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欺凌行為的類型與形成及因應策略之探析

2017-03-30 17:17林進材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7年1期

摘 要:近日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特別是欺凌行為的方式令人發指。相關的研究指出欺凌可能是增加暴力的前兆。欺凌事件的產生對于所有教育者及被教育者而言皆為一種無形的恐懼與壓力,更重要的是它會危及校園里的學習安全。對于欺凌行為如果消極地不去理會,一再容忍,就會導致欺凌行為不斷地重復上演。此研究的主要重點在于說明欺凌行為的意涵、欺凌行為的類型與相關因素、欺凌行為的影響,進而說明不同欺凌類型行為之因應策略,說明學校行政與文化之因應策略,引導班主任思考在班級經營中如何防止欺凌行為,降低欺凌行為的出現概率和可以采取的因應策略。

關鍵詞:欺凌行為;欺凌類型;因應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7)01-0001-06

一、前 言

有關欺凌行為的類型與形成及因應策略方面的重要性,筆者曾在相關的研究中 [1 ],依據美國“國家中學校長聯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Principals )所提供的數據指出:一是欺凌行為最常來自于一般的社會暴力行為,大約有15%~30%的學生曾經是欺凌者或是受害者。二是在1994年到1999年之間,有253人死于學校暴力事件,有51種不同的死因,欺凌時常是與學生死因有關的因素。三是直接的肢體欺凌正在小學校園里增加,在初中階段達到高峰,而在高中校園內下降。但是,在另一方面,言語欺凌卻是一直持續增加。根據美國法院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的報告,新進的學生比起老生更喜歡欺凌同學。四是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相信,學校無法有效制止欺凌事件的發生,有更高比率的學生相信大人的幫助是沒有效率也沒有效果的;5.25%的教師覺得欺凌沒什么或根本不理會它,只有4%的教師會持續去調查欺凌事件的起因。

此外,Tom V. Savage與Marsha K. Savage [2 ]指出,美國教育聯盟(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在2003年已經將欺凌事件作為學校主要關心的議題。同時,也有研究結果顯示70%的教師相信他們已經處理了所有欺凌事件,但是卻只有25%的學生認同這樣的看法。這顯示出教師們對于欺凌這件事情與學生的看法是有很大出入的,并且,師生之間存在著非常嚴重的溝通問題。

從上述之研究得知,對于欺凌行為一般的因應策略,即消極地不去理會,或是不上學,或一再容忍,會導致欺凌行為不斷地重復上演。

二、何為欺凌行為

欺凌行為,一般指的是蓄意且具傷害的行為,是持續重復出現在固定孩子身上的一種欺凌現象。有關欺凌行為的意涵,詳加說明如下:

1. 欺凌行為的定義

一般的欺凌行為定義,主要包括下列重要的意義:第一,欺凌行為是有意的、長期的、反復的;第二,欺凌行為的背后是在口頭、感情、生理或是心理上讓其他同學不舒服;第三,欺凌行為的特點是受欺凌者被欺凌者故意暴露出來,被拒絕融入友誼中,不能防衛自己;第四,欺凌行為的模式是要施加傷害、欺壓、暴力、攻擊等行為在他人身上。

因此,欺凌行為是一種刻意地暴露出某固定的學生,讓他長期地、一再地在口頭、財物、感情、生理和心理上被其他同學拒絕,意圖傷害他而造成其直接或間接的人際關系疏離的行為。

2. 欺凌行為的意涵

一般欺凌行為的意涵,包括三個重要的方面:

(1)欺凌行為的迷思與誤解

Olweus [3 ]指出有關欺凌行為的迷思,認為:欺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男孩終究是男孩——欺凌只是他們的發泄罷了;欺凌是發生在所有的學校,沒有什么好憂慮的;棍棒與石頭可能打傷你的骨頭,但是言語是從不會傷害到你;欺凌對我而言從不曾造成傷害;欺凌會使你更勇敢/讓你知道生活是什么,只是如此而已。

