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外治乳腺增生的臨床進展

2016-01-20 20:44劉娜王鴻章武亞濤王玲玲
中國醫藥科學 2015年21期
關鍵詞:乳腺增生

劉娜 王鴻章 武亞濤 王玲玲

【摘要】中藥外治方法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報道很多,組方也多種多樣,敷貼部位多變,通過總結近十年的文獻,對目前常見的中藥外治方法進行總結和評價療效,一方面希望能夠為臨床工作者在治療該病并決定選用中藥時提供參考和比較,另一方面希望為中藥外治法治療此病提供思路。希望可以促進新劑型的研究和應用。

【關鍵詞】中藥外治;乳腺增生;敷貼部位

【中圖分類號】R27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1-34-04

乳腺增生是乳房最常見的疾病,以乳房疼痛和腫塊為臨床特征,經前加劇而經后減輕,好發于2040歲左右的婦女。屬中醫“乳癖”“乳痞”“乳中結核”等范疇,臨床多從肝氣郁結,沖任失調,痰氣互結,氣滯血瘀辨證論治,中醫外治法治療該病具有悠久的傳承,使用方便,外用可使藥力直達患處,亦可作用于經絡穴位,故作用較內服更加明顯,為探討外治法的規范化治療,現總結近10年的臨床治療如下。

1乳房局部用藥

馬民等以活血散結中藥藥貼(玫瑰花、橘核、丁香、當歸、乳香、肉桂、麝香、冰片等)外用選擇腫塊和痛點顯著處;對照外用散結乳癖貼膏配合乳康片內服。徐利等將九香蟲、鹿角膠、淫羊藿、白附子、延胡索、橘核、皂角刺等13味中藥制成乳增寧貼膏治療乳腺增生,對比散結止痛膏的療效。郭智濤等觀察蜂房方(由炙蜂房、公丁香、蓽茇、細辛、制乳香、制沒藥、姜黃、生半夏等藥組成)外敷乳房治療乳腺增生與神威膏微火化開外貼或乳核散結片(柴胡、當歸、郁金、昆布等)對比。陳剛用復方靈仙膏(柴胡、八月札等23味藥,加上月桂氮酮,紅外陶瓷粉)治療乳腺增生。魏馨林觀察外用乳腺康貼劑與口服三苯氧胺治療效果。劉世澤等觀察乳腺康貼劑(貓爪草、元胡、天葵子、山慈菇、鳳仙子、香附、皂角、木鱉子、三棱、橘仁)通過乳房帖敷靶向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效果。何清源等用乳癖消熨劑(將蒲公英等15味中藥混合)治療與乳癖克貼對照。黃瑛觀察常規對癥(口服乳寧顆粒、三七片、維生素E等)治療,加土豆外敷土豆外用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張麗芬采用外用散結乳癖貼膏治療氣滯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徐晉觀察局部敷貼安乳消痛貼(炙川草烏、肉桂、桂枝、地龍、五靈脂、制乳沒、冰片、甘松、制南星、仙靈、仙茅等)與口服逍遙丸,或外用乳癖消貼膏對比療效。柴妤等觀察舒乳散貼膏(由官桂、公丁香、生南星、生半夏、樟腦、山柰、威靈仙、白芥子、豬牙皂、白胡組成)外敷乳房腫塊或疼痛部位;對照口服三苯氧胺。楊小清等以乳康酊(主要由廣西血竭、香附、莪術、三棱、山慈姑、王不留行等組方)涂擦患處,對照口服復方蘆筍膠囊。

總結文獻13篇,治療患者864例,有效825例,總有效率達95.49%。局部用藥可使藥力直達病所,且活血散結中藥藥貼外治,不僅通過皮膚、肌肉滲透和穴位刺激直達病灶,而且通過循行于乳房的肝、胃、沖、任等經絡,作用于全身以改善乳房血運,產生止痛、消腫散結及反射性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

