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生物演示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

2017-12-27 12:30陳麗敏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演示實驗生物教學優化策略

陳麗敏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演示實驗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文章主要對初中生物演示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分析總結,教師利用演示實驗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靈活實施演示實驗的優化策略,促進學生在寬松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建構新知,拓展思維,發展能力,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生物學素養。

關鍵詞:演示實驗;生物教學;優化策略

生物學實驗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是非常形象直觀的,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看到平時看不到的一些生理現象和過程,增加感性認識。演示實驗教學是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需要,用演示的方法進行實驗教學。生物學教學借助于直觀形象的實驗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主動性,還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建構新知,拓展思維,發展能力,同時有助于嚴謹求實科學態度的形成。因此,演示實驗是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直觀教學手段之一,在生物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生物演示實驗教學策略的優化,從中把握好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及要點,通過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發揮演示實驗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充分利用演示實驗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引導和啟發學生在寬松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習得生物學基礎知識,拓展發散性思維,發展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生物學素養。

一、 精心選擇實驗內容,服從教學目的性

演示實驗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選擇演示實驗需要以突出教學重點和解決教學難點為目標。有些生物學實驗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因此教師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取實驗中最有助于教學的一部分進行演示。如演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可以讓學生課前完成好植物的饑餓處理、葉片的遮光處理、光照幾個小時等操作步驟,在課堂上教師只需做檢驗鑒定葉片的遮光部位和不遮光部位是否存在淀粉的演示實驗。這樣不僅節省時間,還有助于精講重點、突破難點。

二、 科學設計實驗方案,確??茖W準確性

在設計實驗時,應根據實驗的基本原理和目的,制定科學的實驗方案,操作步驟要合理,時間安排要恰當。選擇最佳的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和操作要簡便易行,實驗現象清晰明顯,便于觀察。必要時,可以對部分演示實驗的裝置、材料或方法作適當的簡化或改進,使演示效果更加明顯。比如膈肌運動的模擬實驗,有不少教師進行了改進,將玻璃罩改為易取材的塑料瓶可以更形象的模擬胸廓左右徑的變化,增強實驗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

三、 認真做好實驗準備,增加成功把握性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演示實驗取得成功的保證。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認真做好實驗器具與用材以及一些必要的輔助教具等準備工作。例如,學習“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時,我們常演示的是金魚藻的放氧實驗。但這個實驗常因季節的關系或天氣轉陰光線不足,演示效果會受到影響。因此這部分內容可提前講解或用適宜強度的燈光照射來改善實驗效果。此外教師還需進一步做好預備實驗,以便盡早發現演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或意外情況,從而及時改進,還能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疑難點,做好相關的注意事項提示。

四、 合理選用實驗用材,增強直觀有效性

在演示過程中,實驗用材的安放位置要恰當適宜,能讓所有學生都能觀察到實驗的整個過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規律出發,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選用材料用具進行演示實驗,形象模擬相關的生理活動或現象,有助于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喚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還能增加教學內容的親和力和趣味化,進一步突破重難點。例如,為了闡明心臟的結構特點與血液流動之間的關系,可以借助模擬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透明水槽中裝紅墨水溶液模擬血液,具有彈性的空心橡膠球連接透明軟管模擬心臟和血管,通過擠壓和放松橡膠球演示構成心臟的肌肉組織收縮與舒張時使血液進出,非常直觀形象,學生興趣高漲,有助于學生理解心臟的工作原理,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在講解“氣體壓力與容積的關系”知識點時較為抽象,通過注射器的演示實驗觀察活塞運動方向,形象的解釋了氣壓的存在,學生掌握基本原理后便能夠自己領悟。

五、 正確規范實驗操作,確保嚴謹求實性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嫻熟規范的操作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和嚴謹科學態度的形成等具有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正確操作是學生模仿的范例,對培養學生規范的實驗操作起示范指導作用。因此,教師應按照實驗要求熟練、規范、正確的操作,在使用和裝配儀器及演示現象時動作要標準,使學生觀察教師演示后能明晰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和方法,如左眼注視顯微鏡目鏡,右眼畫圖;蓋蓋玻片應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中的水滴,然后緩緩蓋下等等,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同時,對于在演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引導學生認真分析,科學對待,指導和幫助學生分析原因,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六、 悉心指導實驗過程,增強教學啟發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需要,把握好契機靈活處理,將講解內容與演示操作恰當地配合。在精講演示實驗時,要緊密結合教材,突出實驗重點,把實驗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實驗的方法、實驗的主要過程、關鍵步驟以及注意事項交代清楚。通過講解,學生能進一步明確實驗的目的、觀察的內容和方法。關于實驗中的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設疑質疑,可以采用層層遞進的啟發性問題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重點的觀察,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將觀察中獲得的感性認識梳理總結,自主建構新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獲得內化的知識,拓展學生思維,鍛煉學生分析和探求問題的能力。如演示“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實驗時,提出問題:“為什么實驗要在光照下進行?”“你還有什么其他方法來收集氣體?”“如何檢驗產生的氣體?”“通過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等,將演示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探尋問題的過程,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對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endprint

七、 師生合作演示實驗,加強師生互動性

在傳統生物課堂教學中,演示實驗的操作往往僅限于教師,學生缺少參與的機會,其自身的主體作用沒法得到充分的發揮。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因而,我們可以將一些步驟簡單、趣味性強的演示實驗由教師獨“演”改為師生合“演”。如探究“種子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時,教師將裝有煮熟種子的瓶內氣體導入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學生將裝有萌發種子的瓶內氣體導入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進行師生合“演”。還能讓學生嘗試設計一些演示實驗,參與其中,讓他們從單純的觀察者角色轉變為實驗設計者、演示者,增強課堂的參與性和互動性,使演示實驗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經歷演示、探究、體驗、對話的互動過程,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如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實驗,可提供實驗材料用具,引導點撥學生課下小組合作自行設計對照實驗,課上進行實驗現象的演示匯報,分享展示,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還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實驗探究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演示實驗不僅是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直觀有效的教學方法。初中生物演示實驗教學具有生動鮮明、直觀形象的特點,能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處于觀察—激趣—質疑—思維的狀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增加個人體驗和直觀感受,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思考分析,歸納總結,實現知識向能力的遷移。

總之,演示實驗教學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它是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之一。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遵循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靈活運用演示實驗的優化策略,充分利用每個演示實驗,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引導與啟發學生分析思考,讓學生在寬松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習得知識,活躍思維,發展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生物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張成軍,汪忠,等.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45-57.

[2] 段佩玲.談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演示實驗[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6(1):135-136.

[3] 吳青,胡興昌.中學生物實驗有效激發學習興趣策略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3):56-58.endprint

猜你喜歡
演示實驗生物教學優化策略
探究“藍瓶子”實驗最佳的課堂演示反應條件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有效性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