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高校教育人文精神缺乏現狀的反思

2017-07-09 05:41王竹青
市場周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基本素養人文精神教學模式

摘 要:自新中國以來我國高校建設,同時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全球化、高等教育國際化等為我國高校帶來極大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激烈的世界高校競爭中脫穎而出,提升核心競爭力是我國高校面對的首要問題。然而,仍然有許多因素制約著我國高校建設,通過對比國外制度與教學現狀,筆者認為與我國高校缺乏人文精神內核有著重要關聯。文章中,筆者藉由前人思想結合國內現狀進行了自己的反思。

關鍵詞:人文精神;德國高校;基本素養;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7)02-153 -03

2016年11月1日,來自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民族音樂學者麻莉博士,應邀在合肥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為師生開設題為《人文精神關懷下的德國音樂學教育》的學術講座。麻莉博士17年的留學與教育經歷讓她以“圈內人”與“圈外人”兩種角度將德國的高校音樂教育與國內高校音樂教育環境對比,通過教育思想、教育體制與具體的教學形式三個方面進行國內高校教育教學的反思。麻莉博士的講座給筆者帶來了深刻的震撼,筆者以麻莉博士的講座為出發點,對比德國與國內高校教育現狀,對不同教育模式展開對比與反思。

一、我國高校教育的突出問題

2016年我國教育部撤銷了全國170余所高校的576個學位點,而另一方面我國高校招生人數自1999年擴招以來年年增長迅猛,這一減一增看似矛盾,其實說明我國教育部門在擴大人才培養基數的同時已經在逐步重視并解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1984年教育學界開展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特征”的討論,“除了肯定我國的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之外,學者們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低、商品經濟不夠發達的實際出發,認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教育必須把為發展生產力和商品經濟服務作為最根本的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教育因此被賦予了生產性和商品性”,教育的生產性和商品性對我國當前高等院校、教師甚至學生都產生深遠影響,高校為迎合生源開設專業,教師重視產出明顯的科研而輕視教學,學生對所謂熱門專業趨之若鶩與之不無關系,并隨之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如每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盲目開設學科、畢業生質量參差不齊、高校教師無法平衡教學與研究等。

此外國內教育體制較為僵化,教育相關部門掌握了集管理、學制、學術、對外交流等諸多方面,行政與教學的曖昧關系也頗具爭議。僵化的體制造成了師生“人格不自由,思想不自由,學術不自由”,學生與教師的話語權相對較弱,課程結構并非因人而異,而是按專業統一設置。從某些方面可以說我國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依然沿襲小學、中學以班級為單位的全日制班級授課制,學生被牢牢鎖定在班級中,被動執行學習計劃和培養方案。這種方式固然對提升學生基礎專業素養,消除“短板”有明顯的好處,但在消除學生專業短板后,應該解放學生訓練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也沿襲了期末考試的模式,以分數作為學生成績的評價方法,卻忽視實踐對學習的重要性,所以當學生走向社會,面對工作卻無法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造成許多學生畢業即失業,造成大量人力資源浪費。對于教師的考評,許多院校以科研能力作為標準,卻輕視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與教學本應相輔相成,都是高校教師基本素養的重要方面,怎能因為追求“效益”而偏安一隅。人文精神缺失,制度的僵化使學校成為了一座現代化的“人材”工廠,學生成為了班級流水線上裝填了“知識”的產品。

高等教育資源的共享,學歷、文憑及學位間的對接與相互承認,是面對改革開放的加深,高等教育國際化等現狀不可回避的問題。然而國內高校長期封閉化的管理,高校間缺乏交流與互動,甚至還存在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造成國內高校教育質量參差不齊,許多課程及研究與國外高校不對等,造成許多留學生走出國門不得不面對先讀預科甚至重復修課的難題。如何打破制度的藩籬讓我國學生可以跨班級、跨專業甚至跨學校、跨省共享學術成果,是我國教育改革無法回避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國教育資源流動性凝滯,跨區位教育阻力較大,國內高校缺乏互動與合作。經濟發達地區憑借優勢教育資源形成人才富集,而落后地區則人才流失嚴重,如何改善這種“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現象亟待教育管理者做出制度調整。

