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探討

2017-01-07 11:06黃璜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問題與對策

黃璜

摘 要:由于我國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理論研究起步較晚,因此目前不少企業在所得稅納稅籌劃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針對所得稅納稅籌劃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和建議,希望能為廣大納稅籌劃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63

1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不考慮籌劃風險

減輕納稅人義務人的稅收負擔和實現納稅零風險是稅收籌劃的兩個基本目的。如果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之后,并沒有真正實現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那么這樣納稅籌劃活動就是失敗的;同時如果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變大,超過了企業的承受能力,即使降低了企業稅收負擔,我們也認為這樣的納稅籌劃活動是失敗的。納稅籌劃活動在可能給納稅人減輕稅收負擔,帶來稅收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需要納稅人為之支付相關的費用。納稅籌劃費用是指企業為了選擇最佳的納稅籌劃方案而去探討和學習稅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時的相關費用,以及為了實施納稅籌劃方案而發生的有關人員培訓費用,還有納稅人委托稅務代理機構實施納稅籌劃的代理費用等。只有當納稅人的稅收成本小于籌劃后的收益,并且能夠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這樣的納稅籌劃才可以稱作是成功的。

1.2 納稅籌劃與避稅、漏稅、偷稅相混淆

納稅籌劃最早是從國外開始的,國內很多人其實并沒有真正了解它,不少人只是簡單地將納稅籌劃理解為就是通過與稅務機構處理好關系,通過會計做假,使企業的稅負達到最小化。所以有些人打著納稅籌劃的幌子,卻做著偷稅、逃稅的事情。而這些稅收違法的行為無論是對國家和還是對納稅人而言,都產生著極大的負面影響。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我國稅法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投資、理財、組織交易等事項的提前安排與籌劃,以達到稅負最低和稅收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納稅籌劃的前提必須是采用合法的手段,這就區別開了它與避稅、偷稅、逃稅。避稅是指納稅人利用某種法律上的漏洞或者缺陷使自己不納稅或者減少納稅,偷稅是指納稅人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手段達到不納稅或者少納稅的目的。納稅人在納稅義務發生后,應該根據稅收法律的規定及時足額繳納稅款,任何違反稅收法律規定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1.3 忽視整體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效應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前提下進行的合法節稅,以及稅負轉嫁方法達到盡可能減少稅收負擔的行為。實務中不少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都只是盲目的強調節稅,把稅收負擔最小化作為最終目的,但是企業并不清楚的是稅收負擔最小化并不等于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納稅籌劃應當著眼于增大納稅人獲得的凈利潤,因此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應該選擇能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納稅方案,而不是選擇稅收負擔最小的納稅方案。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納稅籌劃不得不選擇較高稅負的方案,甚至選擇最高的納稅方案。不少企業大都通過使用減少本期利潤的方法來達到減少所得稅的目的,但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利潤下滑的消極影響。某些納稅人可能會為了能夠享受到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和優惠稅率而刻意的把生產經營活動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規模里,雖然這樣減少了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但是這有可能會讓企業錯失發展和壯大的機會。還有一點在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避免由于選擇了某種籌劃方案減輕了一種稅負的同時卻引起了另一種稅負的增加,這有時會造成企業的整體稅負加重,不僅沒有達到減輕稅負的效果反而讓企業的負擔逐漸增加,因此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必須要全盤考慮,應當選擇使企業最終效益最大化的方案,那才是企業真正應該選擇的最優的納稅籌劃方案。

1.4 納稅籌劃與生產經營無關

在稅收籌劃過程中許多納稅人認為,納稅籌劃其實與企業的經營活動是沒有關聯的,納稅人只要合理利用會計核算之間的相互操作,就能實現少納稅款的目的。實際上,稅收是國家調節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杠桿,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密切相關的。比如,為了促進國家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也為了能夠促進國家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只要企業的投資方向與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經濟發展方向一致,企業就可以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政策。國家為了合理布局區域經濟,稅收政策在不同地區的傾斜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企業應該盡量選擇能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產業和地區進行投資管理。比如,企業因擴大規模而需要追加投資時,可以通過建廠房,購設備,也可以通過收購虧損企業來實現,這些無疑都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緊密相關,而不是簡單地通過會計人員的賬務處理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2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改進措施

