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四步12法”設計《項脊軒志》情味更足

2017-04-17 15:58韓剛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7年6期
關鍵詞:項脊軒志情味感悟

摘 要:用“四步12法” 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設計《項脊軒志》教學流程,在自主學習時,整體感知,通過引領探究,體悟感情,理解主旨,師生總結升華,理清寫法和語言特色,以訓練促達成,言文并重,感悟提升,情味更足。學生解讀文尾結束句,極富個性,很有想法,實乃情之所至。

關鍵詞:四步12法 達成 感悟 情味

《項脊軒志》是一篇古代散文名篇,作者歸有光則被世人稱為“今之歐陽修”。由此可見,蘊含在文本和文字背后的是飽含作者的深情厚意,這使得《項脊軒志》有淳樸而出色的抒情味道。品讀《項脊軒志》,令人掩卷難眠,在沉思中與作者共泣。

作為久負盛名的佳作,《項脊軒志》被安排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六單元(文無定格 貴在鮮活)“自主賞析”部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認識古代散文中雜文、小品文的特征,尤其是不拘固定格式、靈活多樣、新穎生動的特征,感受文章的生活氣息和情趣,以提高鑒賞能力。

《項脊軒志》是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優美散文。結合學?!八牟?2法”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按照自主學習、引領探究、總結升華、訓練檢測“四步”,在設計本課教學流程時,立足文本,突出學生主體,先學后導,以學為主,在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展示、討論評價,通過引領探究,引導學生,強化誦讀,解讀文本,品味細節,感受語言,體悟情感,使學生充分走近歸有光,深刻感悟《項脊軒志》豐厚情感。

一、整體感知, 在誦讀中了解文章大概內容(自主學習)

內容設計:

歸納文言知識點,走近歸有光。

課前預習,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自媒體等,結合平面媒體,主動發現、搜索和占有課文文言知識點、文本、作者及背景資源,搜尋有關網站,走近歸有光。

分組歸納、展示文言知識點。

學生展示歸有光專題網站及相關鏈接。

知人論世,師生走近歸有光:

歸有光自幼苦讀,九歲能屬文,但仕途不順,35歲才中舉人,雖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覽群書,在散文創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

歸有光善于用疏淡的筆墨,描寫生活中常常接觸的事物,以及家人、親友之間的一些瑣碎事情,隨筆點染都富于深情,他的散文受司馬遷和歐陽修的影響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歸有光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節和場面,表現人物的風貌,寄托內心的感情,黃宗羲譽為“明文第一”,當時人稱“今之歐陽修”。

全文所寫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屬三代(祖母、母親和妻子),但讀起來卻沒有一點散漫瑣碎的感覺。這篇佳作,寫于兩個時期,前三段,寫于作者18歲,后兩段,寫于作者“而立之年”。文章有兩條線索,一條是項脊軒的興廢變遷,一條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情,使這篇文章不事雕飾,自然而動人。

指定學生及分組誦讀課文,體會語句間動人的情。

二、品味細節,體悟感情,把握主旨(引領探究)

內容設計:

問題一:《項脊軒志》的線索是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問題二:本文入選教材時,“殆有神護者”后刪除了一段,刪除的這段文字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可以借鑒。

設置問題一:引領學生合作討論:通覽全文,了解文章的線索和《項脊軒志》最核心的意蘊和情感和主旨。

默讀、齊讀文本,結合文后“相關鏈接”引用明人黃宗羲所說:“一往情深”,指導學生,分組討論、逐段落實。學生展示并點評:

第一段語句間顯露悲情,但最后卻落腳在“喜”上,這是以悲寫“喜”。

通過寫項脊軒內外的景物,作者著眼于自己軒中讀書的歡愉、自樂,能閑適、安靜的讀書,與貧寒的家境、動蕩的亂世而言,這書齋(項脊軒)無疑是心靈的港灣和精神的寄托。因此,“偃仰高歌”,“冥然兀坐”,盡享個中樂趣,無不有詩情畫意之妙。細節是瑣細的樸素的,但卻是真情流露,作者孤芳自賞中更多的是對書齋(項脊軒)的深深眷戀和熱愛,以致終生難忘。而這種深深的眷戀之情,貫穿全文始終,成為文章的線索。

第二段起,字里行間流露“多可喜”,但后邊卻更是“多可悲”,可以看作是以喜寫“悲”。

作者幼年喪母,文中“兒寒乎?欲食乎?”一句,語短意豐,支言片語,一位慈母對兒子的關心疼愛,躍然紙上。

感人至深的細節是祖母囑咐改變“讀書久不效”的境遇,持“象笏”,這是激勵作者發奮而為,祖母的期待之情不言而喻。

但與此對比鮮明的是努力后無力改變家境現狀,作者“瞻顧遺跡,如在昨日”,往事如煙,自是悲從中來,“令人長號不自禁”,回憶往事、追念親人,隱含的還有韶華易逝,作者自己懷才不遇,面對親人的關愛、期盼,蒼涼無奈中有痛憾。這樣,悲的內涵更豐厚了。

第四、五段借補敘一些瑣事,懷念亡妻,寫日?,嵤?,極富特點,很有情味。文中寫妻子的“問古事”、“憑幾學書”,歸寧后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無不與“閣子”(項脊軒)有關,從中可以品味出夫妻間的摯愛深情。

