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力與孩童精神世界的濡養

2017-03-30 17:25曹永國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精神生活同情心想象力

摘 要:孩童想象力正遭受異化,其主要表現為想象力發展中的金屬化與科技化、庸俗化和野蠻化、急功近利與認知化,以及過度發展與衰竭化等樣態。想象力涉及人類崇高的精神品格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想象力喚醒了孩童內心的同情和憐憫,迫使他們以一種寬容、完整、富有詩意的方式去認真對待生活和他人。想象力是一種良好的公民能力,能夠拓展和加深兒童的道德視域,避免行為和判斷中的輕率和粗暴,并通過暢想一種理想的正義,促發一種行動和自我改善的勇氣。教育則需要通過培養敏感心、理解力和解構偏見等為兒童想象力的成長做好準備。

關鍵詞:想象力;文學敘事;同情心;精神生活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7)01-0034-07

想象力之于一個人及其生活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詩人兼教育家馬修·阿諾德認為,想象力是個人的靈魂之光,能夠照亮我們的生活。沒有它,我們將在搏斗中死去;有了它,我們不會全然地消逝。利文斯通在《保衛古典教育》中寫道:“沒有想象力的人,會變作‘得意小人,而不可能變得偉大,甚至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1 ]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發展和培養個人的想象力,提升個人生活的情趣和品位,而不僅僅使他們成為吸收知識的容器、循規蹈矩的機器與毫無生氣的技術白癡。然而,現實卻并不如此輕松,事實也并非那么簡單。一點也不奇怪,孩子們的想象力正在減弱①?,F今的教育并沒有做好培養孩童想象力的準備。因為它并未表現出認真對待孩童想象力的思想偉力和精神境界。

一、為何提之:遭遇圍堵的想象力的異化

今天的教育追逐效率、功利,看重可看見的、可觸摸到的、具體的量化的指標,就像追逐櫥窗里的商品一樣。作為不可見的、有點不合事實的、不能精確的想象力的培養則面臨著一種窘境。學校教育很難允許孩童們“胡思亂想”、“做白日夢”或“發呆”?,F實的教育環境或旨趣或許并不是想象力發展的沃土。相反,堅硬的現實事實、規則和冰冷的邏輯常常切斷了教育和想象之間本然的聯系。長此以往,事實、邏輯、規則等也許就成為支配和約束人們思想及其行為的第一要義,并且會強迫我們將生活變成“只有事實”、“只要事實”的數字運算或換算,強迫我們成為一個不會想象,“只講事實、現實,而不講其他的人”。一如狄更斯小說《艱難時世》中的葛擂硬那般形象——“一個講究事實,懂得計算的人。毫不含糊,為人處世原則就是二加二等于四,經??诖镅b著尺子、天平和乘法表,隨時告訴你準確的分量和數量”。生活在葛擂硬學校里的“小葛擂硬們”不會想象,不會對眨眼的小星星表示驚奇,也不會想到拇指姑娘或者月宮嫦娥。智力教育俘虜了孩子的童年,“一把抓住頭發,把他們拖進充滿統計數字和客觀事實的陰暗洞窟中去”。雖然今天的教育絕非文學作品如此夸張,但不爭的事實是:想象力遭遇智力教育和功利主義的現實主義的堵截,以致想象力與其培養走向異化。

1. 想象力的金屬化與科技化

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充滿機械的、金屬的科幻取代了我們柔性的、細膩的情感想象。這些科幻常??康氖潜┝?、宏大場景和高科技等,而不是情感、同情來俘獲孩童。孩子在想象時會想到“鋼鐵俠”、“蜘蛛人”、“變形金剛”、“奧特曼”等科幻小說和影視中的場景,那些猶如“白雪公主”、“綠野仙蹤”、“神話故事”等并不引起他們的興趣。相反,他們會認為后者相當幼稚。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面對的并不是個人之間的關系、情感和微細互動,而是一個虛擬的科幻的世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他可以就一個金屬探測器發揮出超凡的想象,但卻很難面對春天里的一朵鮮花表達一些想象的情感。這或許對于將來的科學研究大為有用,但卻對于如何面對他人、如何生活少有裨益。他們的情感世界仍然是貧瘠的。

