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讓“漢字”沒有了“文化”

2017-03-09 11:09蔣麗莉
江蘇教育 2017年3期
關鍵詞:漢字文化漢字

【摘要】漢字作為連接所有中國人的文化紐帶,承載著中國人獨有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然而漢字背后蘊含著的傳統文化,卻漸漸隱藏在了漢字的“讀、寫”功能之下?;趯π抡n標和蘇教版教材的解讀,在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尊重漢字構字規律的前提下,漢字文化的滲透應貫穿識字教學的始終。

【關鍵詞】字本位;生本位;漢字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09-0025-03

【作者簡介】蔣麗莉,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南京,210002)教師,三級教師。

2015年7月3日,南京某區一年級語文期末考試卷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媒體報道標題赫然寫著:“一年級語文期末考試題,中文系碩士媽媽哭暈在廁所!”這可怕的題目竟是試卷中的第三項“看圖看拼音寫字詞”中的4個看圖寫字(如圖1)。家長們對此題評價道:“要是不百度,4個字能認識倆的那就算是高才生,認識4個的估計得是文獻學博士!”那么,這樣的一道題目,到底該不該出現在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試卷上?

一、“考”與“不考”?誰來為考試的方向點盞燈

考什么意味著學生學什么。蘊含“漢字文化”的題目能不能考?識字教學究竟在讓學生學什么呢?識字教學應該走向哪?“課程”和“教材”也許能為我們指明方向:

(一)課程的導向——“生本位”“字本位”

2011年,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出臺。新課標在第一學段的“識字與寫字”中將“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放在了第一條,并在第二學段中依然強調“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關于當前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識字教學應充分考慮漢字的特點,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內涵?!笨梢姟疤岣咦R字教學效率”“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內涵”就是識字教學應該努力達成的目標。

新課標和《指導意見》在向我們昭示:識字教學應該基于學習者的特點、漢字的特點。

1.生本位。

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要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用實物、圖片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游戲、競賽等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起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系。識字教學中曾經出現的反復機械式的抄寫,枯燥乏味的筆畫筆順的重復練習,給予學生的只是漢字“難學、難寫、無趣”的可怕印象。在這樣“為教而教”的教學中,不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不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怎么愿意主動識字,又怎能體會到漢字背后那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呢?正如戴汝潛教授在他的著作《字本位與語文課程教學》中所言:“脫離兒童識字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而單純地從文字學、語言學,甚至文學鑒賞出發而確定教學法是不行的。其中識字的興趣動機、記憶規律、聯想特點、思維品質、情感需求,以及學生的用腦健康、個性特征和成長需要都直接影響識字教學的效率?!盵1]

2.字本位。

這是一種“頗有發展前景的語言理論”。人們將以字為漢語基本結構單位的語言研究思路稱為“字本位”。把“字”看成漢語基本結構單位就是在強調漢語的“根”是音、形、義三位一體的“字”。漢字就是運用神奇的偏旁部首和有趣的構字規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構建出的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當學生明白了其中的字理,學習自然事半功倍。比如,學了“貝”字并懂得貝殼曾經作為貨幣,那么,學到“貴”“賺”“財”“購”“賠”等字時就能夠自覺地用“貝”的這個意思去拆解它們的形、義。孤立的“字”有了意義的歸屬,連成了一串字?!皩W習語言就是在學習適合漢字文化的思維方式”[2],作為教者,我們應該明確,在語文學習中,漢字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喜歡上漢字”,愿意“自主識字”顯得尤為重要。

當學生有了主動識字的愿望,就會在自主識字的過程中去主動探尋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這必然會提高識字的效率。

因此,當教師以生為本,將“漢字”“文化”“興趣”有機地整合時,識字教學也自然有了方向。

(二)教材的方向——變“教材”為“學材”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級上學期到二年級下學期,每本書中都有8篇集中識字的課文,其中除了“韻文識字”和“認一認”外,還有12篇集中識字的課文。依據張慶主編對于識字教學形式的分類,筆者將后三冊書中“看圖會意識字”“轉轉盤識字”兩種識字形式所涉及的課文進行歸納、整理,試圖窺見編者想傳達的識字教學的方向。

1.讓學生習得一點學習漢字的方法。

“轉轉盤識字”是蘇教版教材的首創,受學生游戲的啟發,因此“趣”字當頭?!叭ぁ钡谋澈笫菨h字中“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沒有死板的說教,只是在游戲中“丁”“也”“工”“苗”“包”和不同的偏旁組合,而變成了不一樣的文字。有趣的是:組合成的新生字,讀音都有相近之處,而字的意思也和所組成的偏旁有密切的關系呢!