因此,欺凌的行為極容易被教師與家長誤解,認為只是校園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對于人際相處無害,甚至認為受害者是“自找的”;同時,也認為這樣的行為只會在低學業成就的學生身上發生,發生的地點只和學校相關;只要沒有肢體上的傷害,就不算欺凌等等。這些誤解與迷失,必須要借由教師與家長正確地傳達欺凌行為的知識并改變對于欺凌行為的看法,才能被消解,從而建立正確的反欺凌觀念。

(2)欺凌行為的內容

Meyer和Elizabeth [4 ]認為,使用“欺凌”這個詞時,必須包含下列之一的行為:真實的或被威脅的暴力;錢、財、物被勒索或強奪、或被偷;強制一個孩子去做一些他們不做或不想做的事;一個孩子在友誼團體中被忽視和被要求閉嘴;被嘲弄與被羞辱;老是對不同的孩子責罵;取綽號或貼標簽;傳遞攻擊性的訊息;散播不實的謠言與耳語;傳送侮辱性的電子郵件。

欺凌行為的內容雖然包羅萬象,但其中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受害者是固定、孤獨的,易被標簽化;二是大欺小、強欺弱的權力關系;三是口語、肢體、關系、性取向上作為欺凌的主要內容;四是引起受害者的反擊,但在反擊時仍會成為受害者。

(3)欺凌行為的區辨

欺凌與沖突、騷擾、威脅、恐嚇之區辨,有助于了解校園欺凌的意涵與形成原因,進而針對校園欺凌擬定有效的策略。

筆者認為區辨欺凌行為的關鍵在于 [1 ]:其一,戲鬧或游戲的角色是否可以互換,且當其中一方因不舒服而要求停止時,是否得到停止;其二,當事人是否自愿參與其中,或者說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否有自由與彈性,個人的主體性與尊嚴是否被尊重。

三、欺凌行為的類型與相關因素

欺凌行為的方式一般由肢體欺凌慢慢發展成語言或社會控制的欺凌方式。隨著教師及家長對肢體欺凌的制止,年齡越大的兒童使用的欺凌方式轉向于言語傷害或同伴對受欺凌者的關系疏離。有關欺凌行為的類型與相關因素,詳加說明如下:

1. 欺凌行為的類型

欺凌行為本身即是一種傷害性的行為。對于各種欺凌行為的類型,可以有以下的分類:

一是關系欺凌,它主要是操弄人際關系,與語言欺凌經常一起發生。兩者是屬于欺凌發生剛開始階段。

二是言語欺凌,雖然肉眼看不到傷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有時比肢體傷害更嚴重。此行為通常伴隨著關系欺凌。

三是肢體欺凌,它是臨床上最容易辨認的一種形態,是教育工作者最常關注的一種形態。

四是性別欺凌,它是指受害兒童被他人用與性有關的有害語言、行為或影像等實施的侵犯。

五是反擊型欺凌,它主要是指受欺凌者因長期受到欺凌而給予反擊的形態。如美國發生的多起校園槍殺事件,即屬此類。

六是網絡欺凌,上述所屬的欺凌行為皆可使用“網絡”來執行。此方式不受任何限制,可能導致的傷害更大,影響更遠。例如,有女影星因為被網絡欺凌,受不了折磨而輕生,這種類型就是屬于網絡欺凌。

2. 欺凌行為之形成因素

(1)學生個人因素

筆者在相關的研究中指出學生成為欺凌者的因素主要有:學業上的挫折感;學生有欺凌行為的責任主要是大人不夠關心孩子,以致于孩子認為只有一種方式可以在欺凌環境中生存,就是傾向有暴力的行為;沒有楷??勺鳛榈浞?;在家庭中受到暴力對待;家庭對孩子漠不關心;孩子結交不好的朋友;人格及品性失常 [1 ]。

欺凌行為形成因素中的個人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項:欺凌者因欺凌行為受到歡迎,而增強其欺凌行為的意圖;欺凌者因欺凌行為享受到支配權力;欺凌者在各種環境下都處于心理負向的狀態;欺凌者對于受害者產生妒忌的心態;受害者的人格特質有“負面支配性”、能力弱勢等特點。