2穴位

楊兵文等采用神闕消癖散臍部外敷治療乳腺增生對照三苯氧胺口服。王群內外合治予中藥敷貼神闕穴(淫羊藿、巴戟天、制香附、莪術、水蛭、郁金、丁香)結合口服中藥乳腺增生方,對照中藥敷貼神闕穴及口服中藥乳腺小葉增生方。王小平等采用自制中藥敷貼(由炙香附、延胡索、水蛭、鹿角等)治療,敷貼于乳房阿是穴、神闕穴,對照口服乳癖消片。羅紀峰用藥物穴貼(生南星、千金子、馬錢子、松香、適量藥油等)貼于太淵穴治療乳腺增生癥。裴曉華等用散結乳癖膏貼敷雙側乳房阿是穴。甄旭等觀察采用不同的自制中藥貼(由乳香、沒藥、昆布、海藻、牡蠣、香附、柴胡、白芍等加減)辨證分型貼敷,取穴以乳根、肝俞、太沖、膻中、章門、期門、足三里等為主穴,隨證加減;對照服用中成藥乳癖消片。盧錦花用乳腺貼治療乳腺小葉增生患者,敷貼膻中、氣戶、期門、乳根、足三里及局部阿是穴。焦乃軍用大黃蟄蟲丸穴位(氣海、關元及局部乳房阿是穴)貼敷治療乳腺增生病患者,對照組服用逍遙丸。甄旭等將乳香、柴胡、牡蠣、海藻、香附、昆布等藥物用穴位敷貼,根據辨證分型敷貼在乳根、太沖、膻中、肝俞、期門等處,對照選定有效穴位單純應用穴位敷貼治療。鄭杉等采用四逆散加艾葉敷貼劑進行穴位(乳根、期門、阿是穴)敷貼治療。呂志龍運用針刺穴位得氣后出針立即貼上中藥帖敷(將制南星、三棱、莪術、冰片制成藥膏,取氣海、關元、太沖、足臨泣及乳房局部阿是穴)治療乳腺增生。張婷素口服逍遙丸配合穴位敷貼對照組口服逍遙丸,取天池、膻中、屋翳及腫塊處,用穴位敷貼貼壓。商艷慧等針灸取穴以乳頭為中心沿乳腺導管向結節方向阿是穴、屋翳、膻中、期門、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等,配合耳穴取肝、乳腺、內分泌、神門、交感、皮質下、三焦、腎上腺。

總結文獻13篇,治療患者797例,有效728例,總有效率達91.34%。在穴位敷貼治療時,起作用的主要是藥物的辛味而非其寒熱之性。穴位敷貼利用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和本身藥理作用來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作用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腧穴處皮膚對藥物的辛味刺激產生了應答?,F代針灸研究發現,穴位的作用與其所處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穴位所處的解剖結構與婦女的內生殖器官子宮和卵巢位置相近,通過神經內分泌的作用途徑,傳導興奮至中樞神經系統,再通過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影響婦女內分泌周期,從而達到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作用。研究提示中藥敷貼療法單獨應用,能夠消除或減輕乳房疼痛,減少乳腺增生腫塊及分布范圍。

3紅外線加中藥離子導入治療

熊文予外敷中藥配合光電離子治療儀治療乳腺增生,乳痛康貼(金銀花、大黃、黃連、黃柏、冰片、乳香等)敷貼,光電離子治療儀治療配合輕柔、舒緩的音樂。楊一丁等采用中藥超微粉(桃仁、紅花、川芎、當歸、赤芍、沉香、白芷、三棱、莪術、冰片、皂刺、穿山甲)外用制劑治療,再以IDP燈照射治療;對照辨證內服中藥治療。楊軍等采用JY22320型紅外線乳腺治療儀中藥(乳沒、當歸、紅花、血竭等)離子導入外治。王小平采用乳腺貼貼敷于乳房增生病變部位及穴位治療;對照乳腺貼安慰劑貼敷于乳房增生病變部位及穴位。endprint

總結文獻4篇,治療患者686例,有效625例,總有效率達91.11%。遠紅外線的熱效應和使人體共振吸收后主要產生以下幾方面功能:激活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使生物體的分子能夠被激發而處于較高振動狀態;促進和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消炎,消腫的作用;鎮痛作用。紅外線中藥離子導入治療主要通過紅外線擴張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的局部吸收,增加藥物在患處的濃度,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起到良好的局部治療作用,故此為一種促進藥物吸收的局部外治療法。

