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現代信息技術潤澤音樂課堂

2017-10-21 22:13蔡家珍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

蔡家珍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技術日益的強盛,給社會帶來進步的同時,也給我們教育教學工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和有效的手段。對于我們音樂教學也是如此,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結合,也可以說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它打破了傳統的三部曲教學模式,“錄音機、書本、鋼琴”,不僅實現了音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多樣化,更巧妙的把學生的聽覺體驗和視覺體驗完美的結合起來,真正的讓學生受到了美的教育,領略了音樂之美。

【關鍵詞】:信息技術;音樂課堂;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

21世紀,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豐富多彩的信息游走于互聯網使我們眼花繚亂。預示著這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時代已在全面推進。因此,對于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已經迫在眉睫。而對于音樂課堂,這個比其他學科更需要通過這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來實現它以審美為教育目的的學科,多媒體技術便成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兑魳氛n程標準》中也指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是音樂教學改革發展的主要思想。實踐證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還有教材、教學方法的局限性,教學資源的陳舊、單調,已完全不能適應現代的教學方式。孩子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從多聽,到多看、多感,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等美的享受,不僅拓寬了視野,還充分體驗到了蘊含于音樂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讓學生主動的,快樂的選擇吸收新知識,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實際出發,淺析下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不足,合理恰當的運用這種新的教學途徑,起到“錦上添花”,潤澤音樂課堂的作用。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優點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音樂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音樂中所包含的思想和境界,有時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而《音樂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就可使之形象化,促進學生進行想象,通過動態教學,彌補靜態及語言描述的不足,是課堂氣氛更融洽,激發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的興趣,跟隨著老師更深入的了解音樂,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我在教二年級《新疆是個好地方》的時候,低年級學生特別需要形象直觀的感受,于是我通過課件制作,讓學生聆聽歌曲演唱時,不再是純粹的聽,而是在出示歌詞的同時,也展示了歌曲所演唱的風景的圖片,如伊犁河的蘋果、吐魯番的葡萄、阿勒泰的金子、和田的玉石、果子溝的風景等等,讓學生了解了新疆,也感受了歌曲所要表達的贊美、熱愛之情。對后面歌曲的情感處理做了一個鋪墊。

所以,現代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領域對于控制聲音、圖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音樂教師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用于音樂課中,使的音樂不再只是聲音的藝術,配上了視覺的精彩畫面,會使音樂語言變的更形象、更生動,視聽結合,體會音樂真正的內涵,還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利用信息技術,感受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

音樂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音樂有著不同的文化特征。所以,對于一些民族音樂,我們要透過該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去認識了解一個音樂作品,只有這樣,才能欣賞到這部作品所蘊含的美。而對于民族的東西,單純的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模棱兩可,也毫無興趣可言。

而計算機的網絡信息量大,資源豐富。教師就可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先通過網絡了解這個民族的地域、音樂特點、樂器等方面,即讓學生達到了一個自學的目的,回到課堂上后,還能讓學生自主交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例如:我在上五年級《京韻》這一單元的時候,我發現學生都知道我國的傳統國粹京劇,可連最基本的哪四個行旦,哪些伴奏樂器都不知道,于是,我就讓學生回家先上網查詢相關的資料,第二節課回來每個同學再把自己查到的跟大家做一個交流,第二節課時,學生興致很高,踴躍發言,積極分享成果,最后,通過多媒體課件,我做了一個總結,把戲曲的發展、演變歷史、行當、服裝、伴奏樂器、臉譜等等通過圖片展示出來,更讓學生欣賞了一段京劇演出的視頻,學生感嘆于我國這具有深厚底蘊的民族文化。激發了學生對戲曲藝術的濃厚興趣,以及探索戲曲文化的熱情。

3、利用信息技術,拓展豐富有限的課本資源

傳統的音樂課堂就是一臺錄音機、一本音樂書、一架琴,課本內容少、枯燥。興趣也隨之降低了。將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后,學生的選擇變的廣闊了,知識的容量也大了,多樣化的教學讓學生興致盎然。例如:六年級的歌曲美國影片《音樂之聲》插曲的Do Re Mi時,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講,這首歌很簡單,聽幾遍馬上就會唱,知識的涵蓋量太少了,所以我通過網絡技術,找到了這部影片中還有幾首比較著名且朗朗上口的歌曲《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兩首歌曲,通過三首歌曲的聆聽、片斷賞析、背景簡介,學生對《音樂之聲》這部影片就有了一定了了解,即豐富了課堂,也學到了更多的內容。

4、利用信息技術,強化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

理論教學從來都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難點。究其原因,理論知識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而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音樂課堂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枯燥的音樂理論于現代化技術相結合,寓教于樂,生動有趣。例如:在教《小小羊兒要回家》時,出現了新的音樂知識——全音符,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做了幾只小羊,每只小羊身上都標著一個音符,有幾個羊圈,羊圈都標著音符的名稱,把小羊趕到相對應的羊圈里。通過游戲的方式,更好的接受音樂理論知識,印象也更持久深刻。

二、現代信息技術的不足

現代教育技術進入音樂課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外在原因,假如教學過程中由于停電或電腦故障等問題時,教師要及時作好隨機應變的措施,不得影響正常的課堂氣氛。

2、教師不得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也應該做適時的引導,及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加以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來感染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恰如其分。不能喧賓奪主,過分強調畫

面感,而忽略了音樂本身該有的情感體驗。所以,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并有效的銜接,讓現代教育技術更好的為音樂教學服務。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一把雙刃劍,只要運用得當,必然能強化音樂課堂教學。畢竟,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的音樂課于傳統的音樂課相比有著極大的優越性,彌補了傳統教育的眾多不足,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后的教學中,讓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現代教育技術必將表現出無窮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現代教育技術與素質教育》 侯器 摘自《中小學電教》

[3]《現代教育技術與音樂教學》 2009年第10期

[4]《中小學電教》 2010年10期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初探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構建研究
淺談HTML5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