(2)家庭因素

依據筆者的研究,欺凌行為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項:一是父母忽視管教或態度冷漠且不一致,易導致孩童沒有同理心,容易造成孩童在學校欺凌他人與被欺凌的情況;而父母的管教開明且權威,則孩童比較不易在學校欺凌他人或被欺凌。二是家庭從事特種行業或社會經濟地位較低,也容易受到欺凌 [1 ]。

(3)學校因素

Sharp [5 ]認為,文化因素很容易讓這些學生成為被欺凌的目標。不同種族的文化很容易造成一些負面的印象,致使這些孩子無法被融入友誼之中,進而在不友善的校園中成為欺凌行為的受害者。除此之外,她還提到一個現象:“就算這些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很優秀,但是,到了公共的場所,例如等待校車時,他們還是很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p>

筆者認為欺凌行為形成因素中的學校因素主要包含下列要項:一是學校的不友善氛圍會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增加;二是教師管教方式的冷漠,會使欺凌事件的發生率較高;三是受害者的沉默忍耐,無法有效減少欺凌事件的發生 [1 ]。

(4)社會因素

邱珍琬 [6 ]指出,大環境及社會本身對于性別角色的要求,鼓勵競爭比較,加上媒體傳播之力,這些都是欺凌行為易發生的社會環境?!耙员┲票笔巧鐣h境的結果,“觀察模仿”也是社會環境的力量。

Sharp [5 ]提到媒體的影響力,認為:“誰能忘記那些在電視傳媒中,對學校新生那種恐怖的虐待方式?”這些孩子在進入學校時,就已經成為被嘲笑、被攻擊的受害者。

綜上所述,欺凌行為形成因素中的社會因素主要包含下列兩項:一是傳遞暴力行為的社會風氣,容易產生校園欺凌事件;二是社會氛圍對于性別的不友善,強調以暴制暴,容易產生校園欺凌事件。

因此,在欺凌行為的形成因素上,學生本身無論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只要處在不友善的環境中,就容易產生欺凌行為。在家庭因素上,父母的管教方式與學生欺凌行為有高度相關。因此,家長在管教上,應保持處罰上的一致性,并對孩子適時關心,才不易產生欺凌與被欺凌事件的發生。在學校因素上,教師的管教要賞罰分明,并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在社會因素上,應減少暴力影片的播放與傳播,以避免模仿行為發生。

3. 欺凌行為之相關因素

(1)性別因素

在欺凌行為相關因素中,性別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項:其一,就男女性別而言,男學生受到欺凌的情形比女學生多;其二,男學生多涉及肢體欺凌,女學生多涉及語言及關系欺凌;其三,教師的刻板性格印象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表現,而導致欺凌事件的發生。

(2)年級因素

有關年級因素影響欺凌行為,相關的研究結論并無一致的看法。筆者認為在欺凌行為相關因素中,年級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項:第一,一般而言,肢體攻擊行為高年級多于低年級;第二,在初中,肢體欺凌以初中二年級發生率較高;第三,年級的差異會影響到欺凌行為的類型及發生率。

(3)學業成績因素

筆者認為學生學業成績佳而受到同學歡迎,是建立在他們的能力可以成為控制人的權力基礎上的。本質上來說,他們的高權力是來自可支配他人。楊宜學的研究結果 [7 ]指出,男生、低學業成就及低社會經濟地位的學生受到網絡欺凌的程度高于女生、高學業成就及高社會經濟地位的學生。

在欺凌行為相關因素中,學業成績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要項:一是無論成績的好壞高低,皆可能產生欺凌行為;二是學業成績佳的欺凌者,其權力的掌控是能力的展現之一;三是學業成績不佳的受害者,遭受到各種類型欺凌行為的比率較高。