2. 想象力的庸俗化和野蠻化

社會習俗以一種想象的形式投射或滲透到孩童們的生活,使他們將這種社會習俗和現實游戲規則推廣到對未來的想象中,從而使得現實的游戲法則更為堅固。教育在誘惑孩子們以現實的事實去想象,推測故事,而非以一種超越性的、崇高的、美善的視野去想象?!皡擦址▌t”、“野蠻生存”、“庸俗搞笑”和“惡劣捉弄”,甚至一些糟糕的潛規則充斥于孩子們的想象。充滿著社會習俗的動漫支配了孩子們的精神生活,他們可以想象一個搞笑的情節,一個攻擊性的惡作劇,卻很難想象一個與現實不同質的美好的世界形象。他們可以想象“羊羊們”如何殘酷地折磨和捉弄“狼族”,但卻無法對自己身邊那些因為學習不好而受到非議和不公正待遇的孩子抱以同情。這個想象的世界中失卻了美好、溫情和憐憫,釋放的是人類原始的野蠻的自然沖動。

3. 想象力的急功近利化和認知化

功利化的教育環境催生了想象的功利化。學校與家長并不容許孩童們自由地想象,即目的不明確的想象。他們常常被刺激去想象與自己作文、學業相關的想象,而與之無關的想象有時會受到嘲笑和禁止。想象力的快樂就變成了能否促使學業成績的提高,以及是否符合教師和試題的要求,而非想象力自身所給個人帶來的精神愉悅。這常常導致孩子們不敢去暢想,使他們暢想的能力弱化。一個小女孩告訴我,她很喜歡拇指姑娘,但是她表示如果當著同學們的面講這個故事,他們會笑她很幼稚。一次聽《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課,老師不是鼓勵學生自己的獨立想象,而是想方設法地讓他們的想象成為鞏固教師觀點和認識的工具。

想象力的認知化實為功利化的另一大表現。我們總是把想象力和認知能力聯系起來,確切地說就是把想象力看做認知能力的附屬工具。在以往的研究和教育主張中,想象力被認作創造性的一個構成,是智力的因素。心理學上的智力包含了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研究者也大都從心理學的視角去思考想象,探討想象之于智力發展的關系。在呼吁大力發展想象力的教育研究和社會輿論中,更多的是從科技強國、人才戰略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去考量,少有就想象力之于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以及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意義去探問。想象力被單一化、狹隘化了。我們并沒有發展一種豐富的想象力,包括人類的道德想象力、同情想象力、藝術想象力等。我們亦沒有就個人的內心情感體驗、社會交往與倫理生活去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由于缺乏豐富性的想象力的支撐,單一的認知化想象力的培養會導致想象力越來越弱化,孩子們對生活的想象能力也令人擔憂。

4. 想象力的過度開發與想象力的衰竭

面對著大量設計精美、畫面宏大的圖書與視頻,孩子們的想象力面臨著過度開發的危險和現實。它們所呈現出來的想象往往大于或者并不適合于孩子們的想象力。一些學校主張,甚至強制使用平板電腦進行教學和教育,美其名曰為促使孩子們的想象。然而,面對電腦上各種優美、娛樂的畫面形象,孩子們往往只是被其所吸引,成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相對于傳統的兒歌、童謠、寓言、詩歌等,現代化手段的教育教學并沒有留給孩子太多的想象機會和空間。尼爾·波茲曼在其《童年的消逝》《娛樂至死》中警告:現代化的交流和教學技術過早地殺死了兒童浪漫、活潑和天真的童年生活,加速了“兒童成人化”。這些畫面和視頻,以及紛繁的信息并不能促使孩子們想象自己的世界,相反支配了孩童們的想象;好奇心在這里被不斷地喚醒并被不斷地滿足,但卻沒有被很好地保護。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想象力,需要的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安靜地自我遐想的空間,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和綿密的思考。盧梭在《愛彌兒》中教育教師,要用兒童自己的生活來發展孩子們的能力,要懂得一些消極教育或延遲教育。事實上,過度的開發往往導致想象力的衰減,會讓他們的想象世界并不可愛,使他們除了能夠很快回想起這些視頻、圖畫和信息中的形象和構想外,顯得乏善可陳。

