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西高校傳承長征精神之“困”與“破”

2016-03-16 18:04張小姣
皖西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皖西長征話語

傅 敏,張小姣

(1.皖西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學院 法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皖西高校傳承長征精神之“困”與“破”

傅 敏1,張小姣2

(1.皖西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學院 法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皖西高校面向大學生傳承長征精神的教育正面臨難以深入的困境,其癥因在于:“傳”的內容未能融入豐富具體的皖西地方歷史素材,“傳”的形式過于單調,而教師作為“傳”的主體對于長征主體內容的把握和長征精神的亦存在理解不到位現象。唯有做到對學生的興趣點、學生群體樂于接受的話語體系,以及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深入研究和把握,方能實現長征精神在皖西高校的有效傳承。

皖西;長征精神;傳承;大學生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長驅14省,實現戰略大轉移,勝利會師,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奇跡,被譽為“在人類活動史上是無可比擬的”[1](P5)。在80年后的今天再度省思長征精神有否必要?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的講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盵2]可見,今日對長征中革命先烈英勇事跡的紀念與緬懷,更多的意義實應落在“傳承”二字上。所謂傳承,是為傳接繼承之義,是對于一個民族、集體共同創造的精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承繼,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皖西地區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主力部隊的發源地之一,皖西地方高校值此社會各界隆重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時,反思對長征精神的傳承問題,必要且重要。然則,當下皖西地方高校對長征精神的傳承如何“傳”,又如何“承”?在如何有效地“傳”這一更具共性目標導向和路徑的問題上面臨何種困境,又當如何破解,時下頗具研討意義,也期待就教于方家。

一、長征精神“傳”之缺失

皖西本為紅色故土,從這里走出的數萬優秀兒女為紅軍的長征轉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片土地養育的“娃娃兵”、女戰士,在長征中譜寫了數不勝數的可歌可泣的事跡。這些事跡及其中凝練的精神義涵,本應為大學課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對于皖西本地高校而言,更是如此??上聦嵾h不能令人如意。

在圍繞高校課堂宣講長征精神的交流中,同仁們抱怨最多的內容是:現今是和平建設年代,跟學生講革命、戰爭,根本沒人聽?,F在的學生大多崇尚個人主義、個體價值,宣講頌揚集體主義,為黨、國犧牲的英雄事跡,學生覺得遙遠,對于完全政治性的話語十分抵觸,因此很難談得上對學生產生心理的觸動和精神的影響,不如不談,說些長征路的花邊事件、趣事樂聞,或許還能激發學生興趣,長征部分的內容才能講下去,學生才能聽進去。事實上,這并非皖西高校革命傳統教育的個例,2015年一項針對全國高校近千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發現,當今的革命傳統教育流于形式而實效性低,脫離學生日常生活而時效性弱,話語體系陳舊俗套親和力差等問題[3]。深入反思,不難發現造成這一結果的癥因首要在“傳”的方面較為薄弱。

首先是“傳”的內容問題。一是內容的選擇一定程度上存在照搬教材內容照本宣科的現象。目前高校通識必修課程在向大學生“傳”遞長征精神時,不能事先研究和把握學生所想所惑的問題,而教本內容是面向全國高校學生的,編撰時難免因線索化而相對骨感,僅僅依靠宣講這些骨感的線索以期達到長征精神傳承之目的,無疑是天方夜譚。事實上真正能夠打動學生的恰恰是有著豐富具體內容的皖西地方性的歷史素材,即貼近而生動,具體而有魅力的歷史事實??上壳叭谌氲锰?。二是內容傳達的話語系統不能體現時代性。任何一種民族文化精神遺產的成功傳承都不能脫離時代性,長征精神的紀念與傳承自不例外。由于宣講長征精神時未能因時制宜地剖析其時代內涵,呼應長征精神傳承的時代性要求,高校學生在對這套話語系統的接收過程中,難免產生過時感,自然更無聽下去的興趣。

其次在于“傳”的形式問題。長征精神的“傳承”是雙向互動過程,過度倚重對學生的單向宣講教育,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甚至可能會被學生視為說教而產生心理上的抵觸,果若如此,這種傳承方式將會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的低效耗費。因此,在肯定教師引導和講授為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的基礎上,必須盡可能避免單一的講授形式,否則勢必消解傳承長征精神的正向效果。值得警惕的是,教師主體在思想意識層面部分存在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布置任務的被動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積極參與構建立體評價機制的主動性,而若是在評價機制上不能納入學生評價監督和回應的部分,那么紀念和傳承長征精神的教育活動便難以真正觸動大學生的靈魂深處。

