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之我見

2017-03-28 21:45康彥龍
新一代 2017年2期
關鍵詞:閱讀培養小學語文

康彥龍

摘 要:閱讀教學應該“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币虼?,革新傳統的以情節分析為中心的講問型課堂模式勢在必行,在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養的閱讀教學模式則應運而生,受到了當前廣大教師的普遍關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讀書多的學生,知識面廣,思維比較敏捷,組詞造句和寫作的能力也較強。課堂上的閱讀必不可少,但課外閱讀也一樣重要??稍S多學生對必讀的課本就已頗為厭煩,更不要說是課外閱讀了。那怎么才能讓學生課內敢讀、課外樂于讀,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呢?

一、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傳統的閱讀課上,教師喜歡喋喋不休的講述課文背景、介紹作者、分析課文等等,把學生統一到教參的標準答案之中,教師的講解完全代替了學生的自主活動,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一節課學生沒多少時間去閱讀。其實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在深入閱讀時,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學生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才能積極的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去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首先,教師與學生應角色平等,變“一言堂”為“群英會”。教師應把機會讓給每一位學生,使他們通過朗讀來盡情地訴說自己的心聲,表達內心的情懷。教師要在課堂上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關系。這樣同學們才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積極地美化課堂。其次,要允許學生閱讀“出錯”。這是學生敢于閱讀的前提。學生閱讀出錯是很常見的現象,教師要采用語言的激勵、手勢的肯定、眼神的默許等手段對學生的錯誤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勵。一個人如果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樂趣,就會勇氣倍增,激起無數次的追求。最后,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入手,精心設計閱讀導入環節。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故事、問題、一段談話、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畫、一段音樂、一段錄像、實物等導入,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

二、加強創新閱讀

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重點進行基本功訓練。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準。利用抒情性課文,訓練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為目標,進行默讀、瀏覽訓練給學生充分讀文的時間和自主讀文的空間,以學生自讀自悟,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反復的速讀,感悟訓練。教師在活動中要起到引導作用,使學生的閱讀活動緊貼主題。如果說,質疑性閱讀是較高層次的閱讀,那么,創造性的閱讀則是更高層次的閱讀。這種閱讀要求教師應順應學生的思維規律,并加以恰當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散發,在閱讀中實行再“創造”。這種既能培養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深入理解作品的習慣,又利于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應循序漸進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容。

四、傳授方法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為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精讀課文,學習重點句、段—品讀課文,走出文本,擴展視野。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的教不是為了學生教,講不是為了學生講。教學是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問題是閱讀教學的切入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導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機活力的語文課,關鍵在于教師能否用充滿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兒童化語言,創設出一定的語文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要讓學生產生讀的興趣,一個重點就是體現在教師是否具有引導的能力。引導得好與否,直接關系到讀得是否成功,教學是否有達到預期目的。

總之,要讓學生閱讀“活”起來,教師應該著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富有磁力的問題情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調動起深刻的情感體驗,對課文進行生命情感和心靈的投注,從而探入課文構筑的情感世界,將自我融入課文之中,進而目睹生命的本相,聽見真理的告誡,悟得課文的真義,將心靈升華到對人生和宇宙的整體體驗的真、善、美相統一的境界。也只有這樣,語文課堂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同時,教師只有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求取最佳的讀法,專心致志地、自覺地去讀,邊讀邊議,比較異同,釋疑解難,力求創新,從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適應未來的需要。

猜你喜歡
閱讀培養小學語文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