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模式初探

2017-10-21 09:44宋繼芳
寫作(中旬) 2017年9期

宋繼芳

摘要:作文是一種智力活動,它能使觀察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各種因素在綜合能力中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學習寫文章是有規律可循的,嘗試作文模式建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觀察積累;想象擴展;模仿創造;系列成集

作文教學的特點是“滾雪球”式的發展,而每一個學段的雪球,只是半徑大小有別而已。從學生會寫第一篇有頭有尾的文章開始,選材、立意、布局謀篇的要求,也就隨之誕生,并伴隨左右。在這種時候,我們的作文教學如果不以視角的變化、層次的提高、思路上的拓展,在空間上提供變化,那么,我們的作文課堂應有的魅力就無從體現,程式化和刻板就會成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殺手。所以在高段嘗試作文模式建構,既可以讓學生在綜合性、個性化方面大顯身手,又可以讓其體會到寫作成長的快樂。

1.“觀察——積累”模式

學生在閱讀巴金先生和老舍先生的文章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們筆下寫的不就是我們普通的人和尋常的事嗎?為什么我們寫出來的文章卻索然無味呢?原來是我們缺少觀察、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和習慣。

觀察積累生活素材是寫作的前提。平時我們要求學生觀察生活時要準確細致,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從不同角度去捕捉生活中最典型的形象。另外在指導學生觀察一種事物時,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從上到下……抓住觀察對象的外部特征,持之以恒地觀察,一定會練出一雙會觀察的慧眼。

積累生活素材是觀察的第一步。我們一旦觀察有所得,應該及時地記錄下來,可以寫成卡片,也可以寫成日記。語文教師在課上應該指導學生怎樣寫活頁卡,如寫景狀物類、寫人記事類、科普類等。這就制作好了自己取用方便的小小作家“文庫”。下一步就要鼓勵學生勤讀書,讀好書。從書中的海洋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種種資料。再次,多參加校內外舉行的活動,多結交朋友,擴大自己的生活面。博采眾長,素材積累才會豐富多彩,在寫作需要時就會得心應手了。

2.“模仿——創新”模式

小孩子從小就是跟著家長學說話、學走路,可見模仿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能力。模仿也是人類創造的基礎,如利用仿生學原理,從蛙眼那里我們制造了電子蛙眼,從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我們制造了探路儀等。

可見模仿是一種半創造,是“創新”的起點,離開了“模仿”就談不上“創新”。寫作也不例外。學生閱讀前人的作品,不僅能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還能讓學生從對比、借鑒中汲取寫作技能養料,有助于知識的積累,認識能力的提高,從而完成積累——消化——模仿——創新的技能轉化過程。從學生學習寫作過程來看,獲得寫作技巧是和模仿分不開的,因為“技能”必從實踐中才能獲得。模仿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細心研究每篇文章表達方法、立意布局,每次模仿寫作的都應有一個明確的訓練要求,如《鳥的天堂》、《第一場雪》采用了動靜結合的的寫法,《夾竹桃》采用了總分總的表達順序,運用了對比反襯、虛實結合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喜愛之情等。

由此可見,模仿是人們學習寫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寫作的實踐中習得的,在模仿中存同求異,通過有目的訓練,我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飛躍。

3.“想象——擴展”模式

想象作文要求合情合理、“假想真寫”。寫想象中的人和事,同樣要寫出細節和情感?!爸黝}鮮明”“重點突出”也是他們在信手提筆,盡情自由時不經意中容易忘記的。因此,想象作文更需要在“自由”空間的理理性。如《20年后的我》寫出自己是科學家、白衣天使、教師等,走上工作崗位如何盡職盡責發揮自己才干的,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好奇心、創造欲越強,作品就越新穎,越有價值。

4.“系列——成集”模式

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練筆之后,真正地讓作文成為表現自我的方式,使學生從中體會到一種“用我手寫我心”的快樂。綜合孩子的作文要求以及平時所練習過的作文種類,可以分門別類制作活頁“集子作文”,如寫人集、狀物集、想象集、記事集、綜合集等內容上去思考。隨后,無須教師再布置習作,他們可以按自己的計劃去寫作,然后一篇篇地寫下去,一集集地裝訂成冊。

有了雋秀的手寫體“集子作文”框架藍本后,還要設計封面、目錄、前言。封面是一本書主要內容的藝術體現,要設計出表現自己集子作文的特點。

我相信待上面的準備工作就緒,學生們的寫作熱情被激發,便迫不及待地想一吐為快了??梢悦恐芡瓿梢蛔蛹?,字數不限,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展示評價,學習提高,讓“集子作文”更有“自由”味,也更有啟發價值。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應用移植、重組、拓展、派生等方法,迫切要求建構新的與之匹配的教學模式,豐富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模式,同時又超越模式的良好氛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