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哲學分析

2016-11-05 15:53步德勝
關鍵詞:矛盾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步德勝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創新和發展,涵蓋了矛盾論哲學與和諧論哲學的兩個范疇,有力地回應和解決了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對我國今后的意識形態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矛盾論;和諧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B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16)03-0079-04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時代背景和時代價值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蓋了矛盾論哲學與和諧論哲學兩個范疇,對于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矛盾論哲學與和諧論哲學

(一)矛盾論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即對立統一,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矛盾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即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源泉、動力和基本內容,提供了理解事物的本質、自己運動的根據。唯物辯證法認為,解決矛盾的形式大致有四種: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雙方“同歸于盡”,為新的矛盾雙方所代替;三是矛盾雙方經過斗爭,融合為一個新的事物;四是矛盾雙方經過斗爭,創造出一種使矛盾雙方可以長期共存,并行發展的形式。

(二)和諧論哲學

和諧論是指事物和現象各個方面協調、配合,有機統一、和衷共濟的階段過程和理想狀態,也是一種科學理論和實踐戰略。作為一種新時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非否定矛盾,更非否定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這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全面把握這一命題的科學內涵:

1.從屬性上講,更加注重矛盾的同一性。這種同一性可以用許多不同的術語來表述,如統一性,一致性,互相依存,互相依賴,“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互相滲透,互相貫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互相轉化,“你變成我,我變成你”。

2.從形式上講,更加偏重矛盾雙方并存的形式。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矛盾的形式,既不能是“克服”型的,也不是“同歸于盡”型的,更不能是“融合”型的,而只能是“并存”型的。就是說,矛盾雙方經過適當的調和,找到一種適當形式,使矛盾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各自都要得到發展。如我們黨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政策,和對各民主黨派采取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就是解決上述矛盾的恰當形式。

3.從地位上講,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于中國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革命者、建設者來說,最根本的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實現中國化。建設和諧社會,在意識上要以和諧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但并非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是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多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統一并存性”的一面化解中國問題。同時,也用中國的寶貴經驗“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三)和諧論哲學是矛盾論哲學的深化、發展

偉大的實踐呼喚著偉大的理論,更需要偉大的理論,而且為創造新的理論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要面向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實際,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創新,勇于打破對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教條理解和附加到其名下的錯誤觀點,拋棄前人限于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已不適合時代要求的舊的理論框架即邏輯體系,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為時代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19世紀中葉,但又超越產生它的那個特定的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深深植根于社會實踐的土壤中,不斷地排除任何對它僵化的教條主義理解。它科學地揭示了世界整體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一般規律,汲取了歷史時代精神的精華,反映了歷史時代的總體特征、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全世界無產者的理論。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則、立場、觀點、方法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F時代的本質,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上的主導地位,同時,現時代的新變化、科學的新突破、實踐的新發展,又迫切要求摸準時代的脈搏,把握時代的基本課題,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它從內容到表述形式更符合現代的需要,更有效地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和諧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順應了這一時代的要求,進一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成為我國人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還有可能成為其他各國人民的指導思想,這一世界性的理論將引導人類實現美好的愿望[1]。

二、從矛盾論哲學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

“意識形態必須符合現實世界,意識形態隨著世界的變化而變化,盡管許多人想把它變成教條,但它不是也不能變成一種教條?!盵2]從矛盾論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包括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

首先,從國際上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運動處于全面快速發展階段,從經濟領域日益向社會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領域滲透,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絕對優勢來影響和控制世界經濟。西方資產階級學者借全球化之機,逐漸把全球化和現代化上升為一種意識形態,將西方社會的價值理念說成是一切民族國家的普遍價值理念,以此來實現西方國家對全球的統治。進入新世紀,西方國家往往打著“人權”“人道主義”和“民主”等旗號,利用各種方式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意識形態滲透,大力實施和平演變圖謀。而互聯網絡的興起更是助長了這一趨勢。以互聯網絡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以其具有的全球性、虛擬性、互動性、自主性和開放性的特點,致使西方的自由主義、利己主義的價值觀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得以更加便利的途徑,大量傳輸到我國。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大量涌入,給我國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嚴重影響和沖擊,引起社會意識領域的沖突和激蕩,嚴重威脅著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因此,如何有效解決我國的民族價值觀念和西方價值觀念、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問題,就成為當今我國意識形態研究的重大課題。

其次,從國內來看,當前中國正處于由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引導的激烈的社會轉型期。經濟成分的多樣化,社會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及社會組織的多樣化的趨勢將會不斷增強,社會分化的程度將會不斷加深。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的社會意識產生于社會存在,并隨著人們的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作為對變化了的現實生活的反映,必然會出現不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而社會當前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貪污腐敗等大量消極現象的出現,更加劇了人們新舊觀念的碰撞、是非觀念的沖突,使一些人的道德觀念出現混亂和扭曲,法紀觀念和社會誠信嚴重缺失。上述現象的長期存在和發展,不可避免地將會弱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感召力,弱化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信仰,從而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帶來嚴重的挑戰,嚴重影響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實現。由于市場經濟是以個體性作為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的,國家促進個人的發展以及保障個人的權益,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但是當前社會上出現的無視國家和集體利益的個人主義、唯利是圖、享樂主義等消極思想有不斷蔓延的趨勢,這又勢必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如何正確協調和處理個人、國家和集體的關系,重建社會主義價值信仰,以鞏固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就成為當今意識形態建設面臨的另一個重大課題。

