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影知世
——《濰縣大觀》記錄下的濰縣社會

2017-03-09 09:29謝金勇
濰坊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濰縣大觀紀錄片

謝金勇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觀影知世
——《濰縣大觀》記錄下的濰縣社會

謝金勇

(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濰縣因地利之便成為溝通山東沿海與內地之咽喉,晚清以降,開埠通商,及至民國,工商漸趨繁盛,鑒于此,當政者拍攝《濰縣大觀》,以彰政績?!稙H縣大觀》詳實地記錄了濰縣的城市面貌、經濟狀況、教育文化、政治軍事等內容,以全景模式涵括當時的社會狀況。與此同時,紀錄片所展示的內容多有新興事物,亦體現出濰縣由傳統向現代之轉變。

濰縣大觀;社會狀況;轉變

1935年春,濰縣縣政府拍攝了一部無聲黑白紀錄片《濰縣大觀》。這部紀錄片是當時山東省政府選取幾個重點市縣攝制的《山東大觀》組成部分之一,而今成為山東省僅有的反映民國時期城市概貌的完整紀錄片。①按現有史料來看,《山東大觀》系列紀錄片除《濰縣大觀》之外至少還有《青島大觀》、《威海衛大觀》,但有影片存世的僅《濰縣大觀》。

《濰縣大觀》雖有時任地方官長粉飾時局、自我表彰之嫌,但該片較完整的記錄了當時濰縣的城市面貌、社會風俗、經濟狀況、文化教育,史料價值不容小覷。到目前為止,就筆者所知,已有學者對《濰縣大觀》的主要內容做描述式介紹。②張明霞、闕景奎、趙文婕:《八十年前無聲黑白紀錄片再現昔時濰縣——影片〈濰縣大觀〉摭談》,《山東檔案》,2015年第3期。此外,在地方文史資料選輯中也有對該紀錄片的記述。③楊金禮:《濰縣第一部記錄影片〈濰縣大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濰坊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濰坊文史資料選輯》第8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濰坊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2年;崔明義、陳樹林、張中符:《〈濰縣大觀〉影片追記》, 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學宣文史委員會編:《濰城文史資料》第18輯,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2002年。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了解《濰縣大觀》的拍攝原因、內容,實現紀錄片場景的再現等均有幫助,但在背景解讀、影片意義等方面仍有可深入研究的價值,故筆者嘗試對該紀錄片做淺要分析。

一、《濰縣大觀》拍攝背景

濰縣,解放前濰坊市區的舊稱,地處魯中,銜鄒魯而接膠東。該地歷史悠久,明清之際工商繁盛,有東萊首邑、北海名城之謂。步入晚清之后,隨著對外聯系的增加與交通條件的改善,濰縣愈發成為山東省重要的經濟商貿重心。

1862年,煙臺開埠通商,成為山東與海外交往的窗口,外國貨物由煙臺進入,經濰縣輸入魯中、魯西。山東內陸土產也有相當比例經由濰縣轉運煙臺出口海外。手工、商貿素稱發達,加之以貨物周轉之便,使得濰縣經濟地位不斷提升,最終成為施堅雅提出的中華帝國晚期城市體系中20個地區都會中僅有的一個低級行政治所。[1]1898年,青島開放為商埠。憑借地利之便,濰縣成為魯東南連接內陸的中轉站。1904年,膠濟鐵路通車,地處鐵路中間位置的濰縣交通地位更顯突出。便捷的交通擴大了市場范圍,又促進了濰縣傳統手工業的發展?!坝捎诘靥幠z濟線上,離青島不遠,又有魯東商業區的傳統地位,濰縣很快便納入了青島貿易體系……濰縣作為一個重要的鐵路車站迅速成為青島商埠與山東內地之間的集散中心?!盵2]

膠濟鐵路的修建促使沿線重鎮濟南、濰縣、周村等地商貿快速發展,加之有被迫開埠城市利權受損前鑒,上述幾地官商自開商埠的呼聲漸高。同時,清廷也漸為接受廣開商埠以保利權之舉措。1904年,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山東巡撫周毓奏請濟南、濰縣、周村三地自開商埠。奏折中,言濰縣為商賈薈萃之區,膠濟鐵路必經之道,膠關進口洋貨,濟南出口土貨中轉之處,形勢扼要,經貿發達,可自開通商口岸,以擴利源。[3]奏請得到朝廷應允,濟南城外開設商埠,濰縣、周村二處設為分埠。1906年1月10日,濟南、濰縣、周村三地同時舉行典禮,正式開放為“華洋共同通商之埠”。[4]