以上問題基本是我國高校教育較為突出的問題,然而大學作為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橋頭堡與風向標,其本質問題是我國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我們的教育“只 講‘人力,不講‘人;只講‘職業化、勞動化,培養勞動力素質,不講‘人的發展,不培養人的全面素質,教育因此成為勞動力的教育、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

二、德國高校教育制度與教學現狀

制度是否以人為本決定了制度究竟該為人服務,還是人需要服從于制度。貫徹人文精神的教育制度,應該是靈活開放的,能充分尊重師生教學研究與學習意愿。以德國為主導的歐盟于1999年提出了“博洛尼亞進程”,德國進行了一系列從師生出發的教育體制改革,麻莉博士介紹德國的教育改革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學位制度、歐洲學分互換系統及模塊式組合方案,改革后的德國教育制度體現了其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首先,因為博洛尼亞進程改革,需要本國學位和國際通用學位接軌,將德國原本的“碩士-博士”持有任何一所德國大學的文憑可在歐洲所有大學暢通無阻。另外,與之補充的《伊拉斯謨世界碩士課程》計劃,“該課程意味著學生必須具備至少在歐洲不同國家兩個高等院校的學習經歷”并保證學生所獲學位得到認可。其次是在歐洲高等教育區建成后,其統一的學制、教學大綱和考核標準為基礎,引入獨特的“歐洲學分互換系統”(ECTS),歐盟各學校間使用統一認證并可互換的“學分”?!皩W分制”整合了歐盟的高校資源,讓學生可以共享歐盟的教育資源,破除了歐盟國家間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現象。而學分基本體現了學生在這門課程上花費的時間,同時還包含了作業、社會實踐、教師輔導與考試,申請學位需要修滿對應的學分。這種手段一方面讓教育打破了校園的藩籬,甚至突破了國家的限制,使知識的流動性大大增加,學術交流更加頻繁;最后,基于“博洛尼亞進程”另一個顯著特征表現為課程的“模塊式組合方案”,學校將學科課程由原來的“大而全”細分為“小而精”的模塊,由針對某一模塊研究的教師進行授課,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知識結構選擇不同模塊的組合,這樣做的好處是放棄“渾淪吞棗”式的教學以節省學生與教師的精力對更多專項問題進行研究,最終讓學生形成多元化、復合型的知識結構。用模塊式課程取消了統一的課程設置,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為自己量身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研究興趣的學習計劃,這種方法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的教育需求,尊重學生的選擇。此外由于每個學生的課程安排都不一樣,班級與同學的概念被模糊化,每節課都有不同的同學,不同學科的本科生、研究生與博士生也可能共聚一堂。這樣頻繁的人員接觸與交流,增加了思想的碰撞,促進了學生與他人的溝通與理解的能力。

具體到教學,德國高校教育人文精神體現在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學術研究及團隊合作的能力。獨立進行學術探究是學生學術思想形成的體現,如前文所說學術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人文精神的熏陶而培育出的學生自主意識,最終達成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管理。麻莉博士認為德國高校教育人文精神在教學上的體現大致可以從五個方面得以體現,分別是以研究為導向的授課內容、以研討為主的授課形式、以必修和選修課為主的課程安排、以論著論文為主的學習教材和從理論到實踐為主的應用轉化。

首先,德國高校圍繞洪堡的指導思想進行辦學,他認為“大學是提供自由科學研究,培養具有探索真理,獨立反思世界和自身人格意識的場所。大學教授應該在一個沒有政治干預的環境中研究他們感興趣的學術問題,并把這些作為教學的中心。老師對課題的興趣以及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對學生具有引導和啟發性,傳授給學生的不但是知識和最新的研究動態,而是怎樣理解知識的思路與方法和敏銳的判斷力?!彼缘聡咝S幸粋€相對獨立的學術環境,教授們完全并自主的掌握了教學與科研方向的自由,“教授中心制最大程度的通過學術自由達到思想自由,也就是人格自由”。另外德國高校規定教師在兩年內不得開設一門內容重復的課程,所以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拓展自己的研究,促進學術的創新,保持學術的前沿性。

