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切處理教材,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

2017-06-08 16:02馬榮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數學教材學習力核心素養

馬榮

摘 要:數學教材是數學課程的核心資源。教學中教師既要尊重教材、研讀教材、運用教材,也要重組教材、開發教材、拓展延伸教材。既要立足教材、洞悉教材主旨,也要立足主體、超越教材主旨。切實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此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力。

關鍵詞:數學教材;核心素養;延展教材;學習力

這里的“教材”是教科書,它是數學課程的核心教學資料,是核心的課程資源,但卻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料、課程資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基于教材但不能囿于教材,要“用教材教”但不能“教教材”。著名特級教師路培琦先生說,“教材就是提供給教師進行教學的素材,能給教師提供一個教學思路”。實踐中,教師首先要研讀教材,但不能照本宣科,將教材奉為圭臬、捧為圣經。為此,我們提倡基于教材適度地創造教材、開發教材、延展教材,進而豐富教材的實踐空間。

一、立足教材,洞悉教材主旨

教材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教師展開教學首先要解讀教材,并且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解讀教材,解讀學生眼里、學生心中的教材知識。諸如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數學知識,學生會產生怎樣的猜想,學生會采用怎樣的探究方式等。通過教材解讀,把握數學知識的生長線索、脈絡、結構等。

1. 洞悉知識本質

教材中的知識是以“點”的形態出現的,是對人類“生命·實踐”智慧的濃縮、壓縮。教學中教師要對“知識點”進行解壓,釋放出知識的形成過程,釋放出知識內蘊的思想方法。通過知識的解壓,讓學生重蹈人類知識建構中的關鍵步伐,把握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例如教學《認識11~20各數》(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1冊),教材呈現了一些小棒,要求學生數出10根小棒,捆一捆。如果教師就這樣按照教材字面要求學生進行簡單操作,難免誤讀了教材的設計與編寫意圖。教學中教師要還原數的產生歷程,讓學生理解用數表示物體個數的方法,感悟“以一當十”的思想。首先用多媒體展示遠古時代的人們打獵用石子計數的場景,啟發學生思考:石子太重怎么辦?用小棒代替。有了十個怎么辦?捆起來計算、扎起來計算等。然而,當捆的扎數多了,怎么辦?以一當十。由此過渡到數位,讓學生用計數器表示數,十個、十個地數,相應地產生了個位、十位。這種數的誕生過程在人類歷史上經歷了數千年,其間計算方法在優化,計算工具在發展、演變。學生在感知、交流中得到了深刻的體驗,數學知識的本質得到彰顯。

2. 洞悉知識結構

數學知識是一個整體,但卻以“點”的形態散落在教材之中。教學中教師要通讀教材,把握每一個知識點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揣摩知識點該以怎樣的姿態和學生照面。不僅把握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更要把握知識的左右勾連。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實質是一個人將同類事物聯系起來,并把它們組織成賦予它們意義的結構……教學就是要讓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

例如“因數和倍數”這部分內容,原來蘇教版將之安排在四年級下冊,將“公因數和公倍數”內容安排在五年級下冊。新教材中則將這部分內容有意聚合到一起,全部安排在五年級下冊。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讓學生系統掌握知識,力避分散教學帶來的知識碎片化現象。就“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內容來說,從因數到公因數再到最大公因數,從倍數到公倍數再到最小公倍數,其間體現著知識的鏈式結構。擴展開來看,“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知識又是“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單元的基礎。教師只有具有整體的視野,才能在教學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3. 洞悉思維方式

解讀教材有不同的層次、境界:其一是能夠洞悉知識的本質、結構;其二是能夠領會編者的意圖、思維方式。因此,數學教材解讀有多個視角,例如教師視角、編者視角、學生視角等。尤其是編者視角,有時不是在某一個具體例題中得以展現的,而是需要將前后例題聯通起來看。

例如教學《乘法分配律》(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8冊),教材上只有一個例題,顯然通過一個例題的教學讓學生領會乘法分配律的本質是有困難的。但如果我們貫通教材,將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以及分配律作為一個整體看,就不難發現,這些例題所承載的絕不僅僅是數學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研究運算律路徑的基本方法。這里是一種“猜測與驗證”的思維方式。洞悉了這樣的數學思維方式、探究方式,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先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實際問題引發猜想: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然后讓學生舉例驗證,由于是“不完全歸納”,因此要啟發學生多舉一些例子,舉一些不同數的例子。孩子們在經歷了這樣的猜想、驗證過程,就能感受并體驗到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式。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地將這一過程延長,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同類問題的研究路徑。

