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016-09-20 14:17王惟瑾
考試周刊 2016年72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創設情境

王惟瑾

興趣對人的實踐活動,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使學生喜歡數學。學生如果對數學產生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自覺、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因此,教師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筆者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嘗試。

一、巧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會自覺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讓學生感到親切的情境。如通過“小豬幫小兔蓋房子”學習“比多少”,通過“小動物排隊”學習基數、序數。讓學生覺得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問題,對數學知識感到親切可信,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機。另外,也要創設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系的情境。例如:通過在站臺上車、下車的人數學習加減法。學生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最容易產生興趣,如果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通過操作,培養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過程中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如分一分、數一數、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來源與發展,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快。同時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組織數學活動激勵學生探索數學,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達到共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積木”活動中,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討論,拼成的形狀各種各樣。教師再加以點撥和鼓勵,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萌發了創新意識。在“隨意拼”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各種實物和立體模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拼出了火車、大炮、坦克、長頸鹿、機器人等物體形狀。這樣的實踐活動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和“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使學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欲望。

三、對學生采取賞識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人的賞識。學生都有成就感和榮譽感。當他們的行為得到肯定表揚時,他們就有成就感和榮譽感,進而對所做的事產生興趣。數學教師要盡量賞識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后進生,永遠不要說“你很笨”、“你不行”之類的話,不要挫傷他們的自信心。賞識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是成功的翅膀。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多給學生微笑,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中國歷來就有“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說法,可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他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促使師生互動。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建構融洽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微笑,讓學生喜歡自己,這樣他們就會認真傾聽其講授,并逐漸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與之相反,當一些學生不喜歡某位老師時,上課時則會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而微笑則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同時也是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主要手段。課堂上教師要面帶笑容娓娓道來,可拉近師生之間距離,有助于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生疏感、恐懼感,增強其自信心,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做游戲,講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容易疲勞,而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要在不斷練習中才能實現的。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努力創設適宜的故事情境和游戲情景,讓他們在聽故事、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如在低年級數數教學中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讀數會激發學生的讀數興趣,在《時、分、秒》的教學中可編這樣一個故事:鐘媽媽有三個孩子:大哥時針又胖又矮,二哥分針中等身材,小弟吃飯挑食,又細又瘦,三兄弟淘氣極了,老是不停地跑,結果跑得怎樣呢?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不僅學了知識,而且感知了時、分、秒的特征,更大大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掌握新知架設了臺階。

六、設計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要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奮的精神,教師就要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設計適于兒童心理特點的吸引學生愿意學的靈活多樣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教學三角形分類時,可設計一個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練習:第一個只露出一個直角,學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個只露出一個鈍角,學生又猜出是鈍角三角形;第三個只露出一個銳角,學生也隨口說是銳角三角形。這時教師抽出這個三角形,一看是鈍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學生感到好奇,這是為什么呢?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另外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把封閉式練習加以改良,就會變成更有趣、富有挑戰性的開放式練習,使學生有機會運用一系列思考策略進行活動,鞏固和實踐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由模仿走向創新,極大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后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A、3+3+3+3=( )×( )B、3+3+3+3+4+5=( )×( )A是封閉式的,答案是唯一,B是開放性的,答案可以是:3×8,4×6,6×4等等。

總之,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操作、交流等,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創設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