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社區為依托發展0—3歲親子教育的實踐研究

2017-04-07 09:34成杰萍
東方教育 2016年23期
關鍵詞:社會教育

成杰萍

摘要:在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下,國際上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在逐漸升高,眾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涌入到現今的幼教事業當中,為幼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建了良好的環境。在親子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研究和總結,創新出以社區為依托的方式來開展親子教育教學活動,這樣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家園共育的形式,為幼兒的成長增添了維度?;谶@樣的狀況,在此次的研究中,主要對該方面的課題進行探究,從闡述該種形式親子教育開展必要性的角度著手,對實踐研究步驟和具體策略進行分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推動幼兒園、家庭和社區三者有效聯合,進而提升親子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質量。

關鍵詞:親子教育;社區聯合;幼兒全面培養;社會教育

前言:幼兒0-3歲成長過程中,腦細胞發育較快,其中三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從神經系統發展的質量分析,三歲之前是一生智力發育最快的高峰期。該期間養成的習慣和興趣愛好對其今后的學習和成長起到重要的點定性作用。在不同的年齡段幼兒學習新事物的敏感期頻發出現,家長和幼兒看護人員掌握該敏感期為幼兒提供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升教育質量?;谶@樣的狀況,以社區為依托發展的親子教育勢在必行。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課題進行詳細的探究。

一、以社區為依托發展0-3歲親子教育的必要性

(一)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意大利著名幼兒心理學家蒙臺梭利指出,0-3歲屬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幼兒的成長速度較快,若予以正確的教育方式則能為其后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重要的輔助性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下,眾多家長逐漸意識到該方面的重要性,逐漸為幼兒實施適應年齡段的親子教育?;?-3歲的早期教育屬于綜合性與多元化層面的教學活動,不僅要滿足幼兒的健康和營養方面的需要,同時也應注重其情感方面成長,理想化的教育方式是通過開展不同體制和形式的幼托機構,構建出以早教中心為核心、以社區為中心、以家庭教育為重心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才能真正的實現家長、幼兒、看護人員全面接受早期教育與教育服務的目標,進而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1]。

(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

在以往的親子教育中,對0-3歲幼兒展開的教育和教學活動只是在早教中心、幼兒園和家庭當中,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兒的素質教育質量,但是,由于缺乏社會環境的成長經歷,使得幼兒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一缺陷的出現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而以社區為依托開展的親子教育能彌補該種不足,這對幼兒的成長起到促進性的作用,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綜合素質。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得知,多維度親子教育的開展,使更多家長和幼兒看護人員掌握更多的知識,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2]。

(三)推動幼教事業發展的需要

為了更好的完成國家的基礎教育改革,創新親子教育開展形式對幼教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我國早教事業中,親子教育從無到有經歷了借鑒和創新的各個階段,均見證了早教事業發展的歷程。雖然現今親子教育開展的規模在不斷擴張,但是與對維度親子教育事業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以社區為依托,為區域內家長和幼兒提供相對專業的早期教育,能充分的開發與利用早教機構現有的各項資源,使早教機構的教育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扎實有效的推動社區早期的教育,進而為社區的幼兒與家長提供全面的幼教服務,從這一角度分析得知,該種形式教育模式的開展屬于幼教事業延伸教育服務的新思路,對推動幼教事業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3]。

二、以社區為依托發展0-3歲親子教育實踐研究步驟

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早教機構作為此次教育創新的核心,前期的準備工作中起到主導性的作用。首先,早教機構應對親子教育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究,使早教師能同一教育思想,整理出易于理解的親子教育知識。其次,聯系相關社區,結合社區內可利用的資源成立的早教中心。最后,做好社區宣傳工作,讓家長和社區內人員有了解早教知識的意識。在實施階段,應構建早期教育的立體管理網絡,將準備好的資料發放給社區中的民眾,通過實際課程演示和組織講座的形式,讓家長掌握更多的早教知識。在總結階段,應將家長的反饋信息進行整理,為后續的改進工作提供纖細資料,這為完善該種親子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4]。

三、以社區為依托發展0-3歲親子教育具體策略分析

(一)以社區為依托強化社區人員對親子教育的認知

為了拓寬0-3歲幼兒受教育的環境,并在該環境中受到正確的教育方式,應提升幼兒看護人員和家長個人的專業知識。因此,首要的任務是強化社區人員對親子教育的認知。在前期準備階段,應制作幼兒智力和體力展示視頻,通過社區人員和家長自己的比對,對親子教育開展必要性予以正視,這樣才能吸引家長和社區人員對早教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除播放視頻之外,還可以通過組織親子比賽活動來提升社區人員對親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例如,親子運動會、親子智力大比拼、親子聯歡會等。

(二)以社區為依托組織親子教育專項課題培訓

為了讓家長和社區人員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親子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正確的方法,淺顯的知識無法滿足親子教育的有效開展。因此,在普及親子教育基礎理論知識之后,還應組織親子教育專項課題的培訓。在此過程中,可以對早教師的專題培訓,通過親子課堂傳達給幼兒。另外,還可通過對的家長和社區人員進行狀體培訓。例如,將0-3歲幼兒不同月份和年齡出現的敏感期進行培訓,這樣能讓家長掌握幼兒不同階段出現的敏感期,進而制定出適合幼兒學習的方案和方法,這樣才能滿足幼兒學習[5]。

(三)以社區為依托開發本土親子教育課程

隨著親子教育被重視程度逐漸升高,先進的親子教育課程不斷被引進國內,在我國各大早教機構借鑒和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當中存在一定不足。這主要是由于文化和觀念存在差異性所導致的。為了更好為0-3歲幼兒提供優質的親子教育課程,應在其基礎之上進行本土化。例如,將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融入到素質教育當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開發本土親子教育課程不僅能讓幼兒家長、看護人員以及教師更容易掌握課程開展方式和方法,同時還能培養出適合我國社會發展的人才,這對幼兒成長和國家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結束語:在此次論述中,主要對以社區為已依托開展0-3歲親子教育的中重要性和步驟進行闡述,并重點分析了幾點具體實施的策略,即:強化社區人員對親子教育的認知、組織親子教育專項課題培訓、開發本土親子教育課程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實現將早教機構發揮教育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幼兒的全面培養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望此次研究的內容和結果能為現今幼教事業的發展獻力,進而提升親子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涂蓉,文焰,趙詠梅,等.著眼嬰幼兒發展,專注社區親子教育——“社區親子教育園涉策略研究”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科學論壇,2016,09(03):9-11.

[2]張建波.構建0—3歲嬰幼兒社區早教公共服務體系的實踐模式[J].理論觀察,2013,08(10):154-155.

[3]金錦秀.淺析示范性幼兒園開展社區早教服務活動的策略和途徑[J].當代學前教育,2010,07(04):10-13.

[4]戴建芳.0~3歲幼兒早期教育實踐研究[J].教育科研論壇,2011,06(05):44-45.

[5]楊臘鳳.常州市0—3歲嬰幼兒社區早期教育公共服務基地建設的實踐研究[J].理論觀察,2013,06(12):166-167.

本文所屬山東省教育廳研究課題《以社區為依托發展0-3歲親子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項目編號:J13WH86。

猜你喜歡
社會教育
教育求全
教育求全
論幼兒園社會教育與數學教育的融合
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談小學階段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形式的結合與創新
中學技術學科STS的實施研究
淺談社會教育中的古箏教育優化
博物館在鼓勵和引導人民觀賞人類文化物質景觀中所起到的教育互動作用研究
家校共建,共創孩子們輝煌的明天
用經典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