二、何以思之:想象力與美好的生活

我們需要從生活和教育的本性去思考想象力的意義,以及它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偉力。這不僅對于成就一個完整的人,而且對于我們構建一個美好、民主的社會實為重要。

1. 完整地看待人與豐富地思考世界

想象力是一種以可能性、超越性和希望去看待人和世界的能力。人類的生活需要超越事實的想象。想象是我們超越事實的能力,是我們超越現實表象的力量。在豐富的想象力中,我們能夠軟化現實的堅硬、殘酷和貧乏,可以體驗到現實并不具有的歡愉和喜悅。出現在想象中的世界常常充滿了希望、美好、曼妙,有血有肉。這些想象是對高尚幻想的贊同。小時候的幻想、虛無縹緲的童話,在我們成為成人以后回憶起來都充滿了無限的快樂,顯得那么美好。人類不僅需要身體上的童年,也需要精神上的童年時代。因為精神上的童年是更美好的東西,不管多么聰明睿智的人都得有這個時期,將來回憶起來才覺得這是人生最幸福的階段。想象性地看待世界,我們的世界和生活才更令人動容、更為深刻,才更能喚起人類豐富而崇高的情感。

想象力是我們對待生活、他人和自己的方式和態度。它使我們以一種更完整的方式去關注我們周圍的人、事、物,賦予我們感知到的人、事、物以豐富和復雜的意義,使我們不能局限于用經濟學的視角去計算世界。想象力讓我們不再將世界僅僅視為一種事實,遵循著嚴酷的自然法則;也不再將個人作為一個具有抽象特征的樣本而存在,受供求關系和數字計算支配,并用行為主義的模式為個人行為建模。詩人惠特曼說,如果沒有想象的參與,事物就是荒誕的、古怪的,不能產生充分的成果 [2 ]。想象力拒絕簡單化、粗暴式地,或只以生理、自然、生存來處理人生和生活世界,它要求我們以生命、價值、意義、愛來關注人和生活世界。因為,即使我們知道并滿足了所有的自然、生理和生存的條件和需要,我們依然過著一種低于人類的貧瘠的生活。

想象力化解我們冰冷的理性和狂妄的偏見。生活世界和生命是一種非常復雜,并充滿了神秘、驚奇的東西。它們包含諸多的面向,詩句有云:“世界最初的每一個事物,它的名稱是那么的多種多樣?!比欢?,理性常常會告訴你化繁為簡、化整為零;或者告訴你“這個是不可能的”,“這個是自然規律”;它常常避免了人類情感、微妙關系。想象卻能對你講,生活是描繪一幅圖畫,而不是做一次加減運算,可能會有不同的生活,從而給予我們以希望、鼓勵和熱情,使人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境域。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個人的智慧的激情,而不是冰冷殘酷的理智,也不是愚者般的生硬、薄劣。它離不開想象、令人驚奇的活動(哲學原本就是一種對世界的驚奇和愛),有了想象的滋養,理性才能發展為一種健康和成熟的理性。利文斯通寫道:“人文教育的精神是完整的,是理智、激情和至美的精神?!@不是冷漠的理智,因為希臘語的理智是熱戀者的激情;也不狹隘,因為它滲入生活的各個方面,包含一切至美?!@就是古希臘(教育)的精華所在,它不是冷眼旁觀世界的,而是涉及生活各個方面的熱誠希冀,并力圖根據自己的理性改造世界?!抢硇耘c想象的結合,是理智品質的最高形式?!?[1 ]我們教育孩子,就不能使他們頭腦僵化、感情麻木、冷漠、遲鈍、刻板,忽視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不能把他們教成固守偏見、任性無知的驕縱之人。如今教育中的一個痼疾便是視野的褊狹與偏見的狂妄,孩子們體驗到不同面向、不同思想和想法所帶來的喜悅少了。充滿想象力地看待世界和生活,我們就有可能克服自己的狹隘,才能更好地發現世界的壯美。