最后是“傳”的主體問題。高?!皞鳌钡闹黧w是教師,目前影響長征精神傳承教育效果的突出問題表現為:一是教師主體對于長征主體內容的把握和長征精神的理解存在不到位現象?!按蜩F還需自身硬”。教師若不能對于紅軍長征的相關重要問題做到深入了解,對于長征內容的講解便會出現科學性和系統性缺失的問題,諸如不能基于中國共產黨早期成長史的大背景厘清工農紅軍長征的原因,長征勝利之于中國共產黨生存與發展的意義,乃至中國共產黨將士,尤其是皖西地區的參軍兒女為實現長征勝利所付出的代價,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時至今日仍不能忽視的精神價值追求等重要問題。二是存在片面迎合學生的獵奇需求,進而產生歷史虛無主義傾向的現象。在進行長征精神教育的過程中,若是片面追求課堂的氣氛與效果,便會沖淡教學主線內容,并易滋生不講“正史”講“野史”的亂象。學生群體中確實存在要求講“花邊”故事的吁求,若不能正確引導,便會助推其非理性要求,極大地消解黨史、國情精神教育的效果,使得長征精神等一些本該為全民族,尤其是青年一代傳承下去的優秀民族精神,逐漸為年輕人誤解、疏遠與淡忘。

二、長征精神“傳”之困境的破解

關于長征精神的紀念與傳承,無論是紀念日的儀式紀念抑或理論課堂的講授紀念,皆為互通互補的重要的精神教育環節。紀念與傳承長征精神的效果,首要在于對受眾思想和心理狀態的了解,在高校傳承長征精神自然不能缺失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的了解,這種了解必須實現幾個方面的深度研究。

一是對學生興趣點的深度研究。關注學生們熱衷討論的話題,發表的言論,梳理分析學生內心的情感訴求與思想動向,是對學生進行精神教育包括長征精神教育的首要環節。教育者可以利用各種渠道和碎片化時間,如QQ群的交流、課前課間休息的片斷,關注學生情感日志等,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價值追求。之所以強調傾聽,是因為教育者主導談話必定扼制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積極性,對學生興趣點的了解便無從談起,教師少說多聽是此一環節的關鍵。細細揣摩,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如皖西本科高校學生的興趣點女生更多關注兩性情感、美容美食、韓劇明星話題,而相較于女生,男生則更多側重于網游、運動、人生事業起步等話題。這些興趣點看似與長征精神的傳承相距甚遠,但它恰恰是傳承長征精神的工作進程中需要琢磨契合點的第一站,如何尋找話題的切入和突破點,是直接決定傳承長征精神成效的關鍵。

二是對學生群體話語深入研究。所謂“話語”有多層意義,口頭話語或書面話語,均可歸之為實體話語。而若對話語抽象分類,便產生“革命話語”“政治話語”“女性話語”“殖民話語”等類型話語,以及“學生話語”“農民話語”“公知話語”等群體性話語。面向任何一個具體群體的信息傳播,都不能忽視目標群體的話語系統。雖然話語分析是國際社會科學中一門快速發展的前沿學科[4],而在中國針對青年學生群體話語的系統分析更是遠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在精神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這一問題理應首先提出關注并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逐步探索研究,更亟待另辟專文系統梳理。扼要而言,當今大學生主體為出生于1995年后的群體,在話語內容表達上傾向重視個體價值、個人感受,更感興趣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等內容,革命史、政治史較難引起這一群體的興趣,語式上則表現為短促式、萌點式等特點。從句式特點看,“95后”的大學生群體對于長句式、革命話語、官方政治話語較難產生共鳴,反而是標新立異式,賣萌耍寶式的陳述獲得追捧。因此,對于承繼者這一“95后”大學生群體的長征精神教育,必須在內容的形式包裝、句式的表述,乃至短標題的運用上,下足工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長征精神教育的話語系統應當突破傳統革命話語的苑囿,更注重契合當今時代的精神,也即傳承長征精神理應具有時代性。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時代性的話語如創新、創業、就業、生活困境等,應當成為長征精神教育的重要關注點,一旦將長征精神教育的話語系統提煉融入時代性的話題和問題,那么長征精神的傳承便有了實實在在的靈魂。當今學生的創業、創新、求職、就業,無一不需要突破重重困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長征精神,唯有將長征精神傳承教育與學生關注的現實問題聯結起來,尋找契合點,才能使得長征精神教育話語具有時代性。其成效恰如雷蒙德·鮑爾在《頑固的接受者》中所言:“在可以獲得的大量(傳播)內容中,受傳者中的每個成員特別注重選擇那些再他的興趣有關,同他的立場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支持他的價值觀念的信息?!盵5](P142)

