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孩子的另一種解讀

2016-06-17 02:52關鴻羽
中國德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標新立異權威創造力

在現代信息社會,能夠提出幾種假設,選定最佳解決方案的,才能成為最有效率的思考者;能夠擁有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掌握成功的關鍵訣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認為,教育“培養自由的人和創造思維,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人的潛力,這就是最后的目的?!蔽磥砩鐣钚枰娜耸莿撛煨腿瞬?,我國必將由“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創造社會”。我們家長必須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要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家長須轉變觀念,樹立新家風。

一、容忍孩子不聽話

家長都想培養創造型的孩子,可是因為創造型的孩子往往不太聽話,這又讓一些家長很擔心。中國的傳統是喜歡老實的孩子。家長總希望孩子規規矩矩,百依百順,孩子稍一調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過死,限制過多,把孩子的創造性給扼殺了。我們應該看到,調皮、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創造力發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

家長容忍孩子不聽話可以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思維方式粗暴地干涉他們,就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就是對他們創造思維、創造欲望的保護。經驗證明,淘氣的孩子往往比老實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氣的孩子接觸面廣,大腦受的刺激多,智能更容易被激活。因此,給孩子一點“不聽話度”對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是有好處的。

家長要具體分析孩子的不聽話現象,并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屬于道德問題的不聽話——堅決反對;屬于天真活潑的淘氣——寬松一點;屬于思維上的不聽話,有獨到見解——支持鼓勵。我認為,聽話是優點,太聽話是缺點。對于這個觀點,有幾點需要說明:第一,行為上要嚴,思維上要寬。孩子的聽話應更多體現在生活規矩、道德行為上。我們應該培養不盲目聽話的孩子,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第二,小時候嚴,大了寬。孩子小時,以聽話為主,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大了應給一點“不聽話度”,寬松一點。第三,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創造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都沒有,一點自由支配的空間都沒有,怎么進行創造?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淘氣,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活動、去創造。

二、建立民主的家庭環境

民主、平等、寬松的環境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條件,在高壓下孩子的創造精神將受到壓抑。寬松包括允許孩子有錯誤的答案;寬松包括允許孩子嬉戲玩耍;寬松包括建立平等的關系;寬松包括尊重孩子的人格。

現在最不民主的地方不在單位,而在家庭里。單位領導再不民主也不敢把下屬轟出辦公室,可咱們轟孩子,“出去!”兩個字就解決了;單位領導再不民主,和下屬談崩了,也不敢上來給一個耳刮子,可我們對孩子有不同意見,上去就是一個耳刮子。很多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半封建的環境里,哪來的創造性呢?所以,家庭中要有民主空氣,要想辦法減少孩子犯錯后的焦慮。民主和寬容對孩子大膽想象、大膽創新是個很重要的條件。

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專制型的家庭中,處處謹小慎微,思想就會受到壓抑;干什么事都看大人的眼色行事,不敢越雷池一步,怎么說得上創造呢?那只能是個唯唯諾諾的庸人。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自己去活動;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多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當然,我這里提的民主不是極端民主,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放任,把孩子當作“太上皇”,這也不利于創造力的發展。我的觀點是:既要民主,又要集中。家里要有民主空氣,但家長也要有權威。在民主的基礎上建立的權威,才是真正的權威。

三、允許孩子標新立異

創新的過程有時給人的感覺是滑稽、無條理或是含糊不清的,因為創新本身就是在探索一種未知的或未明確的事物。孩子腦子里框框少,對成人司空見慣的事物能從新角度觀察,提出一些新觀點。有時在成人看來是很幼稚的,甚至是離奇的、荒唐的,但是可能就是孩子的創造。家長應該容許孩子表現出來的天真和離奇,千萬不要對孩子一味指責。對孩子的胡說八道,家長要堅持四個字:延遲否定。延遲否定可以使家長有一個思考的時間,考慮孩子的話里有沒有可取之處。

對孩子的標新立異,我主張一要允許,二要鼓勵,三要引導。首先要允許標新立異,其次看看孩子的標新立異有沒有可取之處,哪怕是有一點點可取之處也要鼓勵,最后是對其進行適當引導。

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標新立異多些鼓勵,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勤于動腦;鼓勵孩子勤于動手,善于動手;鼓勵孩子大膽設想,善于求證;鼓勵孩子敢于質疑,勇于提問;鼓勵孩子提出不同觀點,敢于爭論;鼓勵孩子給家長提意見,敢于糾正;鼓勵孩子標新立異,勇于創新??傊?,要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就要允許孩子異想天開,允許孩子胡說八道。當然,主張標新立異并不反對正常、規范的思維方式,只是不能用它去限制標新立異。

四、鼓勵孩子挑戰權威

沒有對常規的挑戰,就沒有創造。敢向權威挑戰是創造型人才的可貴品質。孩子敢向家長挑戰是件好事,家長要保護孩子不畏權威的思想。家長遇到孩子挑戰時要冷靜,如果家長為維護權威給孩子當頭一棒,可能會摧殘孩子的逆向思維。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牛頓力學的挑戰,伽俐略的學說是向地球中心論挑戰。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對已有結論的突破。沒有批判精神、沒有挑戰,很難有重大突破。應該讓孩子不要把權威的結論看成亙古不變的真理,認識到我們始終只是處于追求真理的路途中,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提出質疑,因為只有探索、挑戰才能離真理更近。

如果孩子從小就十分順從,有不同想法就被扼殺了,時間長了孩子就沒有挑戰精神;沒有了挑戰精神,也就沒有了創造精神。如果從小連向家長挑戰的精神都沒有,長大了怎么敢向權威挑戰呢。當父母的切不可因為孩子提出挑戰性的意見,就勃然大怒。開明、理智的家長們面對孩子提出不同的觀點,正確的反應應該是聆聽、接受或者引導。

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迷信權威,要保留一個“敢”字,讓孩子敢想、敢說、敢做;敢于懷疑書本,敢于懷疑老師,敢于懷疑權威。當然,我們主張向權威挑戰,并不是鼓勵孩子藐視師長。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同時具備挑戰精神。

五、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過分強調集中思維,不允許孩子的想法與大人有不同。我們要改變這種教育方法,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一個中國孩子在美國上學,一上課教師就發給每個孩子一盤雞蛋,要求孩子用不同尋常的方法使用這盤雞蛋。美國孩子想出好多稀奇古怪的辦法,而這個中國孩子看著雞蛋為難,煮雞蛋、炒雞蛋、雞蛋湯、雞蛋上畫畫……都不是不尋常的。最后中國孩子把雞蛋摔在地上。出乎意料的是,老師給這個中國孩子評了第一名:誰也沒摔過雞蛋,只有他的方式最特殊,最不同尋常。

家長應當引導孩子進行發散思維。鼓勵孩子設想一些可以有多種結果的故事,鼓勵孩子找到不同的游戲方法,鼓勵孩子對日常遇到的事情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在現代信息社會,能夠提出幾種假設,選定最佳解決方案的,才能成為最有效率的思考者;能夠擁有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掌握成功的關鍵訣竅。

【關鴻羽,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黃蜀紅

猜你喜歡
標新立異權威創造力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東方力量
激發你的創造力
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
我的習作我做主
別錯解了“愉快教學”
化妝品市場信息權威發布
化妝品市場信息權威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