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閃光因勢評價

2017-10-21 08:41陳恩丹
寫作(中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有效評價策略

陳恩丹

摘要:評價是教學中一種師生對話,是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是課堂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激勵性評價,能激發學生課堂自信,拉近師生距離,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本文結合教學,論述語文課堂有效評價的策略。

關鍵詞:因勢;有效評價;策略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币虼?,教師的評價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優劣,同時也對學生素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效的激勵性評價能激活思維,增強學生自信心,點燃學習熱情,拉近師生距離,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只有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浪花”,變“意外”為資源,巧妙評價,引領學生參與討論,發表見解。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性評價呢?

一、釋疑評價,深挖文本

課堂是動態生產的,即使課前預設再詳密,也會有紕漏。一些教師認為這些“意外”是“搗亂思維”,或置若罔聞,或斥責學生;稍有理念的老師為不抹殺學生的好奇心會說:“你善于思考,下課后我們再來討論,好嗎?”那么,其最終結果還是導致了兒童主體精神失落或缺失。

如,在《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學中,一生問:作者寫周總理吃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清顆粒,好像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我想問,那么今晚的花生到底增加了沒有?

師: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誰能從課文中找出根據來說說?

生:我想是沒增加的,課文清楚地寫著“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

生:“好像”這個詞用得好。我是這樣想的:看上去好像沒有增加,其實今晚已經增加了分量;增加了,還這么少,平時就更少了。這更突出了周總理生活簡樸。

師:還能從別的地方找到花生米增加的根據嗎?

生:我從值班室的同志送來的兩杯綠茶中看出,花生米是增加了,既然綠茶增加了一杯,那么不會不增加花生米。

“花生有沒有增加?”一個看似平常無聊的問題,卻被教師敏銳地捕捉住,通過巧妙地點撥、導航,促使學生積極去探究,使課堂掀起了層層思維狂瀾,為更好得理解了“總理生活簡樸”,奠定了基礎。

如果教師能敏銳地捕捉課堂的“閃光點”,借助評價深入挖掘文本,營造動態生成的課堂。那么,這個靈動的閃光點定會投射出更絢爛的光芒,使學生的思維更深層次地挖掘。

二、納疑評價,挑戰權威

教科書也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為教材的最基本用戶,學生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增刪、重組、修改或整合。

如《布衣元帥》一課,講到“徐向前是個樸實無華的布衣元帥”時,一生提出:“我認為不對,課文插圖是一個穿西裝皮鞋的,并不節儉,怎么說他是個布衣元帥呢?”我細細一看,果然課文插圖畫的是一身筆挺西裝的徐向前,與課文所說的“布衣元帥”根本不符,心中不禁為學生的善于思考而暗暗驚喜,于是表揚到:“你有一雙善于發現和思考的眼睛。你們認為這幅插圖對還是錯?請找出課文依據?!睂W生對照插圖紛紛表示:

“我認為錯,課文明明寫到是‘一個身著藍布舊衣的老人開了門,和藹地站在門里?!敝v的是‘藍布舊衣,可照片卻不是?!薄拔乙舱J為照片放錯了,應該放一張穿著樸實的照片?!薄乙姇r機已經成熟便說:“請你們寫信給教育出版社,讓他們下次修訂教材時出示一張符合課文人物身份的照片,免得給我們理解帶來困難?!?/p>

面對質疑,教師灌輸著不唯書、不唯權、不唯師的理念,鼓勵學生唯實、唯理,追求真理。這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是一種理念的灌輸,生命的呵護。

三、追疑評價,延伸思維

“別樣”的質疑雖生成在預設之外、教師能趁機追問評價,挖掘學生更深的思維,促使學生思維發展,必然得到渾然天成的美麗。

曾記得一位教師執教《撈鐵?!芬徽n結尾,問學生對懷丙和尚有什么話要說時,突然一生舉手輕聲說:“我有個問題要問懷丙,撈一只鐵牛需要用兩船的泥沙,那撈八只鐵牛要十六船泥沙,那么多的泥沙都鏟到黃河里去,多不好??!這樣會阻塞航道,還會污染河水對呀,而且黃河因為泥沙而堆積而造成水患,你這是破壞環境?!?/p>

師(暗暗一驚):你們覺得懷丙和尚的做法還存在什么不足嗎?(在他的帶領下,學生紛紛就環保方面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是的,自古以來,黃河因為泥沙堆積而造成水患。(教師鏈接黃河決堤的課外知識講解。)

師:當時科技不發達,缺乏先進的工具的情況下,懷丙和尚打撈鐵牛的方法確實很好?,F在已步入二十一世紀,科技迅速發展,人們的生存、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烈,這種方法行不通,你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請同學們回去查閱有關黃河的知識,想出一個更好的計策。

“掘一口井,引一泓清泉?!闭n文結束的同時,也意味著“大語文”的起點。教師要有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課文結束,當學生意猶未盡時,教師趁勝追疑,使閱讀拓展到課外、課后,以達促其思維發展,深化認識,提升文本價值,讓學生情感達到高潮。

課堂上教師以自己敏銳的課感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順勢評價,將此“水”化作“霖雨”,順勢達到深化、超越文本目的。

精彩的口頭評價,是一杯香茗,就近嗅之,了無痕跡;不經意間,卻香氣宜人,令人陶醉,使人激動,促人回味,激起學生課堂的自信,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催生學生認知的欲望。但口頭評價雖源于即興,卻依賴于良好的口語素養和正確的教育理念,依賴于內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教學積淀,教師唯有深鉆,挖透,多想,方可達到信手拈來的點化境界,使評價具有針對性、層次性和實效性,以求拓寬學生的“求學路”。

讓我們將口頭評價進行到底,以評價為紐帶,動之情,引生疑,促其思,真正達到“落花有情,馬蹄留香”的無痕境界。

猜你喜歡
有效評價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評價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
有效評價, 滋潤學生心靈的雨露陽光
新課標下有效音樂課堂策略探究
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
讓有效評價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麗風景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