三是對學生自發性活動的常用形式深入研究。雖然對學生自發活動的形式運用,并不能夠完全取代教育者對精神教育活動形式創新的不懈追求,但是借鑒學生自發組織的主動參與意愿高的活動形式,對于長征精神的傳承教育無疑是有益而重要的。只要平時關注學生自發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便不難發現能為學生廣泛接受的活動形式。從目前學生自發性活動開展的情況看,頗受學生好評的活動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體驗感強、學生個體的參與度高、學生個體的創造力和想法能得到充分表現與表達、學生某方面能力能得到鍛煉提升等。長征精神傳承教育活動雖然難以實現這些受學生好評活動的全部特點,但是有意識地在教育活動中創造這樣的環境,盡可能滿足學生的上述心理需求,卻是必須努力且可以努力的。

當然,長征精神的傳承教育雖強調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卻并不意味著教育傳播者喪失對整個長征精神教育方向的主導性,盲從學生的非理性要求,而理應是用更能為學生接受的語體、內容、形式達到長征精神更深入的傳播,對長征精神更精準的理解與把握。同時,長征精神的傳承紀念也不能片面強調形式,而忽視對長征史實和精神內涵的不斷挖掘這一核心。

三、皖西地方長征史實的挖掘宣講與精神凝練

皖西紅色歷史資源十分豐富,僅在金寨這片紅色故土就曾走出過59位開國將軍,10萬金寨兒女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國捐軀,是為11支整建制紅軍部隊的誕生地和重組地,在紅軍長征史上曾留下鮮明的印記。其中,從這里走出的紅25軍是長征中人數最少的一支隊伍,卻在此后的革命洪流中培育了共和國近百位將軍。學界關于紅25軍的研究卻相對薄弱與不足。因此,結合“95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時代語境,當下皖西地方高校的理論工作者應著力挖掘研究如下史實。

其一,“娃娃兵”的史跡亟待在高校學生群體中傳頌。紅25軍被百姓稱之為“娃娃兵”或“童子軍”,誕生于金寨縣麻埠鎮。1934年秋,由于國民黨軍的殘酷圍剿,鄂豫皖蘇區根據地面臨生存困境,被迫實施戰略轉移。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紅25軍近3000名指戰員,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告別大別山區,開始長征。這支軍隊的年齡很小,軍隊最高領導軍長程子華僅29歲,軍政委吳煥先僅27歲,營團級別的干部大多20歲出頭,連排級干部大多不滿20歲。在這批隊伍中,竟有不少十二、三歲的少年兒童。對于如此年少的孩童為何積極參軍,目前黨史研究工作者大抵基于《共產國際》中的論述,其中言及:“在鄂豫皖邊界人跡罕見的崇山峻嶺上,十一二歲的兒童上山尋找自己的父親,他們還是幼弱兒童就如大人一樣懂事,他們親眼見過白色恐怖的一切慘狀,他們在幼年童稚時代就領略了一些政治常識。這樣就產生了新的紅25軍,產生了兒童軍。這一部隊大多數戰斗員的年齡都是從13歲到18歲?!盵6](P113-114)此中至少透露出兩點少年參軍的原因,一是少年參軍者的家庭狀況較為困苦,“尋找父親”說明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缺失,而主要勞動力在一個農業家庭中的經濟地位之重要是可想而知的。二是國民黨在鄂豫皖邊界實施的白色恐怖非常殘酷,殘酷的斗爭現實教育和鍛煉了山區的孩童,使得他們在軍事政治上“早熟”。雖然此處史料中僅提及“崇山峻嶺”,未述及鄉風鄉情,但皖西大別山區民風相對彪悍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此地確有一定的群眾斗爭之基礎。惜而目前披露的信息是總體概略性的,關于這些十二、三歲少年的具體身份資料信息甚是有限,尤其是他們如何走上參軍之路,參軍前后在思想上、生活上發生了哪些具體變化,均需著力發掘與研究。紅25軍“娃娃兵”這一群體性的事跡傳達給后世十分重要的信息,諸如國民黨統治時期底層民眾生活的困苦程度,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竟然被迫走上革命道路,這批少年又如何在中國共產黨革命集體的思想熔爐中和殘酷的戰爭環境中歷練,思想上逐步成長、成熟的發展軌跡等。這批“童子軍”的事跡,不僅是總結凝練長征精神的重要史實基礎,且對于觸動高校學生群體的靈魂,十分有益而必要,無疑是吸引高校學生紀念與傳承長征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其二,婦女獨立師的精神亟須在高校學生群體中傳揚。紅四軍長征前,于1934年11月,在川陜根據地動員各縣組織女偵察隊,“偵察敵情,破壞敵人后方”,并做后勤、醫護保障等工作[7]。1935年初,紅四方面軍進一步組建婦女獨立師,這也是紅軍歷史上唯一一支完全由婦女組成的部隊。這支柔弱的女性群體,不斷超越自我,沖破生理與心理上的重重難關,隨紅四方面軍翻雪山過草地,跋涉征戰,在西征最后關頭,以大無畏犧牲精神引開敵人,掩護了主力部隊撤退,最后在與馬匪的抗爭中,九死一生,幸存者仍不忘尋覓紅軍部隊。如吳富蓮1936年7月被任命為婦女先鋒團政治委員,12月率領婦女先鋒團在甘肅境內頑強抵抗國民黨地方軍閥馬步青等部隊,進行了3個多月的殊死血戰,突出重圍。隨后轉戰到祁連山犁園堡一帶,在茫茫戈壁與敵人孤軍奮戰、浴血廝殺3天3夜,最終彈盡糧絕,先鋒團大部犧牲,25歲的吳富蓮被俘吞針犧牲[8](P93)。這支婦女獨立師的命運較之西路軍一般男戰士更加苦難,對于倡導尊重女性、同情個體不幸遭遇的青年學生,婦女獨立師英勇悲壯的事跡,恰恰是喚醒今天的青年學生對長征陣亡紅軍將士祭奠的最深刻的史實,也會鼓舞高校學生主動地傳承長征精神,傳承這種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拼搏和犧牲精神,激勵他們感恩現今的生活,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中國夢奮斗。

