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會計實踐教學改革

2017-01-07 11:22朱幼鳳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會計實踐教學

朱幼鳳

摘 要: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改革已成為下一階段教學改革的重點。通過反思現有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實踐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環節、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管控等幾方面,探討提升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途徑。

關鍵詞:會計;實踐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79

1 實踐教學對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會計本科教育目標的定位。實踐性教學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系統工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這是由會計學科的特點決定的。會計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應用性,既要求學生具備系統、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能學以致用,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具備解決企業會計實務問題的基本能力。設計合理、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會計課程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教學環節。

作為應用型本科,浙江樹人大學從2008年開始教學質量工程,突出專業人才的應用性培養目標,從專業培養計劃著手,重視會計實踐教學,增加會計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已建立起基本的會計課程實踐教學體系,逐年規范實踐教學。但總的來說,這些年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還屬于量的發展,現在要實現質的提升,需要我們對現有會計實踐教學進行反思。

2 應用型本科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踐教學形式不夠豐富

學?,F有的會計課程實踐教學主要包括現場認知實習、課程內實踐教學、綜合模擬實踐教學、畢業環節企業實習等方式?,F場認知實習主要是組織學生參觀一家企業的生產流程;《基礎會計》與《會計信息系統》兩門課程,開設課程內模擬實驗,《基礎會計》開設一周的單項實驗項目,演練憑證、賬簿、報表三環節的賬務處理技能,《會計信息系統》利用財務軟件演練ERP環境下各財務子模塊的操作;綜合模擬實訓分為手工與計算機兩種形式,對一個企業一個月的會計業務進行校內仿真性實訓,綜合運用了《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等課程的知識與技能;畢業環節企業實習,由學生在最后一學期自己找實習單位進行校外實習認知實習與畢業實習由于涉及到企業,難以在實踐教學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占主導地位的是單項或綜合的模擬實訓。不同的實踐教學形式適用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模擬實訓更側重于學生操作與實務技能的鍛煉,而對學生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職業判斷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較弱,這需要其它實踐教學形式的補充。

2.2 實踐教學方法較單一

由于對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視與投入程度不夠,實踐教學方法還基本停留于傳統的由教師講授實訓任務、工作流程及主要理論知識,學生以任務為導向進行模擬,模擬過程中教師答疑解惑。講授型的教學方法對于實踐教學來說,直觀性不夠,教學效果不好,導致學生在模擬演練過程中對于實際操作還是較茫然。與理論教學不同,實踐教學方法應該更豐富,針對不同的實踐內容,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采用更生動更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達到實踐教學效果。

2.3 實踐教學資源缺乏

模擬實訓教材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模擬實踐教學的質量。自編實驗教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大多數學校往往是利用現有公開出版的實訓教材。但這種教程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實驗設計不科學,有的實驗數據有錯誤,有的實驗內容不適用,要尋找適合的培養目標的教材很不容易。如會計電算化綜合模擬實訓,往往是利用手工模擬實訓資料,將手工賬移植到計算機上處理,由于核算數據的缺乏與不適用,這樣只能應用ERP環境下的總賬模塊,其它核算如薪酬、固定資產、應收、應付子系統就無法啟用。

2.4 實踐教學質量亟需提升

單項或綜合的模擬實訓項目,往往是由教學團隊負責教學。教學團隊中各教師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對整體的教學質量影響很大,而常規的教學評價方法又不適用于教學團隊的考核,因此實踐項目的教師考核是空白。在這種“大鍋飯”式的實踐教學體系下,一方面實踐教學質量難以用制度保證,全憑教師的個人作風;另外一方面,教師也沒有動力進行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從現狀來看,實踐教學大大落后于理論教學的改革。

2.5 實踐教學評價有待加強

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考核主要是過程性評價(主要看到課率)與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提交的憑證、賬簿、報表等實訓成果)相結合,這種簡單的考核方式往往造成學生以完成實驗為任務目標,而不是掌握技能為出發點。比如會計手工實訓項目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在缺少單獨考試性的考核體系下,部分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在實訓中“搭便車”的現象不少見,雖然提交了完整的實訓賬表等,其實并沒有達到實訓的教學目的。

3 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

3.1 實踐教學形式多樣化

除現有的場認知實習、課程內實踐教學、綜合模擬實踐教學、畢業環節企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方式外,還應該結合實踐教學內容與能力培養需要,增加案例實踐教學、企業調研實踐教學及會計軟件模擬實踐教學。

3.1.1 案例教學

《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都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課程內的案例教學,以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能夠彌補傳統講授型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缺陷,通過適用的、專題性的、盡可能真實的上市公司的會計核算案例,將基本原理與實務充分結合,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復雜會計核算制度,以及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將案例教學納入實踐教學體系,單獨開設會計案例實踐教學項目,是對以實訓為主的實踐教學的突破。

