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寨: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

2017-08-08 19:24張仁袞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金寨紅四方面軍革命

張仁袞

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2016年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老區金寨考察調研。他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

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上世紀20年代初,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和五四運動的推動下,以蔣光慈為代表的金寨籍進步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較早地接受馬克思主義進步思想,在全國各地秘密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使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影響全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家蔣光慈是金寨縣白塔畈人,1920年,經陳獨秀介紹,在上海參加社會青年團。1921年5月至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開始文學創作。次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短暫的一生,著有《少年飄泊者》《短褲黨》等30多部優秀作品。他利用文學作品倡導和傳播馬克思主義,胡耀邦、習仲勛、陶鑄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受他的作品影響,堅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920年10月,原安慶政法學堂的學生徐守西回到家鄉教書,在金寨燕子河的燕溪小學成立“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吸收教師和校外進步人士參加,討論如何在中國實現革命,推翻封建軍閥的統治,打倒帝國主義,鏟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使封閉的金寨山區中的一些進步知識分子開拓了視野,開始了新的探索。金寨籍知識分子袁漢銘、詹谷堂等相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2年,詹谷堂到金寨北部的固始縣志成小學任教,組織進步師生成立“青年讀書會”,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介紹進步教師曾靜華、杜孝芬入黨。1924年冬,詹谷堂回到家鄉筆架山農校,發展李梯云、周維炯等5名“青年讀書會”骨干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金寨境內的第一個支部——中共筆架山農校支部。1925年3月,詹谷堂回到金寨境內南溪明強小學任校長,以學校為陣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發展進步教師入黨,成立了中共南溪支部。馬克思主義在金寨境內的廣泛深入傳播,一批先進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建立黨的基層組織。他們不僅在金寨傳播馬克思主義,還向鄂、豫、皖周邊地區廣泛發展。1925年夏,袁漢銘到河南省商城城關縣立第一小學,以任教作掩護,秘密培養先進分子,宣傳黨的綱領,發展黨員和青年團員,成立了商城縣第一個黨團支部。1926年秋,李梯云回到祖籍湖北省羅田滕家堡,組建了中共商羅麻特別支部,下轄21個支部,后發展為中共羅田縣委。大革命期間,金寨籍黨員先后在金寨和商城、羅田、固始建立黨的組織,培養革命骨干,掀起了思想解放運動和反帝反封建斗爭。1924年底,中共黨員中金寨籍黨員有15人,占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開時黨員總數994人的1.5%。

中共第四次代表大會提出了無產階級領導政權和農民同盟軍問題。金寨黨組織在中共四大精神的指引下,積極發展黨的組織,領導農民協會開展斗爭。為了培養軍事和農民運動骨干,先后派周維炯、漆德瑋等一大批共產黨員到武漢黃埔軍校分校和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培養革命根據地領導力量。大革命失敗后,金寨籍在外學習和工作的共產黨員紛紛回到家鄉,以教書、經商為掩護,宣傳貫徹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發展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積極準備武裝起義,革命活動蓬勃發展。

1928年底,金寨境內建立有2個區委、11個支部。時年10月,中共六大精神傳達到金寨,金寨地區的黨組織確定了“不能無條件盲動”“積極準備,待機而動”的武裝起義指導思想。為使武裝起義順利進行,黨組織派部分黨員骨干打入地方民團,開展士兵運動,組織士兵起義。由于農民運動的不斷發展,國民黨地方政府開展“清鄉”,捕殺共產黨員和農民協會骨干,革命形勢面臨嚴峻考驗。商羅麻特別區委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決定先發制敵,立即舉行武裝暴動。1929年5月6日,金寨南部的丁家埠、南溪、吳家店等十幾個暴動點一夜之間全面發動武裝暴動,取得全面勝利。第三天,起義隊伍會師斑竹園朱氏祠,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2師,下轄97團、98團,共200多人。1929年12月,紅32師攻下了河南第一座縣城——商城,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193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來信給予很高的評價,表示無限的欣慰和敬意。

