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中如何巧用多媒體

2016-05-30 06:55吾要拉毛
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段落多媒體教學多媒體

吾要拉毛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語文課的要求日漸提高,對人才的要求也越趨全面,我們不能再墨守成規。于是,多媒體教學成為時尚也是必然。多媒體教學以它豐富的多媒體形式——聲音、圖片、動畫、音樂、視頻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和乏味,給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配合,這樣才能讓多媒體在語文課上充分地發揮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主動參與,創造學習的原動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會通過朗讀幫助學生感知課文的情感內容,以便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但是,同樣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讀出感情,引起別人共鳴,而有人平鋪直敘,沒有絲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響,課堂朗讀的教學還不盡如人意,許多時候,教學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教學主體水平的高下。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時,課文朗讀可以交給專業人員來完成,他們能夠很好地把握課文的情感,用標準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調、準確、傳神地傳達出課文的感情基調。無論是快樂明朗的、緬懷追憶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把握地非常到位。同時,圖片、聲音、音樂等多媒體手段一起參與進來,可以渲染氣氛,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幫助學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調。藝術都是相通的,音樂、畫面、聲音的輔助手段,無形中豐富了課文的審美空間,增加了課文的表現力,整個音樂、文字、聲音、畫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場,真正營造了一個可感、可知的情境,讓人如臨其境。

二、視聽結合,增強感知效果

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手段,可以使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色彩鮮明、形象逼真的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可以拓展語文教學的信息通道,刺激學生的感官,強化對實物實景的視聽感受,使學生能形象地感知課文,對課文的理解必然會深刻得多。如教學《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可以放映5.12汶川地震的片斷,讓學生觀其行,察其神,身臨其境,直接感受,學生就很容易地感知到地震的危害以及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偉大。

三、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科學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能夠快捷、有效地對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重點段落“重錘敲打”。這既能加強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因為這些詞句、段落是文章的精華所在,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學生學得細一點,實一點,體會作者遣詞用句的精妙獨到,段落層次安排的匠心別具,分析這些詞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學生就能對語言文字的具體運用獲得更多的啟迪、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深入細致地領悟、理解課文,進而形成語文能力。如教學《趙州橋》一文的第三自然段,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互相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多么優美的語句??!可是在學生的心目中,卻很難清晰地想象出它們的樣子。

四、巧用多媒體拓寬學生參與學習的材料和內容

隨著課題實驗的不斷推進,使互聯網技術應用于教育實踐,步入語文課堂,也把學生吸納到網絡技術應用的行列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表現出資源的豐富性,共享性,教學活動的交互性,協作性等特點,它打破了學生只能在學校聽老師講課學習的單一局面,大大豐富了學習和教學模式。網絡技術步入語文課堂,一改以往的粉筆、黑板,單純的口授教學方法,使課堂中教師變主導者為組織者,師生關系變成了教學互動的雙向活動。如教學《太陽》一課的教學中,我在課前就讓學生對有關太陽的資料進行查找,他們通過多媒體,主動地、大量地吸收課外知識,還把自己找來的資料在同學之間互相傳閱,這樣一來,學生參與學習的材料和內容就大大地拓寬了。

我們相信,只要將多媒體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她獨特的優勢,就會對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推動語文教學改革和提高育人質量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段落多媒體教學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短文篇】
心理小測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夏天,愛情的第四段落
弄清段落關系 按圖索驥讀文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有效應用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多媒體教學為高中語文課堂插翅添翼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