縱觀全文,悲喜交錯,甚而悲中有痛,痛中有憾,憾中有深愛。文末枇杷樹 “亭亭如蓋”四字將痛和憾依托樹而形象呈現,并強調“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似乎如這枇杷樹,越長越茂盛、濃密,睹物思人,物在人亡,感傷、惆悵,感慨何其深!作者娓娓道來,層層推遞,一往情深。這點睛之筆,使文章余韻無盡,“言有盡而意無窮”,使讀者回味不盡,對項脊軒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同時,托物融情;點到“庭”,照應題目“項脊軒志”??芍^言簡意豐情深,掩卷而思,令人回味。

文章寫可悲事,著重回憶母親、祖母和妻子的遺事,繪形繪聲,一往情深,打動讀者。

學生總結:

1.作者對項脊軒的深深眷戀是線索,字句間蘊含著作者對親人的懷念。

2.主旨:本文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

設置問題二:本文入選教材時,“殆有神護者”后刪除了一段,原文如下: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討論此段文字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可以借鑒。

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展示各組探究的不同結果,教師及時點撥:

有了這段文字,就還原了《項脊軒志》歷史原貌,便于我們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寫作情由和表達的真實情感。這段文字是議論,以坎井之蛙自喻,也許是自嘲,議論中感嘆,不足取。但,仔細解讀,發現作者也流露了生不得志之感慨,文中懷才不遇正是作者的真實遭際和寫照。對包括文言文在內的中國古代詩文應該知人論世,用批判性思維品鑒,合理汲取文句間蘊含的積極健康的精神品質和人格修養。

三、梳理寫法(總結升華)

內容設計:

談談你對本文語言特色(寫法)的理解。

學生總結,教師點撥:

1.在選材上的特點:

作者善于從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瑣事,用典型的細節和場面,寥寥數語,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讀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

文中借項脊軒來寫事,是瑣事、瑣談,作者寫祖母、寫母親、寫妻子,都是一兩件的小事、片言,但都與項脊軒有關,事情不多、不大,但人物活靈活現,形象生動,以“小”、“瑣”事,感動、震撼讀者。

項脊軒,這一間小屋,是全文布篇的線索,通過這“百年老屋”項脊軒的歷次變遷,和與項脊軒有密切關聯系的一些往事,串文成章,以此反映家中三世的變故,表達了悲和喜兩種情感, 悲喜交錯,逐層傳遞,一往情深。

2.在表現手法上的特色:

本文在表現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處用白描手法,不著任何色彩。這一點是和《阿房宮賦》最明顯的區別?!栋⒎繉m賦》多用排比、夸張、比喻,極盡鋪敘,用詞華艷;而本文作者對人、事、物樸素實寫,自然而然,“不事雕飾”, 真實的細節和簡短的話語,妻子、母親、祖母的形象淋漓盡致,具體感人。

3.課文中用了不少疊字,具有形象性和音樂美作用。

全文六次用疊字來摹聲、繪景、狀物,兼具形象性和音樂美。如用“寂寂”表明環境的清靜,用“珊珊”生動表述:風吹后,月下之樹的飄搖姿態,用“默默”準確寫出作者刻苦讀書的情態,以“亭亭”顯示枇杷樹高挺,文章摹聲更真切,狀物更細致,寫景更生動,誦讀時,我們更體會到音韻和諧,語感更美。

作者狀物繪景時,兼寫心情,融情于景。如“珊珊”一詞,既寫明月下,“桂影斑駁,風移影動”,同時也流露了作者對項脊軒無比的深情,再如“亭亭”一詞,既使人想到樹木的高大挺立,又使人想到人的亭亭玉立,加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更是寄寓了作者對妻子的摯情,表達對亡人的感慨和惆悵。內心的情感外化為具體語句,言情合一,作者的情感進一步深化。

四、交流心得,積累名句,達成目標(訓練檢測)

內容設計:

1.課文“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收束全文,以景結情。你覺得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2.挑選課文經典語句,再次誦讀。

引導學生具體領會以景結情的尾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深刻豐富的含義。

討論探究后,各組同學各抒己見,可能有這樣一些認知:

1.這是一個極富詩意的抒情鏡頭,睹物思人,寫樹亦寫人,十分真切動人。

2.這亭亭如蓋的枇杷樹也許穿越時空,展開想象,我們仿佛看到了歸有光妻子當年植樹時臉上的微笑。

3.我們也許看到了枇杷樹送走了多少寒暑秋冬,經受了幾番雪雨風霜,如今青枝綠葉、郁郁蒼蒼,儼然一突兀挺立的碑石。

4.面對長久地悼念著長眠于地下的亡妻,作者睹物思人,抒發內心中綿延不盡的思念之情。

作者簡介

韓剛(1967-),男,陜西省西安市藍田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曾榮獲西安高新區優秀教師、區級師德先進個人、區級優秀班主任。西安市高中課改先進個人、骨干教師,陜西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大型征文優秀“園丁獎”,全國及陜西省青少年文明禮儀特長生評選活動先進教育工作者,中華圣陶杯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全國創新名師。

猜你喜歡
項脊軒志情味感悟
押題作文
論《牡丹亭》的情味
——并與《羅密歐與朱麗葉》比較
現代筆法·古典情味·場上藝術——專訪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教授、編劇顏全毅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及反思
《項脊軒志》教學案例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探索規律中感悟和認識“重復”的奧妙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解題的幾點建議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枇杷樹:一個不容忽視的意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