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西方油畫與中國畫的異同

2016-05-30 16:19劉金雯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透視構圖光影

劉金雯

【摘 要】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方繪畫;東方繪畫以中國的水墨畫見長,西方繪畫以油畫出眾。他們自成一體又有相同之處。

【關鍵詞】繪畫 透視 光影 構圖

美術是以它獨特豐富的藝術語言與一定的物質材料為介質,融概念性、可視性、靜態性為一體并占據一定的平面和空間的視覺藝術。根據這一特征,美術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它運用線條、色彩、造型和構圖,依據一定的形式法則進行搭配組合,完成傳達精神內涵的任務。完成繪畫作品不僅是表現形式的作用,而且還要有精神內容的體現和傳達,既繪畫主題。

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方繪畫;東方繪畫以中國的水墨畫見長,西方繪畫以油畫出眾。他們自成一體又有相同之處。

一、透視的不同

透視是由于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份之間所處空間位置遠近不同引起的近大遠小的變化現象。透視大致可分為焦點透視(西畫中運用多,就是從一個角度去觀察對象)和散點透視(中國畫中運用多就是把從多個角度觀察到的形象有機地組合到一幅畫中)。

1.1 西方油畫透視法

(1)幾何透視:焦點透視大致又分兩類: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a.平行透視:平行透視是方體的正面(前面)與觀者平行此時方體的棱有三種方向:水平線\鉛垂線\消失線(距離有遠近變化的點的連線)它們各四條符合近大遠小的變化規律b.成角透視:成角透視是方體上沒有任何一個面與觀者平行,有一條棱離觀者最近此時方體的棱有三種方向:鉛垂線一組\消失線兩組(距離有遠近變化的點的連線)它們各四條符合近大遠小的變化規律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邊分別與畫紙四邊平行時,上部朝縱深的平行直線與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為一點,而正面則為正方形。(2)光影的透視法:由于物體受光,顯出明暗陰陽,圓渾帶光的體積,襯托烘染出立體空間。遠近距離因明暗的層次而顯露。(3)空氣的透視法:人與物的中間不是絕對的空虛,這中間的空氣含著水分和塵埃。地面山川因空氣的濃淡陰晴,色調變化,顯出遠近距離。

1.2 中國畫透視法

散點透視:王維在《山水論》中,關于透視的說法:“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遠水無波”。到了宋代,郭熙提出“三遠”,即“高遠、平遠、深遠”,之后韓拙又提出“闊遠、迷遠、幽遠”。這些古人的說法雖然沒有直接提出“散點透視”的概念,但是其原理是相通的。德國人,Otto Fischer 在著作《中國風景畫(Chinesische Landschaftsmalerei)》中首次提出“散點透視法”這個說法。將此概念引入到國內的可能是學者宗白華。

中國畫的透視法其實主要是表現空間意識。中國畫里的空間構造,既不是憑借光影的烘染襯托(中國水墨畫并不是光影的實寫,而仍是一種抽象的筆墨表現),也不是移寫雕像立體及建筑的幾何透視,而是顯示一種類似音樂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間感型。中國畫喜歡在一豎立方形的直幅里,令人抬頭先見遠山,然后由遠至近,逐漸返于畫家或觀者所流連盤桓的水邊林下。中國人看山水不是心往不返,目極無窮,而是“返身而誠”,“萬物皆備于我”。它具有形線之美,有情感與人格的表現。它不是摹繪實物,卻又不完全抽象。

最著名的畫作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這是中國繪畫史上最為杰出的藝術精品。其偉大之處在于它表現的場景最開闊,畫面內容最豐富,描繪的人物最多。畫家以散點透視的手法把綿延幾十里的京城汴梁城內外的景象展現于五米多長的畫幅里,這在西方繪畫中是無法實現的。

二、繪畫表現形式

2.1 油畫是西方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在工具材料上,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在畫面構成上,它講究畫面景物充實,按自然的秩序布滿畫面,呈現出自然的真實境界。

西方油畫是以光影調子明暗變化來表現的。這主要表現在光與明度的關系上:

(1)物體靠近光源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對比強烈:反之光源越遠,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亮、灰、暗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素描三大面)

(2)物體離畫者越近,明暗對比越強,越遠明暗對比越弱,其實就是近實遠虛。物體離畫者越近,明暗對比越強,越遠明暗對比越弱,其實就是近實遠虛。

素描寫生中的五調子:a.受光面(亮面):是物體受光線90度直射的地方,這部分受光最大,調子淡,亮部的受光焦點叫“ 高光”,一般只有光滑的物體才能出現。b.中間色(灰面):是物體受光側射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線的過渡地帶,色階接近,層次豐富。c.明暗交界線:由于它受到環境光的影響,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因此對比強烈,給人的感覺調子最深!d.反光部:暗部由于受周圍物體的反射作用,會產生反光。反光作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亮部最深的中間顏色要深。e.投影:就是物體本身影子的部分。它作為一個大的色塊出現,也算五調子之一。投影的邊沿近處清楚,漸遠的模糊!

