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藥臨床試驗的質量管理探討

2016-05-30 20:56楊泉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監查新藥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是關系到藥物研發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也是新藥獲取入市資格的必經之路。近年來,許多跨國藥物公司紛紛在中國建立藥物研發中心,我國已成為國際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規范藥物臨床試驗的實施并提高試驗質量,使得新藥研發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國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開始走向規范化,但是離國際公認的藥物臨床試驗管理規范還有很大的差距。通過開展對臨床試驗質量管理研究,將有助于提高我國臨床試驗的質量管理,從而提高新藥研發效率,這對于我國醫藥產業與世界接軌至關重要,同時這也是我國制藥產業在與國際同行競爭中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之一。

一、新藥臨床試驗質量管理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藥物臨床實驗質量管理有效性的評價指標識別是關系到指標建立是否合理的第一步,只有正確的指標識別才能合理評價,評價的結果才具有可靠新。在對指標體系進行識別和構建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在當前評價體系中,如果要達到理想的評價結果,在建立指標體系中,要遵循以下三條基本原則:(1)評價指標要有針對性:(2)評價指標應該具有合理性;(3)第三是指標要有可操作性。

2.整體性原則。指標的整體性原則是指要求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各個指標應該有一定的邏輯聯系。這種邏輯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含義應該互補,全面的體現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的特征;第二是要有系統性,指標的建立要有體系,不能胡亂的盲目地建立,這樣才不會產生遺漏;第三指標間不能產生沖突,當指標體系過大,內部指標過多時,難免會產生自相沖突的指標,在建立指標的過程中應該極力避免;第四,同一指標在考核不同單位、不同水平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時要有一定的波動范圍,能靈敏的全面體現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的要求。

3.可比性原則。對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進行評價的目的是通過指標的對比,來對管理主體進行優劣進行判斷。因此,首先應該滿足的條件是指標體系應該具有可比性。同一層次上的指標之間必須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能相互交叉,否則無法比較。其次,指標要能反映藥物臨床試驗質量

二、新藥臨床試驗質量管理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臨床研究的特殊性和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構建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的維度,探究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構和內容。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評價脂標體系由人員、制度、操作、結果4個評價維度組成。人員維度包括4個二級指標;制度維度包括5個二級指標;操作維度包括4個二級指標;結果維度包括5個二級指標。其具體指標列表見下表:

三、新藥臨床試驗質量管理控制策略

1.強化研究者的責任心。新藥臨床研究首先要求研究者應是合格的、責任心較強的、思想素質較好的、工作認真踏實的,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資格的,經臨床研究基地授權的方可作為正式研究者。就目前大多數研究者而言基本符合要求,但少數研究者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責任心差,試驗的原始病歷不能及時記錄,部分數據缺失,化驗檢查報告單涂改,試驗時合并功用主治相同的藥品,有的還轉手交給未經授權的實習生,研究生去填寫病歷,因而導致矛盾百出、問題眾多,嚴重影響試驗質量。一方面開展正面教育來提高研究者的思想素質,試驗能力,責任心外,同時加強監查的力度,發現嚴重問題,給予批評處罰。從正反兩方面做工作,強化研究者的責任心,努力搞好新藥臨床試驗質量過程管理的基礎工作。

2.提高監查員的職責和監察力度。按照GCP規范要求,每一項新藥臨床試驗申辦者都必須認真挑選和委派合格的監查員,首先應審查其資格是否符合要求。監查員應具有醫學專業資格,熟悉GCP規范和相關法規,及新藥臨床試驗知識。并接受監查員培訓,思想素質好的醫務人員擔任。其監查內容應包括:(1)受試者知情同意書簽署情況;(2)受試者是否符合研究方案規定的條件;(3)數據收集的可靠性和及時性;(4)研究者遵從臨床試驗方案的情況;(5) 不良事件的記錄與報告情況;(6)藥品使用、保管的情況及其合理性等。配備合格的監查員,一方面不是濫竽充數,做做樣子;另一方面要提高監查員的監查力度,是做好新藥臨床試驗過程質量管理的關鍵。

3.制訂系列新藥臨床研究制度。新藥的安全性、有效性最終必須通過臨床試驗加以證實,這就決定了臨床試驗在新藥的開發、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新藥臨床試驗以人為受試對象,如何使臨床試驗獲得科學,可靠的結論,同時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受試者,這是臨床試驗所必須解決的大課題。新藥臨床試驗若沒有規范,沒有系列制度保證,其科學性、可靠性會將成一句空話,為此制訂諸如:試驗用藥管理制度、儀器設備與試劑管理制度、倫理委員會工作制度等系列新藥研究制度極為重要。

4.建立標準操作規程.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接連發生了不少藥害事件,使人們認識到在新藥研究過程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影響研究質量的諸多因素。制訂SOP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證GCP規范的實施,有助于嚴格控制在藥品臨床試驗中存在或出現的各種可能影響試驗結果的主、客觀因素,盡可能降低誤差,確保得到 真實可靠的研究資料,提高新藥臨床研究各項結果的評價質量。按照SOP進行標準化操作,既有利于專家判斷現行方法是否科學和可靠;也有利于實驗室自身查找分析誤差的原因,以保證研究過程中數據的準確性。SOP的制定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系統工程,很難一步到位,一般需經歷從無到有,由粗取精,不斷修訂完善的過程。在臨床試驗中只有建立了符合GCP規范的SOP,才能真正提高臨床試驗的水平和質量,才能使臨床試驗過程質量管理落到實處。

作者簡介:楊泉(1976.8—),男,湖北省宜昌市,研究生,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藥品質量管理,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猜你喜歡
監查新藥臨床試驗
抗疫中第一個獲批臨床試驗的中藥——說說化濕敗毒方
制造品質的保障:重要工程監察
簡論有效開展核電項目質量保證監查的措施的方法
質量保證監查在AP1000依托項目中的應用
丙型肝炎治療新藥 Simeprevir
魯先平:一個新藥的14年
新藥來自何方
如何提高對核電設備供方質保監查的有效性
腫瘤治療藥物Tosedostat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束
兩部委擬鼓勵新藥研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