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時代下我國實體書店的困境及對策分析

2016-12-27 09:28朱運愛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實體書店轉型發展市場份額

朱運愛

摘 要:傳統中實體書店是人們閱讀資料的重要來源之一,承載著人們對知識文化的感知和敬仰,但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和革新,網上書店、電子書籍以其方便快捷的優勢,給我國實體書店帶來極大沖擊?;诖?,本文對我國實體書店當前的經營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和解決對策,希望對我國實體書店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增強競爭能力有所幫助,以此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優化升級。

關鍵詞:實體書店;市場份額;轉型發展

作為圖書銷售的主體,多年以來,實體書店是人們選購書籍的第一選擇,被譽為“城市的文化標的”,但是,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網絡書店,數字化閱讀等新型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此同時,實體書店卻仿佛多米諾骨牌接連倒下,如何使實體書店擺脫當前困境,探索出一條適合的經營道路已成為當務之急。

1 我國實體書店的發展現狀

1.1 利潤大幅下滑,老品牌書店相繼倒閉

2009年以來,實體書店被迫進入寒冬期,先是開辦已久的三聯書店搬離了廣州的圖書市場,隨后,北京以學術書籍為主的大型書店風入松因為租金上漲,利潤微薄不得不停業,同一時間,被看作實體書店代表的“光合作用”書房因銷售大幅下降,入不敷出,關閉了兩家在北京的直營店……也許到這個時刻,我們才會發現那些帶給我們溫馨和滿足的書店風景,已變成了舊時的記憶,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和生活。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中國的實體書店消失了近50%以上,而停業倒閉的趨勢還在加劇。

1.2 市場份額流失,庫存積壓嚴重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網絡書店的快速崛起以及電子閱讀的普及,對發展本就岌岌可危的實體書店來說,更可謂是雪上加霜,而那些在圖書銷量爭奪戰中勉強生存下來為數不多的書店也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2011年5月,風入松書店的管理層借助媒體求助于廣大讀書愛好者:“因書籍銷量急劇下滑,導致庫存積壓嚴重,致使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房租……維系風入松,拯救實體書店?!?/p>

以上情況不難看出,那些未停業的實體書店正在苦苦支撐,市場份額大量流失,嚴重的庫存積壓致使資金無法得到有效的周轉,令書店的創辦者們苦不堪言。

2 我國實體書店面臨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外部原因

網絡書店與實體書店相比,其在圖書零售市場上的優勢主要來源于:首先,由于網絡書店的主要經營場所存在于互聯網之中,是一種虛擬的在線平臺,因而其避免了昂貴的地面租金及諸多日常工作開銷,因而網絡書店也能夠以更大力度進行促銷宣傳和以超低價折扣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其次網絡書店的搜索試讀功能可以大大增加消費者的選擇范圍,并提高其購買熱情;最后隨著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廣泛應用,閱讀電子書籍已成為流行,電子書因其便于存儲與攜帶等優點備受人們的青睞,因此網絡書店除了其紙質書籍具有優勢外,其所售的電子書也對實體書店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2.2 內部原因

除了網絡書店及人們閱讀習慣改變等帶來的沖擊之外,我國實體書店本身經營中也存在問題,從而阻礙了它的發展。比如圖書售價整體偏高,這與網絡書店的大幅度折扣相比,弱勢明顯;其次我國實體書店的經營模式始終為從出版社進貨,在書架上陳列,最后銷售給顧客,盈利模式僅為賺取進貨和銷售之間的差價,沒有文化周邊產品或其他領域的資金進入來分攤運營成本和風險,僅為銷售圖書,這使它的抗擊外部沖擊的能力減弱。

3 我國實體書店轉型發展的對策

3.1 利用網絡資源、推動書店轉型

目前,實體書店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十分單一,面對蓬勃發展的網絡時代,作為傳統文化代表的實體書店不應回避,而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去迎接它。實體書店自身擁有大量質量上乘,做工精美的圖書,憑借書店的品牌優勢和良好形象,利用網絡平臺開設自己的網絡書店,對于實力強,有名氣的實體書店就可以建立自己獨立的網站。這樣依托實體書店豐富的圖書資源,在網站上大力宣傳,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即擴大了知名度,又增加了圖書的銷量。另外實體書店在以圖書為主要經營內容的同時,可以輔以在線教育課程,文化周邊產品,視頻媒體等同步在線產品,從而由單項的圖書銷售轉變為多元綜合類經營模式,這對提升實體書店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有極大的幫助。