作為學生需要直接參與到教授研究的課題中,因此課程內容與授課形式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以適應研究性學習的模式。麻莉博士提到初到德國時她最驚訝的是德國課程并沒有統一的教材,因為課程的設置是根據老師的研究方向開設的,所以教材都是老師羅列的關于這門的論文或專著。拋開沒有預設教材的束縛,教師可以將自己研究專業中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與學生分享,加快了知識更新的速度,提升了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效率。而以研討課為代表的課程形式,課程要求學生從老師安排的課題中選擇一項,在課堂上用20到30分鐘時間對課題進行報告,之后由同學討論,教師則進行引導與點評的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大量閱讀老師建議的學術專著和各種論文,自行擴充學術視野,主動培養學術思維,構建自身知識體系,鍛煉了學生自主展開科學研究的能力。此外由于學分制與模塊化課程的補充,讓不同專業,不同研究階段(如不同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與博士生)的學生坐在了一起,從不同的角度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為知識的跨學科分享與交流提供了便利。

教研不分離,可以說“畢業即失業”是很多國內學生面臨的現狀,但是德國高校卻通過踐行洪堡提出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理念,以“理論與實踐的應用轉化”將學校學習與校外實踐結合起來。一方面,學生在學校里通過參與教師科研,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今后學習的方向,教師會通過專業方向訓練學生獨立開展相關研究。通過這種方式,既使學生通過實踐具備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讓教師減輕科研壓力,師生共同對同一項目在研究過程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種訓練對新生來說看似困難,但可以說德國從中學就已經開始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所以學生到了大學以后可以很快適應。(討論課)(課程與實踐)另一方面,德國高校積極為學生提供與今后實際工作相關的實踐資源,德國高校在經費自主的前提下,完全有能力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硬件配套設施。

縱觀德國高校教育的制度與教學的現狀,不難發現其以人文精神為內核的教育精神。德國高校不忘以教師與學生為中心,給予師生充分的學術自由,集中資源為“人”服務。

三、高校應該具備的人文精神內核

通過借鑒德國高校的辦學模式,我們可以據此反思我國高校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德國的大學將“人的價值作為大學關注的重點,圍繞對人的個體生命,自我意識進行探討和反思”作為辦學的指導思想,這種思想是其人文精神思想內核最集中的體現。直白的說大學不僅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應該是自我修煉的道場,教育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人文教育的目標是自我的覺醒,需要讓每個學生有獨立的思想,身心健全的人。要能認識并理解自我人生的意義。這種覺醒是自省的、自律的也是自覺的。從對自我的關注開始,自省是“每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對自我的反思,是對自我的思考;自律是“君子慎其獨”的自我要求,是責任心和罪惡感等對自我的約束;自覺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超我覺悟,是實現人生價值,追求人生理想的動力源泉。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對人生的思考會逐漸形成與完善個人的思想與性格,同時自我反思與約束也會促使個人道德水平的提高,這也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教育意義。

從個人層面來說,自我意識的覺醒對剛步入校門的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講座中麻莉博士首先對音樂學與音樂教育兩個專業進行概念上的區分,隨后反問同學們喜歡自己的專業嗎?這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引申為我國的大學生了解自己的專業嗎?所選專業符合自己的興趣嗎?自己的專業與相關專業有什么關聯嗎?迷茫是許多大學生提到的詞匯,正是自我意識的缺失導致了學生的迷茫,終日的寒窗苦讀卻不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志向,甚至只是將讀書當做逃避社會的手段。從另一方面來說,大學四年,正是學生步入社會前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最重要的一環,大學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重要的的對個人的培養,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具備獨立、自主的思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究竟是被物質與功利所左右還是實現個人價值、承擔社會責任,不僅是大學生自己,也是我國高校教育必須正視的原則問題。