學生在變一變、認一認的過程中能有所發現,能習得形聲字構字的特點,無需教師教“形聲字=形旁+聲旁”的公式。在今后的學習中,學生自然也會將具有構字規律的字組合在一起,提高識字效率。

2.為學生埋下一顆熱愛漢字的種子。

蘇教版一下《識字3》是“看圖會意識字”的第一課,課文將“實物圖—古文字—楷體漢字”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向學生展示了漢字起源、演變的過程和規律。

蘇教版一下的《識字7》,二上的《識字3》《識字7》都是利用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感知圖與字之間的聯系?!安徽睘椤巴帷?,“上小下大”為“尖”,“一只鳥張嘴叫”為“鳴”,沒有刻意地講解“會意”,卻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古人有趣的構字方法:當兩個漢字組合在一起構成新字時,兩個漢字的意思也組合在一起成了新字的意思。

《漢字王國》一書的序言中寫道:“一個個漢字為什么是這個樣子?那一筆一畫代表著什么?它們最初的形式如何?”[3]瑞典漢學家林西莉女士帶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度熱愛,用15年的時間完成了與漢字的故事。與她相比,我們卻對自己母語中所蘊含的文化知之甚少。因此,識字教學的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會讀、會寫生字,教者更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適當的漢字,將“漢字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里。教學蘇教版一下“練習7”時就和學生好好地玩玩漢字畫,體會古人運用象形漢字的獨特美;教學蘇教版二下“練習6”時就靜下心來讓學生用文字畫來說說故事。只要堅持,相信這顆種子終會長成一棵“漢字樹”。

3.讓學生養成一種關注漢字的能力。

蘇教版教材中最令人稱道的是編者在有意識地培養低年級學生關注漢字的能力。在蘇教版一下“練習2”的“學用字詞句”一項中出示了一段描寫春天的文字,引導學生關注“河、池”都有“氵”,“跑”“跳”都有“”后,找出文字中還有哪些字有相同的偏旁,想想為什么帶這個偏旁。學生習得生字:蝴、蝶、蛙;池、游;花、草。在“練習4”的“學用字詞句”中出示了四組表示動物聲音的詞語,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動物的叫聲多用口字旁。還知道哪些表示動物聲音的字,學生習得生字詞:咕咕咕、嘰嘰嘰、喵喵喵、呱呱呱……

一段生活中的文字,幾聲動物的叫聲,在學生眼里再普通不過的內容,卻成了他們關注漢字的材料。在學習中,學生漸漸明白:偏旁相同的字,在表達意思上會有相近的地方。如表示聲音,雖然具體的字形不一,但都有表示相同意思的“口字旁”。當這些或陌生,或熟悉的漢字被這樣的關系連接在一起時,學生識字的效率自然就有更大的提高。此外,蘇教版二下的4篇識字內容通過相近部首的古今演變,讓學生明白了每個部首表達的不同意思。相信“礻”與祭拜、神靈有關,“衤”與衣服有關的概念深入學生內心時,學生一定不會再為“神”和“裙”的偏旁是“一點”還是“兩點”苦惱了!這種“追根溯源”的方法在漢字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追根溯源法的生動形象性能讓學生對漢字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漢字能力水平。

二、考什么?讓漢字文化在考題中展示“趣”和“意”

“要讓學生去哪里,首先要知道學生在哪里?!比欢覀兊慕逃牵骸拔覀儾恢缹W生在哪里,也不知道要讓學生去哪里?!苯虒W的隨意性導致學生學習的無目標性和知識的無序性??荚囋嚲碓谀撤N程度上對引導教師更新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有著引領的作用?;趯Α罢n標”和“教材”的解讀,基于“生本位”“字本位”的理論基礎,可見和漢字文化相關的題目完全可以作為考試的內容,并且應該作為“識字”考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結合前文提及的那張試卷中出現的題型,可以嘗試:

1.以生為本:改變出題的位置,讓學生真正感受漢字的“趣”。

面對考試,大部分學生都會有緊張感?!翱磮D寫字”這項試題出在試卷第三大項的第一行。如果學生在完成這道題時遇到了困難,那么思考此題耽誤的時間會較長,沒有寫出來,對后面完成試題造成的心理上的影響比較大。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真正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的前提下,不妨嘗試改變一下此題放置的位置,將題目移至試卷最后,以附加題的形式出現,冠以“我是識字小能手”的題名,學生完成試卷后再來進行這項小挑戰,相信在略微放松和平靜的心態中更能感受漢字的樂趣。

也可以采用“連一連”的方式,如《玩轉漢字》[4]一書中與動物有關的“象形字”的嘗試(如圖2)。

2.以字為本:改變出題的形式,讓學生真正感受漢字的“意”。

學生學習漢字的過程,也是對漢字構形規律不斷了解的過程。戴汝潛先生在他的“大成序法識字”中曾指出:學生對漢字構形規律的認識,對漢字人文內涵的了解,可以提高學生對字形的掌握能力。在他主編的《序化高效識字學材》一書中就出現了“不正歪”“竹干竿”“左右雙人坐”等這樣的韻文??梢栽谠嚲砩弦渤尸F類似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己編寫如“閃”“塵”等字的小韻文。

“字謎”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漢字學習內容,那么是否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寫字謎呢?學生在編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更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希望低年級的教師能夠堅持用自己的力量,用教學的力量,讓漢字文化在學生的心里生根發芽!<\\Ysc02\d\邱\江蘇教育\小學版\2017\02\KT1.TIF>

【參考文獻】

[1]戴汝潛.字本位與語文課程教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

[2]戴汝潛.學習漢語漢字的哲學[J].中國文字研究,2007(1):185-189.

[3]林西莉.漢字王國[M].李之義,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4]林虹,郭曉露.玩轉漢字[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注:本文獲2016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有刪改。

猜你喜歡
漢字文化漢字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低年段“隨文識字”教學的生長點
遵循識字教學規律,實現“互動識字”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與滲透
基于“漢字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用探討
指向核心素養,詞串識字教學的應然追求
中學語文課堂的漢字基本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