3.2 營造文化氛圍,提升人文關懷

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優化升級,人們不再只是關注高效與便捷,對于精神文化、生活內涵也有了更多的追求,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相比,具有真實的空間,與數字閱讀相比,具有實實在在的書籍,據此,實體書店應以店面為基礎,努力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打造體驗式的消費模式。比如一角獨立的空間,舒適的座椅,再配上一杯香茶或是咖啡,讀書的韻味自然不言而喻,給顧客帶來一場放松心靈的體驗。另外文化沙龍也是增強讀者之間溝通與交流的公共性文化平臺,思想的火花在這里交融和碰撞,有力的激發了文化的傳播與創新。這對讀者來說都使得實體書店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3.3 拓展城市下游,發展農村市場

農村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相比稍顯緩慢,網絡在線平臺造成的影響對農村來講并不是太大,由此,實體書店可以開拓農村這一廣大的圖書市場,形成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比如在書籍種類方面,可以以符合農村發展情況和經濟形勢,及共同致富,科技普及,農作物種植等為主題的圖書作為開拓源頭,逐步引入更新的產業書籍,使農民群眾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提升農村地區居民的閱讀興趣,以促進農村地區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另外,推動農村地區的學生們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針對他們所學的知識選擇相配套的閱讀資料,擴大孩子們的視野,增強他們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實體書店擴大銷售范圍,增加銷量。

3.4 尋求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投入

面對傳統文化代表的實體書店因經營原因陸續退離舞臺時,我國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幫助實體書店走出發展困境。比如在2014年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工作中,扶持實體書店發展被列為重大項目之一,獲資助實體書店的范圍將從2013年試點的12個市擴展到12個省份。另據中國出版網的最新報道,2015年該獎勵范圍擴大到了16個省市。這一系列文件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堅決扶持實體書店的重要決心,為其在困境中尋求突破指明了方向,而作為扶持對象的實體書店,也應依靠國家力量和自身優勢,積極發展新模式,開拓新領域,借助政府為實體書店打造的良好環境,增強其自身的競爭能力。

隨著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泛閱讀”、“片斷式閱讀”、已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消磨時光的不二選擇,但是紙質閱讀具有電子閱讀方式不能比擬的優勢。鄭重性是紙質閱讀的一大特點,它可以使人們的節奏、思維轉換的速度慢下來,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入的閱讀和研究,從而產生思考的動力。經過探索和突破的實體書店必將向人們提供一個更加專業、規范、成熟的讀書場所,進而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進一步優化與升級。

參考文獻

[1]董琳.淺談網絡經營沖擊下實體書店的發展策略[J].時代金融,2014(1).

[2]葉祥鳳,李蘇宇.電子商務時代實體書店經營發展新方向[J].中國市場,2013(12).

[3]林京.關于推動實體書店經營發展的幾點思考[J].現代出版,2014(6).

[4]蔣艷平,姚廣軍.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原因及出路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9).

[5]孫月沐.中國書業年度報告(2013-2014)[N].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8).

[6]胡兆燕.傳統實體書店將被“徹底拋棄”?[N].中國財經報,2013(1).

[7]劉軼寧,張君浩,網絡時代實體書店的困境與突破[J].北方經濟,2014(4).

猜你喜歡
實體書店轉型發展市場份額
通信芯片市場份額 有望超越計算機芯片
上海市各財產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市場份額表(2017)
亞馬遜書店探訪記
電子商務環境下實體書店的發展與轉型探究
復合型文化場所:實體書店的立體化轉變
實體書店的春天來了?
大學本科高年級怠學現象調查與對策研究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煤炭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態下鋼鐵企業的轉型發展以及建議
試論“央視新聞”公眾號的成功運行對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借鑒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