2. 同情式地理解與關懷他人

詩人阿諾德說,不要教人如何批評,而要教人如何欣賞。在今天這個開放多元的時代,教育學生學會共同生活、共同交往,就必須不能局限于某種封閉的絕對的觀念,固化某種偏見、局限和狂熱。教育不是制造封閉之墻,而是在這個墻壁上打開種種可能的窗口,并把孩子們帶到這些窗前,使他們能夠以開闊的眼光洞察、想象和判斷?!敖逃谟谂囵B開放而靈活的頭腦,能夠理解人的本質及其可能性,善于分析判斷和富于同情心?!?[1 ]要培養靈活的頭腦,能夠理解他人的觀點,就不能只囿于自己的觀點,要暫時拋開自己的意見,通過他人的文化、經歷和位置去看待世界。教育必須去實踐這個對不同人的理解,思他人之所思、所想,否則我們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去誤解、猜忌他人,造成對立和敵對。一個人如果不能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去理解或弄不清他人之觀念與己之不同的原因,他便會被認為是一個教育品質低下的人。不知道自己小圈子之外的人們的氣質、心靈、精神、思想和追求,就像一個從沒有出過自己家門的人。

理解他人,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離開了想象,這將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想象力能夠使我們深入(empathy)到他人的境遇,想象他們在這種境況下的心情、掙扎以及所能做出的表現,想象我們在這種境況下如何行為與如何想。如此,想象力就擴大了我們的生活視域,會避免我們把他人視為異類或不可理喻。杜威認為,想象是一個試探性行為,我們想象著自我實際上在做這樣的事情 [5 ]。休謨說:“通過想象力的巨大努力,我們深入到他人的情感,同時,作為一種直接而自然的回應,我們不僅僅相信有關他們的一些事情,而且把他們的情感體驗為我們本身的事情?!?[4 ]納斯邦認為,想象力就是這樣一種想象的能力,一種想象過另一個人的生活的能力,如果情形變化,這另一個人可能就是自己,或者是某個我們自己深愛的人 [2 ]。這種立足于他人想象他人的能力,可以喚起我們豐富的情感,弱化人們的自我中心意識,使我們不再那么麻木不仁。這確實是一個美好生活的希望。

今天,我們的社會還存在著諸多人為的壁壘、不寬容、仇視和敵對,我們非常容易將那些與我們不同觀點、不同信念和不同行為的人視為“他者”,甚至非常容易將其污名化。這樣,我們就不會同情他們的遭遇,而且將我們的失敗、失控、虛弱、痛苦等歸咎于他們的存在和“搗亂”與破壞。我們就會以一種理直氣壯的、道德義憤的方式去壓制、整治、躲避,甚至攻擊他們,這樣的話,他們就被遺棄了。想象則能夠促使我們產生同情,刺激我們的憐憫之心,提高了我們對他人聲音和權利的尊重,提醒我們:他人也有權利、行動和思想。教育家盧梭十分重視同情式想象,他要求父母親和教師要教育孩子去感受他人的不幸,喚起兒童的想象力 [5 ]。豐富的想象力能夠使我們更加同情一個人,把他/她作為一個和我們一樣的平等的人,能夠化解“以自我為中心的憤怒”,這對于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能力顯得極為重要?!巴ㄟ^發展道德想象力,你把你的對手置于火刑柱上處死的可能性就會減少,以免因你強烈地認為死刑是正當的而犯錯誤,或者避免因你認為肯定性法案是不正義的,而實際上卻是你錯了?!?[3 ]“如果我們能夠想象為什么有些人總是要做一些會引起別人憤怒反應的事,那么我們就比較不會把這個人妖魔化、把他或她看成純粹的邪魔外道?!?[6 ]

一個想要培養其社會成員都能平等、和諧相處的社會,應該發展一種同情的想象,來跨越和試圖跨越我們社會的局限和界線,而不應該讓孩童只是專于自己的世界。通過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發現真實的自己,體會社會生活的美,從而促發一種行動和改善的勇氣,這正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意涵。

3. 正確的道德判斷

詩人雪萊說:“一個人,要想成就偉大的善,就務必想象深廣……道德之善的偉大工具就是想象力?!毕胂罅υ诘赖律詈偷赖屡袛嘀邪l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哲學家康德看來,想象力就是良好道德判斷力的代名詞,是嫁接現實世界和理想世界的橋梁。