濰縣開埠之后,成為魯中地區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受益于鐵路的修建與外部資金的流入,工礦企業建立起來。與此同時,本地傳統的手工業與經濟作物種植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的發展又促進了當地社會的變化,紳商階層愈發壯大,文化教育不斷進步,城市面貌也得以改善。此后,濰縣儼然一魯中重鎮。[2]民國以降,濰縣的經濟地位并未受到影響。經歷了北洋時代政局跌宕之后,濰縣經濟進入穩步發展期,以絞絲、織布、染織、嵌銀等為代表的傳統手工業重新煥發活力,商貿業憑借便捷的交通愈發活躍,以煙草種植為代表的經濟作物種植業,以坊子煤礦、華豐機械廠為代表的現代工礦業日益成為重要的經濟部門。到20世紀三十年代,濰縣在山東成為青島、濟南之外的主要經濟重心之一,有了“金膠州(青島),銀濰縣”諺語。據1934年膠濟鐵路車務處載:“濰縣工商兩業自昔稱盛,自膠濟通車后,尤有長足進步,商業控制之領域日廣,生產有工業化之趨勢,縣城為經濟中心,為青島、濟南之間最大之市場,在本省各縣中,工商各業實無出其右者?!盵5]

憑借強勢的經濟地位,濰縣成為山東省政府彰顯發展成效與治理效果的窗口,成為《山東大觀》拍攝地之一。

二、《濰縣大觀》記錄下的濰縣社會

《濰縣大觀》影像資料現藏于濰坊市檔案館,紀錄片全長約55分鐘,黑白畫質,記錄了濰縣城市建設,經濟,文化,軍政等歷史內容。

(一)城市面貌

作為城市紀錄片,最先出鏡的是城市建設情況。濰縣城區的主要區域除有縣城一座外,還有東關隔白浪河相望,形成兩城格局,另有西關、北關、南關等幾處小區圍繞。對1933年濰縣城的研究中顯示,僅濰縣城及東關便各有70多條大型街道,城市規??梢娨话?。[6]《濰縣大觀》拍制過程中自然將濰縣的城市面貌收錄其中。

紀錄片拍攝了許多濰縣傳統的標志建筑,如象征文教的文昌閣,祀有文昌帝君;濰州園林十笏園,為本地官紳府邸之代表;道教重地玉清宮,為民眾信仰之反映。但是,這種傳統的標志建筑所占比重并不突出,其一個重要原因是民國時期尤其是國民政府時期,當政者為推行城市建設及新生活運動,對傳統建筑進行拆毀。如1929年濰縣縣長張鳳喬發起拆除牌坊運動,擴建道路,兩個月時間將濰縣城區的烈女、節孝、仕宦等三十余處牌坊集中拆除,數量占濰縣城區總牌坊數的半數有余。[7]拆除的原因雖曰為發展交通,但是這些牌坊是帝國時代的權威、身份及宗法倫理象征,代表著國家的意志在地方的延伸以及地方大族聲望的樹立,因而,牌坊的拆除無疑是帝國時代國家痕跡的祛除,地方勢力的受挫,是中華民國濰縣縣政府割裂帝國時代的聯系,破除地方官紳勢力,鞏固統治權威的舉措。經此之后,濰縣城內古建筑數量大減,新式建筑大量修建。

紀錄片中以較大篇幅呈現的是濰縣縣城新生建筑,此類建筑記錄了這座城市向現代轉型的一個側面。

作為政治表現形態的濰縣縣府被突出呈現?!稙H縣大觀》以縣政府為拍攝起點,開場便攝錄下題有“東萊首邑”的石坊、縣政府大門、刻有“北海名區”的二門及縣大堂。作為本地區政治權威的象征,這些建筑與周邊房屋相比顯得威嚴莊重。

