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材料分析”的應用研究

2016-09-20 13:37張燦河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應用研究

張燦河

摘 要: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在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具有大量“資料分析”,能夠讓學生把課堂理論知識靈活應用,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于生物教材中“資料分析”這方面的使用還存在一些問題。怎樣通過高中生物教材“資料分析”的有效資源,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理解能力,文章通過分析和闡述“資料分析”在教學中的現狀,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人教版生物教材 材料分析 應用研究

1.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資料分析”的應用現狀

1.1教材中“資料分析”的應用沒有受到重視。

在新課標改革下,將教學理念和學習能力要求進行有效的結合,對于高中生物教師來說,是一個有待妥善解決的問題。教材中“資料分析”的應用情況,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沒有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方面由于一些資料篇幅可能比較長,學生沒有足夠的耐心看資料,也沒有興趣進行閱讀,另一方面,學生課程任務比較多,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閱讀材料。以上這些情況,教師只注重教材的理論知識體系和一些相關概念等方面的教學,忽視了對“資料分析”的合理應用。

1.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生搬硬套。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資料的最后面往往會有討論題需要根據資料分析和討論,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實際情況,只是對討論問題照搬。這樣做,既浪費了有限的課堂時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又沒有獲得對學習有幫助的知識點,還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如果這種方法不加以改進,那么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長期下去,還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都受到嚴重的打擊,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2.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資料分析”應用措施

2.1提高教師及學生的重視程度。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過程這兩方面都必須重視。教師應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時間,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于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將“資料分析”及其討論問題放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總結見解,然后教師再加以補充和完善,這樣不僅解決了“材料分析”在有限課堂中良好的應用問題,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資料分析”學習方面,應事先做好準備工作,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盡可能地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較多的有效信息。例如:在必修一里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這一材料中,教師應把資料放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總結出哪些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防癌,然后進行引導和補充說明,這樣可以使課堂時間能夠充分被利用,有利于學生學習。

2.2結合實際情況,合理應用。

在生物教材“資料分析”后面討論問題的應用上,應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應用,以期既合理利用時間又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必修一教材中“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后面的討論問題,有兩個都是偏遠地區教學條件無法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條件提供相應的討論問題:細胞學說的建立中都進行了什么樣的實驗,分別是哪位科學家進行的,最終是由哪位科學家提出的細胞學說等,這些問題既可以針對不同地區的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又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人教版高中生物“資料分析”的應用價值

在新課標改革下,生物學科的考試大綱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相符合,教師只有充分理解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才能通過“資料分析”的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1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生物教材中“資料分析”內容的編寫是以實際的客觀事實和相關科學技術為依據的,其目的是通過所提供的素材,讓學生進行分析與研究,并討論總結出相關的理論知識。例如:高中生物必修課程中“生命活動的起源”材料中,如果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直接忽略材料,只講生命活動起源的相關理論知識,那么這些抽象的觀點學生無法理解。只有教師合理利用資料,抓住其中的關鍵內容對學生加以引導,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提高生物學科素養。

3.2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現如今,怎樣通過運用所學的相關生物知識,對自然界中的客觀事實和相關生物學問題進行合理的解釋,是現在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百Y料分析”是以資料為載體,展現相關學術知識,通過討論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高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學生通過相關圖文資料進行分析與學習,提高了生物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能力,培養了閱讀、歸納總結能力。生物教材中進行“資料分析”的設置,可以留給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

3.3培養和提高學生主動探索學習能力。

作為一個以自然界眾多客觀事實及相關理論結合為知識體系的綜合性學科,生物科學是在人們不斷探索與發現過程中逐漸地發展起來的。主動探索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有效方法。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動性,主動探索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生物教材必修一中,資料分析“細胞核的功能”包括四個有效部分,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逐步進行深入引導,讓學生自主學習,以此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進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高中生物教材“資料分析”在現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但在整體上,其應用價值遠遠大于所存在的問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資料分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資料分析”的應用,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逐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英水,陳欣.現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資料分析”的應用思考[J].中學生物學,2015,05:54-56.

[2]郭明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關生態學內容的教材分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3]郭麗麗.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內容問題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應用研究
云計算虛擬化技術在電信領域的應用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
無線傳感器網絡優化的應用與研究
PPP模式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