在歐洲,自達·芬奇開始,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寫實主義畫法,藝術家通過“研究光線揭示形式的方式,通過發展并運用直線透視法來獲得景深幻覺的規則通過研究人體解剖,藝術家給他們的作品注入了一種全新的現實主義感?!彼麄兊乃囆g作品弘揚了“人文主義”,在繪畫的總體風格上,姿勢華麗、典雅、宏偉、和諧,寫實技術嫻熟,形成了我們稱之為“古典主義”的畫風。區別與古典畫風的印象派畫家們,用光與色描繪自然和抒發自己的感情,他們擅長表現陽光和色彩。他們對瞬息萬變的光色變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現,畫家運用分色技術,將色彩合理組合,使畫面變得明快絢麗。印象派畫家不再因襲傳統的畫法,他們的作品則替我們詮釋了光色的功用形。在色彩的表現里,印象派畫家完美地表現了一種抒情風格,他們很好地運用了繪畫語言,給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

2.2 中國畫又稱水墨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在宣紙、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于用筆墨造型。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

中國畫崇尚文、意、趣,而這一切都是通過筆墨技巧來體現出來的。在這里,筆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對具體塑造的藝術形象來說,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卻有著引起形象的聯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在宣紙上粗糙的干筆能引起樹干及老人似的蒼老的視覺感受;水分飽滿、行筆流暢的筆跡能引起春天般滋潤的視覺感受;徐緩的用筆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聯想;流利靈活用筆能引起灑脫歡暢的聯想;快速而多變的用筆引起蛇龍飛舞的聯想。賀天健總結筆法有:“筆直中鋒,臥筆中鋒,倒筆卷上,倒筆提上,臥筆旋拖,放筆直下,仰筆伸縮滾擦,垂筆揩擦,側鋒聽昕下筆重,仰筆剔掠,仰筆旋拖,臥筆拖擱,臥筆橫拖戰動?!蹦ㄓ校骸昂?、染、渲、破、飛、揉、積、漬?!敝袊P墨這種形式因素,是畫家的獨特風格在藝術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現。藝術家通過構思構圖,合理運用筆墨虛實,水韻,墨色和運筆而產生的肌理形成有個性的繪畫語言。虛實處理,仍然是當代畫家構成新的屬于自己藝術語言的要素。虛實的表現,就是畫者靈氣的表現,是對畫理的悟性。

三、西方油畫與中國畫的共同點:點、線、形、光、色彩有機組合

“點”:是最小的視覺實體,對于探討視覺形式的作用,點是一個很好的著手處?!熬€”:線可以被描述為點的運動軌跡,它是一個可視的行動軌跡,一條線表現著劃線的人或物的精神。線——人們認識和反映自然形態時最簡明的表現形式。線可以在長度、寬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線也可以是連續不斷的或間斷的,粗的或細的,有規律的或無規律的,靜止的或運動的,直線的或曲線的,或者是這些線的諸多形式的不同的結合體。在一個平面上,線能界定各種形狀,暗示體積或顯示所繪物體質量的獨立元素。我們能通過線條的組織來創造圖案、肌理或描繪陰影。在視覺藝術中,線條一直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極富有意味,一幅畫的筆觸,每一條線正如同每一位畫家的充滿個性的、富有表現力的線條一樣,是獨具特色的。在中國的繪畫藝術中,線條的功用表現的尤為突出。事實上,中國繪畫在相當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氣韻味的線條來取勝的。線條的運用,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愈來愈富有含蓄性、表現性、象征性與抽象性。線條形狀各異,功能有別?!靶巍保盒问嵌S的空間區域或平面是一種剪影或陰影形式的外觀。當一條線勾畫出一個區域或當一個面積表面的顏色或肌質發生變化時,其面積與周圍的面積相分離,形便成了可視的存在?!肮馀c色彩”:有了光與色之間的相互影響,繪畫才有了活力,有了生機,也才有了靈氣。點、線、形、光、色,作為繪畫藝術的構成要素是相輔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繪畫實踐過程中任何顧此失彼的表現方式都會有損于整體美。

一幅優秀的繪畫作品,就是要求繪畫者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題材范圍、不同的表現工具、不同的表現語言和表現方式不斷地豐富人類的藝術追求。它表現著繪畫者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同時給觀者已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共鳴。

參考文獻

[1]《透視學原理》吉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

[2]《中國美術史》 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

[3]《外國美術史》 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

猜你喜歡
透視構圖光影
光影
光影
光影之下
淺析中國山水畫構圖與平面構成的關系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論中國國畫構圖中的構成元素
淺析電視劇敘事藝術與畫面技術的結合
“透視”近視
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杰克角色的演唱與情感特點透視
光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