體現地方政府政績的市政設施建設是記錄片著重攝錄的部分之一,新修道路、橋梁、商業街道的鏡頭在《濰縣大觀》中不時閃現。交通道路的修繕是地方政府政績的一個亮點,作為蘊含政績宣傳含義的《濰縣大觀》將濰縣縣政府最近幾年在交通道路方面的工作逐一展現。例如,紀錄片中攝錄的重要橋梁、道路多為時任縣長厲文禮主政濰縣時所修繕。片中重點突出的朝陽橋為連接縣城東門與東關西門通道,據較為確信的記載來看,該橋始建于康熙初年,最初為石制橋,后改為木制橋。隨著濰縣經濟的發展。1933年,縣政府決定拆除木橋,新建鋼筋混凝土大橋。大橋工程由青島德國建筑商設計,由濰縣云亮包工局施工建造,所用材料為比利時、荷蘭進口水泥、鋼材。1934年,朝陽橋建成,大橋全長102米,寬6.6米,高12米,橋身為三孔橋,其規模在當時的山東已屬上乘。[8]該橋至今仍橫跨白浪河,名稱改為亞星橋?!稙H縣大觀》中攝錄的橋梁還有通濟橋等。通濟橋原本也是小石橋,1933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梁。

自朝陽橋西首南行可至南壩崖街,即今日和平路南段。此街為通往濰縣火車站要道,但年久失修。濰縣縣政府在朝陽橋竣工之后,開始翻修南壩崖街,將原壩崖拆除,向白浪河擴寬六米余建新壩,新辟土地做房基出售,售款用作擴建街道費用。[9]擴建以后成為一條繁華道路,諸多濰縣老字號紛紛于此開立商鋪,如王萬春堂、華北書社等。[10]此外,街道上休閑娛樂場所比鄰,快活林曲藝場、富貴茶社等曲藝場所,中華戲院等電影院均開設于此,成為濰縣市民消遣之地。[11]在《濰縣大觀》中,對此街道不無稱贊,曰“車水馬龍,往來如織”。

《濰縣大觀》中展示的道路還有中山路等。中山路即今東門大街,上世紀30年代是濰縣一條繁華的道路,街上商店、藥鋪、書店等門鋪鱗次櫛比。官方圖書館性質的民眾教育館坐落其間,內有閱覽室,并辦理圖書借閱事務。[12]惠東大藥房是當時山東首屈一指的醫藥公司,以濰縣為總部,在濟南、青島、鄭州、西安、成都、蘭州等地設立分號,年利潤達20多萬元。[13]

諸如修建朝陽橋、擴建南壩崖街等公共工程的實施是濰縣縣政府介入公共事務的一個顯例。按《濰縣志》、《濰縣志稿》等資料記載,明清時期,濰縣的橋梁、河堤等公共工程的修建有相當比例是由縣城中紳商階層主持。然自民國以來,紳商階層漸漸減少介入此類公共工程的修建,地方政府將公共工程的修建視作彰顯政績,獲取聲望的途徑。[14]朝陽橋竣工之后,濰縣縣政府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典禮,由濰縣黨政軍各部及地方紳商組成游行隊伍,樂隊前導,軍警隨后,大橋兩端有參觀民眾無數,歡呼雀躍,而這一場景則“恰巧”被路過記者拍攝下來,予以報道。在拍攝《濰縣大觀》時,濰縣縣長厲文禮攜一眾黨政軍人士騎自行車經由此橋而過,路人駐足觀望。無論從慶祝典禮還是紀錄片拍攝來看,當時濰縣主政者在主導公共工程建設之后,還是希望借其彰顯政績,贏取民心的。

《濰縣大觀》中展現的濰縣城市面貌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城市建筑,例如鐘樓、自來水蓄水池等。1934年修建朝陽橋的時候,拆除了縣城東門的城樓和甕城,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四面鐘樓。鐘樓頂部安置一大型時鐘,時鐘為銅制構件機械鐘,四周各有圓形表盤。該鐘樓非常壯觀,報時準確,被稱為“標準鐘”。[15]鐘樓修建在舊縣城城樓,采用歐式風格,佇立于周邊舊式民居中,格外顯眼?!皹藴淑姟钡男藿ㄊ沟帽环Q為“濰縣”十景的“北樓曉鐘”消失了。新式的“標準鐘”使原本無法確知精確時間的市民有了知悉時間的途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間模式逐漸讓位于精確的時間觀念。

與“標準鐘”一樣惹人注目的還有新建的自來水蓄水池。濰縣城居民用水原本以人工運送白浪河水為主。1934年,縣長厲文禮在朝陽橋西、郭宅街東建自來水罐,抽取白浪河水儲存其中,在周邊馬路安裝若干水龍頭,供市民取水。[16]這是濰縣縣城第一個自來水蓄水池,這種新型的供水模式對當時的濰縣市民來說很是新鮮。在《濰縣大觀》中可以發現,取水的市民多抱有一種新奇態度對待這一新設事物。

