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俠以載道《鹿鼎記》中的的俠與價值判斷

2017-10-21 09:44呂汶錦
寫作(中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鹿鼎記韋小寶大俠

呂汶錦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取他十部長篇小說,三部短篇的首字作副對聯。其中最顯眼的便是一個“俠”字。

“俠”之一字,對于中國人有著深刻的意義。聶政燕軻,漸離擊缶,公孫舞劍.....,俠的形象,于中國文化中從不少見。較之古龍筆下浪子式的人物,金先生塑造的形象,更接近人們對俠的認識與期待。

其實對“俠”的思考,也是對人性,對正義,對是非的思考。

少年的想象中,當俠一定要當大俠,身下有寶馬,身旁有美人,手中不是寶刀便是名劍,身負血海深仇,一朝得大機緣,學一身上乘武功血刃仇敵。

然而俠便是完美的嗎?俠便只有為國為民嗎?

似乎俠不再是簡單的。

到了金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中,出現了一位爭議最大的人物——韋小寶,許多人不喜這一角色:偷奸?;?,貪財、嗜賭、好色,唯一的武功是用來跑路的神行千里。這一角色,徹底顛覆了俠的定義。

這部《鹿鼎記》中的主角與一般的價值觀太過相反,以致于許多讀者難以接受,但小說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至少不可能是完完全全定義上的好人。

正如金先生于《鹿鼎記》后記所言,小說反映社會,現實社會中并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小說并不是教課書。

但不得不承認,小說在被閱讀之時,正是讀者與作者價值觀的交流。

韋小寶是壞人嗎?如果說坑蒙拐騙,他是。

但若論對待康熙皇帝與天地會的關系上而言,他不僅不是個壞人,甚至稱得上是俠。

韋小寶有小聰明,無大智慧,全憑好運氣,其內心卻也明白天地會中兄弟之義與康熙皇帝對天下的溫柔之情。

因此,韋小寶的搖擺是一種忠義,他不去弒君,也不前去剿滅天地會,最終與七位老婆并了母親,去了大理國度此余生,正是一種非主流的忠與義氣,一種“俠”的精神。

而天地會兄弟以大義斥責韋小寶,說他對不起天地父母。

而《鹿鼎記》中的主人公不明身世,在金先生的諸多著作中都可見到,這種找尋,暗含著對自身價值實現的探討。書中韋氏母子的對白,實乃妙作。

漢滿回藏,韋小寶的身世不清楚不明了,本非漢人,自然沒有對不對得起哪個民族,這其中更蘊含了對價值是非的判斷。

到這里,才點白金先生對俠的最終定義——“無愧”。

韋小寶行事雖荒唐,卻也“無愧于心”。從這個角度而言,順心遂意的韋小寶更是一位俠客。

通過《鹿鼎記》中無愧于心,是小人也是大俠的韋小寶這一人物的塑造,金庸的“俠”,從“完美之俠”、“為國為民”的佛變成了“無愧于心”之人。

“俠”、“義”難分,似乎行俠都是要仗義的。但義又是什么?對于天地會而言,反清復明就是義,對清朝滿人而言,鞏固政治就是義。義的難以界定,其實是“公共利益”的難以確定。

一萬個人去餐館吃飯,只許點同一種飯,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想吃米,一個人想吃面,該如何決擇?以民主集中制來說,必然是少數服從多數??蛇@是正確的做法么?

問題變了。

火車在鐵軌上高速行駛但剎車失靈了。這時,火車正常行駛的軌道上有5個小孩在玩耍,而距離5人三米的地方有一處廢棄的分軌,分軌上有一名工人正在工作,請問,如果你站在鐵軌控制開關前,你會怎么選擇?

這時的正義就變得難以決定。

誰又能判斷出五個孩子的價值與一名工人的價值孰輕孰重?

金先生對“俠”的重新定義,賦予了這一文化特征無限可能性,卻也引發了對善惡是非的思考。

俠不是神佛,俠只是一個人,一個掌握了特殊技能的普通人。

俠在社會中,必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約,俠以載道,大道萬千。又有哪一條是真正正確的呢?

俠的行為準則,用一個“無愧”概括,是不完善的。一部分人的利益獲得,必然代表另一些人的利益損失。那么,生命中的一些岔路,又該如何抉擇?

讀《鹿鼎記》,由俠之一字,發出些對社會正義,個體價值的思考,權作一笑。

猜你喜歡
鹿鼎記韋小寶大俠
想不到
至尊大俠
《鹿鼎記》里的南潯
夸不到位也尷尬
感情這事上,楊過不如韋小寶
絕世武功
尷尬軍訓:“大姨媽”駕到
熟了,我的身體
中國皇權專制社會的文化范本/論《鹿鼎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