4加用內服藥物

邵沛觀察中藥理氣化痰散結湯內服配合乳腺治療儀(美迪克中藥片)外用治療乳腺小葉增生;對照口服乳癖消片。婁海波等用內(柴胡等11味藥)外(甘遂、木鱉子、草烏等)兼治治療乳腺增生病。羅雪冰采用內服消癖飲,外用中藥大膏藥(乳腺增生疼痛、腫塊部位外敷)治療。馮春芳等內服靜心溶癖口服液,外貼溶癖散。耿素華以血府逐瘀湯加減用藥,煎后藥渣再次加水煮開,以毛巾熱敷患處治療;對照組以三苯氧胺口服。張永武予柴貝乳增湯(柴胡、青皮、浙貝母、瓜簍皮、白芥子、香附、白芍、元胡、穿山甲、三棱、莪術、甘草)加減口服,外敷(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白芷、赤芍、紅花)水煎用小毛巾沾藥水溫敷腫塊部位。景曉麗等觀察口服乳消湯(柴胡、橘核、浙貝母、山慈菇、穿山甲、王不留行、三棱、莪術、延胡索、青皮、白芍)并外用中藥(皂刺、蒲公英、路路通、乳香、沒藥、紅花、川楝子、香附)熱敷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療效;對照組口服乳癖消片并外用10%硫酸鎂水溶液熱敷治療。巨超龍等觀察中藥沖和膏摻桂麝散局部外敷、汝快欣片內服合用治療乳腺增生癥;與三苯氧胺片口服對照。吳心芳等中藥內服(炒柴胡、郁金、白芍、夏枯草、當歸、荔枝核、橘核、三七、香附、地龍、肉蓯蓉)外敷(白芷、蒲黃、冰片等)療法治療。徐勤采用外敷用天冬素和逍遙丸,乳腺治療儀治療,口服乳增寧膠囊;對照口服乳增寧膠囊,逍遙丸。申艷梅等采用乳癖湯(由柴胡等11味中藥組成)口服配合消癖乳罩(柴胡等9味中藥)敷患處治療乳腺增生??;對照口服乳核散結片。吳秀青內服自擬疏肝化痰祛瘀湯(柴胡、當歸、丹參、赤芍、青皮、陳皮、郁金、穿山甲、白術、浙貝、茯苓、生牡蠣、夏枯草、半夏、天花粉、香附、全瓜萎、橘核)治療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局部腫塊或疼痛部位以自擬乳消散(木鱉子、藏紅花、穿山甲、莪術、赤芍、土貝母、海藻、血竭、皂角刺、麝香、冰片、全蝎、蜈蚣等)外敷。曾安貴等口服自擬中藥基本方(柴胡、當歸、王不留行、半夏、通草、桔梗、紅花、皂角刺、浙貝母、桃仁、炮甲珠)加減及外敷自擬散結膏(炮甲珠、活血藤、三棱、莪術、桃仁、紅花、水蛭、五靈脂、蟾酥、川芎);對照口服乳塊消片,逍遙丸。王寧雙乳局部(患者結塊明顯處或乳腺紅外線檢查儀顯示患者病變處及患者疼痛點)外敷散結乳癖膏合中醫周期療法治療乳腺增生。李平等觀察逍遙散加減合芒硝外用治療乳腺增生。

總結文獻15篇,治療患者1907例,有效1825例,總有效率達95.70%。提示乳腺小葉增生癥以中藥內服加治療儀外用較單純外用、內服中成藥療效顯著。但是較乳房局部用藥的有效率無明顯增加,考慮患者依從性,可以推廣乳房局部用藥。

早在清代吳師機通過外治法的應用提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比梭w的皮毛腠理與五臟六腑相通,將藥物施于體表,其有效成分在直達患處改善局部癥狀的同時經皮膚吸收作用于相關臟腑,調節臟腑功能。選擇外用制劑需要考慮到結合現代透皮理論及技術,經皮吸收的局限性在于吸收面積小,必須保證一定的透皮吸收速率,才能保證藥物的治療濃度。因而,克服皮膚及粘膜的屏障作用,促進藥物在一定時間內透皮滲透,是藥物經皮給藥系統研究的關鍵之一。

目前,中藥外用法主要是以湯劑、膏藥、藥水為主,多選取有活血化瘀,理氣消痰,通經活絡作用的藥物組成方劑,以起到祛痰瘀,通經絡的作用。中藥外用法的制劑多是用固定方藥,故不能進行個體化的治療,通過我們的臨床觀察發現,中藥外用法消痰瘀只能治標,而治本是口服效果最好。我們認為中藥外用法未來的研究方向應該集中在研究并配制一些具有更好療效的方劑,或是進行技術改進,使藥力能夠更快更多的到達患處,以提高療效。endprint

猜你喜歡
乳腺增生
絕經后女性乳腺增生運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的分析
中藥外敷結合磁療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觀察
護理干預對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分析
乳寧顆粒聯合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分析
低頻治療儀聯合中藥治療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藥物聯合綜合心理干預治療乳腺增生的臨床效果觀察
蔡國良教授治療乳腺增生經驗淺析
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