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化四為”,讓信息技術成為數學課堂點睛之筆

2017-07-01 17:13繆碧清
新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梯形課件面積

繆碧清

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讓學生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時代氣息,而且拓寬了教師的視野,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方式。筆者覺得,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度,注意以學生和教材為本,注意為學生提供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機會,注意使用的時機和時間,讓學生在信息化數學課堂中深入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

一、激活學生思維,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小學生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事物,而數學知識抽象、枯燥,使得許多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有著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集文字、圖形、聲音、視頻圖像、三維動畫等各種教學信息于一體,使之有機結合起來,能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徑,直觀、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傳遞信息,能吸引他們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被動學習邁向自主學習。例如,教學“比例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輕松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向學生展示飛船在距地面約300千米的高空變軌圓形軌道,并繞地球飛行的畫面。正當學生為畫面所震撼時,教師要求學生將這300千米畫在作業本上。學生產生認知沖突,自然思考各種解決的辦法。于是,探索比例尺的意義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而不是教師一廂情愿地傳授,他們能夠愉快、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信息技術將學生帶進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活動中,不需要太多的鋪墊、言語與時間,學生輕松掌握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的概念,理解比例尺的意義。這樣主動深入地探究、動腦思考后概括的知識,不僅促進學生認知的深化,而且挖掘了他們的認知潛力,促進思維的自主發展。

二、形象演繹教材,化靜態教材為動態知識

現行數學教材趣味性、生活性、活動性、過程性與開放性十足,但由于教材是靜止的,難以展示一些概念的本質特征,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加以展示,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數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并茂的動態傳播。例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圓有無數條對稱軸”這一特性學生不好理解,課堂上通過學生動手折、教師講,效果總不盡如人意,部分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動態展示圓有無數條對稱軸的形成過程。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進圓的反復對折活動中,他們的疑惑隨著課件的演繹而釋然,“無數條”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是那么具體、真實,從而建立了清晰的數學概念。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形象演繹,動靜結合,調動各種感官協同作用,有效培養了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展現思考過程,化模糊理解為清晰建模

現實教學中,“教師跟著課件走,學生跟著鼠標走,教學跟著電腦走”的課堂現象屢見不鮮,教師的按部就班讓數學課堂成為一潭死水。高效、靈動的數學課堂應當是師生共同演繹的課堂,教師應該要關注課堂生成,既不能讓課件的連續呈現“牽”著學生走,也不能讓學生的動態生成“牽”著教師走。這就要求教師應當精心把握課件呈現的時機,讓課件出現在學生釋疑答難時,出現在動手操作后,出現在比較優化時,出現在知識理性升華時。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課件出示兩個問題:1. 你想把梯形轉化成什么圖形?2. 轉化成的圖形與原梯形有什么聯系?教師讓學生先動手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想一想、算一算,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探索梯形的面積公式,讓學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此時再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的交流,而不是急于呈現課本中介紹的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例如,利用課件動態展示以下交流成果:梯形的面積=拼成的大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a+b)h÷2,梯形的面積=割成的2個三角形的面積=(a+b)h÷2,梯形的面積=割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拼成的三角形的面積=(a+b)h÷2等。

這樣把學生各自的操作、零散的回答進行系統整理,以整體、直觀、簡潔的形式再現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便于學生比較、優化,便于他們理解各種推導方法的內在聯系,評價各種方法的優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信息技術在此發揮巨大功效:快速、高效地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四、融合生活經驗,化學科數學為生活數學

小學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應當是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具體活動理解的數學,還應是生活化的數學。這些特點要求我們應當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社會活動經驗引入數學課堂,這就是數學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數學化。信息技術在這一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它可以不受課堂時空的限制,可以盡可能為學生呈現活動情境,可以盡可能為學生拓寬課堂的廣度和深度。例如,在教學“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時,課件設計有“砸金蛋”環節,讓學生樂于參與他們感興趣的游戲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靈活地運用了知識,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不僅拓展了學生思維,而且調動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這樣設計所用時間不多,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極其深刻,真正做到在活動中學習、掌握、豐富知識,同時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如,教學“小數乘法”時,課件出示文具店購物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參與購物活動:一塊橡皮0?郾2元,買4塊需多少元?一本練習冊2?郾35元,買3本需多少元?一支鋼筆7?郾8元,買5支需多少元?……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能夠想出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①把單價化成以“角”為單位;②用加法計算;③用畫圖辦法解決;④用豎式計算等。學生在一個熟悉的背景下,會產生一種巨大且無形的導引效應,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運用自己的方式和策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于是教材原有邏輯化、抽象化、符號化的內容,一下子變得生動、形象、真切、熟悉,從而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總之,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教師應巧妙地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相融合,把握好使用的尺度,讓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主動地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實踐中,為新時期數學教學開辟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歡
梯形課件面積
玩轉梯形
怎樣圍面積最大
最大的面積
梯形達人
一類變延遲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漸近估計
巧用面積求坐標
梯形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