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開展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幾點認識

2016-09-20 06:15王麗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高中生音樂教師

王麗

1.突出主體,在聆聽中培養學生感受能力

傳統欣賞教學方法一般為先介紹作品基本情況、創作背景、作曲家情況,然后進行欣賞。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只注重知識傳授,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音樂教學中要探索新的欣賞途徑,不單從音樂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創作意圖,更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欣賞、感受、討論、表現音樂。突出主體,重在欣賞,具體表現為:課始,可不告之作品名稱、作者情況等,讓學生先聆聽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特點、情緒,根據自己的經驗,理解音樂,展開想象。之后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甚至可以運用繪畫、編舞等形式進行表現。這樣學生表現的音樂形象具體、實在,都是通過認真聆聽得到的。課堂上學生往往會聽得認真、學得開心,教師上課會上得輕松舒心,增強音樂鑒賞教學效果。如上《黃河大合唱》,教師要想方設法通過導課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認真聆聽后,說說音樂特點和各自感受。教師不要高高在上,而是作為合作伙伴,無需步步傳授,學生已基本體驗和感悟內涵,最后,教師對作品背景、演唱者情況做簡單介紹,即可完成本節課教學。

2.合作式教學方法

高中生是一個擁有一定知識量,同時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學習群體,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是感受能力、認知能力和自律能力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明顯延長,觀察思考問題常富于聯想和想象,且思維方式較具理性化。但學生往往存在思想不切實際、審美取向偏差的狀況。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種心理特征,積極引導他們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音樂鑒賞教學活動中有許多內容是合作性很強的,老師應該千方百計地創造合作機會,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體會集體的力量,在合作中掌握與人默契交往的能力。

3.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音樂課程標準》在其實施建議中,對21世紀新型的師生關系進行了明確的表述,即“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系。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便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便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流”。教師要允許學生暢所欲言,發表不同觀點,讓學生有思維和發表見解的自由度;尊重學生的見解,尤其在師生間見解相悖時,要科學地利用“無錯原則”評價學生的每一次發言,在學生見解過于偏激或近于荒謬時,提出善意的批評或糾正時尤其要講究方式方法,態度應親切誠懇,才不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才不會造成師生間的情感疏離。從根本上說,在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之后,音樂鑒賞教學中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才可能真正實現。

4.注重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

好的教學目標只有具備可操作性,才是它的價值體現,才能用它指導教學,最終達到教學目的。教學目標的實施必須是靈活、多樣、可操作的,而不是單調、乏味、缺少情感與活力的。如果教學不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其行為方式必定會不合時宜,只有真正熟悉、理解、研究學生的教師,才能制定出深受學生喜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與實際水平的行為方式。避免過大、空洞的沒有實際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否則會出現沒有教學效果的盲目教學活動、浮躁的不貼切的行為方式。此外,我們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尖子生,如果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不是最基本、最普通、大多數學生都能實現的標準,那教育就不是面向普通人的基礎教育。因此,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多數學生的實際程度,又讓那些接受快的學生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5.注意對音樂鑒賞課教學內容進行“選擇”

如欣賞民族歌劇唱段《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時,首先播放了彭麗媛演唱的版本,學生無精打采,接著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學們立即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調查發現,他們大多數不知道彭麗媛,對王菲特別喜歡,甚至是很多同學的偶像。因為他們這個年齡段基本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夢”。所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找不同明星的多個版本的音樂給同學們欣賞,以便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共鳴。浪漫意境美,是他們放飛心情的需求。在鋼琴音樂單元,我們欣賞了肖邦的《“革命”練習曲》和李斯特的《愛之夢》,兩首都是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杰作。但學生更喜歡《愛之夢》,因為《愛之夢》更讓他們覺得“浪漫”,更適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教學過程中,筆者總是從他們的興趣入手,由淺入深,選擇一些諸如《神秘園》、《神話》等音樂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逐步過渡到對他們來說較“難”的音樂,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動聽配器美,是他們體驗音樂魅力的需求。

6.選擇恰當的學習形式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儲備一定的知識量,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需要,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前提,適當運用各種類型的小組學習形式,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高中生的信息收集來源和途徑比較多,對于音樂知識的篩選比小學生和初中生強,在小組協作中能使信息得到合理整合。如果讓高中生自由組合,就會出現幾個玩得好的組合在一起,這樣上課學生容易講話,注意力不集中,對教學不單起不到有利的效果,還會影響課堂正常教學,于是在音樂課學生分組上,在老師的組織調配下自由組合。有一些高中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和家長刻意培養,從小學過樂器,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和音樂常識,每個小組都會安排至少一兩個具備這種條件的學生或對音樂感興趣的同學,學生課下搜集的音樂資料可以由小組內有一定音樂基礎的同學先篩選把關,這樣既可以使老師講授的內容得到鞏固,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

7.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用聲音作為載體,把音樂飽含的情感藝術美滲透到學生的內心。音樂種類繁多,主要有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搖滾樂、藍調等,不同種類的音樂包括不同情感的音樂風格。學生通過學習不同的音樂類型,不斷擴大自己的審美空間,在多彩繽紛的音樂世界中發現更多藝術美。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民族音樂,引導學生體會其中不一樣的情感表達,以及讓學生了解音樂背后的故事和社會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猜你喜歡
高中生音樂教師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音樂
圓我教師夢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