紀錄片中突出展示的這些新興建筑物顯示出濰縣的城市面貌已然發生變化,以縣衙為中心進行規劃的傳統城市格局已逐步讓渡于政治、經濟、交通等多元綜合規劃體系,一個傳統的封閉城市開始向開放的現代城市轉變。

(二)經濟狀況

《濰縣大觀》紀錄片對當時濰縣的經濟狀況也有所反映,尤其是較為詳實的記錄了當時濰縣的工業發展和商貿繁榮情形。

紀錄片對當時濰縣工業企業進行了拍攝,出現在紀錄片中的企業有華豐機器廠、同盛鍋爐廠、德信亨織布廠、信豐染印廠、裕魯染料廠、元聚漂染廠、大華染織廠、化德顏料廠、華東制革廠、惠豐火柴廠、上海煙草公司等,基本上涵蓋了當時濰縣主要的工業企業。從拍攝的企業可以看出,當時濰縣的工業主要以機械制造、紡織、印染、煙草等行業為主。紡織、印染為濰縣傳統手工業的延續,煙草業是為利用當地煙草種植業優勢,機械制造業為采用新式技術的結果,其中,輕工業所占的比重大于重工業。

濰縣手工業傳統悠久,以紡織、嵌銀揚名,清朝時曾有“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張布機”之譽。及至民國,濰縣紡織業仍具有相當規模?!稙H縣大觀》拍攝之前,有報道曰:“濰縣民風淳樸,手工藝尤為擅長……最發達者,則為織布業,縣東境有家庭工業織布機十萬架,大架日出布八九丈,最盛時,每日出布錠八十萬丈,遠銷陜甘晉豫各省。大廠有大華、元聚兩漂染工廠,能染各色丹士林布及漂白軋?!盵17]文中提及的大華、元聚二廠在《濰縣大觀》中亦有攝錄,可見當時的生產車間及工人勞作場景。濰縣機器制造廠有數十家,其中以華豐機械廠最為出名,該廠能制作織布機、提花機、水車,尤為重要的是,此廠是我國最早生產柴油發動機的企業之一。[18]濰縣的這些機器制造廠大都能夠生產織布機、提花機,這為濰縣織布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而織布業的發展又為機器制造廠的產品提供了市場需求,形成良性互動。因此,濰縣的紡織、機器制造業一直得以持續發展,至今仍是濰坊市的工業支柱。

《濰縣大觀》在拍攝這些工業企業的同時,也介紹了企業負責人以及相關經濟界人士。作為濰縣新式商人的代表,他們大都接受過新式教育,從著裝到思想觀念已與之前的鄉紳階層大為不同。

作為魯中重要的商貿城市,濰縣的集市很是繁榮,“若論五都兼百貨,自然濰縣甲青齊”,早在乾隆年間便享有盛譽。按清光緒朝《濰縣鄉土志》載,二十世紀初,濰縣集市以城內南門集、東關沙灘集為代表,共七十二處,此外,另有山會三十五處,可謂日日有集市,旬旬有山會。[19]這一情形在民國年間仍在持續。濰縣東關沙灘集在農歷每月逢“二、七”的日子開集,集市設在白浪河岸開闊的沙灘上。白浪河南北流向,東關大街東西走向,設集于此,便于趕集者水陸交通。集市內各種貨物琳瑯滿目,集市分牲畜市、木貨市、海貨市、皮革市等幾十個區域。本縣居民及周邊縣市百姓為集市的參與者,每次集市都有超過萬人趕場?!稙H縣大觀》拍攝了濰縣東關沙灘集的開集盛況。紀錄片分別從朝陽橋自西向東拍攝,將北沙灘集市完整呈現,河兩側沙灘上人流攢動;從東關通濟門上俯拍河西沙灘,攤點密集;從北沙灘大石橋拍攝附近牲畜市,記錄有牲畜交易場景;從通濟門上俯拍通濟橋南集市一角,棚棚相連。[20]

除集市外,《濰縣大觀》還攝錄了濰縣數條商業街道,如南壩崖街、中山路等,街道上商鋪林立,人馬流動,上文已有簡介,不再贅述。

當時濰縣經濟之繁榮通過鄰縣一首歌謠亦可觀之:“五九快過年,韭菜又漲錢,有小車和扁擔,起早上濰縣,走走朝陽橋,逛逛坍崖灘,聽聽大鼓書,瞧瞧影戲院,快快樂樂,成群結隊,一路把家還?!盵21]