三、從和諧論哲學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時代價值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指導思想的正確與否關系著行為的結果。要改變不和諧的局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需要“斗爭論”哲學,更需要以和諧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從容應對,趨“利”避“害”,方顯大智慧、大策略。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群眾基礎

積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里的傳統倫理道德,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組成部分,深深制約和影響著人們的現實生活。任何一個國家和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本民族的文化道德傳統和價值觀念作精神支撐。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促進世界文明的共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們浸潤在這樣的歷史文化傳統中,能夠承接的道德遺產也無比豐厚。以“追求真、善、美的倫理道德境界,崇尚以義至上的倫理道德精神,強調仁愛和諧的人際關系,重視整體的倫理道德價值導向、倡導修身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念”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倫理道德[3],是中華民族和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其中,愛國主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永恒主題。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形成了以公滅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和國家利益為重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堅持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已成為全社會公認的政治價值取向?!按蟮乐幸?、天下為公”“位卑未敢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生死榮辱觀念,在價值導向上都重視個體和整體利益的融合,強調個體利益服從集體和國家整體利益的原則,已成為我們民族所信奉的崇高的道德倫理規范,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追求整體的思想,要求個人對民族和國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犧牲精神,這對于我們維護歷史上國家的統一,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新的時代,我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于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糾正當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心理和行為,對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團結,反對臺獨和一切分裂勢力,對于有效遏制西方文化和意識形態對我國的滲透,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傳統文化一向提倡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反對“見利忘義”的價值觀念,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有利于我們處理好前進中的各種矛盾,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團結和諧,以保證社會穩定持久的發展。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則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今天我們只有大力弘揚這種精神,才能不斷增強民族的自信力,使我們團結起來戰勝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從而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了合乎時代精神的新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大的生命力

恩格斯曾經說過,任何思想都屬于其所處的特定時代。所以,一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也必定是時代精神的反映。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否順利建成,關系到我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能否鞏固和發展的大問題。一切體現人類文明發展和時代精神的成果,都是我們今天應該更加珍惜和著力繼承的“精神食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個人與國家、民族和集體榮辱的統一,為我們正確解決個人與國家、集體的關系問題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重視個人的合理權益。當前我國社會誠信的缺失,違法亂紀現象的大量發生,既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又對個人的權益造成了巨大損失。要求每個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既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又是對公民權益的有力保障。以崇尚科學為榮的思想,既是知識經濟社會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又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全面地發展。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要求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為個人只有在為社會、為人民、為集體利益而奮斗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和保障自己的個人利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國家、民族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強調個體利益要服從國家、集體和民族利益,個體要遵循整體主義原則,這為我們正確處理新時代條件下個人、國家和集體的關系,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重建社會主義價值信仰

作為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創新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社會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規范和主導價值觀,有利于對社會思想的整合,有利于引導和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馬克思·韋伯指出:“任何統治都企圖喚起并維持對它的‘合法性的信仰”[4]。合法性是影響和控制社會最有效的、最節約成本的政治資源。目前,中國正處于社會激烈轉型的過程中,社會分化所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利害沖突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并且在一定時期內還可能會激化,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化的發展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因此,在當前意識形態的感召力趨于弱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重新喚起人們的合法性信仰,就需要進行意識形態的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創新和發展,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內容和適應對象的廣泛性。任何成功的意識形態應該能夠兼容并蓄其他意識形態中合理的科學的成分,以符合不同的個體和社會集團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主要針對干部和廣大青少年,但是,它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其中所蘊含的理想信念、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既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又與人類文明和時代精神的發展趨勢相一致,既堅持了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一元性又有多元性,既能夠把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思想統一起來,又能夠容納多種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之間的個性差異。因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信仰基礎,能夠使絕大多數社會成員都自覺或不自覺地信仰它。相信只有按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提供的價值規范和取向去行動,個人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利益。

2.指導現實的有效性和靈活性。意識形態要發揮作用,就必須避免傳統意識形態的空洞說教、深奧難懂與枯燥乏味,而應符合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心理特點和接受水平,容易為社會大眾所理解和接受,這樣才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鳴,否則人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性正在于:它把我們從小就浸潤于其中的傳統道德和價值觀念,以及我們從現實的實踐中所自覺或不自覺加以接受和內化的時代精神、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等,以淺顯易懂的形式明確提出,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旗幟鮮明地為全社會提供了一種主導價值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有利于人們按照共同的價值標準去確立人生目標,安排自己的活動,并能夠使個人按照相同的預期與其他人發生聯系,由此才能夠形成穩定的社會秩序,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5]。

參考文獻

亞當·沙夫.馬克思主義在今天的意義[M]//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57.

喬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108.

繆德良.中國傳統文化要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35-138.

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69.

道格拉斯·C·偌思.經濟史中的結構和變遷[M].陳郁,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8.

[責任編輯 祁麗華]

猜你喜歡
矛盾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辯證法”到中國: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研究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淺談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論的運用
《實踐論》《矛盾論》所彰顯的哲學魅力
論阿爾都塞對毛澤東《矛盾論》的結構主義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