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腦動手“做”科學

2016-03-01 11:48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學李玲玲
新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動腦骨頭骨骼

□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學 李玲玲

?

動腦動手“做”科學

□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學 李玲玲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組織學生經歷科學、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與方法。通過動腦,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通過動手,掌握探究的技能;進而讓學生的科學學習思維和探究能力得以發展。

【關鍵詞】科學素養學習思維探究能力

教育學家杜威曾說過:“兒童具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也是使他們的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币虼?,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立足于學生科學素養能否得以提升和發展。本文結合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骨骼》一課教學案例,從課堂教學上的“思考”和“動手操作”兩方面,淺談關于如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一些感悟及有效建議。

一、動腦,培養學習思維

1.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現象并進行思考,能夠從熟悉的資源環境中調取信息、處理信息,進行科學探究?!犊茖W(3—6年級)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倍茖W素養的核心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探究能力。所以,小學科學課程不在于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于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學會在現象中發現問題,并善用資源,整合資源進行科學研究,進而形成正確的科學的態度和探究能力。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應該遵循“通過觀察提出問題——進行猜測——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一過程,也就是說,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進行科學探究的時候,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務必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來提出問題,然后充分鼓勵學生,從他們所熟悉的生活資源著手,引導孩子們調動日常生活經驗來探尋相關的科學研究方法,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整合、利用熟悉的環境資源,通過創新思維(動腦)和動手選取可行的實驗方案,來實現科學研究。比如,上《骨骼》一課,第一步讓學生思考:一棟房子離不開鋼筋的支撐,那我們的皮囊又是靠什么支撐起來的?引導學生留意骨骼支撐人體的作用現象,為進一步探究骨骼特點“拋磚引玉”,更為后面探究骨骼的作用做鋪墊。第二步利用“你可知道我們一共有多少塊骨頭?”來探一探學生對骨骼有哪些了解,同時進一步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日里你是從哪些渠道來獲知關于骨骼的相關知識?”這樣的設計思路,幫助教師快速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同時又讓孩子們在交流中分享了各自課外知識的學習渠道。第三步我拋出“左腿骨和左側肋骨分別有多少塊骨頭?”的問題來以點帶面,引導學生認識骨骼的分布特點。我先讓學生對以上兩個部位的骨骼數量進行猜測,緊接著我又追問:“你會用什么辦法來證實自己對左側肋骨和左腿骨數量的推測?”如此一來,學生便會在腦海里大量搜羅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資源來解決所遇到的這個科學問題。有的孩子說:“可以上網搜索這個部位的圖片?!庇械暮⒆诱f:“找一副骨骼模型來數一數?!边€有的說:“我的肺部拍過X光,我可以回去看看那張圖片,上面可以數出肋骨有多少塊?!边@樣的引導讓學生動腦,將科學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聯系,促進了思維發展。我及時地肯定了孩子們的回答,“沒錯。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就是要善于利用我們身邊的資源來進行科學探究?!边@樣的“肯定”會給他們科學探究之路帶來更多的啟發,同時也告訴了他們“科學就在身邊”。

2.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思考”中篩選可行性探究方法,落實實驗方案,證實自我推測并得出結論。新課標強調:“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注重與學生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p>

在學生各自交換了探究指定部位骨骼數量的方法之后,我又順勢引導學生:“眼下我們教室里沒有X光的片子和骨骼模型,也無法上網,同學們能否再想一個可行的方法來證實一下自己對指定部位骨骼數量的推測?”這樣的處理,讓孩子們又進一步結合實地情況進行了可實施方案的篩選,結果孩子們通過一番商榷之后一致選擇了“摸骨頭來數”這個方法進行指定部位骨骼數量的探究。我尊重了孩子們討論后所做的決定,讓他們分為兩大組,各自負責一個部位,摸著數了數指定部位的骨頭數量。小組內有的孩子擔心自己摸肋骨摸得不夠準確,還讓旁邊的同學幫忙摸摸對方肋骨一起數一數,孩子們又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學會了合作。一番探討之后最終每個人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學生匯報結果后,我通過出示相應部位的骨骼圖片讓他們數一數該部位的骨骼數量,最終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后發現了骨骼的分布具有對稱特點,同時也明白了原來摸著數這樣的探究方法還是不夠科學準確,最準確的還得借助實物或圖片才能有一個準確判斷。