《濰縣大觀》還記錄濰縣農村狀況,紀錄片中有地主收租、農戶生產等鏡頭,反應了當時濰縣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

濰縣地主數目較多,以丁、陳、郭、張四家最為出名,皆有良田無數。與傳統地主不同,他們除坐收地租之外,還投資經商。僅丁家便在濰縣、天津、上海有數家商鋪。此外,這些地主與政界關系密切,魯省主席韓復榘每到濰縣便以丁家花園為行營,當地駐軍司令部也借用丁家莊園,丁家儼然濰縣政治的中心。[22]濰縣的佃農集中在西鄉和北鄉,以耕種地主土地為生,大部分佃戶有自己的駐防,生產工具歸自己所有,每莊有莊頭一人,替地主收租,有時也參與村莊事務管理。地主收租,以收取實物地租為主,以收取租金為次。除去地租等開支,佃戶剩余作物所得僅占四成左右。[22]

在傳統種植業之外,煙草種植的比重逐漸增加。濰縣煙草種植業始自清末,民國時期日臻興盛,其發展與膠濟鐵路的修建關系密切,濰縣的交通條件利于煙草的運輸,故而備受煙草公司青睞,紛紛前來設廠。到1933年,全縣煙草種植面積為八萬五千余畝,每畝可產煙葉八百斤,烘干后得二百斤,全縣每年所產干煙葉不下于十七萬余擔??h內有英美煙草公司、日本米星煙草公司、南洋煙草公司、上海煙草公司等企業開設的烤煙廠收購煙草,年產值達六百萬元。[23]

正如紀錄片所展示的,作為傳統手工業城鎮,民國時期濰縣的紡織、嵌銀等行業仍有相當規模,然而,這座緊鄰青、煙的城市不可避免的受到新興經濟模式的影響,煙草種植、機器制造等行業逐漸成為重要經濟支柱,傳統行業也開始采取新的生產、銷售模式,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經濟模式逐漸向工業、手工業經濟模式過渡。

(三)教育文化

濰縣自古學風興盛,明清兩朝進士數量在山東屬前茅。民國之后,興學之風不減,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濰縣城已有中級學校兩所,小學百余所,此外另有教會學校、職業學校若干?!稙H縣大觀》便攝錄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幾處公立學校,如縣立初級中學、文廟小學和一處幼稚園,私立丁氏繼志小學、丁氏益群小學、丁氏群化小學也進行了重點介紹。

濰縣縣立中學始建于1913年,由時任濰縣勸學所主管張樹棻創辦,學制4年,畢業后可直接報考大學預科,1923年學制改為3年,1930年開設師范班。1937年,縣立中學有初中班4個,師范班1個,在校生230余人。在當時,該校規模在山東省縣立中學中位屬前列,僅次于黃縣、長山等幾處縣立中學。[24]濰縣縣立中學與教會學校廣文中學是民國時期濰縣城內教育水平最高的兩所中學,為當地教育發展貢獻良多,其校址至今仍在使用。

濰縣私立學校數量較多,幾成超過公立學校之態。自清末廢科舉興學堂以來,濰縣興辦私立學校之風便蔚然盛行,紳商各界投身于此者幾達百余人。其中,僅丁氏家族便先后成立了繼志高等小學堂、益群小學、群化小學等學校,另有郭氏、劉氏、譚氏、陳氏、武氏等氏族學校,學生數量從幾十人到幾百人不等,與傳統私塾不同,皆為分班授課,教以各學科知識。[25]私立學校的發展一方面與濰縣文風興盛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濰縣的經濟發展情形及地方家族發展狀況。

紀錄片對學校課堂授課的場景攝錄不多,但很多年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鏡頭?;@球運動、武術操練、西洋體操等體育活動,內容很是豐富,這或許與國民政府促進學校體育發展有關。出現在鏡頭中的學生不唯男生亦有女生。其中,中學男生穿制服,小學男生多帶鴨舌帽,女生留短發,穿夾袍,裝束與紀錄片中出現的穿袍褂帶氈帽的普通民眾已有不同。