就在立夏節起義積極準備時,金寨東部的黨組織中共六安縣委也積極準備武裝暴動。立夏節起義勝利后,中共六安六區區委秘密派員與紅32師聯系。1929年5月18日,在紅32師的支援下,金寨境內南莊畈的六保聯絡自衛團成功舉行暴動,接著金寨東部的流波、金家寨、七鄰灣等地相繼舉行武裝暴動,成立了農民赤衛軍。為了統一各起義軍領導和指揮,1930年1月20日,中共六安縣委在金寨的流波召開會議,將各起義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3師,下轄106團、107團,共200多人。1930年1月底,紅33師攻占了在安徽省的第一座縣城——霍山。

紅33師與紅32師并肩作戰,不斷壯大,開創了豫南、皖西兩塊革命根據地。豫南革命根據地以金寨南部的南溪、丁家埠、斑竹園、吳家店為中心,縱100公里、橫70多公里。皖西革命根據地以金家寨為中心,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現屬湖北)、潛山5個縣,縱200公里,橫100公里,人口40余萬。193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軍委書記周恩來聽取了中共中央巡視員郭述申關于鄂豫皖邊區革命形勢的報告,非常高興。由于大別山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黨中央當機立斷作出決定,將鄂豫皖邊區的17個縣劃為鄂豫皖邊特區,成立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將湖北地區黃麻起義成立的紅31師與32師、33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直屬中央軍委指揮。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和紅1軍的成立,將豫南、皖西與鄂東北三塊革命根據地統一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成為全國六大革命根據地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軍發展到4.5萬人,面積4萬平方公里,擁有27個縣級政權,人口350萬,地方武裝20余萬人,成為僅次于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蘇區。金寨境內設有皖西北、豫東南2個特區(道區)委及特區蘇維埃政府,轄商城、霍邱、六安、赤南、五星5個縣級蘇維埃政府,商(城)羅(田)麻(城)特別區、六安六區、英霍邊區、五縣邊區區委、區蘇維埃政府和五縣10個區、100多個鄉蘇維埃政府,黨、政、軍、群機關集中在金寨辦公,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金寨境內的燕子河舉行緊急會議,決定西進。隨后,紅四方面軍2萬余人,越過平漢線,西進3000多里,開創了川陜革命根據地。1935年3月,為策應中央紅軍長征,紅四方面軍發起了強渡嘉陵江戰役,開始長征,于1936年10月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1932年11月,紅四方面軍西去川陜后,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了紅25軍。1934年11月,新組建的紅25軍開始長征,途中創建了鄂豫陜革命根據,并于1935年9月率先到達陜北,與陜甘紅軍勝利會師,迎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在黨的領導下,以金寨人民為主要力量的紅軍,先后創建了鄂豫皖、川陜、鄂豫陜三塊革命根據地。

紅25軍長征后,為堅持斗爭,1934年12月底,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的全軍鄉將分散的紅軍隊伍集中整編成紅218團,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在鄂豫皖根據地大部區域接連喪失情況下,金寨縣境依然保存著中心的長100公里、寬25公里的區域老根據地??谷諔馉幦姹l后,從1938年6月至1939年7月,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區黨委設在金寨的花石鄉汪家老屋,秘密地領導“津浦路以西、平漢路以東、浦信以南的廣大地區工作”,積極宣傳抗日,建立群眾組織,發展黨的組織。1947年8月底,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了由戰略防御向戰略反攻的序幕。

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

立夏節起義之后,1929年5月9日,各爆動點起義軍匯聚在斑竹園朱氏祠。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師長周維炯,黨代表徐子清,副師長漆德瑋,師黨委書記兼參謀長徐其虛。1930年1月20日,由安徽紅軍第一、二游擊縱隊和六安六區游擊大隊,在流波合編的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3師,師長徐百川,黨代表鮑益三,師黨委書記姜鏡堂。5月中旬,在南溪以原紅32師一部和當地游擊隊組建的紅1軍獨立旅,旅長廖業麒。6月,在燕子河地區以皖西地方武裝和紅1軍第3師(原紅33師)的一個連為基礎組建的中央獨立1師,師長徐百川,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文生。1931年2月初,根據中央指示,紅4軍獨立團在麻埠擴編成中央教導第2師,代師長肖方,政治委員王效亭。10月25日,在麻埠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73師及軍部,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王平章。1932年3月上旬,在麻埠組建的紅25軍第75師,師長廖榮坤,政治委員戴克敏。5月,在白塔畈組建的紅25軍第74師,師長汪明國,政治委員戴季英。1933年4月下旬,在湯家匯地區再度組建的紅28軍82師,師長盧永彬。10月11日,在南溪呂家大院重建的紅28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郭述申(兼)。1934年12月20日,在全軍鄉沙河店組建的紅218團,團長羅成云,政治委員熊大海。在土地革命時期,金寨境內就先后組建了11支成建制紅軍隊伍,為中國革命源源不斷輸送兵源,有10多萬金寨兒女參軍參戰。

