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素養教育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與探索

2016-05-30 11:19毛洪賁徐信武沈俁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16年11期
關鍵詞: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大學生

毛洪賁 徐信武 沈俁

摘 要:文章從信息素養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系入手,通過將信息素養教育、人才培養、創新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構建了“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提出了以信息素養教育引領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新途徑。

關鍵詞: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1-0082-03

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國家的一種戰略,信息時代的人才培養要建立適應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強化信息技術應用,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高等教育應重視信息素養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形成和培養的重要作用,以信息素養教育為引領,將信息素養教育、人才培養、創新能力培養有機融合,探索建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搭建信息化創新能力培養平臺,著力培養大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的能力。

一、信息素養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辨析

(一)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內涵

信息素養是一種能有效發現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據此從各種不同的信息源中尋找、檢索、獲取、判斷和組織信息以及利用、交流和傳播的能力,其實質是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利用學習的意識和技能[2]。大學生信息素養主要包括6個方面的能力要素:信息需求確定及表述能力,信息檢索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利用及交流能力,信息重組及創造能力和信息評價及處理能力[3]。

(二)信息素養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系

信息素養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批判性地評價信息和創造性地利用信息的能力,其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信息素養是創新意識產生的源泉。信息意識是信息素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信息素養的靈魂。具有信息意識的人,能夠用信息的眼光,從信息的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能主動捕捉到有價值的信

息,并把這些信息和自己要解決的問題聯系在一起??茖W研究和技術創新,是一種旨在增加科學技術知識、發展新的探索領域的創新性活動,而創造性思維需要外界信息的觸發,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則是創造性思維必備的基礎。大學生有了信息意識,才能主動去收集、獲取學科前沿的發展動態,從復雜的信息中獲取有價值的信

息,這對他們創新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

其次,信息素養教育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礎。創新型人才指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并能提出新設想、解決新問題的人才。創新技能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決定創新的成功和水平,信息素質教育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基礎源泉。在信息社會的進程中,信息已成為社會戰略性轉換資源,信息素養的高低,決定著對所需信息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利用的效度、價值再生的額度,這些都是培養創新技能的基石。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獲取知識、創造知識的方法,不斷提高獲取知識與創造知識的能力,才能形成創新思維和技能。

二、基于信息素養教育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素養對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根據信息素養教育的特點及過程,通過將信息素養教育與創新人才相結合,結合南京林業大學人才培養特點,我們構建了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如圖1所示。

該培養體系的設計是基于南京林業大學現行人才培養方案中本科生培養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的三個階段,面向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三要素: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構建了“三位一體”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第一階段,以提高通識的信息素養為引領,與通識教育相結合,培養創新意識。通過課程體系改革、建設信息化環境、加強大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教育,優化課程體系結構,開設信息素養教育相關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培養學生信息獲取的意識和能力,促進他們創新意識的形成和產生。

第二階段,以提高專業的信息素養為引領,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培養創新思維。體現不同專業的特點,將信息素養培養與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在學科教育的基礎上,通過開設專題講座,與各專業的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如實驗、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等,培養信息利用和交流能力,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

第三階段,以提高應用與創新的信息素養為引領,與綜合教育相結合,培養創新技能。讓學生在參加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學科競賽中,進行信息重組和創造能力培養的應用訓練,創建大學生學習平臺、信息平臺、實踐平臺,推進教育信息化變革,構建校內外協同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新機制,促進創新技能的形成。

三、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實施課程體系改革,推進信息素養教育,依托信息技術,搭建信息化實踐平臺,以實施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為龍頭,先后設立并實施了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堅持信息素養教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組織了分層次、多階段的科技創新活動,鼓勵和支持各學院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學科競賽,逐漸形成了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創新人才新機制,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提高。

(一)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課程目標要充分體現信息社會所倡導的信息素養、自主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對信息素養教育相關課程進行統籌安排,根據各學科、專業特點,結合大學生信息素養標準、課程設置的原則及信息社會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構建了多層次、分階段的信息素養教育的課程體系,見表1。

1.通過合理構建課程體系,將信息素養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一階段開設計算機基礎、信息技術等必修課程,適當設置部分上機實驗環節,加強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學習與訓練;大二、大三階段開設科研方法導論、文獻檢索等必修課程及專題講座等選修課程,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進行創新性思維的綜合信息能力;大三、大四階段,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結合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學科競賽、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應用能力訓練,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使其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

2.通過設計適當的知識體系為載體來進行信息素養能力的培養和實踐,注重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使每一個階段構成一個適當的訓練系統;針對不同學科要求、學歷層次、學習方式和學習時間等對學習對象采取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實現了個性化的人才培養;密切結合各專業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學術前沿和行業需求,課內教學與專業培養緊密結合,將信息素養滲透到了授課、作業、考核和實習等各個環節中,使學生接受科學、有序的信息素養教育。