想象力具有一種放大事物的眼睛,能夠擴大我們的視野。唯有具有想象力的眼光,才使我們發現更多的可能性,從而使我們有一種更完整地對事務的理解和審視?!跋胂罅κ歉鶕挛镏苁牵╳hat could be)而具體感知所面臨的事物之所是(what is before us)的能力,其對立面是為了順應于標準意義而變得狹隘的經驗?!?[3 ]通過創造性地想象種種的可能性,我們就能拓展、完善,甚至改變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判斷,而不是僅僅局限于道德教條??档略f過,想象力是一種綜合的能力,離開了想象力,我們就幾乎不能形成任何知識、判斷和美的東西 [7 ]。我們知道,良好的判斷絕非是一種嚴格的規則主義,也不是簡單遵循幾個道德命令和道德理論,它需要我們綜合各種條件,需要對情境的敏感。因為,生活中充滿了諸多的模糊性、不確定性、偶然性和沖突,如果失去了敏感和豐富的想象,我們容易輕率地做出一種判斷,就較難以采用一種合宜的方式對待他人和事物。成熟的道德責任必須避免現成的解決方案,避免魯莽和粗暴的行為,能夠感知到各種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相互依存的各種關系,更細致地處理作為一個整體的問題。規則支配的行為往往是不完全的、簡單化的、盲目的,它缺乏對事務更深層原因、更個別情況的感知和理解。例如,為什么她這次非常傷心?為什么她會被冒犯了?這些對于她的成長有什么樣的作用呢?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生活需要我們具有實踐智慧。實踐智慧迫使我們必須以一種更加豐富、完整和充滿想象的方式理解倫理生活的本質以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Oliver Williams在其《道德想象力》中指出:想象力對責任德性至關重要,使我們以一種其他行為規范與戒律無能為力的方式諧和于善,使我們能夠以亞里士多德的實踐智慧的形式,更敏銳地認識到義務和不道德行為 [3 ]。

想象力是一種道德慎思的能力。想象會使具體的情境展現出繁盛的形象,這是正確的道德判斷的前提。納斯邦說:“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一件非常具有特定語境、微妙而敏感的事情,其貼切性不可能以一種缺乏藝術性的描述來把握?!?[8 ]由于想象力總是跑在處理結果和判斷行為決定之前,它促使我們在做出判斷前不斷地檢視自己,努力避免不可挽回的或不得不接受的錯誤和惡果。這無疑也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讓我們能夠對我們所處的人和事抱有一種認真的慎思?!暗赖碌纳魉急举|上都具有想象性?!?[3 ]想象力至少在兩個方面優化了我們的道德判斷,它能夠突破我們的思想和習慣的惰性,培養孩子們開放的心靈和敏感的洞識。從廣度上說,想象力為我們提供了復雜性、多樣性和創造性的關系,使我們不局限于某一種的固定的認識;從深度上說,想象力可以使我們回溯自己的過失,辨別出這種過失的根源所在,比如心胸狹窄、驕傲自戀或盲目無知等,從而避免重復同樣的錯誤。

良好的道德判斷必須具有仁愛之心、寬容、同情,以及積極的希望和熱情,必須克服那些與我們的道德相關的刻薄、冷酷、武斷、遲鈍與僵化。唯有以充滿想象力地面對生活,我們才可能驅散后者之陰云。德性的養成要求良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情操則離不開個人豐富而美好的想象。在良好的道德想象力中,我們才可能從狹隘的道德主義和粗淺的消費主義、物質主義中解脫出來;在良好的道德想象力中,同情心、寬容度和敏感性才可能得到充分的釋放。

4. 暢想理想的社會公正

想象力可以使我們暢想一個更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公正的社會。當我們把它與我們生活的現實相比較時,我們就能夠更清楚地認識這個現實。同時,由于這個理想形象的社會公正,我們獲得了一種力量和憧憬,即對現實的推進和改造,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堅信。如果我們不是按照這種方式培養想象,我們就失去了通往社會正義所必需的橋梁。如果我們放棄了這種暢想,我們就放棄了我們自己 [2 ]。除非我們能夠暢想那些更為理想的社會公正,并喚起改造自身的熱情,我們就難以配得上一個真正的文明的、有人文教養的人。