3.1.2 企業調研實踐教學

會計課程的社會性極強,但會計課程教學中很少應用企業調研的方法。企業調研能夠幫助學生認知企業,了解會計職業,熟悉會計崗位,樹立學以致用的學習觀,讓學生走出課程,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痘A會計》與《中級財務會計》都可以開展課程調研,前者調研側重于對企業運作的了解,對會計工作流程、會計賬務處理技術的熟悉;后者調研側重于對企業會計業務的了解,對企業具體會計工作崗位的設置的認識,對會計報表作用的理解。

3.1.3 會計軟件模擬實踐教學

不管是單項還是綜合的手工會計模擬實訓,現有主要是紙質的手工實驗平臺,通過配套的實訓教材,讓學生在紙質載體上演練憑證、賬簿與報表。隨著技術的發展,市場針對教學開發了不少商品化網絡型會計實踐教學軟件,這類軟件將手工賬的紙質操作轉化為無紙化的電子操作,不僅學生能直接操練,還能自主的學習,軟件中既有憑證、賬簿知識點的展示,又有實際操作的演示,還能對學生的操練評分與糾錯,更有考試系統。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學生就能方便地進行課堂外的實務訓練,邊學邊練,邊練邊學,學習實踐還會形成紀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都可納入課程考核體系。

3.2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模擬實訓教學方法

傳統的模擬實訓教學方法是由教師講授后,學生根據任務演練。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說是簡單粗暴,對于理性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學效果不好。技術的發展,使教師以更直觀、更生動、更便于學習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成為可能。將實訓內容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科學的匹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對于憑證賬簿的技術性操作內容,可以錄制小視頻演示給學生看,清楚明了;對實踐的重點與難點環節,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教學,更深入地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還可以利用豐富的會計網絡學習資源,進行移動學習。

3.3 規范實踐教學環節

3.3.1 整合會計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形成較完善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將應用性強的會計課程都納入實踐教學體系,形成完整的實踐教學鏈條。實踐教學內容的整合,可以從縱橫兩個維度展開??v向維度,是指從存在遞進關系的課程系列角度考慮,比如對于財務會計課程系列,首先確定不同課程的單項教學實踐項目,以及項目間的層遞關系,然后是課程系列的綜合教學實踐項目。橫向維度,是指一門課程哪些教學內容需要開設實踐教學,再結合內容特點確定實踐教學形式,比如案例教學、企業調研、模擬實訓等。

3.3.2 編寫或修訂實踐教學大綱,細化實踐教學目標

教學大綱是教學的基本綱要,按綱教學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與課堂理論教學相比,在實踐教學環節,教師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與自主性,教學大綱就更顯重要。隨著實踐教學體系的慢慢豐富,對實踐教學的重點應該從量的重視轉化到質的重視。有效教學的起點就是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首要內容。對實踐教學目標的認識,容易只停留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操作能力的層面上,忽略了其對培養會計職業素養另外一些能力的作用,比如分析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通過教學目標的細化與分解,可以落實于實踐教學任務與設計中。

3.3.3 建設實踐教學資源數據庫,提升教師實踐教學指導能力

實踐教學資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高低。好的實踐教學設計,應該來源于企業實務,經過教師的加工整理,又高于實務。此實踐教學資源的收集,需要教師走出學校,與企業建立較密切的聯系,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實務能力的提升。

3.4 改革實踐教學評價方法

教學評價的本質功能是檢驗和評估學習達成度,即通過測量教學前后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來判斷教學有效性水平。有效的教學評價必須保證學習目標、教學過程與評價三者之間的一致性。針對目前實踐教學考核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重視實踐教學,改革實踐教學評價方法是關鍵。比如在模擬實訓環節,增加學生現場實際操作的考試內容。這才是對操作能力最關鍵的考核,就好比汽車駕照的考取,必須讓學員在路上行駛是一樣的道理。

3.5 學校層面對會計實踐教學的推動

應用型本科院校近些年進行的教學質量工程,在專業培養方案、課程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前幾年對實踐教學的改革,主要是量上的增加,在學生的培養計劃中增加到一定比例的實踐教學課時,對實踐教學的首要要求是保證按計劃有序的進行。量的擴張后,接下來應該是質的提升,從學校的層面來看,需要力推實踐教學改革,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首先,加強實踐教學的質量管控。實踐教學形式多樣,教學的時間、空間等方面有較大的靈活性,加之團隊教學的因素,傳統理論教學的質量管控方法往往不適用,導致不少學校對實踐教學的質量管理成為一個真空地帶。單獨制定科學的、適用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辦法,已成為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重點工作。其次,加強實踐師資隊伍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師人才的引進上,也注重的是教師的科研能力,重學歷輕實踐,導致會計學科教師的整體實踐能力不強。應用型人才培養要落在實地,師資是關鍵。學校需要在制度上推動教師走出課堂、走進企業,培養“雙師型”教師。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吳紅耘.兩種取向的教學論與有效教學研究[J].教學研究,2011,(5):25-30.

猜你喜歡
應用型人才培養會計實踐教學
應用型人才培養下作物栽培學教學方法改革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