(二)營造信息化學習環境

通過創建數字化學習環境和資源[4],推動特色化資源建設和應用。學校以課程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為核心,建設內容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構建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網絡平臺,實現國家與省的品牌特色專業、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優秀多媒體課件、優秀教學成果、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優質資源網上開放共享,努力創造有利于提高大學生信息意識,有利于信息資源開展利用的信息環境。目前南京林業大學擁有教育部精品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及省級精品課程33門,國家級及省級品牌特色專業22個,通過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與創新,不斷完善和優化各類課程資源。同時,南京林業大學建立了楊樹網、中國銀杏網、槐樹網等一批專業學術網站,豐富了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開展課外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三)搭建信息化創新能力培養平臺

1.加大實驗室開放、共享,搭建信息化實踐平臺。建設實驗教學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實驗室開放和大型儀器設備的共享。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逐步構建創新型虛擬實驗室,努力營造資源共享、開放服務的實驗教學環境,實現數據、資料、儀器設備等各種資源的整合共享和應用系統的互通操作,營造深層次共享的基礎條件平臺。南京林業大學現有國家級及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個,省、部級研究開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0個。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實驗室將服務于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的大型高精尖儀器設備,通過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信息管理平臺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生可以進行網上預約,利用儀器設備開展各類創新研究性質的實驗項目,為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接觸先進、尖端的大型儀器創造了條件。

2.創建信息化大學生科研訓練、學科競賽網絡平

臺,培養科研素質。以實施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為契機,構建國家、省、校和學院四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實施體系,為南京林業大學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創新活動提供保障。南京林業大學建設了信息化管理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網絡管理平臺,在該平臺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研究項目,可以通過平臺與指導教師、同學交流互動和成果展示。2007年以來,南京林業大學共立項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1200多項,其中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29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23項。學生通過參與科研訓練,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數據庫資料檢索、信息處理、方案分析設計, 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 而且也使學生受到了較為系統的科研素質訓練。

借助網絡化和信息化管理優勢,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多層次、全方位、覆蓋各院系各專業的學科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活動的積極性。學校適時引進了學科競賽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學科競賽項目申報、審核、競賽信息發布、報名、獲獎統計、成果展示的網絡化信息管理,為學生充分、廣泛地了解各類學科競賽信息提供了平臺。通過舉辦的“交通科技大賽”、“英語競賽”等校級傳統學科競賽,主辦或承辦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大賽江蘇賽區比賽、江蘇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省級以上賽事,不斷擴大競賽的影響力和學生受益面,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

(四)協同創新,探索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機制

南京林業大學緊密結合教育部、省教育廳“本科教學工程”和“質量提升工程”,根據自身特色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努力推動信息技術和教育的相互融合,匯集各方面的優質資源,協同多方力量,探索構建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全面實現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多元辦學職能[5]。

1.通過大學內部協同創新,匯聚校內優勢力量,優化資源配置,為學生實踐提供優質資源平臺。以省教育廳“十二五”重點專業(類、群)建設工作為契機,以信息化技術為紐帶,依托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的優勢資源和網絡共享資源,借助科研網絡平臺建設,探索科研、學

科、實驗室一體化建設機制和模式。2013年以來,南京林業大學有23個重點專業獲省教育廳立項資助,通過以重點專業建設帶動相關專業建設水平的提升,整合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資源,建設面向專業類的實驗室、實習實踐基地和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實現優質資源的充分利用與高效共享。

2.探索建立外部協同創新機制,實現學校與其他創新主體的資源共享和協調合作,構建了聯合培養工程創新人才的新機制。家具設計專業、輕化工程專業以“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為契機,探索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模式和方法,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國內外著名企業和大學研究所、實驗室的交流與合作,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將人才培養目標從10項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細化成69條具有極強操作性的培養標準,每條標準對應相應的課程,所有實踐環節都注重加強學生工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實施高校協同創新計劃,利用高?,F有基礎,集聚社會各方資源,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積極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新

機制[6]。南京林業大學“南方現代林業協同創新中心”獲首批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立項建設,該協同創新中心通過聯合江蘇省林業局、中國林科院等5個協同單位組建而成,集聚了包括4名院士在內的18名國家級人才,匯聚了5個國家級、1個教育部和18個省部級平臺優質資源,通過推進資源合理配置與成果共享,引領創新資源和要素的有效集聚,實現了跨學科、跨單位的聯合協同攻關,為提升高校創新能力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信息素養是大學生在信息化社會中生存的必備技能,也是未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高校應以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為基礎,以信息能力、信息倫理道德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核心,將信息素養教育的理念融入學科課程教育中,整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培養基于信息素養的研究型、資源型自主學習模式,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搭建信息化的實踐教學平臺,匯集校內外優質資源,協同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新思路、新途徑。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

[2]徐澎,盧濤.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研究述評[J].大學圖書 情報學刊,2009,(6).

[3]王瑩,謝百治,李冰.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模式及實施途 徑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4).

[4]黃成,鄭志群.高校教育信息化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 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

[5]朱慶寶.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現代教育管理, 2010,(5).

[6]蔣華林,饒勁松.以大學聯盟為平臺推進協同創新的實 踐探索[J].現代教育管理,2012,(11).

猜你喜歡
信息素養創新能力大學生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信系統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通識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