紀錄片還對濰縣的宗教情況有所展現,出現在片中的玉清宮是濰縣著名的道教場地,相傳為丘處機弟子所建,歷史悠久。玉清宮內中有清末濰縣進士曹鴻勛所寫重修玉清宮碑銘,宮內另有全真道遇仙派創立者馬丹陽“昆崳山馬真人琴曲歸山操碑”、金代龜蛇碑等碑刻。

玉清宮遺跡反映出濰縣道教曾經有過的輝煌,而樂道院等基督教建筑則體現出當時濰縣基督教發展狀況?;浇淘跒H縣傳播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七十年代,1884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狄樂播在濰縣建立樂道院,集教會、學校、醫院于一體。1905年,基督教會在濰縣成立廣文大學,開山東高等教育之端。1917年,廣文大學搬遷至濟南合并到齊魯大學。1932年,基督教會將所辦的幾所學校合并,建立廣文中學,該校的后身即是今日濰坊廣文學校。[26]可見,基督教在濰縣的傳播對當地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隨著基督教傳播的深入,中國教民意識的提高,建立自立教會的呼聲日漲,1922年,濰縣教民成立濰縣中華基督教會,教會由中國教牧人員自治,經費主要由華豐機器廠提供,教會成立后注重鄉村布道,開設平民學校及婦女識字班等,發展教民三百多人。[27]

(四)政治軍事

《濰縣大觀》拍攝時已是國民政府時期,此時主政山東者為韓復榘,濰縣直屬山東省府管轄,時任縣長為厲文禮,同時兼民團縣大隊長和聯莊會總會長。

民團軍和聯莊會是韓復榘主政山東時期擴充軍力的一項重要措施。民團軍是正規軍的后備隊,經費由地方自籌。山東民團分五路,各路民團在轄區各縣設縣大隊,隊長由縣長兼任,濰縣民團屬第一路魯東民團。聯莊會原是各地地主自發組織的武裝,一切費用自理,后為加強對山東政局的掌控,韓復榘遂將各處聯莊會收入麾下,聯莊會從省到縣再到鄉鎮分級設會,經費由省總會負責。[28]《濰縣大觀》記錄了濰縣聯莊會訓練的場景。訓練場位于玉清宮前的空地,聯莊會隊員由駐濰軍負責日常訓練。對民團與聯莊會的控制意味著當時濰縣縣政府至少已將權利的觸角伸展到鄉鎮一級。

濰縣地處魯中,是連接膠東與鄒魯的咽喉,歷來為屯兵重鎮?!稙H縣大觀》拍攝時駐濰縣的軍隊是國民黨軍第八十一師,該師亦是《濰縣大觀》的拍攝對象。紀錄片拍攝了八十一師春季練兵場景:首先是師長展書堂訓話,之后練兵檢閱開始,護旗隊護送青天白日旗率先通過,繼之以步兵隊、炮兵隊、騎兵隊等分隊而過,隨后是士兵武器操練、軍操演練、武術表演等節目。由紀錄片可見,當時八十一師裝備有馬克沁重機槍、金陵兵工廠所產迫擊炮等裝備,可以直觀的了解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裝備、操練等內容。此外,紀錄片中還展示有駐軍參與城市道路修建、植樹等場景,意在突出“軍政和諧”之意。

小結

誠如《濰縣大觀》字幕所展示的,紀錄片在很大程度上意在彰顯時任主政者政績。但是這部僅有55分鐘的紀錄片還是較為詳實地記錄下了當時濰縣的社會發展狀況,對了解當時濰縣的城市面貌、經濟發展情況、文化教育情形、軍事政治狀況等具有重要意義。

自晚清被迫開放國門,歐風美雨沖擊襲來,地處青島、煙臺與山東腹地之間的濰縣也不斷發生變化,由封閉自足走向開放互通。城鎮中,體現宗法威嚴的城市建筑逐漸淡出,繼之而起的是服務于經濟、交通的城市規劃以及便民的市政設施。鐘樓、自來水塔等為代表的新式建筑在改變城市面貌的同時,也在改變市民的傳統觀念。城市面貌的改變與當政者增添政績有關,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濰縣由傳統向現代的過渡。與此同時,濰縣的經濟狀況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傳統行業開始革新,家庭作坊讓位于工廠,新興經濟行業開始出現,并逐漸成為經濟支柱。外國資本進入濰縣,對濰縣經濟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伴隨著經濟社會變化,濰縣的教育也開始萌新,雖不及京滬甚至青島等城市那般劇烈,但新式教育理念亦得以扎根,從教育機構到教學內容,從教學方式到師生面貌,無不體現時代變化。不可否認的是,在趨新的同時,濰縣仍存有諸多與時代脫節現象,諸如農村土地多操之于地主之手,地方割據勢力較強等。

總之,《濰縣大觀》較為全面的記錄了當時濰縣的社會狀況,將一個傳統城鎮逐漸趨新的片段呈現在世人面前,以一個縮影的形式為近代中國的社會變化腳注。

[1]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M].葉光庭,徐自立,等譯.北京:中華書局,2000:397-398.

