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保障人權的戰略布局

2016-12-02 23:57李君如
東北財經大學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協商民主依法治國

李君如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人權事業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形成了人權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布局。一是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全面保障人權;二是以法治保障人權,即從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方面全面保障人權;三是堅持不懈地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以協商民主保障人權;四是在全面保障人權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關鍵詞]人權事業;依法治國;協商民主

中圖分類號:D0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096(2016)05-0003-06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人權事業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行動綱領,形成了我國人權事業全面發展的戰略布局。

一、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全面保障人權

我國的人權事業,隨著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誕生而起步,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而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進展而推進。

人權與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都有關系,其中與政治體制的關系最為密切最為復雜。我國的政治體制怎么改革?很多人都很關注這個問題,因為這是關系到國家穩定和發展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兩個決定,第一次描繪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藍圖。這個藍圖,總括而言,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進行全面的深化改革,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兩個輪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三大任務: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二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三是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政治體制改革的這三大任務,共有11項舉措:(1)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2)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3)發展基層民主;(4)維護憲法法律權威;(5)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6)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7)健全司法權利運行機制;(8)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9)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10)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11)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政治體制屬于政治上層建筑范疇,是國家權力運行的基礎,是對國家權力的運行進行監督約束的具體制度。這些政治體制改革的具體舉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按照民主和法治的權力運行方式,改革和規范權力形成、運行以及對權力的監督制度。第(1)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從第(4)項到(11)項依法治國監督權力的舉措,都屬于這一類改革。另一類是通過有制度保障的非權力運行方式,推進并監督權力的形成和運行過程是按照民主和法治的要求展開的。第(2)項關于協商民主的舉措,就屬于這一類改革。至于第(3)項基層民主,既包括了鄉鎮范圍內權力運行方式的改革,又包括了從鄉鎮到村、社區和企業的非權力運行的民主進程。因此,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從大的方面說,就是兩大改革:一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權;二是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而推進這兩大改革的總思路,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主體,充分維護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項權利的實現。其中,最為基本的就是憲法所賦予的中國公民的人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曾經明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但與此同時,在當前我國現有發展水平上,社會中難免會存在一些非公平和正義的現象。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具有了更強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對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有了強烈的訴求。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全面統籌,在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情形下,意識到公平、正義問題的重要性,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會威脅到人民對黨的信任,以及對國家進行改革開放的信心,這樣必然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盡管沒有“人權”兩個字,但處處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精神。

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制度是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無論在任何社會都是適用的。因此,需要通過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不斷克服我國社會出現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用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保證公民平等參與和平等發展的合理權利。黨中央應該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審視現有的政府體制和政策,只要發展存在有違公平正義的地方,就要進行改革;發展有問題的環節,就把這個環節作為改革的重點。要抓緊解決那些由于制度安排不當所導致的有違公平正義的問題,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制度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原則,更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更加明確地回答了我們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保障人權是什么關系。

不難發現,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所提到的,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憲法所規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要求。因此,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為了實現和保障人權;全面推進協商民主也是為了實現和保障人權。

二、以法治保障人權的布局

提出依法治國,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和治國方略的重大轉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定為總目標,并把保障人權原則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個總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制定了以法治保障人權的宏偉綱領。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對依法治國的認識也不斷提高和深入。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同志深刻總結了“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確定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基本方針。他指出,對教訓和錯誤的反省使我們更加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法治的目的不是“治”,而是“法”,即加強法治的目的不是為了治民,而是為了實現真正的民主。由此,法治進入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的視野中,逐步成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的主要依據。在1996年2月中共中央舉辦的領導同志法制講座上,江澤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國”的概念,認為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把它確立為黨和政府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基本方針,他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是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和政府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痹谶@之后,隨著對依法治國認識的不斷深入,逐步用“法治”替代了“法制”。依法治國也成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黨的十五大系統地闡述了依法治國,“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黨的十五大不僅說明什么是依法治國,如何進行依法治國,還說明了依法治國的目的以及依法治國的意義。更一步,還詳盡地說明了依法治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作出了重要的定位,即依法治國是黨和政府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的基本方略,是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正是在依法治國基本方針的基礎之上,中國共產黨提出并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任務。1999年全國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憲法修正案,修訂后的憲法的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睉椃ㄖ械倪@一規定,既明確了依法治國的根本性,是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標志著黨和政府在執政方式和治國方略上的重大轉變。黨的十八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要充分注重并發揮依法治國在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秉h的十八大進一步深化了對依法治國的認識,把依法治國放在整體治國理政中去認識,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推進了依法治國作為治國理政基本方針,以權威方式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定為行動綱領。這個綱領的確立是黨的治國理政思想和國家政府治國方針的重大轉變。

這個重大轉變,自始至終都與我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基本原則和立場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形成了以法治保障人權的宏偉綱領??v觀歷史,我們知道,1997年確立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隨后在1998年,江澤民同志給中國人權研究會致信,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和中國的具體國情結合起來,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薄拔覀冊概c國際社會一道,為締造一個公正合理、和平繁榮的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重大建議,要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這一建議在2004年3月的十屆全國人大二次全會上正式通過?!白鹬睾捅U先藱唷北患{入憲法標志著人權尊重和人權保障已經成為我國法律領域中的規范概念,納入了我們國家根本大法的規范范疇,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已經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理念貫穿到政治、經濟、社會和生活等的各個方面。2008年,《世界人權宣言》發布60周年,胡錦濤同志致信中國人權研究會,進一步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以人為本,既尊重人權普遍性原則,又從基本國情出發,切實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放在保障人權的首要位置,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边@段論述充分表明了黨和國家在人權問題上的基本原則和立場。堅持人權普遍原則與基本國情相結合,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要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段論述也進一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對人權問題的重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這個發展進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要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這是實現總目標必須堅持的五項原則。這五項原則也充分說明法治建設也必須以人為本,即法治建設依靠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合理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由此可見,十八屆四中全會中所確立的建設法治國家的綱領,為我國人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值得重視的是,這次全會提出的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從人權事業的角度來看,是一個全面保障人權的戰略布局。

什么是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這就是要根據“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和“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的基本要求,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四個方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里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這四個方面部署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這四個方面不僅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而且形成了一個以法治全面保障人權的戰略布局。

一是在立法中保障人權?!稕Q定》強調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對重點領域進行立法時,要依法保障公民權利,加快完善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體現機會、權力和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切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落實公民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真正實現公民權利保障的法治化。

二是在執法中保障人權?!稕Q定》中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堅持法治下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要加大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領域的執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三是在司法中保障人權?!稕Q定》中強調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嚴重的破壞作用。因此,提出要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進嚴格司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申請權、申訴權的制度保障。

四是在守法中保障人權?!稕Q定》指出法律權威的根源在于人民內心中的擁護和信仰。因此,我國政府在推動全社會建立法治意識的同時,也應該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全面的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相關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求助體系;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還要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使公民的人權在法律上得到保障。

猜你喜歡
協商民主依法治國
公司成長的“法治之鑰”
立良法 謀善治
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 促進共享發展
法治中國是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力量
新時期鄉村基層民主政治發展中的協商民主問題探究
協商民主與政治協商
政治生態視域下我國政協協商民主的創新對策探討
我國傳統政治文化與協商民主制度的互動關系探析
讓政協成為探索“協商民主”的主角
兩會布局 依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