛樂巨星一樣被萬眾矚目。然而伴隨著京劇的黯淡和世事變遷,許多京劇演員的人生軌跡也是跌宕起伏,一唱三嘆。在時代和命運的撥弄下,如今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藝術家們,大多數沒能像他們的父輩一樣叱咤菊壇,享名于神一樣的傳說中,也沒能像他們的子侄輩一樣,在新鮮的時代,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廣闊的天地。他們中的大多數只能和畢生鐘愛的京劇事業一樣,堅守著曾經的傳統與高貴。

正如尚長榮在2014年10月15日,參加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時,在題為《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發言中所說:“我從事了60余年戲曲工作,戲曲藝術作為我畢生鐘愛和從事的事業,至今仍覺得它是寶藏,究其根源就是它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它的程式、語言、旋律遵循著美學原則和精神內核,代表著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p>

本刊特別精選五位出身、經歷都不盡相同的京劇老演員,通過他們的人生故事編制一幅動感的時代畫面,折射出20世紀初葉至今,京劇傳統堅守的一脈薪傳與新時期革新奮斗的華麗轉身。

譚元壽,譚氏一門七代的家族歷史,濃縮了京劇近兩百年的輝煌成就與曲折歷程。作為譚鑫培玄孫,無論是5歲即登臺的“譚百歲”還是《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時代的氛圍與社會的變革,使他擁有比前輩與晚輩更豐富的藝術經歷和成就。

班世超,作為久負盛名的富連成科班在世年齡最長的學員,本身就是眾多歷史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在長達九十年的傳奇生涯中為京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孫國良,南派京劇碩果僅存的幾位前輩之一。自由隨父輩行走江湖,粉墨人生數十年,卻在壯年不得不遠離舞臺。同時南派京劇也已后繼乏人,從京劇的半壁江山淪落到字里行間的記述。

吳鈺璋,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京劇演員。秉承家學淵源,又經過名師指教,不僅是傳統京劇的傳承者,也是現代京劇的開拓者。作為一位學者型的藝術家,對京劇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朱錦華,出身梨園世家,成長在北京,學藝在上海。京劇不僅是他的職業,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批被時代影響的演員的縮影,他的生活也從遠嵐歸于平淡。

同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一樣,每一位成名的演員都像一部凝重的史書,不僅記載了個人藝術的成長和經驗,也幻化出一個時代的白云蒼狗。與他們的交流,藝術上的仁山智水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更為攝魂奪魄的是他們目擊的一段段生動歷史,傳誦的一件件奇聞軼事。飽含滄桑的皓眉星鬢之間,隱藏的是他們對年少輕狂、鮮衣怒馬的懷念。也許有一天偶然遇到他們,你可能根本意識不到他們平凡的外表下,隱藏的會是怎樣鮮活的歷史和不盡的滄桑。

黨的十八大以來,傳統優秀精粹文化有了復活新生與再度繁榮的可能性與契機,有黨的領導人一再倡行,有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梨園春光無限、京劇再度輝煌的時代一定能夠到來。

猜你喜歡
滄桑京劇傳統
櫟樹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行書)
為什么京劇被譽為“國劇”
《京劇人設》
滄桑
陽光下的滄桑(外一篇)
少年力斗傳統
京劇的起源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