[2]葉漢明.十九世紀末濰縣的社會經濟變遷——山東經濟重心東移對地方社會的影響[J].文史哲,1989,(2).

[3]直隸總督袁世凱等為添開濟南濰縣及周村商埠事奏折.葉志如.清末濟南濰縣及周村開辟商埠史料[J].歷史檔案,1988,(3).

[4]北洋大臣袁世凱為濟南城外開埠繕擬開辦章程事奏折、戶部為準撥膠關征寸銀兩作開埠經費事行外務部咨呈稿.葉志如.清末濟南濰縣及周村開辟商埠史料[J].歷史檔案,1988,(3).

[5]膠濟鐵路車務處.膠濟鐵路經濟調查報告匯編:分編三·濰縣.鉛印本.1934:1.

[6]李嘎.濰縣城:晚清民國時期一個區域性大都會的城市地域結構(1904-1937)[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4).

[7][民國]濰縣志稿:卷10·營繕·牌坊[M]//影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40冊.香港:鳳凰出版社等,2004:18-28.

[8] 張中符.亞星橋溯源[G]//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學宣文史委員會.濰城文史資料:第16輯,2000:152-154.

[9]丁云峰.抗戰前后的厲文禮[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濰坊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濰坊文史資料選輯:第6輯,1990:149.

[10]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學宣文史委員會.濰縣老字號 [M].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學宣文史委員會.2001:159,168.

[11]山東省濰坊市文化局史志辦公室.濰坊文化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7:120,170.

[12]張冠群.濰縣圖書業概況[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濰坊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濰坊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86:245.

[13]劉炳旭.濰縣惠東大藥房[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濰坊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濰坊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1988:70-72.

[14][民國]濰縣志稿:卷5·疆域·河渠,濰縣志稿:卷10·營繕·橋梁[M]//影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第40冊.香港:鳳凰出版社等,2004.

[15]譚先民.濰縣古城[G]//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學宣文史委員會編.濰城文史資料:第18輯,2002:174.

[16]穆錫罡.濰城居民飲水和首建自來水工程概況[G]//政協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員會學宣文史委員會.濰城文史資料:第20輯,2004:92.

[17]山東濰縣開辟商埠計劃[J].河北建設公報,1932,(2).

[18]張冠群.華豐機器廠創始人滕虎枕[G]//山東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山東文史集粹:下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76-78.

[19][光緒]濰縣鄉土志.石印本.1907:57-72.

[20]李子琇.濰縣沙灘市場[G]//山東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山東文史集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172-179.

[21]稻田鎮志編纂委員會.壽光縣稻田鎮志.內部發行,1985:258.

[22]李作周.山東濰縣的大地主[J].中國農村,1935,(8).

[23]戴鞍鋼,黃葦.中國地方志經濟資料匯編[G].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141.

[24]趙承福.山東教育通史·近現代卷[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200-201.

[25]安作璋.山東通史·近代卷: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1.

[26]劉建蘭.濰縣樂道院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8.

[27]《民國山東通志》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山東通志:第4冊[M].濟南:山東文獻雜志社,2002:2081-2085.

[28]馬千里.韓復榘主魯期間的聯莊會[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山東文史資料選輯:第22輯,1986:209-211.

責任編輯:陳冬梅

K263

A

1671-4288(2017)04-0008-05

2016-12-27

謝金勇(1988-),男,山東濰坊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在讀。

猜你喜歡
濰縣大觀紀錄片
濰縣蘿卜及其栽培技術
大觀的藝術 藝術的大觀——小記橫空出世的橫山大觀
濰縣樂道院集中營被關押西方僑民信息再考證
關于《濰縣大觀》檔案的幾點解析——從地方志層面考究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鄭板橋智斷案
論紀錄片中的“真實再現”
人與事/大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