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力“棲居”閱讀課堂的策略

2017-07-01 17:16盧曉榮
新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雨點兒語詞表象

盧曉榮

激發想象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在閱讀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想象練習,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內蘊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筆者提幾點看法。

一、以生活經驗為原點,讓想象“運動”起來

形象是想象的結果,更是想象活動的核心。形象不會憑空自動生成,需要學生選擇、過濾生活的表象,根據文本的語境進行有選擇的再現與重新配合,產生新的形象??梢哉f,生活經驗在學生的想象世界里發揮著原點的作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讀出藏在字里行間的形象感、畫面感、分寸感,讀出其間蘊藏的“情”和“意”。而只憑借多媒體“再現”畫面,未必都是良策。如果學生生活里有類似的相關表象,教師就應不遺余力地努力喚起,在生活與文本中搭建“天塹”,讓學生真正享受閱讀的快樂。如《雨點兒》第一自然段用一句話“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開篇,拉開了故事的序幕,接著用大、小雨點的對話,告訴學生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作為獨立成段的第一句話,承載著美好的情感基調和故事發生的意境。但有的教師只用一句“美美地讀”就略過這句話的教學,漠視了應有的想象訓練過程,“美美地讀”蛻變為“隨意地讀”??稍O計如下幾個環節:1. 同學們,你們見過“雨點兒”和“云彩”嗎?說說看。2. 課文說,(隨機出示句子)雨點兒可調皮了,從云彩里飄落下來。你還見過什么從空中飄落下來?飄落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3. 我們一起來做做“飄落”的動作。是啊,雨點兒也是這樣又輕又慢地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4. 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這樣的美景,讀出雨點兒飄落時又輕又慢的樣子。這樣的教學過程,建立起想象與生活經驗的有機聯系機制,刺激著想象的發生。原本儲存于學生生活中的“雨點兒”“云彩”“飄落”等零散的表象,因課文的語境而喚醒、再現、重組,最后融合成新的形象扎根于學生的腦海中。這一過程的兩次“再現”,本質是不同的。前者指向單個表象,后者指向整體場景。從單個表象走向整體場景,其間學生經歷個體的心理、情感、文化交織的想象運動。這種運動,正體現了想象訓練的層次性,形象建構的獨特性。當學生用“生活表象”去理解語言時,一個個文字符號就變為一幅幅關聯互動的圖景,閱讀也就因為想象主體的積極投入產生了磁場,從而異彩紛呈。

二、以語詞發展為基點,讓想象“清晰”起來

想象雖然是具體的形象,但它的表達過程卻是通過語詞來實現的。如果形象建立得清晰,就是與其相對應的語詞理解得準確。而簡單機械的“抄抄寫寫”或“蜻蜓點水”的教學均無助于理解語詞。對于一篇課文里最富有表現力的關鍵詞語,更應精心設計,牽一發而動全身,品出每一個語詞的鮮明個性,獨特韻味。如教學《日月潭》時,不妨以“朦朧”一詞為抓手,梳理文章的脈絡,了解日月潭清晰之美和朦朧之態。在此基礎上,聚焦“朦朧”一詞,分步推進:1. 圖片引入,以“蒙蒙細雨時,日月潭的哪些景物是朦朧的”為切入點,初步感知“朦朧”之意;2. 抓住“輕紗、仙境、隱約”等詞整合語境,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活化“朦朧”所呈現的畫面;3. 聯系生活,圖文結合,拓展、積累帶有“朦朧”的一串詞組;4. 對比朗讀課文句子,表達“朦朧”之美。教學中,教師抓住統攝全篇的“朦朧”一詞,統領課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反復感受文本內容。這樣的語詞教學,從立體的層面實現了整體的“綜合效應”,沉睡的詞語容易轉化為表達的元素,龐大的詞語庫容易變為學生表達的資源庫。當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得體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時,想象、情感和語言就得到了和諧統一。

三、以拓展畫面為起點,讓想象“豐富”起來

我們知道,閱讀中的想象除了再現文本文字之外,還可以通過推斷、設想作品中被作者省略的人物命運、故事情節、生活場景等。從某種程度上講,閱讀中的這種想象,是一種帶有一定限制的“定向性”想象。它可以鍛煉學生識別內容框架的整體感知能力,邏輯推演能力以及觀察力和想象力,在一定的意義上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學中有很多常態的做法,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指向心里活動的補白:“此刻,周恩來在想些什么?”《凡卡》中指向情節延伸的續寫:“凡卡的爺爺能否收到凡卡的信?”《第一次抱母親》中指向內容擴展的猜想:“挑的100多斤重的擔子可能是什么?”等。無論是補充還是擴展文本的隱性內容,盡管指向不同,但無不是沿著文本的邏輯結構、故事內容、情節主題展開,順著課文方向進行的想象,進而探尋文外之畫、弦外之音。通過想象,架起文本與學生共鳴的橋梁。當然,除了以上的“定向性”想象,有時不妨打破常規,設置一些變奏式想象,來一些異想天開。如文本中被省略的故事如果存在多種可能性,則不必強調設想同一個情節;作者隱去的人物命運預測,不必強調同一個結局。相反地,我們不妨鼓勵學生見仁見智,不拘一格,勇于創新。因為,想象之美還在于它的靈動、飄逸與倏忽。

四、以發現問題為落點,讓想象“飛翔”起來

無疑,任何的創造想象,都反映著生活的訴求,特別是當現實的問題成為生活的阻礙之時??梢哉f,沒有問題,就沒有想象,更沒有發明。因此,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善于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更要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如,四年級《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課題用一個“和”字把蝙蝠和雷達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栓”在一起,很容易引發學生最原始的發問:“蝙蝠和雷達有什么關系?”這種條件反射下的發問,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它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內需”。適宜的做法就是沿著這個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讓學生讀文,思考。這樣做,把學生出自本能的發問與自主的思考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呵護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些問題學生不容易發現,但又是課文的重點或關鍵,就需要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質疑問難。比如,文中關于“蝙蝠靈巧飛行”這一內容寫得很具體,一連用了多個事例加以強調。此處的“具體”彰顯了多重價值:揭示了蝙蝠和雷達發生關系的“起源”;提示了抓住中心詞讀懂段落的方法;蘊含了中年級“寫具體”的言語秘訣。一位教師在學生梳理該段的三個事例之后,插入當時的科技狀況,建構了一個“現實”與“理想”的對立面,引導學生發問:人類也可以像蝙蝠一樣在空中自由飛行嗎?在此基礎上教師鋪墊式追問:人們為什么有這樣的遐想?讀到這,再來讀這三個事例,你對文中反復強調蝙蝠飛行的靈巧有什么新的思考?這樣就把學生的質疑問難牽引到文章的謀篇布局上??梢?,“問題”的產生,是思考的結果,更是想象的起點。所以,要想有好的想象力,就需要不斷發現問題。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問。如果伴隨閱讀過程的展開,學生不斷有新的問題冒出來,則是學習漸入佳境的理想狀態,是學習活動放飛想象的有力保障。

猜你喜歡
雨點兒語詞表象
雨點兒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惡作劇的雨點兒
“雨點兒”的功勞
繪畫往事:表象的折射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范疇釋要
雨點兒
教你識破非法集資及傳銷的“十三種表象”
從文化理據看英漢語詞翻譯
談表象積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