其三,紅軍長征中對沿途群眾的動員必須重點講解。紅軍長征途中的艱苦戰役、經典戰例固然是傳統的長征史宣講中的“重頭戲”,但是對于生長于和平年代的青年學生而言,紅軍在艱苦作戰環境下,影響和動員群眾的具體史實更易感染他們。誕生于金寨的紅25軍切實聯系群眾,成為長征途中唯一增員的部隊。紅25軍從1934年11月河南省羅家縣何家沖長征出發時的2980余人[9],發展到1935年9月行至陜西延川完成長征時的3400余人[10],開創了諸多神奇的特例,如紅軍長征史上唯一在征戰途中建立了一塊較穩定的根據地。紅25軍如何做到轉戰至陌生之地迅速建立起群眾對軍隊的信任,并愿意加入軍隊;又是如何在作戰之余,建立起地方武裝和建設基層政權;如何以藝術的活動與形式吸引了群眾和鼓舞士氣;女戰士們在動員群眾中的活動與作用等等,這些史實的梳理和問題的闡明,對于青年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與群眾的血脈關系,理解中國人民為何選擇支持中國共產黨皆有重要的意義,更是紀念與傳承長征精神的旨歸。

對于長征的紀念和長征精神的傳承,必須結合不同時代的特點,不同群體的特點,準確把握時代的脈搏和青年學生群體的思想脈動,變被動式的宣講接受為主動的參與理解與紀念,方可更好地實現對長征精神紀念與傳承之鵠的。

[1](美)哈里森·索爾茲伯里.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M].過家鼎,等,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

[2]李建華.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N].人民日報,2016-09-12(7).

[3]檀江林,王帥.自媒體時代大學生革命傳統教育現狀與對策探析——基于全國62所高校的抽樣調查[J].當代教育科學,2016(15):60-64.

[4]施旭.構建話語研究的中國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11-05(A08).

[5]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范式轉換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6]蘆振國,姜為民.紅二十五軍長征紀實[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7]羅曉平,伊國華.硝煙紅花——記我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婦女武裝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師[J].環球軍事,2005(18):14-15.

[8]中共中央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國共產黨革命英烈大典·福建省[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1.

[9]徐占權,徐婧.北上先鋒——紅25軍的長征[J].黨史博采(紀實),2016(7):4-8.

[10]紅25軍長征大事記(1934.10-1935.9)[J].軍事歷史,2006(10):3.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heritance’s Predicament and Crack in Western Anhui Colleges

FU Min1, ZHANG Xiaojiao2

(1.School of Marxism,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 237012, China;2.LawSchool,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heritance is now facing difficulties in local colleges in Western Anhui. The reason for it is that the rich local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Western Anhui isn’t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that the teaching form is too monotonous and that teachers, as the tutor, don’t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Only if an intensive study of the three aspects are made, that is students’ interest points, the discourse system students willing to accept and students’ spontaneous activity form, the effective succession of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 Western Anhui Colleges can be true.

Western Anhui;the Long March spirit;inheritance;college students

2016-09-12

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重點項目(2013SQRW058ZD);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招標項目(SK2015A155)。

傅敏(1980-),女,安徽南陵人,副教授,南京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張小姣(1981-),女,安徽六安人,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G641

A

1009-9735(2016)06-0100-04

猜你喜歡
皖西長征話語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回馬槍
回馬槍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長征六號為何能快速發射?
回馬槍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