四、欺凌行為之影響

欺凌行為是在群體中所形成的暴力行為。參與者包含執行欺凌行為之欺凌者、欺凌行為之受害者、處于欺凌行為當中卻非欺凌者也非受害者的旁觀者。這三種角色的并存,才能產生了一個完整的欺凌行為,也才能夠在校園內上演欺凌。

欺凌行為的相互關系是指欺凌者、受害者、旁觀者三者之間的行為。欺凌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而這種互動關系存在著權力、人際關系的不均現象。

1. 欺凌者及其影響

校園欺凌者有幾個特點:強壯、自信且沖動;與受害者同齡或稍長;對任何人都具攻擊性,包括同學、家長、老師和兄弟姐妹;出身于充滿敵意、忽視孩子的家庭;父親有攻擊傾向或十分冷漠;身邊都是同類朋友;亳不同情受害者;為了刺激、權勢和控制欲而欺負別人。

欺凌者本身有以下的特質:心態較堅強、無同情心、以傷害他人為樂;濫用權力、掌控他人、支配他人欲望較強;個性具攻擊性、充滿敵意、沖動、報復性高。

欺凌者受到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要項:一是兒童時期對于欺凌行為未加控制,成人后易發生刑事案件;二是學習時期對于欺凌行為未加控制,進入社會后易使用相同手法來與人相處;三是短期影響會更有權力與勢力,長期影響則是出現反社會行為。

2. 受害者及其影響

邱珍琬 [6 ]認為受害者除在體格上較為瘦弱外,也表現為孤單、安靜、少朋友、較神經質、較不會為自己出氣、看法較悲觀等心理特質。筆者認為受害者的特質有:性格上傾向于敏感、退縮、謹慎;缺乏果斷力;社交能力較差;低自尊;男性相較于同學較弱或個頭較??;女性在生理外表上較無法吸引同學;害羞,朋友較少;與大人的關系較同學好;有些不同于常人的問題,如學習能力差、種族歧視、性取向和生理上的問題等;有過度保護自己的父母親。

綜上所述,欺凌受害者本身包括以下特質:受害者的外表上較為弱勢、性格上較神經質、安靜、悲觀;低自尊、有過度保護自己的家庭;不預期的失常態度、缺課、對學?;顒訁⑴c度低。

此外,研究發現欺凌受害者受到的長期影響包括:低學業成就表現、缺課、藥物與酒精濫用和自殺行為的發生,都與在學校場域中被欺凌有關 [5 ]。具體表現為:身體的傷害;輟學;翹家;有人因此討厭家人;怪罪同學沒有出手幫忙而討厭同學;覺得自己很差勁;消極地任人欺凌。

五、不同欺凌類型行為之因應策略

欺凌行為存在于校園之際的當下,就應有相對應的策略來因應。學校的所有成員,無論是行政管理人員、班主任及教師、學生,包括欺凌者、旁觀者、受害者等,都應為友善校園盡一份心力。

1. 關系欺凌之因應策略

筆者在研究中指出,受到同學歡迎,學業成績良好,有高自尊,在團體中是領導者的欺凌者,較常使用關系欺凌 [1 ]。女性較為喜歡使用這樣的欺凌方式,因為它不容易被教師發現。這樣的欺凌方式主要是耳語和社會關系的孤立。就是因為如此,在研究報告中都顯示女性被欺凌次數比男性要來得少。因此,關系欺凌之應因策略主要是班主任應該去真正了解學生在班級內是否有被其他同學孤立的現象。

2. 言語欺凌之因應策略

言語欺凌是最常發生的欺凌行為,但是,班主任卻是最少回應的。因此,當班主任發現學生無論是開玩笑或是故意采用不當語言來嘲笑他人時,應立即制止,并建立言語規范的界限;寧可嚴肅去看待學生之間的不合宜玩笑,也不要因為長期放任學生使用嘲笑的言語而給予學生形成言語欺凌的機會。

