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分組及教學對策

2017-12-27 20:38黃瑞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教學對策小學科學小組合作

黃瑞

摘要:在小學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中,科學合理的分組、高效的組織和管理,是合作學習效果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當通過科學分組、組織管理、指導評價等,促進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分組對策;教學對策

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小學科學課程的開展,是為了重塑學生的科學觀念,對學生的科學思想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于小學科學的教學,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理念的構建,讓學生在這種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開展,有效的分組、分工和合作管理顯得格外重要。以下,筆者結合小學科學課程的特點,探索在新課改下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及教學對策。

一、 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對策

科學有效的分組,是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第一步。在這里,筆者為啥要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分組的“科學性”,就是因為隨意的分組,難以實現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例如,有些教師在合作學習分組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隨意分組,從而使得相同特質的學生在同一組學習,不利于學生的互補和相互成長。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一定要講求科學性,方能促進良好合作學習效果的實現。首先,小組合作成員的組成結構應當科學合理。成員的組成結構,直接決定了合作學習效果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實現。而在小組合作學習分組過程中,在成員的組成上,教師應當遵循“同組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層次進行分組,讓成員的組成具有互補性和共促性,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展;其次,合理控制成員人數。小組成員的組成,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應當把握好度,控制好成員人數。一般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成員的組成以4~6為宜,太多不便于管理,也不便于組內的分工;而太少,又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過程中,應當根據活動的實際情況,合理把握合作學習的人數,促進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再次,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合作分組的科學管理。如組內分工是否明確,學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識和交流意識等等,都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和引導。并在不斷的引導過程中,促進合作學習成員組成的進一步優化,促進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二、 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對策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科學有效的分組之后,教師該通過怎樣的教學手段,促進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實現呢?

(一) 科學組織,強化管理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合作意識,往往會導致合作學習的效果難以得到有效的實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化教師的組織和管理顯得格外重要,同時,小組合作學習能否順利進行,也充分體現了教師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第一,加強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和進步的關鍵。而在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學生要養成傾聽的習慣。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所匱乏的就是傾聽的能力。筆者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小學生都不善于傾聽,往往喜歡打斷別人的話語,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這從小的方面來講,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從大的方面來講,不懂得傾聽,難以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要加強引導,讓學生懂得不隨意打斷他人說話,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培養學生學會質疑和總結。俗話說:“學成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懂得質疑,只有質疑,才會促進學生思考,而不斷的思考,方能促進學生取得進步。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中,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懂得質疑和總結,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升。

第二,選對合作契機,提升合作效果。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選對合作學習的契機,方能促進合作學習效果和目標的實現。一般而言,合作學習的項目必須具有探討性和啟發性,讓學生有合作學習的空間,有探索的空間,這樣,學生才會在不斷的爭議過程中,取得思維的發散和能力的發展,最終促進團隊合作目標的實現。

(二) 強化指導,科學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格外關鍵。雖然說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也不可或缺。小學科學教師在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在備課環節還是在學習環節,都不能忽視自身的指導作用,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積極的引導,如合作學習的規則、分組和分工等等,都需要教師給學生很好的指導和帶頭作用。此外,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科學評價顯得格外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否能夠實現理想的目標,關鍵就是教師最后一步的評價和點評,有效的點評,對于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無異于畫龍點睛。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最后,應當進行科學的評價,善用鼓勵和肯定,激發小學生的合作熱情,為下一步合作學習的開展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在小學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中,科學合理的分組、高效的組織和管理,是合作學習效果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當通過科學分組、組織管理、指導評價等,促進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學慧.小學科學課堂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探討[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22.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對策小學科學小組合作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作文評改“五步曲”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