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農科類大學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

2016-12-13 23:32孫永強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孫永強

摘 ? 要: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我國部分農科類大學新生存在專業思想不穩定、專業認識不足、學習動力缺乏、就業前景擔憂等現象,因此加強和改進農科類大學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有必要從理想信念教育、專業認知教育、道德規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來加強農科類大學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農科類大學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2-0196-01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也是第一產業,處于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地位。當前,國家高度重視“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連續十三年出臺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不斷加強農業穩定、加快農村發展,強化農民增收等,不斷促進三農問題的思考和破解。筆者認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在于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能,培養素以萬計的高素質農業科技人才,加快農業向現代化、集約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而前提在于加強農科類高素質大學生的培養和提高農業的科學技術水平,而培養農科類大學生,加強農科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當前,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受到傳統小農思想的束縛,普遍認為農民地位低,農村條件差,不愿意與泥土打交道,很多家長不愿意讓自己的小孩報考涉農高?;驅I,即便部分考生進入了農科類高?;蛏孓r專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其一、專業思想不穩定。據不完全統計,部分農科類新生表示此前并沒有報考自己所學專業,要么被調劑,要么高考分數不樂觀,迫于上大學的壓力,“曲線救國”,被迫接受。專業思想不穩定是當前農科類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新生來到學校,就咨詢轉專業、輔修第二專業或跨學科考研等問題。

其二、專業認識不足。很多農科類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認識不深,認識不夠,一知半解或根本不了解。盡管高校也開展了諸如新生專業介紹會、新生開學典禮、專業報告會等一些活動,但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仍然理解不深刻、不透徹。

其三、學習動力缺乏。農科類新生以前在高中實行的是灌輸式和被動式教育,進入大學后,由于環境相對寬松和自由,自己降低了要求和標準,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有的沉迷于網絡;有的開始交友戀愛;有的吃喝玩樂,玩物喪志,一蹶不振;有的上課不認真,昏昏欲睡;有的作業不認真完成,拖拖拉拉,草率了事;有的悲觀消極、厭世等。

其四、就業前景擔憂。相當一部分農科類新生對農科就業認識不清、不透,導致對就業前景的擔憂和恐懼。很多同學誤以后學農后,還得下田種地,整天和泥土打交道;有些同學認為學農出路很窄;有些同學認為學農沒意思,沒前途;部分同學認為農科類畢業生受歧視,待遇低等。

鑒于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在農科類大學新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對農科類大學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目的在于幫助大學新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勝的科學信念。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是人生強大的精神能源。農業是我國的基礎性行業,高校要開展“學農,愛農,獻農,為實現農業現代化而學習”的活動,不斷加強大學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農科類新生要將祖國的召喚、社會的需求和自己的理想緊密聯系起來,堅信自己能夠吃苦,能夠在未來的農業廣闊天地中干出一番事業。在農科類高?;蛏孓r類學院,學??梢赃m時邀請我國農科領域的一些專家、學者、甚至院士等來校講學,做學術報告;也可以邀請涉農類的知名校友、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來校講述學農的特點和優勢等,讓農科類大學新生提前了解國家的涉農政策,農業發展前沿,學術發展趨勢等,堅定他們學農大有可為的信念。

2.加強專業認知教育。做好專業認知教育,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讓大學新生對所學專業進行深入認識,穩定專業思想,增強專業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勤奮學習、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在目前,絕大多數農科類專業都是國家大力發展,具有廣泛市場需求和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高校要引導大學新生正確認識專業的特點、優勢和特色。比如:農學、植物保護、園林規劃、設施園藝、生命科學、食品科學、水產養殖等專業都是國家積極推進,具有良好市場發展前景、社會急需的。農科類高校應該給大學新生講清楚、講透徹、講深入,把專業教育做牢做實,可以開展就業指導課,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也可以提前告知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及要求,人才培養目標與方向以及畢業生就業去向、質量、前幾屆學生就業率、考研率等。加強專業認知教育,還可以邀請優秀校友、專業方面的成功人士來校傳經送寶。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大背景下,加強農科類新生專業學習,培養良好的專業素養和善于鉆研,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他們畢業后的發展大有裨益。

3.加強道德規范教育。道德規范教育是幫助大學生了解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的行為準則的教育,并在這些行為準則的指導下,將這些行為準則外化為實際行動和道德習慣。農科類大學新生要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認知,錘煉道德意志,養成道德行為。要有心系三農,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兼濟天下的高尚品德。時刻樹立為人民服務、為農民服務、為農村發展盡力、為農業發展獻智的道德情懷。要有深入鉆研、努力探索生命奧秘、動植物特征和相關知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維護生態平衡,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的思想和行為。農科類大學新生更應該培養自己處理良好人際關系、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等道德品質,這為以后從事農科類專業活動會奠定良好的基礎。一個道德品質低下,不愿意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農科類大學生,很難在畢業后有所建樹。

4.加強身心健康教育。良好的身心是一個人健康的標志。在當今社會發展節奏明顯加快,壓力逐步增大,人與人的關系日漸生疏的環境下,加強農科類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增強身體素質是非常必要的。農科類大學生在校期間或畢業后,難免進行野外調查,走下田間地頭或森林湖泊等,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來支撐,從事繁重的農業科學研究,更需要身心健康和諧。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農科類大學新生必備的?,F代社會的開放性、復雜性和易變性,尤其是多樣價值觀沖擊,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人們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地導致某些心理失衡、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高校要幫助農科類新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培養良好心理品質。這為培養高素質的農科類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農科類大學新生正處于一個角色轉變、有序過渡的階段,高校對他們加強教育、合理引導、科學灌輸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斷加強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牢固樹立專業思想,養成良好道德規范和具備較好的身心素質。

參考文獻:

[1]駱郁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