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工就業適應性狀況調查

2017-01-07 01:15盧琰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調查農民工

盧琰

摘 要:就業問題是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面臨的首要問題。通過對河南省農民工就業現狀及適應性進行調查,了解農民工就業環境、就業種類、職業技能、工資待遇、就業心理、就業穩定等方面的適應性,結合農民工就業實際狀況,對農民工就業的傾向性、以及就業適應的強度進行等級測量,找到就業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及影響力度,有助于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規范就業環境,制定促進農民工穩定就業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農民工;就業適應性;調查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34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到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河南是個農業大省,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謀求發展。為了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讓進城農民進得來、留得住、住得下、過得好,探索就業問題則是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通過對農民工就業適應性問題的實證調查,找到就業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及影響力度,掌握農民工的就業訴求,使農民工有個穩定的就業環境,引導其在行業和職業間有序流動,確保各行各業勞動力的持續供給,對今后更好地應對民工荒問題和保持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問卷基本情況

1.1 調查對象

本課題研究選取鄭州市農民工為調查對象,采取現場調查和定點發放的形式。被調查的群體主要來自建筑業、機械制造業、餐飲業、商業、服務業、環境衛生等行業。他們來自河南省各地市縣,到鄭州務工少則1年,多則5年以上,年齡多集中在青壯年。

1.2 問卷設計

根據研究內容,設計了農民工就業適應性調查問卷,共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農民工基本信息調查,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收入、行業等;第二部分采用鄭日昌教授《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為了符合調查內容和后期統計方便,對部分題目和計分方式做了微小調整。經過對問卷反復研究,文獻梳理和專家咨詢指導,先選取部分被試者進行了小范圍的測試后,并征求專家意見進行了適當修改之后,又進行了測試,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第三部分圍繞影響農民工就業適應的因素來設計問卷題目,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心理四個方面進行調查,主要了解農民工在就業環境、就業種類、職業技能、工資待遇、就業心理、就業穩定性等方面的適應狀況,以及就業適應的強度等。

1.3 統計方法

鄭日昌教授《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共20道題,采用單雙號計分,單號題賦值分布-2、0,2;雙號題賦值分布為2,0,-2。但考慮這種計分統計方式容易出錯,便將題目做了適當調整,將賦值方向調整為統一方向,均為-2,0,2。結果得分對照,35~40分:適應能力很強,能很快地適應新的就業、生活環境,與人交往輕松、大方;29~34分:適應能力良好,能較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與人關系融洽,處事能力較強;17~28分:適應能力一般,當進入一個新環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基本上能適應;6~16分:適應能力較差,遇到困難則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5分以下:適應能力很差,即使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夠適應,常常困惑到與周圍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惱。

1.4 調查狀況

本課題調研共發放問卷320份,回收有效問卷284份,回收率89%。調查問卷主要了解農民工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收入、從事的行業情況等。從調查結果看,男女性別基本平衡,在鄭州務工的農民工占84%,本地的農民工16%;務工人員的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21—30歲和40歲以上,占35.2%和占32%;文化程度多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中專層次,約占總人數的78%;60.2%的農民工已婚,其中已婚同城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占41.5%,他們有一個或兩個孩子的約占59%;40%的農民工在鄭州工作3—7年;他們所從事的行業分布比較廣,有建筑、機械、服務、餐飲、環境衛生、商業等,其中從事服務業和環境衛生的人員居多,約占38%;將近44.7%人員工作時間為8小時,45.4%人員工作時間為8小時以上;他們工資收入從10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其中59.8%的農民工的收入為1500—3000元。

2 農民工就業適應現狀

2.1 農民工適應能力

通過農民工對《社會適應能力診斷量表》的問卷統計,結果顯示,2.1%的人適應能力很強,2.8%的人適應能力良好,18.0%的人適應能力一般,39.4%的人適應能力較差,37.7%適應能力很差。從表1顯示,大部分農民工適應能力較差或很差,占總人數的77%左右,而只有23%的農民工適應能力一般及良好以上。這些數據說明農民工適應性處于比較偏低的水平。

運用SPSS17.0對適應能力診斷量表進行數據均值統計,得到結果見表2。根據數據統計結果,農民工總體適應能力的均值為0.468551,計算被調查的農民工適應能力總分0.468551×20=9.37102,屬于6~16分區間,由此得出別調查的農民工適應能力為第四等級:適應能力較差。

2.2 農民工適應現狀表現

個體的適應性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群體之間、文化之間互相配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彼此所產生的和諧的關系。新時期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工作、生活,他們是否融入,取決與其本身的適應性和對周圍環境的和諧程度、滿意程度。本課題調查問卷的第三部分主要從經濟、政治、文化、心理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經濟方面:主要從生活支出比例、居住環境、工資數額來體現。53%的農民工認為日?;旧钪С稣际杖氲谋壤粔蚝侠?,只有16%的人感到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52%的農民工對自己的居住條件和租金不滿意,只有17%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大約47%的農民工對工資待遇不滿意,36.6%的人認為一般,17%的人對工資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從表3中得知,約50%的農民工對目前的生活水平滿意度不高。

政治方面:主要從社會福利待遇、管理制度、權利受損尋求組織機構幫助情況等方面來體現。44%的農民工對各種社會福利待遇不滿意,37%的人認為一般,只有19%的人感到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32%的農民工對單位各項管理制度不滿意,48%的人表示一般,可以接受,只有19%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大約48%的農民工對權利受損時不會尋求組織機構幫助(工會、婦聯等機構),36.6%的人表示有時會選擇尋求幫助,16%的人表示經常和一直尋求組織幫助。從表4中得知,約45%左右的農民工對政治權利方面滿意度不高,表現在政治意識淡薄,維權意識較弱。

文化方面:主要從社會文化、職業發展、職業技能掌握情況來體現。30%的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習俗、規則制度等文化不滿意,50%的人認為一般,只有20%的人感到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34%的農民工對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不滿意,50%的人表示一般,只有16%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大約19%的農民工對自身的職業技能掌握程度不滿意,50%的人表示一般,31%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從表5中得知,約50%左右的農民工對自身未來發展、職業技能方面的滿意度選擇一般,說不上滿意與不滿意。

心理方面:主要從工作自信心、工作目標動力、妥善管理情緒來體現。35%的農民工會利用過去的成功經驗樹立信心,49%的人選擇有時有,16%的農民工對自己沒有信心;48%的農民工表示在工作中有目標、有動力,37%的人選擇有時有;15%的農民工在工作中基本沒有目標和動力;47%的農民工表示在工作中能夠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38%的人選擇有時會管理好情緒;15%的農民工在工作中很難把控情緒。從表6中得知,約40%左右的農民工的職業心理是良好的,40%左右的人職業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只有不到20%的人表示在工作中沒有目標、缺乏動力,自信心不足。

3 調查結果

第一,鄭州市農民工總體就業適應能力為第四等級:適應能力較差;

第二,50%的農民工對目前的經濟收入、生活水平滿意度不高;

第三,約45%左右的農民工的政治意識淡薄,維權意識較弱;

第四,50%左右的農民工對自身未來發展、職業技能方面的滿意度選擇一般,說不上滿意與不滿意;

第五,40%左右的農民工的職業心理是良好的,40%左右的人職業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只有不到20%的人表示在工作中沒有目標、缺乏動力,自信心不足。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可以對農民工就業適應問題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就業環境、就業種類、職業技能、工資待遇、就業心理與就業適應能力的相關性和差異性,為提高農民工就業適應性提供參考數據。

猜你喜歡
調查農民工
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點對點”幫2萬名農民工返崗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