對高校教育而言,學術性應該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了,而個人學術思想的形成與自我意識覺醒也息息相關。被后人譽為“德國現代大學之父”的洪堡認為“當人在自己身上進行純粹深入的研究時,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學術思想”,所以學術思想的產生是需要人文精神的啟發,是建立在自我意識覺醒的基礎上的“對人的個體生命,自我意識進行探討和反思”。因此大學的基本任務應當是啟發學生的自我意識,幫助并引導學生制定學術規劃,訓練學生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能力,加強思維訓練,逐步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學術觀念與學術思想。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術方向的確定,專業的選擇應該建立在學生細致考察,仔細了解的基礎上,尋找其興趣所向、志向所在的專業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專業的學習與研究,才可能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京劇行當有句老話叫“不瘋魔不成活”,說的是不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是不能淋漓盡致的表現角色的,雖然有些極端,但細細品味不無道理。如果一個人不是自發的對自己從事的事業有著濃厚的興趣他能走火入魔嗎,如果不追求極致,一個人在自己從事的領域能成為大師嗎?因此,學術方向是在自我意識覺醒的基礎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個人價值的體現,只有這樣面對任重而道遠的學術之路才能堅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對于社會來說,社會責任、公民意識是人文精神的衍生,因此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僅僅對個人有重要意義。人是社會的組成單位,個人的素質決定了社會的整體素質。西方社會面臨的“科學的危機”實際上就是“人性的危機”,胡塞爾提出“生活世界”其實就是重新找尋生活的意義,因為沒有意義的生活只能稱之為生存,那么人就是被本能支配的“動物”。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國人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如麻莉博士感嘆自己在德國從不知道的LV包在國內竟然隨處可見。然而與物質水平不相稱的是國人的精神生活的空虛,隨著國際旅游日益增多,許多國人在國外的不文明現象屢屢曝光,“國民素質”越來越成為社會的焦點,素質低下恰恰從側面反映出現在國內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自我意識絕不等同于自私與自利,反而因為對“人”的尊重與理解,淡化個人利益為群體著想。自我意識覺醒的人是有著更高道德約束力的人,所以“素質”只能依靠人文教育來提升。

四、結語

通過對比德國高校教育在制度與教學模式上的經驗,我們可以借此反思中國高校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當然德國模式不一定契合于中國環境,當然它自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某些具體措施甚至在德國國內也引發爭議。但是作為德國辦學指導思想的人文精神卻是世界上每所高校都不可或缺的。我國高校所面對的問題絕不能孤立來看,高校教育問題同時也與個人、社會息息相關,它們是構建我國高校學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作為發揚國民精神的橋頭堡,通過人文精神的回歸,將人文精神植根于師生之中,讓每個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完善我國高校教育的根本動力。

參考文獻:

[1] 馮建軍.教育轉型與教育學轉型—基于新中國教育的考察[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52):3.

[2] 孫喜亭.人的教育與勞動力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1989,(03).

[3] 麻莉.人文精神關懷下的德國音樂教育[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6,(03).

[4]黃建珍.對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模式的分析與反思[J].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1).

[5]賀紅巖.博洛尼亞進程下德國學位制度的改革[J].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06).

[6]江亞南.我國高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及解決途徑[J].學校建設,2012,(06).

[7]【德】克萊南.金經言譯.德國音樂教育的歷史與現狀[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1,(01).

[8]【德】克萊南.金經言譯.德國的音樂教育現狀—兼談“JeKi”項目和“Exotisches”的文化特征[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4,6(33):2.

作者簡介:

王竹青,安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

猜你喜歡
基本素養人文精神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如何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培養人文精神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探討中學化學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的基本教學要求
電視法制節目的特點及主持人的基本素養
戲劇導演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