3. 肢體欺凌之因應策略

有些受害者會認為自己是做錯事情,所以才會被欺凌。而有這樣的想法的受害者更易被一再欺凌,如果沒有被欺凌,反而會認為自己在班上不受歡迎。這樣的受害者,在停止欺凌后甚至開始有自我傷害的念頭。當班主任面對這樣的受害者時,處理的焦點應放置在改變受害者的想法上,告訴受害人任何人都不應使用欺凌的方法來處罰另一個人。

因此,肢體欺凌之因應策略主要是不該出現在班級上的行為舉止,班主任皆應立即制止。打鬧與開玩笑,甚至沖突等行為,都不應在教室內發生。一旦發生,班主任應給予公平而一致性的處理。賞罰分明的班主任,是有效制止肢體欺凌的主體。

4. 性欺凌之因應策略

性欺凌的具體行為包括:性或身體部位的不雅玩笑、嘲笑或評論;性取向或性行為的嘲笑;散播或傳遞有關性的不實紙條或謠言;侵犯身體的動作。因此,在性/性別欺凌之應因策略上,無論是在言語或肢體上,班主任都應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模范,不應使用相關性與性別不平等之言語來教學,也不應針對學生之性別而使用不對等的教學策略,以避免形成潛在不平等的教學氛圍。

5. 反擊型欺凌之因應策略

班主任由于漠視受害者在學校所受到的欺凌,致使受害者感到無力感,因而做出極端而無法挽救的事件時有發生。例如,從一般的威脅發展到校園槍擊事件。這些犯案者,都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因此,反擊型欺凌之因應策略,需要班主任平時多關心學生,用心去觀察學生一定可以有效預防欺凌行為的發生。學生們之間的打鬧或許不容易區辨,但是,班主任若能采取寧可立即制止打鬧行為,也不讓打鬧行為演變成欺凌行為的做法,勢必可以有效阻斷欺凌行為的發生。

6. 網絡欺凌之因應策略

網絡欺凌之所以非常難以控制與預防是因為它通常是發生在學校及教室之外,而且多數使用網絡欺凌的欺凌者自認為不會被抓。因此,這樣的欺凌對于學校教育者而言,是很棘手的問題。

筆者在相關的研究中曾提出反網絡欺凌的做法:一是在課程教學中就應教導學生使用網絡時應遵守的規范;二是建立反網絡欺凌的班級氣氛,例如禁止散播謠言及不雅圖片或影片;三是學校應鼓勵學生舉報網絡欺凌者,應掌控學生在學校電腦中傳輸的內容;四是教師應警示學生網絡欺凌是直接與間接欺凌之一,使用網絡欺凌就是違法行為;五是明確定義網絡欺凌并告知可能的傷害;六是學校領導者應鼓勵教師與家長一起執行反網絡欺凌的政策 [1 ]。

網絡欺凌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涉及所有的欺凌行為,同時,它發生的地點不只是在學校教室里,它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所以并不容易控制。多數學生認為它不容易被抓到,就算被抓到也沒有證據證明這樣做有任何的傷害。但是,網絡欺凌的傷害絕對不是學生天真好玩的游戲,它也不亞于任何一種形式的欺凌。

六、學校在行政與文化上之因應策略

學校的反欺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多數的欺凌事件是發生在班級之外。學校的反欺凌政策建議如下:第一,建立反欺凌的環境與氛圍,校園欺凌事件是不可接受的;第二,所有相關人員都必須接受反欺凌的教育訓練;第三,任何人都不應該被欺凌;第四,清楚地定義并規定反欺凌政策,讓全體師生皆可清楚理解;第五,讓父母親清楚知道學校反欺凌的政策,讓學生明白實施欺凌行為的后果是什么;第六,讓所有的家長及師生都必須知道欺凌后果的嚴重性。

綜上所論,學校行政組織必須建立反欺凌的條約并賞罰分明,以形成學校反欺凌的文化。行政人員必須幫助教師去區辨欺凌與玩鬧之間的不同,甚至幫助教師去搜集相關資料,作為教師教學上的反欺凌教材。有效的反欺凌政策是師生需要時間去了解和接受的,行政人員應給予教師與學生在反欺凌上的支持與幫助,讓整個學校借由學生與教師在教學上的集體合作,形成公平而又安全的學校環境。