在金寨組建的紅軍,根據中央決定,相繼合編成為主力紅軍隊伍,改編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主要力量。1930年4月,紅32師、33師改編為紅1軍第2師、第3師。1931年1月,紅1軍(主力為在金寨組建的紅32師、33師、紅1軍獨立旅、中央獨立1師)與紅15軍合編為紅4軍。紅4軍最初組建的2個師、1個獨立團共7個團,有5個團誕生于金寨。10月,中央教導2師也編入紅4軍。11月,紅4軍與紅25軍在湖北紅安七里坪合編為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最初組建時的7個師、1個旅和2個團,有5個師、1個旅誕生于金寨。1932年10月11日,紅四方面軍離開金寨去川陜,經過長征上,于1936年10月,與紅一方面軍在會寧地區會師。1937年8月,紅四方面軍和紅29軍等整編為八路軍第129師。解放戰爭時期,成長為中原野戰軍重要力量。

紅四方面軍主力離境后,1933年4月下旬,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的湯家匯地區再度組建了紅28軍82師。10月11日,中共皖西北道委在金寨南溪呂家大院重建了紅28軍。1934年4月16日,重建的紅25軍、紅28軍在金寨縣湯家匯豹跡巖胡氏祠會師后,將紅28軍重新編入紅25軍,成為新的紅25軍。11月6日,紅25軍離開金寨葛藤山,從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高舉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開始長征。1935年9月16日,紅25軍到達陜北蘇區延川永坪鎮,與陜北的紅26軍、27軍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 5軍團,改編為紅15軍團第75師。11月初,紅15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1937年8月25日,第1軍團、第15軍團和紅74師合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紅15軍團75師改編為第115師344旅(一部)。解放戰爭時期,成長為華北野戰軍重要力量。

1935年2月3日,高敬亭以在金寨全軍鄉沙河店組建的紅218團為主體,與鄂東北獨立團在太湖縣涼亭坳(現岳西縣境內)第三次組建紅28軍,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2月,紅28軍在湖北紅安七里坪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四支隊。后各部在金寨境內流波會師,金寨人民熱烈擁軍,200多名青少年踴躍參加新四軍。4月,新四軍四支隊離開金寨,東進抗日,于5月12日在安徽的巢縣伏擊日軍,取得了蔣家河口戰斗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新四軍四支隊成長為華北野戰軍重要力量。

現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中,有6個集團軍與金寨誕生的紅軍隊伍有血濃于水的關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集團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主要發源于紅四方面軍中誕生于金寨的紅25軍和紅32、紅33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是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31軍、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9師386旅發展而來。紅31軍前身是1933年7月在金寨麻埠成立的紅25軍第73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集團軍的摩步48旅,也是發源于土地革命時期的紅四方面軍、抗戰時期的129師、解放戰爭時的晉冀魯豫軍區第3縱隊8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集團軍前身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28軍發展而來。紅28軍發源于金寨縣全軍鄉組建的紅218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前身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第1、第15軍團部分部隊為骨干發展起來的。紅15軍的75師發源于大別山區第二次組建的紅25軍。第38軍第338團的前身是紅25軍第75師一部。紅25軍75師組建于金寨的麻埠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2縱隊是由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團部分部隊發展而來,也是來源于金寨的紅25軍。

(責任編輯:朱家雄)

猜你喜歡
金寨紅四方面軍革命
中國“將軍縣”安徽金寨:高速連接長三角 山貨緊俏遊人如織
走出“逃跑主義”:鄂豫皖省委對紅四方面軍戰略轉移的認知
淺述紅四方面軍在川陜蘇區對文物古跡的保護
中國的出行革命
金寨紅
幸福金寨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從川陜革命根據地建設看紅軍踐行群眾路線的意義
歷史瞬間之九:激戰嘉陵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