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常用的藝術技巧

2017-10-21 09:44張偉
寫作(中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劉蘭芝景物比喻

張偉

古詩詞鑒賞試題主要針對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要求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三個方面進行鑒賞。因此,掌握一些詩歌中常用的藝術技巧,對于理解鑒賞古詩詞和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大有裨益。

一、比和興

按朱熹的說法,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實際上,比就是比喻、比擬,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說其他事物,以引出詩歌后面要說的內容。從古詩鑒賞看,比和興在詩中運用得非常普遍,作用也很大。例如《詩經·氓》,就采用了比興的表達技巧。詩中三、四章的開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都是以女主人公常見之物起興,桑葉由光鮮到黃落比喻女子青春逐漸消逝,或是愛情由盛而衰??梢哉f起興自然,比喻貼切。由此可見,比運用在詩歌中,可以把人們不熟悉的事物變得熟悉,幫助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不僅如此,形象的比喻還能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如屈原的《離騷》,為了表現詩人自己的高潔品質,作者拿“蕙纕”、“峨眉”、“芙蓉”來比,具體形象。用“鷙鳥之不群”比喻君子不能跟小人同流合污;用“眾女嫉余之峨眉”比喻許多小人對君子的造謠、誹謗。其憂憤之情溢于言表。興在詩歌中,有的是先言他物,引起下文;有的是先言他物,起比喻、烘托的作用。如《孔雀東南飛》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就是托物起興。從孔雀因顧戀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焦仲卿和劉蘭芝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最后雙雙殉情的故事,為全詩奠定了徘徊顧戀的感情基調。

二、委婉和直抒

委婉的主要特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這言外之意仍得于作品中語言文字的觸發。如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中,詞人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觀環境和內在情緒融合交織,讀者可由此想象到詞人的寂寞傷情。而詞人正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啟發讀者的想象,來表達作者沉痛至深的感情的。直抒胸臆也稱直接抒情,這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直截了當地抒發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三、想象和夸張

藝術想象和夸張是構思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是進行形象思維的基本方式,也是個常用的表現手法。古代詩人通過大膽、奇特、豐富的藝術想象和夸張,成功地塑造了許多瑰麗多姿、意義鮮明的藝術形象。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歷史人物、神話傳說、自然景物、幻覺感受等有機地組合起來,并以夸張的手法予以描繪,構成了奇異美妙的夢幻仙境。再如《蜀道難》中,通篇使用汪洋恣肆的夸張,不僅把蜀道的險峻艱難和祖國河山的奇偉壯麗形象地呈現出來,而且造成了一種排山倒海之勢和強烈的藝術氣氛,讀之使人驚心動魄。在古代詩詞中,詩人們的想象和夸張真正做到了“精鶩八極,心游萬仞”、“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些想象和夸張,展示了一幅幅神奇浪漫、異彩紛呈的藝術形象,表達了詩人們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閱讀時必須注意體晤。

四、渲染和烘托

渲染和烘托作為一種藝術手法,是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們的行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如柳永的《雨霖鈴》,開篇描寫送別的環境:秋雨蒙蒙、暮靄沉沉,在送別的長亭邊,寒蟬一聲低一聲的鳴叫。作者通過這些環境和景物的描寫,極力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加重了離愁別恨。再如《孔雀東南飛》中對劉蘭芝離開焦家時的“嚴妝”的描寫:“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弊髡卟幌ЧP墨,精雕細繪,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口、至步態,渲染了劉蘭芝被逐前的沉著、冷靜、鎮定自若,突出了劉蘭芝的“精妙世無雙”,這既是對蘭芝的贊美,也是對封建禮教的譴責??梢?,所謂渲染,就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層層鋪敘,使描寫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梢允侨撕嫱腥?,如《陌上?!分薪琛靶姓摺?、“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等心情和琵琶的美妙動聽。

五、虛和實

虛和實在古代詩歌中使用,可以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望廬山瀑布》,前三句描寫眼前所見,是實寫;第四句以銀河比廬山瀑布,為虛寫。

六、用典

古代詩歌中將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以收到言簡義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比如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的運用了孫權、劉裕、劉義隆、佛貍、廉頗五個典故,作者借助這些典故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們不能對每一首詩歌都做到了解,但我們只要引導學生注意積累有關詩歌鑒賞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對一首具體的詩歌做到正確的分析。

猜你喜歡
劉蘭芝景物比喻
動物喻人的慣用語
談《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的情感變化
買櫝dú還珠
比喻
誰在說謊
翻飛在性格的掌中
寫好家鄉的景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