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之因應策略

在班級管理中,筆者曾提出班主任的反欺凌策略明細:建立彼此尊重的班級氣氛;鼓勵學生遵守反欺凌的班規;在課堂中隨時隨地尊重他人;建立學生反欺凌的決心;在課程內設計反欺凌教案;在角色扮演、創意寫作、合作學習中把焦點放置在同理心與同學關系的建立上;反欺凌及網絡欺凌的政策請家長協助;學校應明定欺凌之定義及無法接受的范圍;反欺凌政策中應對新同學友善歡迎并提供相關的咨詢途徑與手冊;對欺凌者與受害者提供一對一的協助與輔導;對受害者提供人際關系的建立技巧;全體成員隨時對反欺凌提供建議;教師應教導學生如何面對欺凌事件 [1 ]。

Ben Whitney [8 ]認為:資深的教師應有能力觀察到學生非意外性的受傷或是表現出的沮喪;在處理事件上,不要一次問受害者太多問題,友善地給予支持,必要時交付專業人員輔導;在關懷上要小心謹慎,避免受到誤解,并總是保持最大的關心;任何不適合的碰觸,對孩子而言都有可能是一種欺凌,類似這樣的行為都可能構成一種犯罪;教師勿處罰孩子,必要時交給專業人員處理;觀察到的任何狀況,都應與專業人員溝通分享,以確定事實;告訴家長,與家長一起關心。

筆者認為旁觀者是有義務及責任去預防及制止欺凌事件的發生。在處理欺凌事件上,不要把重心放在欺凌者向受害者道歉上,這樣的做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很容易在教師不在現場時,讓受害者再次被欺凌者傷害。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課程與教學的設計上,應包含社交技巧的訓練,如角色扮演、創意寫作、班級開會等。這些課程設計主要是幫助學生確立新的態度并建構班級人際關懷的氣氛。因為,同學關系的好壞才是反欺凌政策能否成功的關鍵,而旁觀者是否參與,更是反欺凌能否成功的核心。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應該建立友善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彼此之間合作與和平相處。一旦有任何學生超越此界限,就應給予立即有效的制止,這樣才不會姑息養奸、養虎為患。

八、結 論

在處理欺凌事件上,預防勝于治療。許多學生并不清楚何謂欺凌,大部分的學生都以為只有被打或是有受傷害,才稱之為欺凌。但是,事實上,欺凌不只是肢體欺凌。班主任應教導學生認清各種欺凌之形態與內容,而非把預防欺凌或是制止欺凌行為的重責大任,加在自己或是所有教育者及行政人員身上。

學生之間的玩笑在無法分辨時,應適時制止,避免擦槍走火,防止演變成言語欺凌或其他形式的欺凌行為。對于欺凌者,應確立懲罰機制;對于旁觀者,鼓勵其正義感,對觀看欺凌行為而未通報者,應連帶受處分。真正行為不當的是欺凌者而非受害者,因此,對于受害者的保護需要有專業而有效的策略,避免受害者再次受到傷害。

參考文獻:

[1]林進材.臺灣地區中小學欺凌行為及因應策略之研究(2016)[R].

[2]Tom V. Savage,Marsha K. Savage. Successful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Teaching Self-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M].SAGA Publishing Inc,2009.

[3]Olweus D. 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Oxford:Blackwell,1993.

[4]Meyer,Elizabeth J. Gender,bullying and harassment:Strategies to End Sexism and Homophobia in School[D]. Teacher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9.

[5]Sharp S. School Bullying: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M]. London:Routledge,2008.

[6]邱珍婉.小學校園欺凌行為與對應策略[D].屏東:臺灣屏東師范學院,2001.

[7]楊宜學.臺南市小學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D].臺南:臺南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2009.

[8]Ben Whitney. Protecting Children at School:A Handbook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Managers[K].Routledgefalmer,2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