想象力給了我們自由的空間,使我們可以不受種種現實條件的限制,甚至突破我們理性邏輯的限度。想象力是富有詩意的,常能夠彌補我們理性之缺憾。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那個完整的令人向往的正義生活正是哲學家想象力的杰作。柏拉圖本人也被譽為“詩人哲學家”。盡管柏拉圖并不確認這樣的正義社會是否現實或實現,但它卻給予后人無窮的對正義的想象。柏拉圖說這是人類高貴的想象,其意義在于激發人們探究的熱情和改變現實的力量。這樣地暢想正義在許多中外文學家、思想家的著述中屢見不鮮。在理性無法告訴我們何謂美好與應當如何時,自由的暢想或許能給我們一種思想的指引和精神的提振。自由暢想正義,或者讓正義在我們的精神中永生,這是教育家的權利和人文教育的特性②。

想象力涉及人類崇高的精神品格,喚醒了人們內心中的同情和憐憫,使我們能夠以一種寬容、完整、富有詩意的方式去認真對待生活和他人,讓美好、正義來化解現實世界的堅硬與艱難。正因為如此,教育和教師就必須對于兒童的想象力進行很好的培養,濡養他們的精神世界。否則,我們就很難說這是好的教育與好的教師。

三、如何為之:想象力之教育的準備

培養學童們的想象力既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又需要教育實踐智慧和對孩子們的敏感。這顯然是一項非常復雜的交往活動,也有著諸多的方式。對于孩童而言,教育似乎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準備。

1. 文學敘事培養敏感心

文學體現了生命的感受,它以一種充滿想象的方式關注世界。給孩子們講述文學故事,并讓他們去想象和敘述,將使孩童對生活的想象更為豐富。它不僅為孩童展示了生活的復雜性,而且也設想了生活的美好性。偉大的文學提升了孩童生活的格調和旨趣。將《木偶奇遇記》放在胸前遠比將“鋼筋叢林”放在眼里更能獲得一種人文教育。

文學敘事的獨特性在于,具體的故事展現了具體的個體:復雜性情感,內在心理,生命的奇特和經歷的獨特?!八欧蠲總€人的獨立性,信奉從質到量的不可簡化性;它感知到發生在世界上每個人身上的事情都非常重要,信奉不以外部孤立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就像是看待螞蟻和機器零件的活動,而是以內在的視角,帶著人們賦予自身的多種意義去看待它們。更專注于質性差別?!?[2 ]在文學敘事中,每一個人與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有著不同的文化、人際關系和生活取向。這會激發兒童想象,帶著驚奇、贊嘆、喜愛、敬畏和神秘的感覺去看待世界,體會世界的復雜性和豐富性,避免忘掉生命的意義和本質,避免忘記同情和承諾。在敘事中,孩童會被個體遭遇、快樂、困苦等所吸引,為之感動,他們也就成為一個豐富的人。而當我們只是用功利主義、理性主義、科學主義或經濟學原則教育孩子時,他們就不會用神秘、好奇、愛意、寬容和富有想象的視角去看待世界、人類的生命,也就失去了這種對待世界和善待他人的能力,同時也容易對他人刻薄。

文學敘事可以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感,號召強烈的情感,刺激孩童們的神經。孩童會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經歷和事件所吸引、所牽動。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和想象故事,文學敘事能夠迫使孩童去全身心地投入、認真地觀察和感受。他們會想象故事里的情形和結局,將自己融入到故事里面去,促使他們把自己的觀點和故事中呈現出來的觀點相對照,從而擺脫自我中心主義的藩籬,養成一種對他人、他物、他事敏感的能力和習慣?!巴ㄟ^文學和歷史的學習,人們首先學會如何置身于其他人、種族和其他時代之中,如何與他們合為一體,如何理解他們的意圖和感覺。如此不斷地實踐,人們就能較快把握住他人的觀點,思他人所思并適應之?!?[1 ]