3.課堂上教師要還給學生交流發言的機會。如果說合作是通往智慧塔尖的“石階”,交流則是信息和智慧的碰撞,更是收獲知識時的“相互扶持”!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我們要還給孩子們交流發言的機會。在教學《骨骼》一課時,學生通過動手“摸著數”得出了自己的骨骼數量推測,緊接著我讓學生和與自己推測結果不一樣的小伙伴交流,向對方說明清楚自己數多出的那一塊骨頭在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明白科學探究的過程必然會存在爭議。這樣的爭議會讓孩子們在腦海里形成新的質疑,例如:對方所摸到的多出的這塊骨頭是不是我之前沒發現的?它在哪里?我得再次確認一下究竟誰的推論更準確……學生之間的探討不正是培養語言概括能力和發展思維的大好時機嗎?一個“輕松、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會以“主角”的身份走進科學。

二、動手,掌握探究技能

教育家波利亞說:“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知識,因為這種發現,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毙W科學課堂要回歸“真實”,離不開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動手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目標,弄清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即動手之前先動腦?;顒又薪處熯€要提醒學生手、腦、眼、鼻、耳多種器官的并用,才能及時捕捉事物的細節,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直觀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例如:在探索了骨骼分布特點之后,我讓學生通過“拼骨骼”、“觀骨頭”等兩個動手實驗活動來對骨骼的特點作進一步的探究。有了前面的學習,學生對骨骼分布的位置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記憶。第一步,我安排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參考著骨骼圖樣,動手拼一拼人體骨骼圖,這樣的動手操作讓孩子們對各部分骨骼相應位置及對稱特點有了更為形象直觀的印象。第二步“觀骨頭”這一環節,我自始至終讓孩子們帶著明確的觀察目標來進行觀察探究。我讓學生先明確他們想要研究關于骨頭哪些方面的信息,然后再根據他們所需提供了新鮮大骨和觀察骨頭的相關工具。結果不出所料,孩子們通過用觀、嗅、敲、觸碰等方法,發現很多平日里不曾留意的現象,如:骨腔內有液體;骨髓帶有血腥味具有造血功能;還有堅硬的蜂窩狀的骨密質究竟有何作用……還原課堂上科學探究的真實性,我們就要盡量創造實驗研究條件,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豐富有趣的實驗當中。學生參與實驗、體驗實驗、觀察實驗結果,并對實驗結果做出及時記錄和反饋,有助于他們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逐步提升了他們的科學素養,提高了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皠邮帧辈僮鞣绞?,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對學習科學的濃厚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課堂組織者身份的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盡可能地創建條件,為學生構建認知平臺,給他們動手動腦“做”科學的機會。無論動手還是動腦,教師做到了真實地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身份,才能真正幫助他們獲取科學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學學習思維和能力遠比獲取多少知識都重要!它決定著孩子們后繼的科學學習,在追求科學的道路上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羅星凱,余慧娟等.透視科學探究性學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任長松.科學探究18條原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2).

(本文榮獲海南省2015年度全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及綜合論文評比小學科學論文一等獎)

猜你喜歡
動腦骨頭骨骼
做家務的女性骨骼更強壯
三減三健全民行動——健康骨骼
驚人的骨頭
驚人的骨頭
震驚!這是誰的骨頭
看誰填的快
動腦動手輕松闖關
愛不愛吃肉?看看骨頭就知道了
骨骼和肌肉
動手動腦多快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