2.1 正確認識納稅籌劃的風險

納稅籌劃風險的存在是客觀的,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納稅人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應當盡量規避風險,對于不可避免風險,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強化風險管理,絕不能忽略風險,漠視風險。納稅籌劃總是處于一個錯綜復雜而又不斷變化發展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中,納稅籌劃與稅務風險、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債務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等密切相關。因此,納稅人必須要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利弊,這樣才能保證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2.2 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必須要在法律允許或不違反稅法的前提條件下進行。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應該嚴格遵守現行稅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要求,選用合法有效的會計方法和手段展開籌劃活動,否則可能會演變成為逃稅行為。例如,為了吸引外商投資,國家給予了外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然而一些企業為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而辦理外商虛假出資,利用外資企業的牌子來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實際上,這種行為已經與納稅籌劃相背離了,因為這是在欺騙行為,是一種逃稅行為。所以,企業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保持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要真實的進行納稅申報,及時足額的繳納稅款。

2.3 樹立全局觀念

企業的經營目標總是不斷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利益,使投資者的財富達到最大化。企業進行納稅籌劃也是為了獲得整體最大的經濟利益,而非實現其局部的經濟利益得最大化。納稅籌劃要有整體觀念,全局觀念,不能僅僅是為節稅而節稅。同時,企業還要考慮各種相互作用的節稅技巧,把納稅籌劃的焦點放在整體的稅收負擔上,而不能僅僅只局限于某一種稅費得節約,要用長遠的眼光來選擇最佳的納稅籌劃方案,同時遵循風險與收益均衡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利率浮動、通貨膨脹等許多因素的影響,采取恰當的措施來分散風險,把稅收籌劃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進行權衡,避害就利,從而使企業獲得稅收籌劃的最大經濟效益。

2.4 納稅籌劃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中

納稅籌劃決策必須與企業的經濟活動有密切的聯系,必須貫徹于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的活動過程中。企業的納稅籌劃應該有整體原則,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其中一個階段或某一環節稅負減輕的方案上,而是應該充分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樹立長遠以及整體意識。有些納稅籌劃方案可能達到了降低納稅人某一環節或者某一階段的稅收負擔,但是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這樣的納稅籌劃方案明顯是不可取的。因此,企業應當選擇有利于企業自身長遠發展,又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利益的納稅籌劃方案。

2.5 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納稅籌劃活動本身也會產生一定的納稅成本,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應當盡量降低納稅成本,并且使其低于納稅籌劃后的收益,這樣的納稅籌劃活動才可行。企業有兩種方法可以進行納稅籌劃,第一種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專門的部門進行納稅籌劃,第二種是聘請專業的納稅籌劃機構進行納稅籌劃,但是這兩種方法都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而且兩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聘請外部納稅籌劃機構的優點有:

(1)與稅負機關有良好的工作關系,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

(2)可以幫助納稅人與納稅機構建立良好的征納關系,納稅籌劃的成本比較低。

聘請外部納稅籌劃機構的缺點有一點,即不能及時的解決企業在納稅籌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專門納稅籌劃部門的優點:

(1)企業內部員工了解企業的情況,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間內改變納稅籌劃方案。

(2)企業可以對自身的員工進行更加有效的監管。

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專門納稅籌劃部門的缺點:

(1)會導致企業員工的內部競爭,而且納稅籌劃方法的爭議會比較大。

(2)相對于聘請外部納稅籌劃機構來說成本更高。

因此企業在選擇兩種方案之前應當進行預算分析,選擇適合自己企業情況的納稅籌劃方案,企業在選擇納稅籌劃方案時,要對所有的納稅籌劃方案進行反復對比研究,最終挑選出投入產出最高納稅方案。

參考文獻

[1]王同凱.淺析新企業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J].新西部,2012.

[2]夏仕平.我國納稅籌劃誤區研究綜述[J].當代經濟,2011.

[3]朱曄.淺析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2.

猜你喜歡
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問題與對策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商業地產企業稅收籌劃研究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