二、立足主體,超越教材主旨

對數學教材的解讀不僅僅要立足于教材,更要立足于學習主體——學生。不僅要研究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狀態、認知需求,更要研究學生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活動方式。不僅要研究抽象的學生,更要研究具體的學生。

1. 指向核心素養,拓展數學教材

當下的數學教學必須轉型升級,從知識取向轉向素養取向,尤其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所謂核心素養,應該指形成一種數學思想方式、思維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從核心素養的培養出發,對數學知識進行由點及線、由線及體的建構,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既見樹木,更見森林”。

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12冊),教材中的編排是將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概括,形成“V=Sh”的體積計算公式。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止步于這三種形體,由此導致學生在“等底等高”“等底等積”“等高等積”的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比較上經常出錯。究其根本,是因為教師沒有使學生形成“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的思維方式。要著眼于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中教師必須拓展教材主旨?;诖?,筆者超越教材,在實踐中開發了“走進直棱柱”的主題,引領學生對直柱體進行深度研究。給學生提供了三棱柱、多棱柱、空心圓柱(鋼管)、空心多棱柱等形體。學生在切割、推理與想象中深刻認識到“V=Sh”體積公式的本質內涵,體驗到一種極限思想。

2. 指向實踐運用,延伸數學教材

小學數學源于生活,指向運用。只有在運用中、在實踐中學生才能感受并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的數學運用進行教學,適度對數學教材進行拓展、延伸。數學教材不僅是一種“事實性存在”“關系性存在”,更是一種“實踐性存在”。

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教材主要是通過切拼法將圓柱分割、拼接形成長方體,進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教學中教師通常按照教材將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體積分別與圓柱的底面積、高和體積進行比較,進而得出圓柱的體積公式是V=Sh,即V=πr2h。因此,在解決問題中,當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張長方形的紙,怎樣卷成圓柱體積更大?盡管教師運用“假設法”假設長方形紙的長和寬,讓學生計算、比較、得出結論,有時教師還給出兩種不同卷法產生的圓柱命名為“高瘦瘦”和“矮胖胖”,但學生并不理解。如果教師在引領學生推導圓柱體積公式時,能夠超越教材,將拼接成的長方體橫著放、豎著放,推導出圓柱另外兩個體積公式——V=S側÷2×r,V=hr×,那么學生就能深刻理解。因為不管怎么卷,圓柱的側面積是不變的,因此卷成圓柱的底面半徑大、體積就大,底面半徑小、體積就小。在此基礎上,學生也能方便地解決求“大棚內的空間”問題。

3. 指向思維創新,開發數學教材

學生由于年齡和心理特質,往往不能主動地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動態處理,幫助學生溝通數學知識之間的深度關聯,讓學生嘗試從整體、系統、全局和聯系中去把握知識,將碎片化的數學知識有效整合,形成結構體。由此,幫助學生突破認知束縛、思維習慣。

例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和《梯形的面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9冊),它們在教材中的存在形態是靜止的、孤立的。一位教師在教學中用動態生成的眼光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進行重新審視,運用多媒體課件對教材知識進行深度拓展。動態展示梯形的上底延長到和下底一樣長,進而變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動態展示梯形的上底縮短為0進而變成三角形的過程。演示中,教師不斷啟發學生,變成什么圖形?可以用梯形的面積公式求出面積嗎?如此,學生深刻地體驗到“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動態聯系。

教材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依憑。教學中,教師既要立足教材,洞悉教材主旨,也要立足學生主體,超越教材主旨。要根據教材特點,依據學生需要,因地制宜開發教材、重整教材,探尋教材中相關知識的“最大公因數”,對之進行“合并同類項”,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進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力。

猜你喜歡
數學教材學習力核心素養
淺析初中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
談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三種”策略應用
輕擺渡,濟江川
深入解讀教材,構建高效課堂
基于思維的可視化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淺談數學教學中“閱讀”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