為了培養孩童敏感心,常常需要對他們講述一些悲慘的故事,讓他們感受苦難、脆弱性、不幸和不公正。一個人是比較容易對那些弱者和不幸的事情產生正義的想象,以及道德性同情的。這些故事會迫使孩子們去懷疑自己的習慣和社會觀念,喚起惻隱和憐憫之心,這常常是形成孩子正確德行的基礎 [9 ]。

文學敘事培養敏感心,需要孩童對具體的故事進行較為細致入微的閱讀、敘述,而不是一個概覽式的理解。只有在細微的閱讀和敘述中,故事里的情形和人物形象才可能進入到孩童的頭腦和心里,他們才能發現更多的東西,才有可能進行廣泛的想象。粗略式的閱讀是難以引起強烈而細膩的情感的。

2. 角色扮演培養理解心

亞里士多德在《創作學》(poetics)第九章中寫道:創作比歷史更哲學,因為歷史描述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創作所描述的是可能發生的事情,是按照或然或可能性來寫。這意味著,創作需要我們運用更多的想象、更完整地審視事物,迫使我們更入神地、更細微地關注、揣度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好地發展理解他人的能力。角色扮演無疑是一種創作,可以培養很好的移情能力,因為你必須把自己想成了扮演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孩子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習俗、觀念和生活類型,培養了一種分享他人生活的意愿。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們容易養成一種寬容式的理解,同時避免了無情的或者自我中心取向的理解。寬容式理解不僅不會使我們對立起來,還是我們更好生活方式的根源。比如在《坐井觀天》的角色扮演中,通過扮演青蛙,孩子們不再將其視為“井底之蛙”,似乎能夠理解青蛙的觀點。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角色扮演中,我們培養了孩子們一種偉大的仁慈:他們會想象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看到殘酷的現實和經濟規律。如果沒有了對美好的未來的想象,我們就失去了改造我們現實的力量。孩子們暢想自己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想象她的痛苦、歡樂和想象,他們更愿意把她想象為一個非??蓯鄣男∨?,而不是令人厭惡的小討飯的。事實上,在角色扮演的教育中,適當的角色轉換也相當重要。它可以使孩童更為全面地理解不同的角色,學會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又如《坐井觀天》,當一個孩子分別扮演了青蛙和小鳥后,他/她也許不再首先爭論到底誰才是正確的,而可能會關注為什么它們會有不同的看法,同時也可能去想象當我們面對著這種觀念上的沖突時,應該如何去行動。由角色扮演引發的這種思考是一種良好的民主能力。若沒有這種能力,個人之間、社會之間的良好關系就會枯竭③。

角色扮演避免了我們以一種旁觀的,所謂中立的立場去看待事物。為了更好地、更準確地扮演所要扮演的形象,孩子們發掘、發展了對事物和人物的有生命力的理解,同時也會體會到人類生活世界和人類關系的復雜性和微妙,以及個人所處世界之于個人的深刻意義。在角色扮演中,你不能以說明文的方式、科學邏輯來理解角色,不能像葛雷硬的孩子畢周那樣認為馬就是“四足動物,食草動物。四十顆牙,其中二十四顆是臼齒,四顆是犬齒,十二顆門牙。春天換毛,蹄子很硬,但仍需上鐵掌。憑牙齒可以看出年齡”。你必須想象意義與特殊的重要性,探尋馬對于人類的意義,想象馬對于那些喜愛馬、關心馬的個人的重要性和復雜情感,想象一匹馬的生命豐富性。在角色扮演中,意義是第一位的。在這樣的實踐中,孩子們就會逐漸形成以意義而不是簡單的事實去理解生活世界的習慣。他們的生活也會顯得充滿活力和更加生動。

3. 多元觀念解構偏見心

想象力的培養必須克服自己時代、文化的偏見和局限。假如只有一種可能、一種方法、一句臺詞的話,那么我們就會毫不懷疑地進行選擇,也就不可能產生豐富的想象。我們培養孩童的敏感心、理解力和寬容度,皆有這樣的考量:即克服種種偏見與局限,學會多元豐富地看待生活和人、事、物。一般而言,出現自我疑慮時,有多元考慮時,才會激發想象,甚至強烈的想象。這意味著:

首先,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多種視角去想象,而不要固執于某一點去看待問題,始終要啟發孩子去問詢,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其次,努力讓他們感受到不同文化下的生活方式,使他們知道我們所處世界的豐富性和多元性,學會尊重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相異性的文化對于孩子會有較大的沖擊,相對而言更能引起思維的變革。最后,努力培養孩子靈活的生活的習慣。僵死的習慣常常是想象力培養之大忌。要把孩子從種種僵死的習慣中解放出來,就需要培養他們多種多樣的良好習慣。因為習慣越多,他們感知力也就越靈敏。杜威說:“我們的習慣越多,可能觀察和預知的領域就越廣。習慣越是靈活,知覺的辨別能力就越精確,想象力所引發的表現就越微妙?!?[3 ]

今天的生活越來越多元化,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不同的文化。發展多元文化教育教學,解構褊狹的偏見,我們的生活世界就會變得更為絢麗多姿,我們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寬容、更懂得生活。讓孩子們的生活多姿多彩、豐富完整,他們的想象才會更為生動和富有情感。

狄更斯在《艱難時世》的末尾寫道:“所有的兒童都喜歡她;她也學會了很多兒童們喜歡聽的故事、歌謠等等,并講給他們聽;兒童們天真可愛的想象不應該被輕視,她極力要想了解情況不如她的人們,想法子用種種想象的優美和快樂來美化他們機械的現實生活;因為沒有這些東西,孩子們的心靈就會干枯,長大成人也就會同行尸走肉差不多;如果不去陶冶天真,培養性情,即使能用統計數字來證明一個國家多么富足,但歸根結底這還是大禍降臨的預兆。露意莎這樣做并不是因為她賭過什么咒,發過什么誓,加入了什么團體或教派做過什么保證,立過什么約,披上了奇形怪狀的衣服,或者參加了義賣會,而是她單純地認為這是她應盡的責任?!H愛的讀者!你我的活動范圍雖然不同,但是這一類事情能否實現要看我們的努力如何了。讓它們實現吧!那樣,我們將來坐在爐邊,看著我們的火花化為灰燼冷卻的時候,我們的心也就可以輕松一些?!边@是作家的呼喚,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期待。

注 釋:

① 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有一項數據表明,在受調查的21個國家中,中國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排名第一,而在想象力方面排在倒數第一,在創造力方面排名倒數第五。在采訪中,中國中小學生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只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也只占到14.9%。這組數據在網上一經公布,即刻引起了各個領域的熱議。但令人遺憾的是,它也像其他熱點話題一樣,瞬間被其他熱點話題所取代,并沒有產生更為深刻的思考和有效的實踐。

② 我們可以從希臘詞“poetics”中獲知這一點,該詞義為“making”、“creating”,指詩人、教育家需要創作一種形象與情節,使得在現實中無法伸張的正義得以彰顯、實現,從而保護人們對正義的希望和信心,教化民眾去惡從善。詩人密爾頓寫道:“神圣,多么令人入迷!它似琴聲一樣悅耳,帶給人永久的甘美和歡愉?!?/p>

③ 事實上,從他人的角度去良好地理解他人,原本就是教育之意涵。pedagogy、paideia的原初意義就是照顧孩子,是說從孩子的角度去看護好孩子。詳見:曹永國.何謂“教育即引導”[J].教育科學研究,2016(5):31-36.

參考文獻:

[1]利文斯通.保衛古典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31,56-57,15,24-25.

[2]納斯鮑姆.詩性正義:文學想象與公共生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16,9-10,54.

[3]斯蒂文·費什米爾.杜威與道德想象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11,95,99,94,124,118.

[4]休 謨.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423-424.(譯文有所變動)

[5]Rousseau. Emile,or On Educa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79:224.

[6]納斯邦.培育人文[M].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121.

[7]阿倫特.康德政治哲學講稿[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3:124.

[8]M.Nussbaum. The Loves Knowled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52-154.

[9]曹永國.同情教育:公民德行養成的根基——盧梭《愛彌兒》第四卷中的一個審思[J].現代大學教育,2015(2):73-80.

猜你喜歡
精神生活同情心想象力
機器人讓人們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想象力
現代室內設計的幾點思考
詩歌的無用之用
淺談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農村留守老人焦慮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
50歲女性最有同情心
樂于助人
6月,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